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患者300例的精神心理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j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慢性胃炎患者的精神心理特征差异。

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6至12月于西京医院就诊的30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组和CAG伴肠化生组,每组100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评估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CAG组和CAG伴肠化生组焦虑发生率均高于CNAG组[分别为64.0%(64/100)、53.0%(53/100)、34.0%(34/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007、0.001,P均<0.05);CAG伴肠化生组抑郁发生率高于CNAG组和CAG组[分别为24.0%(24/100)、15.0%(15/100)、13.0%(13/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108、0.045,P均<0.05)。CAG伴肠化生组LES负性事件评分高于CNAG组和CAG组[分别为0分(0分,6.75分)、0分(0分,1.00分)、0分(0分,0.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19、-3.022,P均<0.05)。CNAG组、CAG组和CAG伴肠化生组LES评分≥20分(精神压力大)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0%(8/100)、9.0%(9/100)、18.0%(18/100)]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36,P<0.05);男性和<50岁患者中,CAG伴肠化生组的抑郁发生率和LES评分≥20分的患者比例均高于CNAG组[22.5%(9/40)比9.6%(5/52)和47.5%(19/40)比16.2%(11/68);22.5%(9/40)比7.7%(4/52)和20.0%(8/40)比4.4%(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015、0.001、0.043、0.013,P均<0.05)。CNAG组和CAG伴肠化生组EPQ评分中精神质、内外向、稳定性和掩饰性分量表评分均以正常(43.3~56.7分)居多,分别占62.0%(62/100)和45.0%(45/100)、56.0%(56/100)和44.0%(44/100)、54.0%(54/100)和44.0%(44/100)、59.0%(59/100)和45.0%(45/100);CAG组、CAG伴肠化生组内外向和掩饰性量表评分偏高(>56.7分)患者比例均高于CNAG组[分别为48.0%(48/100)、23.0%(23/100)、4.0%(4/100)和46.0%(46/100)、21.0%(21/100)、7.0%(7/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001、0.001、0.001、0.004,P均<0.01)。

结论

焦虑与CAG和肠化生密切相关,而抑郁与肠化生相关。男性和<50岁的患者中,抑郁、负性事件和精神压力大与肠化生的关系更显著。精神质、外向型、情绪不稳定、掩饰倾向的精神特征与CAG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采用Sanger测序技术对1例伴有反复自然流产的Gitelman综合征可疑患者及其父母进行SLC12A3基因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先证者存在SLC12A3基因复合杂合突变(c.1077C>G,c.2890C>T),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p.N359K,p.R964W)。家系成员中母亲携带c.1077C>G(p.N359K)杂合变异,父亲携带c.2890C>T(p.R964W)杂合变异。提示Gitel
垂体脓肿是一种罕见疾病,具有致命性,以头痛、视力障碍和垂体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垂体脓肿在MRI上表现为蝶鞍区可见圆囊性病变,T1像为低或等信号,T2像为高或等信号,增强时环形强化。手术发现囊肿包裹脓液时可确诊。治疗主要经蝶窦手术联合抗生素抗感染,在特定条件下可行开颅手术。现在报道本院3例垂体脓肿,并进行文献复习。
回顾性分析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106例成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了解河南省信阳地区COVID-19患者消化道症状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筛选合并消化道症状8例患者为病例组,无消化道症状16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发现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基础疾病和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中性粒细胞计数、CRP、DBil和肌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传染性强,已成为当今各国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尽管科学家致力于COVID-19的研究,但与公共健康相关的一些关键因素如病毒的传播模式和传染途径等,目前还知之甚少。目前研究提示,除了呼吸道传播,2019新型冠状病毒还可能存在粪口传播的可能。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部分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不少患者出现消化系统器官损伤。这对COVID-19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的制定提出了
坏疽性脓皮病(PG)是一种罕见的慢性复发性溃疡性皮肤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属于嗜中性皮肤病。多数PG患者伴有全身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IBD、关节炎和血液系统疾病。部分患者可有非常罕见的皮肤外PG表现,累及肺、肠道、角膜、肝脏、脾脏、心脏、骨、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现报告北京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由包皮切除术诱发血便继而诊断为PG的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肺部表现为主,同时感染胃肠道,引起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现结合现有指南和国内外文献资料,探讨了COVID-19、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中东呼吸综合征伴发胃肠道症状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机制,以及抗菌药物、微生态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抑制剂在COVID-19肠道损害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潜在价值,以期为临床工作者预防和治疗COVID-19肠道损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的肝损伤表现,寻找疾病转归预后指标,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10日至2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各院区收治的COVID-19住院患者333例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肝损伤患者入院后首次检查和住院期间复查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DBil、间接胆红素(IBil)和白蛋白的变化。采用Student t检验和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相对较差,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内镜下切除是无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早期胃癌的首选治疗方式,而对于早期胃癌内镜治疗后非治愈性切除患者强烈推荐追加根治性手术。《2018年版韩国胃癌实践指南》根据病变范围、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在胃癌的内镜治疗、手术治疗和化学治疗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推荐,有助于指导我国胃癌的临床诊治工作,提高胃癌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目的了解消化内科医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消化系统损害的知晓度。方法2020年2月21至23日,通过电子问卷形式,主要了解全国消化内科医师对COVID-19基础知识和COVID-19消化系统损害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2 216名消化内科医师完成问卷调查。99.7%(2 209/2 216)的消化内科医师表示阅读过COVID-1
先天性肝纤维化属于少见病例,临床鲜有报道。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现时多数已进展至肝硬化终末期。现报道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收治的4例先天性肝纤维化患者,拟通过病例总结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以进行早期诊治并改善疾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