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老舍《茶馆》的四个结局版本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erg454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原著是影视作品的土壤,不同形式的影视创作不仅扩大了原著的影响,也丰富了其表现形式。本文以老舍《茶馆》的原著、话剧、电影和电视剧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1958年焦菊隐导演的话剧、1982年谢添导演的电影和2010年何群导演的电视连续剧结局版本处理的不同点。通过与原著的比较,不仅能深入了解《茶馆》的内涵,对当下影视创作也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老舍;茶馆;版本;再创作;话剧
  一、四个结局处理版本
  老舍原著的结局是小刘麻子与沈处长准备将裕泰茶馆没收改为情报站,让王利发看门。当小刘麻子向王掌柜告知这一消息时,发现王掌柜已经上吊自杀了,沈处长大叫几声“好”。最后用大傻杨的数来宝结束了这部作品,原文是:“小姑娘,别这样,黑到头儿天会亮。小姑娘,别发愁,西山的泉水向东流。苦水去,甜水来,谁也不再作奴才。”
  1958年焦菊隐导演的话剧截止在三个老人扔纸钱互相道别,王掌柜默默环顾茶馆,捡起几张纸钱,用颤抖的手从椅子上抓起一块蓝色长布后将纸钱随手一扔,最后走出观众视线。在中间有个长时间的静场,最后伴随着《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茶馆大门缓缓地透出越来越强的光亮。
  1982年谢添导演的电影版本的结局是三个老人撒完纸钱后,秦二爷说了句“我没得说了,再见”就步履蹒跚地向茶馆门外走去,在门口回头回望了一眼。常四爷深鞠一躬,说了句“王掌柜,再见”也佝偻着身子走出茶館。王利发在沉重的背景音乐下捡起几张纸钱,攥住椅背上的深蓝色长布,含泪扔掉纸钱慢慢走入后院,镜头最后定格在破旧不堪的茶馆。
  2010年何群导演的电视剧结局是纷飞的纸钱映照着“生意兴隆”的牌子,王利发坐在椅子上含泪回忆,他用火柴点燃纸钱扔向地面与茶馆同归于尽。大火中浮现出王掌柜年轻时的场景,而他现实苍老的面容逐渐模糊。“风儿吹,纸钱飞,百年裕泰一把大火烧成了灰;亡灵有恨无处诉,冤魂泣血泪珠飞;王掌柜您且慢行,大傻杨给您送送行;苍天有眼明善恶,西山的神兵已然逼近了北平城;妖魔鬼怪气数尽,阴霾的天空要放晴啦。” 在大傻杨这段快板说辞后,伴随着红日的冉冉升起全剧结束。
  二、不同结局处理方式的原因分析
  (一)受不同艺术门类的影响
  文学作品、话剧与影视分属不同的艺术门类,由于书面表现的局限性,原著只能用文字描述。老舍先生《茶馆》中最后的简短对话让王掌柜、小刘麻子、沈处长等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而沈处长最后的两声“好”更是让故事戛然而止,意味深长。
  话剧通过固定的空间展现历史变迁和人物浮沉。结局的处理应用于话剧这一形式,更具现场感染力,使整体一气呵成。而结局尾声的处理是符合话剧表现形式的,更鲜明的体现了深刻寓意。
  电影这一形式使人物表现更细腻,时空切换更自由,内容有所精简且突出了细节处理。慢镜头把悲凉感显现到了极致,最后抛撒纸钱那一幕具有强烈的视觉冲突,更显哀美。结局王掌柜的眼神、动作使其内心波动表现得更明显,他最后拿起蓝色长布走向后院的处理给人留有想像空间。
  电视剧在原著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展现出一系列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声音图景。因为多了前因后果的解释和铺垫,王掌柜放火与茶馆同归于尽的结局可以说是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而且电视剧这一形式也给放火提供了可能,大火中出现了茶馆过去热闹的场景和王掌柜年轻时的样子,让结局更具意境也更宏大震撼。
  (二)受编导者主观意志影响
  《茶馆》结局的不同处理方式也受到了编导者部分主观意志的影响,文化立场、创作出发点、个人偏重点、创作习惯喜好等都是影响作品最终呈现效果的因素。
  例如老舍先生在皇城根下长大,目睹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所以作品中处处渗透着“平民思想”;最后沈处长那两声“好”是其创作中“京味儿”特色的体现;原著中穿插的数来宝,与老舍先生本人对戏曲和说唱艺术的喜爱是分不开的。还有,《茶馆》话剧的表现形式与焦菊隐导演的创作习惯也有很大联系,结局《团结就是力量》的背景音乐可以说运用得恰到好处,既让观众低落的心有了些许慰藉,又使话剧结局多了一丝暖意,正应了他“戏要给人以希望”的理念。
  (三)受时代背景的影响
  文艺创作离不开时代背景,《茶馆》创作的不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历史背景、文化语境、思想氛围等因素的影响。
