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每到毕业季,各大银行及媒体就会纷纷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那些依靠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毕业生身上。因为,他们即将走上诚信偿还贷款的自力更生之路。然而,现实也令各大银行头痛,因为逾期率高、坏账率高已经严重影响了银行开展助学贷款的积极性。
众所周知,助学贷款是国家为确保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正常入学并顺利完成学业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解决了众多贫困学子的燃眉之急。然而,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以来,正常还款率却差强人意。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能按时还清贷款,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未能及时履行还款义务。其中有人恶意欠款,他们认为,大学毕业后工作不好找,即使找到工作薪水也不高,离还清贷款相差甚远,干脆不还。有人认为反正贷款是国家的,还了也白还。有人缺乏还贷意识,大学毕业后如愿工作,领到工资后并不急于偿还贷款,却是满足自我消费,享受人生。还有一部分人未能及时就业,暂时没有能力偿还贷款。
借贷还款本是天经地义,但如此多毕业生毕业之后将借贷时的承诺抛之脑后,掩藏在其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应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恶意拖欠贷款,无故不偿还,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而因工作问题无能力偿还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贷款机制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原因,教育和相关部门既应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严厉惩戒失信行为,也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对助学贷款机制进行调整,以更有利于助学。因此,提高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应双管齐下,从大学生诚信教育及改革助学贷款机制两方面实施。
首先,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诚信是助学贷款的核心,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降低贷款逾期率的最佳良药。因此,在诚信教育过程中,第一,应注意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配合,形成良好育人环境。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家长应在言传身教中为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做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力军,教师要率先垂范,以学术和人格的双重魅力,给大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榜样。学校应普及诚信教育,净化校园环境,在源头上把好关。社会应大力宣扬诚信观念,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净化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第二,当今社会,诚信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在诚信行为方面不尽如人意。惩戒不力、处罚过轻可导致因失信而付出成本过低甚至零成本,并在一定意义上诱发失信行为,激化校园不诚信行为。因此,诚信教育的题中之义还应包括制定严格规范,使更多的人因惧怕失信惩罚而自觉约束自己行为。如在全国统一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诚信档案”,全国联网,并将其记录作为学生考核、就业、信贷等行为的考核指标,真正发挥作用。
其次,改革助学贷款机制。培养大学毕业生的诚信度和社会责任感是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低的根本出路,但目前僵化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还贷率低的现象。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一方面,可建立学生亲属及所在地还贷担保制度。助学贷款由生源所在地发放,由乡、镇、街道组织作担保,这些部门更能充分利用地缘关系督促学生还贷。或由学生家长、亲戚等作为担保,承担一定的还贷风险。这个做法还能保证银行在贷款学生失联时快速联系其他联系人。另一方面,适当延长还贷期限,并按照毕业生的收入状况来确定还贷的具体数额。收入较高者分期还贷数额可相应提高,而收入较低者分期还贷数额可相应减少,特殊情况者甚至可以减免。这样不但不影响就业困难或收入较低的毕业生的生活水平,同时还可以提高较高收入者的还贷速度,使助学贷款的流速趋于合理。当然,改革国家助学贷款的机制,也应照顾到商业银行的利益。
总之,提高助学贷款还贷率,需双管齐下,既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防止学生随意拖欠贷款,也应改革现有僵化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减轻贫困学生的还款压力,让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真正发挥助学之力,而不是成为学生、学校、银行、社会的压力。
众所周知,助学贷款是国家为确保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正常入学并顺利完成学业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解决了众多贫困学子的燃眉之急。然而,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以来,正常还款率却差强人意。大部分学生毕业后能按时还清贷款,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未能及时履行还款义务。其中有人恶意欠款,他们认为,大学毕业后工作不好找,即使找到工作薪水也不高,离还清贷款相差甚远,干脆不还。有人认为反正贷款是国家的,还了也白还。有人缺乏还贷意识,大学毕业后如愿工作,领到工资后并不急于偿还贷款,却是满足自我消费,享受人生。还有一部分人未能及时就业,暂时没有能力偿还贷款。
借贷还款本是天经地义,但如此多毕业生毕业之后将借贷时的承诺抛之脑后,掩藏在其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教育工作者关注。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应视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恶意拖欠贷款,无故不偿还,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而因工作问题无能力偿还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贷款机制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原因,教育和相关部门既应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严厉惩戒失信行为,也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对助学贷款机制进行调整,以更有利于助学。因此,提高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应双管齐下,从大学生诚信教育及改革助学贷款机制两方面实施。
首先,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诚信是助学贷款的核心,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降低贷款逾期率的最佳良药。因此,在诚信教育过程中,第一,应注意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配合,形成良好育人环境。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家长应在言传身教中为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做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力军,教师要率先垂范,以学术和人格的双重魅力,给大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榜样。学校应普及诚信教育,净化校园环境,在源头上把好关。社会应大力宣扬诚信观念,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净化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第二,当今社会,诚信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在诚信行为方面不尽如人意。惩戒不力、处罚过轻可导致因失信而付出成本过低甚至零成本,并在一定意义上诱发失信行为,激化校园不诚信行为。因此,诚信教育的题中之义还应包括制定严格规范,使更多的人因惧怕失信惩罚而自觉约束自己行为。如在全国统一建立完善的大学生“诚信档案”,全国联网,并将其记录作为学生考核、就业、信贷等行为的考核指标,真正发挥作用。
其次,改革助学贷款机制。培养大学毕业生的诚信度和社会责任感是解决国家助学贷款还贷率低的根本出路,但目前僵化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还贷率低的现象。要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一方面,可建立学生亲属及所在地还贷担保制度。助学贷款由生源所在地发放,由乡、镇、街道组织作担保,这些部门更能充分利用地缘关系督促学生还贷。或由学生家长、亲戚等作为担保,承担一定的还贷风险。这个做法还能保证银行在贷款学生失联时快速联系其他联系人。另一方面,适当延长还贷期限,并按照毕业生的收入状况来确定还贷的具体数额。收入较高者分期还贷数额可相应提高,而收入较低者分期还贷数额可相应减少,特殊情况者甚至可以减免。这样不但不影响就业困难或收入较低的毕业生的生活水平,同时还可以提高较高收入者的还贷速度,使助学贷款的流速趋于合理。当然,改革国家助学贷款的机制,也应照顾到商业银行的利益。
总之,提高助学贷款还贷率,需双管齐下,既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防止学生随意拖欠贷款,也应改革现有僵化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减轻贫困学生的还款压力,让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真正发挥助学之力,而不是成为学生、学校、银行、社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