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治理中的新媒体应用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ko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多次用到“治理”一词,这是“治理”思想首次进入执政党高层重要文件,这一新提法新变化,标志着党对“治理”理论的认识逐渐走向成熟、政府从传统“公共管理”向“现代治理”逐步转型。城市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单元,城市公共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治理理论在城市中的具体应用。从治理结构体系看,国家治理应该包括并处理好“黨、政、企、社、民、媒”六位一体的结构关系①。
  深圳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和以网民渗透率78.1%超越香港、新加坡的中国“最互联网城市”,也是全球最大即时通讯工具和社交媒体QQ、微信等产品的发祥地,在通过公共传播处理“六位一体”关系、运用新媒体创新公共治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本文试图用案例分析、调查访问方法,从城市外宣、新闻执政、公众传播、协商民主、政务服务等多个视角,解剖深圳这个新兴城市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公共治理的理念、做法与成效,为地方城市公共治理乃至国家治理创新提供一个样本素材。
  一、城市外宣:以社交媒体激活“公共外宣”
  城市公共外宣是指利用第三方(多为新闻媒体)将与城市有关的积极信息传递给受众,以达到塑造、提升城市良好形象的目的。长期以来,城市外宣多由政府主导,社会、民间参与不力。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社交媒体(自媒体)的出现与发展,为城市公共外宣提供了可能。2014年新华网发布“中国城市网络形象排行榜·十佳城市”排行榜,深圳荣膺三连冠。名誉背后蕴藏着近年来这座城市外宣的悄然变化。2014年11月初,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刊登了记者Matt Sheehan在深圳采访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初创企业家以及天使投资者的报道,称深圳正从一个廉价制造基地转型成全球重要的创新基地。作为世界创新城市的深圳形象开始红遍全球社交媒体。深圳借此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国际社会的城市公关宣传活动,并借力社交媒体扩大传播影响。当年11月30日,举行了“国际开放创新圆桌会议”,并发布《全球创客深圳宣言》。2015年初,深圳首次前往美国加州推介深圳创客;3月10日上午,一则写着“MAKE WITH SHENZHEN”(与深圳共同创造)的“创客之城”巨幅广告亮相美国时代广场大屏幕,引发媒体关注。伴随上述过程,一系列有关深圳如何“牛”的微信作品(代表作如《深圳,有钱就是这么任性》)持续热传。深圳借国际国内移动新媒体之势而发外宣之力,鼓励民间自媒体创新,激活公共外宣,大幅提升了城市品牌在国内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二、新闻执政:“多媒一体化”政务新媒体格局
  深圳较早地在全国计划单列市中成立了市委层面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从创新城市治理的战略层面,将信息公开、新闻发布、民生服务、舆情处置等融入互联网信息工作的全过程,在统筹公共职能部门与社会力量方面形成高效有力的联动机制。截至目前,深圳已有57家政府机构开通了政务微博,深圳微博发布厅开通两年以来,在新浪 、腾讯、人民 、新华四个微博平台,共发布微博内容80000多条,总转发量超60万条,成员单位粉丝总量将近2000万,迅速成长成为跻身全国前十位的网络发布平台。政务微信“深圳发布”于2014年4月10日正式开通,月均发布200余条城市资讯;各级党政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开通了100余政务微信公号,交通、医管等民生事务部门还推出了政务APP;深圳新闻网论坛打造了沟通官民的在线访谈品牌栏目,形成了“多媒一体化”的政务新媒体矩阵,打造会说话、能办事的现代服务型政府。深圳还早在2013年初即推出全国首个地方城市“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排行榜”,从机制上贯通“舆情”与“事情”,实现舆情处置与公共治理相得益彰。
  三、公共传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互补
  公共传播在城市党委政府以“依法治市”为核心的公共治理现代化转型中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对此,深圳一方面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统筹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以融合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的同时,打通传统和移动两个舆论场。2014年,市网信办召开首次“移动新媒体运用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习总书记视察前海两周年”主题宣传活动。之后,《一分钟看完前海两年巨变》《前海这么厉害,作为家里人,你知道么》等图文并茂的微信作品,简洁有趣地介绍前海新成就,受到热捧。此后,深圳借势全面启动“移动化”战略,集合政务新媒体、主流融媒体、知名自媒体等三支力量,打造城市公共传播的“移动军团”。另一方面,顺应危机传播新格局,坚持政务新媒体第一时间首发、持续滚动播发、多账号联动群发。如2014年5月中旬深圳突发特大暴雨灾害,政务微博相关成员单位24小时联动,提前预警,滚动直播,为网友解疑答惑,提供救助,被外界认为是当年政务微博联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成功范本。同月,深圳发生一起“砍人”谣言风波,引发地铁一度停运、现场秩序混乱的后果,政务微博及时辟谣,很快恢复了公共秩序并澄清事实,事后又及时发布依法处置传谣者的信息,凝聚了网民支持严厉打击造谣传谣的共识。
