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念想叫圆梦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ungm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年轻时就爱做文学梦。在1995年前后,我试着给《金陵晚报》“南京万家”栏目投稿,未曾想刊用了七八篇,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积极性。后来又陆陆续续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并参加了区作协。那些刊发的文章比较杂,有论文,有经验介绍,有典故,也有趣闻轶事。而且由于工作忙,时常写写停停。但我文学爱好从未改变,我写书出书的梦想也从未泯灭。
  好不容易盼到2015年退休。正准备厚积薄发,大展拳脚,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没想到第二年的5月,单位组织体检,我被查出绝症。好在是早期,赶紧手术,切除病灶。回头想想,我和我的文学梦,真是命运多舛。
  然而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你关上一扇门,必将给你打开一扇窗。正当我术后一个多月万念俱灰的时候,我所在街道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邀请我担任《明初京畿重镇——马群》地情书的执行主编。这可是马群历史上第一本自己的书籍,也是我圆梦的机遇。我抓紧搜集、整理、撰写有关马群的历史沿革、往事纵横、文化遗存、人物纪略、地名掌故和民间轶事等,共采写了20多篇文章。在其他主编的共同努力下,这本38万字的地情书,终于在去年底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捧着散发油墨香气的书籍,心中实在是开心。虽然我只是参与其中,但也算是圆了自己一個梦。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曾说过:“一个人要做到哪些才不算白活:喜欢你喜欢的,打败你不喜欢的,活过你讨厌的!”因为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因此,去年在术后恢复期,除了全身心投入到街道地情书的编纂之外,还忙里偷闲,撰写文章,积极向报社投稿。去年一年,刊发了40多篇。也许这些辛劳的编辑们并不知道,他们不经意间编发的每篇见报文章,不仅是给一个绝症患者的一剂抗病良药,更是对一位圆梦老者最大的激励和最好的鞭策。
  其实从事创作,是个很辛苦的差事。不过看到自己的文章发表,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奖励。苦并快乐着,愉悦的心情不言而喻。因为喜欢,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拥有一个好心情更增添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和毅力。同时创作也离不开家人的关心和支持。我不会电脑,创作几十万字的手稿,都是儿媳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加班加点打出来,发出去的。儿子是学平面设计的,他翻看着40多篇发表的文章,并表示等文章达到20万字左右,他将汇编成书,编辑、装帧、封面设计、出版印刷他全包了。儿子儿媳的孝敬与支持,不仅让我品味到亲情的温暖,也成为我继续圆梦的动力。
  岁月需要沉淀,人生需要回味。果真如此,能干自己喜欢的事,能出自己的书,是否能算没白活一回?我不知道,但是与我而言,能完成自己的梦想,就是人生的圆梦。此刻,我跃跃欲试,急不可待。我想,这本书就取名《圆梦集》吧。
其他文献
七十春秋,  栖霞变化,  浮想联翩。  昔城郊景象,  农耕林牧。  今成闹市,  广厦摩天。  高铁穿梭,  江桥竞跨,  港口繁忙貿易船。  兴科教,  大学连碧野,  培育英贤。  何如沧海桑田?  党播撒阳光雨露妍。  忆伟人亲莅,  丰碑永久。  崭新时代,  磊落中坚,  不忘初心,  百年奋斗,  赤子情怀担铁肩!  遂宏愿,  筑我强国梦,  两岸团圆。
期刊