  《茶馆》创作于1957年,当时新中国已完成三大改造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老舍先生在“为人民写作”的思想指导下创作了这部作品,原著是以王掌柜上吊自杀的悲剧结尾的。在当时出现过建议《茶馆》加上“红线”的声音,老舍在1958年发表的《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中明确表示不能采用。在一定程度上,原作的结局是老舍先生在复杂紧张的时代背景下坚守文学主张的结果。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在进行话剧创作时,也是冲破固化的戏剧模式进行戏剧形式新探索,并将其演绎成一部有世界影响力的经典戏剧巨作。其中,焦菊隐导演的1958年话剧版本结局中《团结就是力量》的尾声处理,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的创作表现,让人在黑暗里感觉到了对未来的希望。
  电影的结局是在王掌柜拿起蓝色长布走向后院时戛然而止,这不仅符合电影的处理艺术,也迎合了打破封建思想桎梏的时代要求。同样,电视剧也契合了大众文化高涨的趋势,一把火与过去彻底决裂,冉冉升起的红日象征美好的新生活。
  新时期以来,一些《茶馆》的改编作品不断出现,舞台布景、表演风格、立意表达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而这无疑与时代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三、不同版本呈现的效果
  (一)人物形象
  原著中王利发上吊自杀,是比较符合现实和中国人处理方式的。裕泰茶馆与王利发早已融为一体,王利发无法阻止茶馆将被改造成情报站的现实,最后吊死在茶馆里也是他对旧社会最后的控诉。这一结局与王利发的性格相符合,更把他心里的酸楚刻画得淋漓尽致。   话剧的最后,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三个人绕着破旧的茶馆抛撒纸钱,即使没有激烈的对话,观众也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王利发环顾茶馆的动作包含了太多情感,抓起蓝色布条时片刻的停顿,生动体现了他的顺从与无奈。
  电影中秦二爷离开茶馆时的“再见”和在门口的回眸着实悲凉,时间和经历磨平了有志之士的尖锐棱角,落得一个如此凄凉的结局,使其形象更加立体。王掌柜的结局虽然没有明确交代,可很多人都心知肚明,让人深感心酸又給人无限遐想。
  电视剧在人物塑造上比较内敛,剧中没有鲜明地区分好人与坏人,王利发身上的市侩气也有所减弱。“四角儿的跟夫,本家赏钱,一百二十吊……”王利发一把火和茶馆同归于尽,是对黑暗旧社会的祭奠,也是压抑了一辈子的不满、委屈和愤恨的表达。电视剧的处理让王利发在原来性格上增添了反抗精神,人物形象更丰满。
  (二)主题意蕴
  在原著中,王利发是个本分的生意人,但残酷的现实却逼得他走投无路。他是无数普通小市民的缩影,表现的是黑暗社会下人民最后的抗争。沈处长在得知王利发上吊后,发出几声“好”,使读者从剧情中猛然抽离,转向去思考人物命运和作品主旨,具有讽刺意味,发人深省。
  话剧《茶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悲剧,王利发抛撒纸钱与其说是祭奠自己辛酸的一生,倒不如说是对旧社会的讽刺。话剧没有将现实赤裸裸地摆在观众面前,而是在揭露黑暗的同时又从侧面表现了人民的觉醒与反抗。《团结就是力量》的尾声可以理解为社会的光明前景,因此这一版结局在批判之余多了层希望的色彩。
  电影的连贯性使观众能深刻感知人物的命运,当茶馆里只剩下一个人,镜头先给到王利发又给到椅背上的蓝色布条,当镜头再出现王利发的脸时,他眼神里的无奈和酸楚其实已经预示了他的结局。电影最后戛然而止的处理是巧妙的,贯穿全剧的主人公的自我送葬才是一种震慑人心的象征,也符合了老舍先生这部作品“葬送三个时代”的命题。
  电视剧的最后,王利发与茶馆在大火中一同离去,他湿润的眼中流露着不甘和痛苦。有人认为电视剧的结局处理不忠实于原著,但显然这一版本的结局在主题意蕴方面是有所改动与升华的。导演何群也表示:“王利发一把火烧掉茶馆,带着遗憾、依恋离开,是跟旧制度、旧社会决裂。这样既有喻意,人物情绪也走到了这一步。”因此,结局的烈火是王利发最后的抗争,焚烧了污垢,照亮了未来。恰如快板说辞里“阴霾的天空要放晴啦”和最后升起的红日一样,黑暗过后,总有人能看到希望。
  (三)艺术效果
  原著中,王利发从圆滑精明到走投无路、秦仲义从意气风发到风烛残年、常四爷从刚毅正气到贫苦落魄……好人几乎都在时代洪流中浮沉抗争。老舍先生用最诙谐的笔调写出了最沉重的悲凉感,而结局不过是将这种悲凉进行了无限的放大,这不仅是小人物的悲惨,更是时代的悲剧。最后起义组织的出现,给压抑的感情基调增添了一点渺茫的希望,正所谓“一曲含泪带笑的旧时代的哀歌,一个亦庄亦谐的社会的葬礼”。
  话剧《茶馆》有着特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现场的环境构造、画面切换、配乐效果、观众反应都在无形中增加了艺术的张力。最后三个老人祭奠的那一幕,没有复杂的台词,但是一举一动都透露着礼教社会对人的影响,极具层次感和厚重感。话剧的魅力就在于透过演员的表演,把对旧社会的痛斥浓缩到剧情中,将深刻的启示传达给观众。结局的尾声处理是创新也是亮点,有着打破沉寂、给人力量的效果。
  1992版电影《茶馆》没有字幕但能听得真真切切,没有华丽的布景和刻意的修饰却直击人心灵深处,整体视角上更宏大一些。影片最后的戛然而止,让观众一时间内心堵塞,黑暗的背景下不留一点美感,哀伤的音乐与开头时欢快的鼓板形成了强烈反差,造就了独特的艺术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安排了两个小孩在大傻杨身边,或许年轻朝气的他们最后见证了美好生活的到来,这算是影片里仅有的一抹亮色。
