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闹中有静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实施以来,纵观当今的语文课堂,处处皆闻琅琅书声,再看各种教育论著,也都提倡语文课要大量地读,要以读为本。但问题是,许多语文教师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更热闹些,一味地引导学生用尽各种方式朗读文本,一堂课热热闹闹,书声琅琅,学生的体会与感悟却如浮光掠影,学生从未真正走进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给学生一个宁静的时空,让学生细细品读,静静感悟,默默思考,这样才能使他们提高语文素养。
  一、阅读教学需要“静”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应当过分追求直观性。”“用记忆代替思考,用背诵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儿童变得愚笨,以至最终丧失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要以读为本之外,还需要学生用心去体会,去感悟文本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孔子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庸》也将“慎思之”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静”是“思”的前提。
  明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也强调“静的心态”对于“思”的重要意义,他说:“始学工夫,须是静坐。静坐则本原定。”“静”包括宁静的氛围和心态,它是进行有效思考的前提条件。
  古语有云,朗读便于记忆,默读便于思索。因此,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既要有形式多样的、热热闹闹的朗读,让学生在书声琅琅中读出语言文字所特有的音韵意味,也应有静默的时空,让学生在这段时空里品味词语,在文本的世界里静思默想,穿行会意,静中生智。如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出示了小女孩第四次点燃火柴的句子,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多样地朗读之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来引导学生感悟小女孩对幸福的憧憬:
   师:亲爱的同学们,其实我们怎么想象,怎么朗读也无法完全再现小女孩当时幸福快乐的时刻,那就让我们把双手放在胸口,静静倾听这心灵的呼唤吧!
   配乐静听。课件显示文字:“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当时情境宁静而感人。)
  学生就在这样静静地听,静静地想,静静地感悟中走进了文本,走进了小女孩的心灵深处。虽然通过朗读也可以得到感悟,却很难达到这样的深度与高度,也产生不了这样深层的体悟。
  二、阅读教学可以这样“静”
  阅读教学中“静”的创设途径多种多样。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片断、全文、单元、全教材进行“静思”;还可以对知识、学法进行分类性“静思”;亦可引导学生在课前静思,课中静思,课后静思。
  近年,我尝试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静下来,在静中思索,在静中感悟,取得了较好效果。
   1.营造“静”的情境。静,才能心定,心定才能更好地思考,静则生慧。“静”有内、外之分,心态平和、安定为“内静”,环境(课堂)宁静、和谐为“外静”。内、外皆静才能心定。笔者在教学课文《桥》一文时,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①创设情境。师:通过初读,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殊的黎明,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害突然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②默读1、2小节,画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比一比,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默默读文,静静思考,走进了文本。
  2.提炼问题,静中生智。笔者在教学《母亲的恩情》一课时,紧紧扣住“一针针一线线”这一细节,提炼问题,引发认知冲突:母亲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为即将出远门的孩子缝补衣服,心里会想些什么?问题一出,立刻小手林立,我示意学生先把手放下,回归文本中。“不着急,把手先放下,我们带着这个问题,静静地默读课文。然后请你拿起笔,找一找,画一画,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爱,把这些地方用横线画出来。”课堂归于寂静,但学生的思维却十分活跃。后面的汇报交流证明,静能生智。
  3.置身其境,帮助学生“静”下来。教学《桥》,后半段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当学生知道老支书与那个年青人的关系时,我没有让学生读后即大谈感受,而是让他们联系前文,前后对比,静思默想,在头脑中形成各种有关画面,从而在沉吟中,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品味出人性的美来。
  有些语言优美、内涵深刻、富有哲理的文章,让学生静静地反复品读,在静读中置身其境,学生会逐步领悟其中的思想和意境,参透文章的理趣。所谓静悟可得三昧。
  当然,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还应当把时间还给学生,给他们充分思考的时间,动静结合,进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发现,达到视界的融合、智慧的碰撞,以及学习经验的相互启示,相互滋养。
  其实“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的清幽,不能仅存于诗中,应该成为我们的教学现实。给学生一个宁静的时空,让学生细细地品读,默默地思考,静静地感悟,让课堂张弛有度,“读”“思”并举,动静相宜,在书声琅琅与静思默想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钟 岚)
其他文献
<正>臣功再欣锌布颗粒由江苏臣功医药有限公司生产,为国家级新药。其组方中葡萄糖酸锌有杀灭病毒的能力,可缩短感冒病程;同时,锌可促进体内含锌酶的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锌与
患者,男,2岁。因咳嗽半月,气促一周,于1995年11月20日来院就诊。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无青霉素过敏史。是日上午11时静脉推注氨苄青霉素钠(武汉第二制药厂生产,批号951108)0.5g
学校工作的重点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着力点在管理。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面前,在“五严”背景下,注重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学校要从教师、制度、课堂等几个关键的管理要素入手,加强过程管理,念好“明、实、严、创、恒”这“五字”经,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提高管理效益,稳步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明——人人做“明”师  名师,并非人人能做到,但管理者都可成为“明师”。明者,明白也!即做到三个明确: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主的知识经济时代。国际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全社会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思维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抓住各种机会,创设富有变化,且能激发兴趣的思维情感,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开展研究和探讨,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产生,创新能力就能有所提高。  一、激发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现代教育学告诉
近几十年来,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成为男性的最常见肿瘤。国内城市肺癌发病率亦有显著增长。肺癌病因比较复杂,以往的资料亦不一致。本项研究采用病例对照方法,调查分
【摘要】声乐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学科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要产生切身体会,充分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样才能够真正掌握所学并充分展示在自己的演唱过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意是否将知识全面而详细地展示给学生,更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运用。本文从声乐教师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分析入手,谈谈如何有效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声乐知识。  【关键词】高校
天真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要他们认真听完一节数学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吸引学生,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笔者根据数年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得出以下体会。  一、直观教学是吸引学生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教师将一个包装得漂漂亮亮的圆柱形杯子放在讲台上,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教师问:“同学们,你们想一下杯子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形状呢?这一张包装纸有多大呢?”
【摘要】 在当前房价过高的形势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以近期颁布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国十条”为例,对国家房地产新政进行具体分析,并查看实施后效果;分析未来调控政策的方向——开征物业税及其对房地产市场的意义;最后对宏观调控抑制房地产过热,房地产市场更健康、更规范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房地产 宏观调控政策 高房价    住宅房地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在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模式,分层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分层教学的目的切合了这样的教育理念。人们常说,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进行分层教学,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备学生,是实行分层教学的基础  教师在上课之前,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