  四、协商民主:线上线下互动促进公众参与
  新媒体既为民意表达创建了平台,又为利益群体参与博弈提供了可能性,并对网络公众参与走向现实公众参与起到了强大的驱动力作用②。近年来,深圳把互联网特别是新媒体作为引导公众参与公共治理、促进协商民主一个重要渠道。如2009年底新任代市长王荣号召大家就城市发展和政府工作激扬文字、建言献策的“我们一起当市长”网络问政活动,瞬时点燃网民参政献策热潮。2010年纪念特区30周年活动中,深圳新闻网论坛发起“深圳最有影响力十大观念评选”,经过网民和专家的反复投票、辩论、讨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十大观念由几百万人投票选出,影响深远,成为深圳城市外宣上升到价值观输出的标志性事件。2011年初深圳大运会倒计时200天之际,网友发帖讨论《不比开闭幕式的深圳大运会应该怎么办》,相关建议随后获官方采纳,成就了深圳大运会“不一样的精彩”;大运会期间让网友“主动申报停驶”的绿色出行网络倡议,更是创下了社会管理共建共治的经典案例。深圳同时更注重通过平台和机制建设,畅通网民参与基层社区治理的常态渠道,例如“罗湖社区家园网”网络服务台的设立,实现了政府从单向治理向多元共治的转变,已收到居民提出意见建议数万条,问题回应率达到95%以上,有效解决率达到80%以上。
  五、政务服务:“微连接”打造能办事的掌上政府
  微信作为深圳企业的即时通信产品,也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移动互联网的代表性平台产品,应用甚广。目前,微信全球用户数已近10亿,中国大陆地区用户数突破7亿,月活跃用户4.38亿;其中深圳微信用户月均发信总次数超50亿次,活跃用户占城市人口总量的83.5%。深圳地区有效公众账号已突破150万,其中民生类政务微信公众账号也超过100个,涵盖交通、医疗、教育、水电气等市民日常生活生产多个③。深圳网信办已启动政务新媒体建设的“双微一端”(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战略,政务微信建设是其中的重点。为了更好地发展现有政务公号的功能,有关职能部门还计划与腾讯公司合作,利用微信端口集成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各账号入口,打造一体化、智能化、移动化的“深圳市城市服务平台”。
  笔者认为,深圳模式的经验启示在于,一是坚持公开透明与依法治理之道,无论信息技术和传播格局如何变,公开理念和法治思维不变;二是尊重人民群众的公民权利,遵循互联网及移动新媒体传播规律并因势利导,用以改进城市公共治理,有效推动了社会参与和政府善治;三是坚持“服务”与“发布”并重的政务新媒体运营理念,通过切实便民利民凝聚网友,增强用户粘性,同时引领传播议程,提升政府公信力。
  「注释」
  ①陶希东:《国家治理体系应包括五大基本内容》,2013年12月30日,《学习时报》,A6版
  ②叶芳芳:《“新媒体时代”的公众参与何从何去——从番禺垃圾焚烧事件看新媒体驱动型公众参与》,《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1年,东南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1年9月版。
  ③数据系由深圳网信办及腾讯公司提供。
其他文献
北京的城市形象在国际舆论中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北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现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它充满活力,同时兼具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北京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也频频成为国际舆论批评的焦点。本文旨在研究北京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的效果问题,调查国际受众对北京城市形象的认知状况,评估北京在国际上的形象传播现状。  研究方法  1.概念界定  城市形象这一概念所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它既可以是城市
期刊
2012年,《赫芬顿邮报》作为第一家盈利性网络媒体获得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在《落基山新闻报》、《旧金山纪事报》等报纸纷纷宣布停刊或破产之时,《赫芬顿邮报》的成功崛起使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赫芬顿邮报》的崛起是互联网时代报业转型期报业探索的重要案例,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与之前大量转型失败报刊的重要差别在于互联网思维的运用。报业转型不是简单地用字节取代纸张,仅将纸质版报刊变身为电子报刊,转型能否