  电视剧对众生百态刻画的补充,大大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飞扬的纸钱映照着“生意兴隆”四个字,破败不堪的茶馆浮现出过去的人声鼎沸,王利发年轻时的样子对照着现在满脸皱纹的他……最后大火里的出现一幕幕,充分展现了反差的艺术效果,多了一种冲击力和代入感。
  (四)侧重点不同
  原著中,作者注重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通过矛盾冲突创设故事情节,并且把同情底层人民与批判黑暗世道相结合。例如,结局小刘麻子说的“王掌柜!老掌柜!我爸爸的老朋友!报告处长,他也不知怎么上了吊,吊死啦!”与沈处长的两声“好(蒿)”,普通的话语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意味深长的同时又揭露了旧世道的无情。
  话剧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更偏重情境的渲染和感情的表达。话剧中好人最后走投无路,坏人却活得风生水起,充分突显了这部作品的现实主义内涵。1958版话剧用《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做尾声,符合时代艺术创作风向,侧重于“苦难后给人希望”的主题。
  1992年的电影与话剧有一定的相似性,有同样的演员和变化不大的情节。只是在结局处理上,电影截止在王掌柜拿起蓝色长布走向后院的镜头,更偏重于艺术创作的独立性,与时代关联大大减小,给观众留有更大的遐想余地。
  电视剧版《茶馆》在原著情节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再创造,用一把大火结束全剧就是明显的创新。尽管人们对此处理方式出现了两极化评价,但这无疑显现了电视剧的侧重点,那就是“被压迫的小人物开始反抗,苦难过去幸福生活将要到来”的立意,悲哀下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四、对文学再创作的启示
  (一)艺术手法的运用
  《茶馆》原著用三幕场景呈现了五十多年的社会变迁,老舍先生以小见大,用极具特色的语言创作了一部鸿篇巨制,借裕泰茶馆的兴衰浮沉表达了“葬送三个时代”的文学命题。也恰恰因为这些特点,这部作品很适合改编成各种形式的作品,通过对《茶馆》四个结局版本的比较分析,发现文学再创作时艺术手法的使用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艺术手法的使用应立足作品的形式。以《茶馆》同名电视剧为例,在扩充内容的同时应注意把握好节奏和所谓的“度”。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幕:王利发在重新开张茶馆后遇到了一个接着一个的麻烦事,让他焦头烂额。但是相关情节的增加,让这一段变成了事件的简单罗列,未能使观众带入紧张的情绪,反而有些枯燥琐碎。
  其次,在情节设置上应注意铺垫或解释。作品采取的策略和风格将直接影响观众的理解,因此在情节设置上要注意前因后果的联系,让观众在看到某一物件或画面时会有恍然大悟或有所触动的感觉,而不是一头雾水。
  最后,艺术手法的背后需有所托付,而不是仅有一个华而不实的外壳。一部作品并不是将一些抽象概念用具体手法表现出来就可以,而需要有所表达。不管最后传达的意蕴和精神是不是人们普遍认可的,都要在一定程度上叩击观众的心灵或给人以启发,这才是艺术作品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二)注意文学与影视的语言转换
  语言作为一部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人物、推动情节、表达主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文学作品和戏剧影视在语言处理上需加以转换和区别。
  首先需要注意语言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戏剧和影视只有单纯的语言,需要把文字表述的内容都转化为语言和动作。例如电视剧《茶馆》充分利用影视语言的优势,把书面文字转换成了声画艺术,而且还进行了扩充和改编。只是在语言转化时,不同个性、身份、地位、年龄的人需有符合其特点的语言,正如老舍先生所说:“小说与戏劇既重故事,更重人物。作者的眼光要老盯住书中人物,不因事而忘了人;事无大小,都是为人物服务的。”
  除此之外,戏剧、影视作品的语言不能过分书面语化,发出时就要产生效果。在由《茶馆》改编的不同作品里,人物使用的几乎都是自然流畅的生活化语言,例如“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厉害!” 。正是注意到了语言转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戏剧与影视作品才有了生气和温度。
  (三)遵循影视改编规律
  经典作品能在岁月冲洗下能沉淀出恒久的魅力,一部作品的演绎与改编亦是如此,不管如何创新与改变,都应遵循再创作的规律。
