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棻《涉江词》创作分析撷例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jr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杰出女词人的沈祖棻,其在词学创作与批评理论方面的造诣为后人所钦佩。本文力图从沈氏常用的文学批评角度反观《涉江词》的具体创作实践,并进行一定范围文本的详例分析归纳。
  关键词:《涉江词》 创作分析 归纳
  引言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传统中,创作与理论的互动是一个明显而突出的现象。但诗人词人理论水平的本身,并不代表其创作成就的高低。创作上具体成绩如何,往往要看创作者个人的心思与才力。
  沈氏《宋词赏析》得到了同代与后继学人众口一词的激赏,而民国以来词界对沈祖棻词作成就的赞誉,则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她的词学批评理论。本文借用其《宋词赏析》中使用到的若干批评手法与分析技巧,反观其《涉江词》的具体创作,并详细归纳《涉江词》的创作技巧与手法。
  一、词的结构与布局
  (一)曲折顿挫手法
  《涉江词》丁稿《声声慢·追踪胡马》一词中,沈祖棻就运用到曲折顿挫这一技巧写作,此词先写中宵惊梦、十年流乱,听到捷报也半信犹疑,是为第一层布局;接着真的确认日寇受降,“相笑语,待巴江,春涨共上归船”,情境一转,是为第二层布局;接着是想象归家之景,尽是战后荒芜、故鬼新茔,词人不禁发出“无家何用生还”的嘶喊,然后是依然留滞锦城,即使终于盼来胜利,依然家祭都难。从盼胜利到真胜利而不敢信,再到确认胜利但无家何用生还的转折,再到留滞异乡的无奈,一层层转折,不断深入。骨血交错间迸发出的是国破家亡的切身伤痛,曲折顿挫之法运用比周邦彦更进一步。
  (二)翻进一层,从想象中着笔的手法
  在对周邦彦名篇《兰陵王·柳阴直》的赏析中,沈祖棻特别提出了这种用笔结构特点,称这种结构为翻进一层。从想象中着笔的手法,为周邦彦所最擅。沈祖棻并举其他周词如“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和“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都与此同一机杼。
  《涉江词》中用此手法的创作比比皆是,如戊稿一七六《薄幸》有“便明朝真有书来,还应只是闲言语”之句,最为有名。是为沈祖棻在当下想见以后场景,乃翻进一层,从想象中着笔写法。想象应当是美好的,可是沈祖棻的笔下,历经患难终有鸿雁信使来,打开书信,却只是闲话家常,有一种大悲大喜之后归于平淡之情,这一点非经历人生患难不能知。
  (三)结构上的蓄势
  沈祖棻《水调歌头》“雨夜集饮秦淮酒肆”一词一反咏史词之惯常写法。常用之法上片咏史,下片抚今。此词则反之,上片写秦淮河边宴游,下片则转入凭吊。上片为下片蓄势,下片由上片生发,链接的纽带是词人对国事的忧愤以及对当局的讽喻。这首咏史词之所以不落窠臼,原因正在于此。
  (四)层层紧逼的递进结构
  沈氏评点张炎词《高阳台·接叶莺巢》中谈及下半阙“燕本依人,故屋毁则燕亦不知何处,若鸥则托迹烟波,忘机世外,而亦不得不为新愁所苦……益见天翻地覆,至此皆无所逃矣……层层逼入,又层层翻出。”
  这一方法在后期沈氏词作中运用得非常广泛,如戊稿《玉楼春》第一首:“今生不作重逢计,更绝他生飘渺事。相思未遣已先回,絮语难忘偏易记。缠绵至此真何味,一霎幽欢残梦里。无情人世有情痴,惟剩歌词知此意。”
  开头两句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今生来世都已绝望。如此开头如何继续往下写?沈祖棻很巧妙地用“未遣已先回”一句拉了回来,还没喘过一口气来,下阕又翻进一层:“缠绵至此真何味,一霎幽欢残梦里”,现实景况残酷而凄凉,只剩下幽欢依稀存于梦中,可是连这梦都不完整,只是“残梦”而已。
