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来源 :教育界·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j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只是教授学生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中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与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核心素养教育渗透在日常实验教学过程中文章主要探究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培养;有效策略
  新课程改革中对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主要有五大要求: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素养、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以及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基于此,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当中可以立足于实践教学,着重从这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全方面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降低学生学习化学重难点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与教师课堂效率,实现化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通过自主探究观察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过程的宏观形象,并能大致掌握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的分类、原理等,进而形成对物质形态、组成、结构、特性等方面的微观把握,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化学思维,培养学生形成能够根据某一物质微观结构的把握判断其在其他环境下所呈现的状态及变化的能力。实验教学有一个最突出的优点就是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质变化过程,对所学知识产生一个更清晰的认知,这对于学生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形成化学思维有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中物质微宏观现象的变化,把课本中枯燥的知识转变成生动形象的亲身参与操作活动,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1]。
  例如进行“溶液的形成”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配制溶液,观察溶液,小组讨论溶液的形态构成等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把握“溶液的稳定性与均一性特征”。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资源,为学生展示溶液形成的整个微观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对化学物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标,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好基础。
  二、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要求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化学物质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并且物质的运动变化需要某些内部或外部的条件促使。学生要养成主动探究化学变化中纷繁复杂的化学过程的学习习惯,并且在探究时要从不同角度进行物质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探究,逐步形成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化学观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利用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近距离观察到物质变化过程的这一特点,通过化学实验过程中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的平衡,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深层内涵,在这种变化与平衡的思想中体会化学知识的科学性,形成对化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全方面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中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2]。
  例如“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分组实验,让学生进行如下的小组活动:(1)完成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操作,观察现象并归纳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物质的变化;(2)完成碳酸钙与稀盐酸的反应实验的操作,观察现象并归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时物质的变化;(3)小组内交流讨论当两种物质接触后会发生何种变化,天平是否平衡,是否遵循质量守恒规律。当各小组完成三个实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不同的化学反应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分析实验中出现天平不平衡的原因,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完善创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操作过程中,关注讨论的进度,把握讨论的节奏,适时引导,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牢固的理解,充分刺激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和探究化学定理的興趣。在学生形成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中的物质变化和平衡思想素养。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要求中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提出化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积极养成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并且能在根据自主探究的目的设计出相应的化学学习过程或实验过程的基础上,自主完成实验,并对实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整理得出结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和同学进行思想成果的交流讨论,并且要尊重化学事实和化学证据,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形成对化学知识系统性的框架结构;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化学操作行为,不局限于教学大纲,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反思意识与能力。
  例如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可以利用手机把学生的实验过程记录下来,让学生在完成实验过后观看,去发现自己或他人的不规范行为,以便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教师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小组分组,让不同小组的学生互相监督实验过程中的行为是否规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进行开放性假设,让学生自主思考可以进行哪种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反思中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刻。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要求学生要不断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上资源和环境的开发与保护,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学生要深刻把握化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生活当中灵活运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进行“酸雨”“温室效应”等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充分体会到化学与如今的实际生活产生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们认识到这些危害的出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化学的不良操作以及生活中不注重保护环境、化石燃料用量持续增加等原因造成的。通过培养学生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对生活影响的利和弊的了解,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改进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意识。
  五、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中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要求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收集证明化学理论知识的证据,并且能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论证,自主探究该证据的真实性。并且还要求学生能够解释所收集的证据与所想要证明的結论之间存在的联系,能够自主探究出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学生应学会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的联系,能够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并预测在其他特定环境下化学物质会产生的变化,能够根据这些物质的变化来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并形成化学体系知识框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培养学生学会操作部分实验,还需要以培养学生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中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对于实验过程中的证据收集能力,并带领学生一步步对实验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归纳,不断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例如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其中一组学生进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另一组学生进行在盛有少量石灰石的试管里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这一实验。最后让学生观察这两组实验中物质的变化,引导学生认识这两个实验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带领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上述化学实验中物质变化的本质特征。教师还可以通过追问的方式来带领学生对该实验的操作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明确此次实验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有新的物质二氧化碳生成,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对模型的认知能力以及对证据推理的能力。
  总而言之,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步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手法,集中精力培养学生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待世界,解决实际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化学知识生活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1]赵泰津.浅谈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19(05):154.