  多年来,老舍先生的《茶馆》被改编成了许多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戏剧和影视的呈现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立意、精神等层面还需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折射当下生活。跨越了语言和文化的话剧《茶馆》在国际上好评如潮,其实也给影视作品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五、结语
  通过比较《茶馆》四个不同版本的结局处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发掘其影响因素和表现效果。不同的艺术门类有所区别,对于不同版本的结局人们自然也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但经典的作品不应被束之高阁,而需要与时俱进并为其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和灵魂,也只有如此,一部好的作品才能走的更远。
  参考文献:
  [1]老舍.茶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8-1
  [2]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N〕.文艺研究,1979-04-27(2)
  [3]老舍.老舍的话剧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
  [4]何京晶、饶粲.《茶馆》:从话剧到电影、电视剧——媒介与叙事和改编〔J〕.华中人文论丛,2010,0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对自己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改善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我国为了节约集约使用土地,通过旧城改造、城市更新来解决这一问题,是各个城市的普遍做法。然而,城市更新必然会涉及土地房屋征收问题,目前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己成为我国继计划生育工作之后的所谓“天下第一难事”。为了破解多年来一直困扰城市更新改造工作的“天下第一难事”,从我国有关土地房屋征收政策法规入
期刊
摘 要:当代石雕艺术本身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可以在不断发挥传统文化艺术魅力的同时,实现与当代社会环境的相互融合,从而能够在流传发展过程中,给人们带去更深层次的审美体验与享受。因此,有关石雕艺术的文化内涵与特色创意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而本文主要分析当代石雕艺术的存在价值以及文化创意等内容。  关键词:当代石雕艺术;价值分析;文化创意;研究分析  引言:隨着我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石雕艺术逐渐在其中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从健全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构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等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鉴定培训工作机制,确保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实施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评估监管  高职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但是,
期刊
摘 要:对分课堂作为近年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很多不同学科的课堂上被应用。充分证明了对分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而在纯理论性和专业性比较强的工科专业课上,还属于实施之初,就教学效果而言,也已经展示出了其强烈的优势性,尤其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与课堂互动性和创新性上,比传统的教学效果明显要强很多,体现了对分课堂魅力与优势。  关键词:教学效果;对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材料成型专
期刊
