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尝试提出: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通过实施“多元一体化的体育教育”,吸收城乡文化的积极因素,建设学校新文化,从而化解文化冲突,促进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多元一体;体育教育;融合
1.前言
随着“以当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就读为主”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在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女所占的比例快速增加。上海市2010年秋季招生的47.05万新生中,有33.60万人为农民工子女,占招生总人数的71.41%。原有招收本地子女的公办学校由于农民工子女数目的急剧增加,本地子女与农民工子女之间、农民工子女与教师之间以及农民工子女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如何化解碰撞后产生的矛盾,这是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体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此,
2.“多元一体化教育”的由来
1988年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中,费孝通先生运用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等方法,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了综合性地分析,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1]。之后,教育理论工作者通过借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逐步生发为有关民族教育的“多元一体文化教育”理论[2],然后有学者把它推广至不同文化群体的教育[3]。
3.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多元”与“一体化”的具体表现
3.1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多元”的表现
从文化的角度,在招收农民工子弟的公办学校“多元”首先表现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并存。城市文化是由城市理念、性格以及气质所表现出的城市生命,是城市历史积淀的具体与直接的显现,包括城市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与此相对应,农村文化是农村理念、性格以及气质所表现出的农村生命,是农村历史积淀的具体与直接的显现,包括农村的风土人情、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等等。由于自然风貌、聚集方式、生产方式的不同,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招收农民工子弟的公办学校中,教师、本地学生所显现出的是城市文化,农民工子女或多或少所显现出的为农村文化。
3.2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一体”的表现
招收农民工子弟的公办学校“一体”首先表现为:“共享同一片蓝天”。“共享同一片蓝天”不仅是指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权,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长大之后都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应具有一致性,这就要求必须由一体化的教育来实现。
招收农民工子弟的公办学校“一体”第二个表现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农村是城市文化的根,城市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要从根上吸取营养,如果断了根的联系,城市文化就必然衰败。由此看来,农民工子女和本身学生也并不是独立的两个团体,他们所在社会的文化联系将他们连在了一起。
4.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实现“多元一体化体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4.1有助于利用城乡文化资源,培养城乡学生的健全人格
采用“多元一体”体育教育策略,建设一种体现宽容、平等、相互尊重、和谐共存等理念的学校体育文化,使农民工子女获得平等、有效地发展,有利于促进他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并较快的融入城市生活。
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子女学生为城市公办学校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他们作为一个新的群体,带来天南地北的农村信息,在言谈举止中透露出农村特有的质朴、坚忍、勤勉、吃苦耐劳等品质,这些都是难得的资源,城市学生能从中体育课的接触中得到弥足珍贵的“营养”。
4.2有助于化解文化冲突,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在公办学校反映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中,学生行为和学习习惯不好占第一位,其次是农民工子女学生家长对孩子学习要求不高。这反映公办学校教师与农民工子女学生及其家长、农民工子女学生与本地学生的文化冲突真实的存在,而且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教学了。如果采取“多元一体化”体育教育策略,充分发挥体育的群育功能,就能使不同类型的文化和谐共处,进而缓解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5.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实现“多元一体化体育教育”的构建
5.1改变观念,去掉“有色眼镜”,正确看待农村的异域文化
诚然,农民工子女由于其所受的教育以及所处的家庭、社会的影响,其生活、行为、学习等习惯乃至其身上所表现出的文化特质与本地学生有所差异,农民工子女的某些行为习惯往往被放大,掩盖了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好的方面。
体育教学因其具有区别于其他教学的特殊性,它多是在室外进行,同学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多元一体化体育教育”的构建首先要公办学校的领导、老师改变观念,平等地对待各种类型的文化,尊重农民工子女身上所携带的文化特质以及与之俱来的异域文化,去掉将农民工子女看成“乡下人”的“有色眼镜”,把城市学生、农民工子女都作为中华文化大家庭的一员,认可不同文化存在的独特价值,这是“多元一体化体育教育”实施的基础。
5.2完善体育教育的目标
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体育教育的目标包括:身体发展,能力发展,心理发展,品德教育四个方面。
本研究提出:随着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比例的增长,在原有体育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应在“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方面明确“提高农民工子女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塑造健全人格”方面提出“培养本地学生与农民工子女相互接纳、包容、开阔的胸怀,相互吸收城乡文化的精华,塑造健全的人格”。
5.3设置完备的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设置中,要协调城乡文化的关系,既要考虑农民工子女原所在地的农村体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又要结合城市现在的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设计出既符合城市学生特点又有利于农民工子女在所在城市发展的新型体育课程。
利用体育课这一比较特殊的课程手段尽可能的满足城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加强农民工子女的体育基础,增强农民工子女的体质,弥补城市学生对农村体育文化认识的不足,促进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的交流和融合,真正实现多元一体化的体育教育。
5.3.1采用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要实现“多元一体化体育教育“的构想,在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把握准确,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多元,也就是要将农民工子女所在的农村文化和城市学生的城市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可以汲取农村的一些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授课内容,如:舞龙舞狮、龙舟、花毽、打沙包、跳竹竿、扭秧歌、踩高跷等等,这些都蕴含了农村质朴而自然的文化气息。
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的文化差异和体育上课方式的差异,开展有针对的教学。
5.3.2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情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让学生获得信心,有利于实施科学化的教学管理。
在体育教学评价上,要尊重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文化差异的现实,探索差异化的、发展性的评价方案,构建符合体育课实际的、富于激励的教育评价方案。在评价方式上,要采取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之间的互评与自评,特别是要重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鼓励他们看到对方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2]张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范型和时间模式探析.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3]杨卉试从多元文化教育视角看流动儿童所在公办学校的教育.黑龙江教育学报。2007年第26卷第2期
