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审美实践创新与学习心理效应——卓越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究(之二)

来源 :中学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c19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过于功利化.教学活动只是围绕考试打转,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效果还不太理想。教师抱怨学生对语文学习投入太少.学生认为语文学和不学一个样。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些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审美实践的缺失,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其他文献
近期.看到一篇文章说有企业找到媒体.要求帮助寻找急需人才.并且列出企业自身吸纳人才的三大高招。在这篇文章的编后语中.作者提到很多企业对人才的渴望,声称自己准备建立人才库。
本报讯众德集团全体员工近日共同参加“众德集团成立14周年厂庆暨年中总结大会”。
广东西部是贡柑、砂糖橘主要产区。由于今年持续降雨,整体上柑橘现在的挂果量不足往年的50%,可以预见果农的经济收入将会受到很大影响。针对此状况,上海汉和组织农化专家组赴当地
国庆长假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带入了四季度,而此时国内尿素行情却依旧保持着疲软走势,主流出厂价许久徘徊在1980—2000元/吨。不温不火之气着实令人有些无奈。当然.从今年下半年以
已经有很多年了.只要市场形势一紧张.行业内几乎异口同声将矛头指向关税.并异口同声提出关税放开的诉求.给人感觉关税好像是治病救市的还魂丹。我们把这种习惯性思维称之为“关税
2016年5月,浙江省第三批精品选修课程《唐之韵》在历经十年教学实践,四易其稿,再次入选浙江省精品校本课程丛书并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从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基本熟悉教材脉络,在这个过程中,编者一次次沐浴在大唐诗歌的光辉里,神迷于大唐诗歌气象变幻的意境中。对诗歌意境的赏析成为《唐之韵》这门选修课课堂教学的主体内容,能否准确地把握每首诗歌的意境,还需要了解每首诗歌的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因此与学
写作不能无病呻吟,总还是应当有感而发。然而“感”从何来?当从每日正在经历的生活中来。  “生活”是什么?生活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也是人类这种生命的所有的日常活动和经历的总和。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生活”的含义相当广泛,每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全在我们的生活范畴。“生活”是一个又一个场景,刻印成每个人独特的生命轨
语文教育应当属于“人”,属于大写的“人”,这应当成为我们的共识。而当今语文教育最大的问题,是应试教育绑架了日常教育,造成人性的分裂和人的片断化。不管是什么文本类型,一律被肢解为生字新词、好词佳句、段落大意、表现手法、主题思想等若干考点,情感的体验渐行渐远,整体的美感不复存在,言语的智慧消失殆尽。西方哲学已经从认识论发展到存在论,而我们的绝大多数教学却止步并迷信于认识论。基于此,笔者认为应当从文本类
早上打电话给妈妈,噌杂的声音里听她匆匆地说一句“人很多,在村委。”就挂断了。在村委是因为拆迁?有些担心,中午时便又打过去。妈妈喜洋洋地说:“是参加包粽子比赛呢。领了20个粽
笔者在开设“私家文学课”这一选修课期间.尝试着举办了一次朴素的“经典推荐会”。因为是第一次.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为了做好示范,就给学生介绍了《牡丹的拒绝》《狗这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