金陵城东,  一片祥瑞,  气象万千。  看坦途如砥,  绿荫成盖;  花繁叶茂,  斗艳争妍。  辉耀楼台,  繁忙港埠,  学子仙林出能贤  弄潮者,  正雄姿英发,  建业当先。  欢呼筑梦宣言。  引无数英雄  写锦篇。  树新风正气,  民心所向;  改革开放,  執锐攻坚。  科技腾飞,  日新月异,  继往开来勇向前  栖霞美,  揽青山碧水,  丽日蓝天。
期刊
山乡  五月的风  吹绿了半座山乡  染白了天际的云朵  唯有崖际的小树  独自遐想  ……一群女子  正在山腰上  那是春曲飄来的地方  ……山风遥寄  暖了相思。蝴蝶  在廊桥上  飞来飞去山民  晨韵中  穿着布衣的你  用厚实的肩膀  挑起了  一季的露水  石界的缝隙间  鸟儿遗落的种子  发芽了  朝阳倾洒。如此  萌绿的希望  也被你肩挑而起了山乡人家  小楼的东窗  被果枝嬉戏着 
期刊
外地同学和文友来南京栖霞,我总会带着他们去闻名遐迩的栖霞寺朝拜,以尽“地主之谊”。其中的千佛岩这处人文景观则是必选景点。可是不知怎么,每次来到栖霞山千佛岩旁,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这次也不例外。这并不是因为已经过了“秋棲霞”的旅游旺季,游人稀少,略显萧条的缘故,而是面对这个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产物,顿生些许感叹和思索。  据史料记载,历代能工巧匠曾经多次在千佛岩钧刻佛像,修补佛龛。其中较大一
期刊
见识在“牲畜大巴扎”  喀什有一处并未被列入旅游景点的“景点”,这就是“牲畜大巴扎”。“巴扎”系维语,翻译过来就是交易市场的意思,若想了解喀什的风土人情,这里不失为一理想之地,喜爱文史和摄影的游客都喜爱去这里采风。我们到喀什时正遇赶会交易日(市场逢周日开放),于是大家一致赞同来这里采风。  进了市场,只见载运牲畜的汽车、拖拉机一辆辆从我们身旁驶过,卷起尘土。这里以牛、羊、骆驼、驴、马为主要交易品种
期刊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七千年悠远历史文脉演进时节如流  随着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奔向远方  七十载栉风沐雨  扬子江畔逐浪行  老山龍脉层尽染  凤凰山畔烽火起  求雨山巅慰忠骨  巍巍青山铸英魂  追寻江浦、浦镇、浦口足迹  “三浦”战役永载中华史册  血雨腥风惊天地  一马当先最江浦  静观其变风不止  知己知彼战不殆  长江渡口红旗飘  天堑通途燃飞扬  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  以战无不胜
期刊
最早接触茅台酒是我在部队有了女朋友的时候。我提干后,认识的女朋友,相恋得十分迅速。就要到年跟前了,女朋友爸爸要从部队回来探亲,想见见我。这是决定我和女朋友的恋情能否继续发展的大问题。我赶紧找几个要好的战友商量。战友问我,你女朋友的老爸哪里人?喜欢什么?我说他是我们友邻部队的团参谋长,东北人,比较爱喝酒。战友说,这事好办了,弄瓶茅台酒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战友把我的事当成头等大事,相互间一串联,就通
期刊
八卦洲街道最早的时候,只有少数农民从事一些“非法”初级的商贩活动。那时的商贩,民间称之为“货郎”。货郎挑个装有小商品的担子,从东家门口走过,向西家后屋吆喝。小商品也无外乎是针线、鱼钩、糖块等物品。在最初的印象里,货郎的吆喝是乡村特有的一个景象,货郎的身后总跟着一些孩子。孩子们追逐货郎,把眼睛盯在那些糖块上,指望着担子里的糖块会不经意中落到地面。我也曾经是货郎屁股后面小队伍中的一名“战士”。  货郎
期刊
五百多年的龙潭古镇  心中装着太多的故事  一张嘴  就是一段传奇  古镇像一瓶原装的茅台酒  愈久愈醇,愈久愈香  歷经数百年的古镇  多么期盼有位能人  像当年巴拿马世界名酒博览会一样  打碎酒瓶  香飘四溢  倾倒四座  一鸣惊人  古镇像一位书法家  手执扬起大漠尘土的狼毫  把流水和山歌放在砚墨里发酵  面对铺好的宣纸  泼墨挥毫  113  写着“江畔人家”的小楷  写着“龙潭港”的大
期刊
天色将晚,李海军想去酒店住。但他心中犹豫,不如今晚就回镇上。可回去住哪里?老宅多年无人居住,恐已成废墟。他有些不由自主,好像有一种强大磁力,将他的身体往那片废墟吸引过去。车到半路,天空几乎全暗下来。车灯在乡村公路上照出去不到十米。四周均是黑魆魆的树木、山岭,以及零星几处亮着昏暗灯光的房屋。他感到轻微不安。事已至此,非回去一趟不行。  汽车颠簸近一小时。到达镇上,已是夜幕沉沉。坐在车上的几人,鬼魅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