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椎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83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41例40~60岁反复发作眩晕,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法测定椎动脉的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主要异常表现为一侧椎动脉管径变细、最大血流速度减慢和血流量减少,并可呈现血流速度、血流量的左右侧差明显加大。本检测法有助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症的诊断,并可作为判断疗效及预后的参考。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在建立活体豚鼠耳蜗微循环实验方法的基础上,观察了爆震后一小时内豚鼠耳锅外侧壁微循环改变,结果显示:①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耳蜗微循环血流稳定,无自发性流速及管径改变。②爆震后微循环血流速度增快,并逐淅出现管径扩张,说明爆震后早期耳蜗供血是增加的。③爆震后早期毛细胞损伤和听力下降与微循环改变无明显关系。并分析了爆震后微循环变化和毛细胞损伤的可能原因,对活体耳蜗微循环观察方法进行了评价。
期刊
应用变焦喉镜、特制喉钳,经口腔把钩状电极插入环杓后肌,对其发音时的功能做了肌电检查。当受试者以胸段音域的最低频率、最舒适的频率及假声音域的最高频率发持续元音[i:]时,钩状电极仅记录到1~2个运动单位电位,振幅在100μV或100μV以下。发音时环杓后肌有很少的运动单位电位活动。
作者对152例因喉癌行喉全切术的标本进行整喉连续切片,观察喉癌对喉软骨的侵犯。结果:各型喉癌的软骨受侵率分别是贯声门癌81.2%(13/16);声门上癌57.8%(70/121);声门癌为0%(0/15)。各型喉癌均以会厌软骨受侵多见,其次为甲状软骨受侵。甲状软骨板被癌侵犯与软骨的骨化程度无关。指出行喉部分切除术及喉功能重建术应认真选择适应症。
以重复呼吸方式制备动物缺氧模型,用听性脑干反应监测缺氧引起的听功能的改变,同时测定气体氧百分比和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内耳细胞缺氧致超微结构的改变,发现缺氧性内耳细胞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线粒体水肿变性、内质网水肿扩张和毛细胞气球样变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