期刊
互联网对中国的深刻改变,以及中国对互联网的巨大改造,始于二十年前。  1994年4月20日,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  那一年,英国的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已有21年;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只能从《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的报道中了解刚刚动工的三峡工程和南非新当选的黑人总统;超市进入中国,带来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阿里巴巴帝国的缔造者马云正在浙江经营一家翻译社,勉强收支平衡。  被称为“中
期刊
中国正迅速摒弃几百年来扛着成箱现金付款的习惯,而且接受虚拟支付方式的速度快于世界上任何国家。  中国人民银行(PBc)公布的数据显示,借记卡、信用卡和电子钱包移动应用等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普及度均大幅上涨。流通中的银行卡达到惊人的42亿张,每个内地人均至少拥有三张。  中国借记卡的数量(58亿张)是信用卡的近十倍(3.91亿张),但2013年信用卡发行量也增加了19%。欧睿(Euromonitor)预
期刊
当前,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话语传播力与其经济、政治地位还不相称,对外传播的“量”很大,但“质”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如意识形态的偏见、文化隔阂、技术水平等,但自身理念则是重要原因。理念决定着话语与实践,话语与实践是对理念的表述。要实现融入国际传播体系的目标,首先要明确如何融入的理念。在此背景下,2010年成立的央视国际视通开辟了新的国际传播样式,从视频发稿入手介入国际新闻市场竞争,传播中国
期刊
今年1月中旬,韩国国家电视台(KBS)推出了新年特别纪录片《超级中国》。该纪录片一共7集,分别从人口、经济、资源、外交军事、文化软实力和共产党的领导力等方面对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对世界的影响做了全方位的观察和解读,从不同角度说明和展示了中国的崛起。据KBS电视台的统计,该纪录片比其他纪录片的平均收视率高出一倍。  韩国各界的主要反应  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在韩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媒体、学界、民众纷纷就收看
期刊
中国两会结束之后,《世界邮报》(The World Post)总编辑内森·加德尔斯(Nathan Gardels)发表题为《西方媒体正在错失中国最大的故事》的文章,从中国全国人大职能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在“依法治国”之路上取得的进步,其中不乏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之处。  加德尔斯在文章一开始便开宗明义地指出,西方媒体总是将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橡皮图章”做“表面化”的联系,而这种描述变得越来越与实际不
期刊
赵月枝系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教授、全球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最近,我们专访了赵月枝教授,请她从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学(transcuItural polilicaIeconomy of communication)的宏观框架出发,对“对外话语体系”的多重历史和社会维度进行解读。  世界史与中国:一个大历史维度  姬德强:从国家政策的角度来说,“对
期刊
建构主义的国际形象观认为,一国的国家形象不是该国的固有物,而是该国在国际社会与他国的互动中通过观念共享,凭借观念结构或结构化的观念而“社会地”建构起来的。当前西方主流媒体在世界各国国家形象的观念共享过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聚焦浙江省国际形象,以建构主义的国际形象观为导向,以美国有代表性的主流媒体《新闻周刊》官网和《时代》周刊官网对于浙江的报道为样本,审视美国主流媒体构建的浙江省形象及其态度与
期刊
2015年3月29日,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最后一天,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与上海社会科学院、博鳌研究院等几家智库联合承办了以“智库在决策中的作用”为主题的闭门研讨会。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全国人大常委、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朱民,美国亚洲协会主席施静书,和40多名来自国内、国际著名智库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大学校长参与此次论坛。央视此前曾推测,这场智库论坛是今年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