  [2]汤建强.初中化学核心素养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24):34-35.
其他文献
为了打破传统学习的束缚,高职院校改成技工院校正引进一体化教学模式。经过一系列改革,虽然在教学层面取得了一定的改进,但仍然存在教师、教具和相关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改成技工院校体化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解决问题、改善高职教学水平的相应对策。
落实核心素养,无疑课堂是主阵地.学生除了学习了新知识,也学会了方法,学会如何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提高,教师逐渐将课堂教学模式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
【摘要】音乐学科的评价应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量性评价,应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提出了以突出学科特性为导向设计评价量规,以丰富评价渠道为目的收集学生成长资料,以迁移发展优势为方向制订改进方案,有效发展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科关键能力。  【关键词】儿童;音乐学科评价;核心素养  基于儿童研究的学习评价多元且丰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目标—实践—成果—评价的一致性。
初中英语教学环节中通过不断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业同样会成为阅读的延伸,所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应该融入一些写作技巧,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应将阅读与写作内容相融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坝上草原康巴诺尔,蒙语意即美丽的湖泊,康保县名取其谐音而成。这里夏季无暑,秋风拂过,山洼变成浅藕荷色,不久便进入深沉漫长的冬季。对于“惧怕冬天”的张杰来说,是孩子们的欢笑温暖了他的生命,他的心宁静而平和,就像夏日草原那泛着清香的草甸子,欢乐地生长,斑斓的小野花自在地开放……他经常对学生说,我们这里不富裕,穷人的孩子就要吃得住苦,我就是“苦”着长大的,学习刻苦、工作辛苦,但苦着苦着就甜了。一个“苦”
【摘要】从现阶段来看,小学社团活动的开展存在的困境,主要在于未能够做到科学指导小学社团活动的开展,在社团管理期间也产生了较多问题,均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社团活动的良好开展。唯有充分解决好上述困境,才能够切实发挥出小学社团活动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社团活动;困境;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一般课题“小学社团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一一以白银市某区某小学为例”研究成
为响应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完善“双师型”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引领教学模式改革的教师创新团队,实施职业院校教师境外培训计划,培生日前结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成功开发了国际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系列线上课程,以发挥国际领先的教育集团优势,为中国教师持续提供国际化教师发展培训服务。该教师培训项目融入培生国际线上师训课程以及培生中国教师培训师资源,为教师提供一站式的职业发展解决方案,主要服务于职业教育院校.
为什么其他人看起来比我快乐?为什么我和家人不够亲近?为什么我会有反感依赖的想法?从童年时代到成年,很多人都曾经或正在被这些问题所困扰。问题看似没有那么重要,他们的性格缺陷也并不明显,但这些感受时刻影响着他们参与和享受生活的能力。他们怎么了?  一个孩子若想成长为情感健康的成人,父母需要给予他一定的情感互动。如果缺失必要的情感支持,孩子也许会成功,但会感觉自己内心空虚,像缺失了什么必要的东西。他们可
《青史演义》作为蒙古族长篇历史小说的优秀代表作,既打造了蒙古族文学史上的辉煌,也成就了蒙汉文学关系上的深度交流。本文将通过对《青史演义》内容的简略概述,点明其中蕴含的儒家文化思想,继而尝试分析该作品对汉文化的影响,希望为后续学者深度评析该作品的意义提供借鉴。
中国于 2020 年宣布实现全面脱贫。从整体的脱贫成效与扶贫方式的角度出发来看,中国的脱贫攻坚战为世界各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在整体的脱贫攻坚的精准扶贫政策之下,教育扶贫的成效是较为明显的。很多的家庭通过国家的相关教育助贫如学费减免、义务教育、助学贷款及教育政策解读等认识到了教育发展对于实现永久脱贫的重要性,保证脱贫成效的同时推动了教育的全面发展。我们也要考虑到,当前的相对贫困乡村地区的教育反贫之路应该如何继续下去,保证整体的教育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