摘 要:在煤矿开采中,开采环境恶劣,并且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因此对于煤矿企业职工的技能素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和标准,再加上当下煤矿开采中会不断更新各种新技术新设备,这就进一步要求煤矿职工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就对当下煤矿职工技能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提升对策,以期促进煤矿企业职工整体技能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煤矿;职工;技能素质;现状;
期刊
摘 要:石油化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成分,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石油行业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是,随着国家排污标准的不断提高,石油炼化企业在污水处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石油化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油加工产量的不断增多,企业内部的污水排放量也在成倍的增加,严重的水污染现象阻碍了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主要从污水处理的风险和对策等方面探究石油炼化企业的污水处理问题。  关键词:石油炼化企业;污水
期刊
摘 要:随着当前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生活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对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网络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于推进现代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影响和意义。因此本文结合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优势,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漏洞与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关改善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技术;档案信息化;应用优势;问题及
期刊
摘 要:抄核收是电力营销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电力供应企业与市场相互衔接的主要渠道。随着电力市场开发强度逐步加强,电力抄核收工作开展的规划协调性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基于此,本文着重对优化电力营销中抄核收工作的策略进行解析,以达到明晰电力资源结构,促使我国电力供应体系更加完善。  关键词:电力营销;抄核收工作;开展要点  电力营销,与区域资源供应与产业规划等方面均有密切关联。随着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水
期刊
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矿种较齐全,部分矿产储量相当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排在世界第53位。我国的优势矿产主要是用量不大的矿种,而用量大的矿产储量却相对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且贫矿资源比重偏大,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储量少;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  关键词:矿产资源;存在问题;发展思路  一、矿产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
期刊
摘 要: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之下,建筑行业广泛兴起。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起重机对工程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起重机在建筑这一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不仅给施工人员带来了生命危险,还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埋下了隐患。因此,施工单位就需要重视起对起重机的使用和管理,认真检查每一个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样就可以及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