  至此已够决绝,然后词人还未写完。无情的人世间无法理解我这个情痴的爱恨,所以只好写这首小词,寄托内心的无限感触,也恐怕只有这首词能暂缓一些我的浓愁。词至此戛然而止,然后留下凄凉绵长的意蕴。浓黑的悲凉在结构的递进中一层深似一层。
  在《临江仙·一掉兼蔑初般处》词中,有“月堕汉皋留不得,更愁明日阴晴”句,一“更”字,推动情境朝深处擅进一层。
  词人写离愁、怀远、忧国、并不一语道尽,而是步步深入,层次井然,运用借代、比拟、对偶等手法来表情达意,得自然之造化。
  (五)不用直笔的写作技巧
  沈祖棻在周邦彦《瑞龙吟·章台路》点评中,援引周济对该词架构上的评价:“层层脱换,笔笔往复处”,认为“这首词首写旧地重游所见所感,次写当年旧人旧事,末写抚今追昔之情,处处以今昔对衬。虽然层次分明,但曲折盘旋,不肯用一直笔。”
  沈祖棻涉江词回环往复、曲笔为词的方法运用得也很熟练。还是上面那首《薄幸》,沈祖棻写“记酒后分曹,人前障扇,惯当寻常相遇。忆咫尺逢迎地,犹自怕珠帘鹦鹉。只今天涯远,相思无益,也知愁被多情误。昔盟难据。剩重温暂理,欢娱梦裏都非故。”
  这一段从畅想当年拥有美好景况却不知珍惜,到今昔对比,犹自时时回忆,再到重整现实思绪,却又对比昔时欢乐难继。时光的流转反复将词作在现实到往昔再到现实之间盘旋,而曲折往复,在艺术结构上独具匠心。
  二、以物写人之法
  以物写人之法首推沈氏早期的《绿意》。这是一首习作,然而立意高雅,手法纯熟,风格纤巧,是以物喻志的佳作。古人写荷明志较多,沈祖棻独辟蹊径只写荷叶。从美好的夏日,荷叶正当盛年开始,到偶因机遇被采芳人识,再到夏日即将过去,内心自苦,大有秋扇见捐之叹,继而已是一天秋色,诗人倔强自怜。可以说沈氏将人的经历写照化为季节转换下的荷叶盛衰,深得以物写人之法其妙。
  三、白描手法的运用
  沈祖棻对白描手法的运用最为得心应手,无论是写“一杯香雪冻柠檬,新歌争播电流空。风扇凉翻鬟浪绿,霓灯光闪酒波红”的灯红酒绿,还是写“流水孤村,野屯悲角,几度荒烟催暝。月皎频惊,炬明还散,寒枝暂栖难定”的凄凉羁旅,亦或学地头田园般的平静生活,白描这一手法在沈祖棻的笔下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用语家常却别有韵味。   乙稿的《清平乐》六首写的就是这种宁静生活:洗衣晾衣、买菜划价、饮酒喝茶。种种平常琐碎的生活经过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别有一番清新可人的韵味,汪东评价其“数词皆有味。此正本色语,非浅俗也。”
  这种田园牧歌式的山居生活使沈祖棻在灾难深重的大环境下透出一口缝隙能够呼吸新鲜空气,生活的窘困、琐碎、飘零、落魄都被沈祖棻的纤纤细笔赋予了诗化的处理,表达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处变不惊、乱世中安然若素的独特精神品质。
  四、虚实相间的写法
  沈词极善虚实幻化,她的《临江仙》:“一掉兼蔑初般处,依前灯高城,水风吹袂,酒初醒。镜中残黛绿,梦外故山青。 月堕汉皋留不得,更愁明日阴晴。涉江兰芷亦飘零。凄凉湘瑟怨,掩泪独来听。”
  上片从华灯初上的傍晚写到梦酣睡浓的深夜,作者于黑暗中望向怅然远方,为实写;而从下片起,词人则将笔触转入虚处,遥想的是细微的神思,凭月独立,本也可寄托一种无奈的愁绪,但明月却渐渐西沉,想留也留不住。词人愁明月西坠,无计留得,接着又将这“愁”加倍写来:“更愁明日阴晴”。
  可以想象,女词人羁旅孤舟,四处漂泊,流浪之苦,已够深重的了。但直至“月堕汉皋”,旧愁未去之黑暗中,她的心头忽又滋生一段新愁:还不知明日是阴是晴。若是晴天,方可勉强继续漂泊,要是碰上阴雨天,却不知如何是好!