关键词:多元一体;体育教育;融合
1.前言
随着“以当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就读为主”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在公办学校中农民工子女所占的比例快速增加。上海市2010年秋季招生的47.05万新生中,有33.60万人为农民工子女,占招生总人数的71.41%。原有招收本地子女的公办学校由于农民工子女数目的急剧增加,本地子女与农民工子女之间、农民工子女与教师之间以及农民工子女之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如何化解碰撞后产生的矛盾,这是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体育教育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此,
2.“多元一体化教育”的由来
1988年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中,费孝通先生运用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等方法,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了综合性地分析,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1]。之后,教育理论工作者通过借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逐步生发为有关民族教育的“多元一体文化教育”理论[2],然后有学者把它推广至不同文化群体的教育[3]。
3.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多元”与“一体化”的具体表现
3.1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多元”的表现
从文化的角度,在招收农民工子弟的公办学校“多元”首先表现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并存。城市文化是由城市理念、性格以及气质所表现出的城市生命,是城市历史积淀的具体与直接的显现,包括城市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与此相对应,农村文化是农村理念、性格以及气质所表现出的农村生命,是农村历史积淀的具体与直接的显现,包括农村的风土人情、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等等。由于自然风貌、聚集方式、生产方式的不同,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招收农民工子弟的公办学校中,教师、本地学生所显现出的是城市文化,农民工子女或多或少所显现出的为农村文化。
3.2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一体”的表现
招收农民工子弟的公办学校“一体”首先表现为:“共享同一片蓝天”。“共享同一片蓝天”不仅是指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权,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子女与本地学生长大之后都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应具有一致性,这就要求必须由一体化的教育来实现。
招收农民工子弟的公办学校“一体”第二个表现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农村是城市文化的根,城市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要从根上吸取营养,如果断了根的联系,城市文化就必然衰败。由此看来,农民工子女和本身学生也并不是独立的两个团体,他们所在社会的文化联系将他们连在了一起。
4.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实现“多元一体化体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4.1有助于利用城乡文化资源,培养城乡学生的健全人格
采用“多元一体”体育教育策略,建设一种体现宽容、平等、相互尊重、和谐共存等理念的学校体育文化,使农民工子女获得平等、有效地发展,有利于促进他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并较快的融入城市生活。
更重要的是,农民工子女学生为城市公办学校带来了清新的气息,他们作为一个新的群体,带来天南地北的农村信息,在言谈举止中透露出农村特有的质朴、坚忍、勤勉、吃苦耐劳等品质,这些都是难得的资源,城市学生能从中体育课的接触中得到弥足珍贵的“营养”。
4.2有助于化解文化冲突,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在公办学校反映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中,学生行为和学习习惯不好占第一位,其次是农民工子女学生家长对孩子学习要求不高。这反映公办学校教师与农民工子女学生及其家长、农民工子女学生与本地学生的文化冲突真实的存在,而且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教学了。如果采取“多元一体化”体育教育策略,充分发挥体育的群育功能,就能使不同类型的文化和谐共处,进而缓解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5.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实现“多元一体化体育教育”的构建
5.1改变观念,去掉“有色眼镜”,正确看待农村的异域文化
诚然,农民工子女由于其所受的教育以及所处的家庭、社会的影响,其生活、行为、学习等习惯乃至其身上所表现出的文化特质与本地学生有所差异,农民工子女的某些行为习惯往往被放大,掩盖了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好的方面。
体育教学因其具有区别于其他教学的特殊性,它多是在室外进行,同学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多元一体化体育教育”的构建首先要公办学校的领导、老师改变观念,平等地对待各种类型的文化,尊重农民工子女身上所携带的文化特质以及与之俱来的异域文化,去掉将农民工子女看成“乡下人”的“有色眼镜”,把城市学生、农民工子女都作为中华文化大家庭的一员,认可不同文化存在的独特价值,这是“多元一体化体育教育”实施的基础。
5.2完善体育教育的目标
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体育教育的目标包括:身体发展,能力发展,心理发展,品德教育四个方面。
本研究提出:随着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比例的增长,在原有体育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应在“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方面明确“提高农民工子女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塑造健全人格”方面提出“培养本地学生与农民工子女相互接纳、包容、开阔的胸怀,相互吸收城乡文化的精华,塑造健全的人格”。
5.3设置完备的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设置中,要协调城乡文化的关系,既要考虑农民工子女原所在地的农村体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又要结合城市现在的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设计出既符合城市学生特点又有利于农民工子女在所在城市发展的新型体育课程。
利用体育课这一比较特殊的课程手段尽可能的满足城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加强农民工子女的体育基础,增强农民工子女的体质,弥补城市学生对农村体育文化认识的不足,促进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的交流和融合,真正实现多元一体化的体育教育。
5.3.1采用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要实现“多元一体化体育教育“的构想,在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要把握准确,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多元,也就是要将农民工子女所在的农村文化和城市学生的城市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可以汲取农村的一些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授课内容,如:舞龙舞狮、龙舟、花毽、打沙包、跳竹竿、扭秧歌、踩高跷等等,这些都蕴含了农村质朴而自然的文化气息。
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的文化差异和体育上课方式的差异,开展有针对的教学。
5.3.2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情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让学生获得信心,有利于实施科学化的教学管理。
在体育教学评价上,要尊重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文化差异的现实,探索差异化的、发展性的评价方案,构建符合体育课实际的、富于激励的教育评价方案。在评价方式上,要采取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之间的互评与自评,特别是要重视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鼓励他们看到对方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2]张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范型和时间模式探析.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3]杨卉试从多元文化教育视角看流动儿童所在公办学校的教育.黑龙江教育学报。2007年第26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