  上片实写、下片虚写,虚实之间将词人情感的无依无着刻画得入木三分。
  五、用典
  词无法脱离古典意象,因此这一技法在几乎每首涉江词作中都有用到,这里仅举几例。
  还是举上面的《临江仙》一例,“涉江兰芷”乃化用《古诗十九首》中“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诗意,“湘瑟”用《楚辞·远游》中“使湘灵鼓瑟兮”之意。
  其他如《蝶恋花·剩粉零香飘泊久》中,“盼到相逢”两句借用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名句;“团扇恩深,长恋君怀袖”一句又用班婕妤《怨歌行》之典,词人巧妙运用这些典故来构造情境与意象,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
  再如《浣溪沙》“岁岁新烽续旧烟,人间几见海成田,新亭风景胜当年。如此江山输半壁,依然歌舞当长安,危阑北望泪如川。”
  短短一首用了《神仙传·麻姑》的“东海三为桑田”典,《世说新语·言语》的“新亭对泣”典,南宋《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典等,于用典之中深藏对国土沦丧的焦虑。
  六、对比反衬之法
  沈祖棻《蝶恋花》:“剩粉零香飘泊久,盼到相途,病枕人消度。昨夜星辰今日酒,尊前渐觉情非旧。 不管秋风迟与骤,团扇恩深,长恋君怀袖。百草千花凋谢后,香莲自覆连枝藕。”
  词人在“昨夜星辰今日酒”这两句化用李商隐的诗,形成两层对比反衬,一层是今昔场景的对比,着重写其相同性,另一层是新旧情愫的对比,意在写其相异性,以昔日之欢聚反衬今日之离愁,愈见愁苦情深。
  而在《浣溪沙》“辛苦征人百战还,渝州非复旧临安,繁华疑是梦中看。 彻夜笙歌新贵宅,连江灯火估人船,可怜万灶渐无烟”一词中,沈祖棻的对比反衬之法运用得更加熨帖而富有深意。
  词人通篇借助双重对比来表达思想感情,一重是今昔的纵向对比,即以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比于当时国民党当局在重庆之作为;下片第二重对比为横向对比,即将“彻夜笙歌”的“新贵宅”、“连江灯火”的“估人船”与百姓民不聊生、荒无人烟的现状进行对比。既有历史的纵向烛照,又有社会的横向比较,借古讽今,在对比反衬中使词作呈现出深刻的历史意蕴与强烈的现实感。
  结语
  综上,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宋词赏析》中沈祖棻使用的各种批评角度与创作手法在《涉江词》中几乎都得到了运用,其他如名句的借用、色彩与冷暖格调之间的关联、暗中一转的结构、幻化的布局、铺叙腾挪之法、词境的扩容、双关与偷意之法、无理而妙的不拘一格等等。本文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举,其后期词作感情与技巧的衔接运用尤其老辣,上面仅作挂一漏万之论述。语
  参考文献
  [1]沈祖棻.沈祖棻诗词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2]沈祖棻.赏析唐宋词[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3]张瀛.家国兴亡恨 寄怀柔情中——谈沈祖棻爱情及闺怨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
  [4]李凤亮.盼琴瑟春常润 思人天月共圆——现代词人沈祖棻《蝶恋花》赏析[J].阅读与写作,1994(10).
  [5]李凤亮.一首风格健爽的女性词作——沈祖棻《鹧鸪天·惊见戈矛》赏析[J].阅读与写作,1994(11).
  [6]李凤亮.情语亦是语 格高曲自新——评沈祖棻《临江仙·一棹蒹葭初舣处[J].阅读与写作,1997(1).
其他文献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毛泽东的《浪淘沙·北戴河》进行了意境赏析至为重要,其三维转化的意境美对于促进人们更好地了解毛泽东的诗词,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约瑟夫·安德鲁传》是亨利·菲尔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为了体现其对当时英国现实主义批判的主题,亨利·菲尔丁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对约瑟夫等人的经历进行
1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2农业防治实行三年以上水旱轮作或五年以上旱地轮作;播种前做好种子消毒,大力推广应用西瓜嫁接栽培技术;清洁田园,减少病原物
为筛选出高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粳稻新品种,发展粳稻生产。2005年引进了4个杂交粳稻和8个常规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以期鉴定其抗病性,推介出适宜滁州市种植的杂交粳稻天协1号;常规
小麦干热风是淮北平原冬小麦生育后期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依据淮北地区小麦生育后期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及近20a来实际出现的干热风日的分布,对小麦干热风进行分区,为防御小麦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著作,小说描写了老人圣地亚哥的悲惨命运,并刚柔相济,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在重压之下仍能保持风度"的英雄形象。本文将从简要介绍《老人与海》的主
2011年4月10日四川省炉霍县发生了Ms5.3级地震,利用这次地震的观测数据,采用了CAP、TDMT—IN-VC和Snoke三种方法,研究不同解算方法得到的此次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结果显示:(1)三种
主要研究山茱萸和枸杞的多酚含量及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用60%乙醇30℃条件下分别浸提山茱萸和枸杞干果,分别得到山茱萸和枸杞乙醇提取物;利用FC法测定多酚含量,FRAP和DP
大梁山隧道采用巷道式通风,设置横向通道进行联通,上行线进风,下行线出风的原理。本文就巷道式通风所需的风量进行了计算,通过风量计算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确定大梁山隧道采
目的:探究复方去氧孕稀片应用在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7 年 5 月 -2018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56 例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患者 为研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