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跨断层形变异常研究

来源 :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y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2013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发生Ms6.6强震的发震构造区在地震前后跨断层形变研究发现:四店、麻界滩和毛羽沟场在震前出现形变异常,3个场地临震单期形变是往期平均值的2~7倍;3个场地震前形变异常持续时间不超过4个月,震后4个月除毛羽沟场地外其余场地基本恢复到往期平均水平;四店场地临震形变△V(5.5mm)约是麻界滩和毛羽沟的2倍,产生这种形变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岷县地震主要动力来源是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活动产生,因此主断裂上的形变异常大于分支断裂;临潭-宕昌断裂具有差异性活动特征,断裂中东段活动性强于西段,岷县漳县地震的复发周期约为(220±40)a,震级为6~6.6级。
  关键词:岷县漳县Ms6.6地震;跨断层水准;累积形变;单期形变;震前异常
  中图分类号:P31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4)04-0578-09
  0 引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2013年7月22日在甘肃岷县漳县交界发生Ms6.6强震,震中位于(34.5°N,104.2°E),震源深度约20km。另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测得震中位置为(34.499°N,104.243°E),震源深度为9.8km,震级为MW5.9。岷县漳县Ms6.6地震的发震构造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甘东南地区的临潭-宕昌断裂,断裂走向NWW,倾向NNW,是一条规模较大的晚更新世-全新世有过活动的走滑兼逆冲型断裂(郑文俊,2007a,2013a,2013b;李志强等,2013;许冲等,2013)。临潭-宕昌断裂位于东昆仑断裂带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这两条大型走滑断裂之间,由于处在两条断裂带应变传递和构造转换的中间过渡区,因此在区域构造应力变化和构造挤压过程中形成应力和应变集中,发生的中等强度地震较多(袁道阳等,2004;郑文俊等,2007b)。此次岷县漳县地震是继2003年岷县5.2级地震(郑文俊等,2005)和2004年岷县-卓尼5.0级地震(何文贵等,2006)后,该地区发生的又一次强度较大的地震。
  断层作为地壳形变的薄弱地带,对构造应力场的变化最为敏感,在捕捉地震孕育信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操启明,祝意青,2004)。跨断层测量是研究断层现今活动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观测蕴含了区域和断层带地球动力学过程和地震孕育发展变化的宝贵信息,是较为重要的地震监测预报手段(焦青,范国胜,2007;黄建平等,2010;张希等,2007,2009)。岷县漳县地震发生后,一些专家对这次地震的震源机制、发震构造、震害分布、地震滑坡、区域形变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李志强等,2013;郑文俊等,2013a,b;许冲等,2013;王双绪等,2013),但是对于该地震跨断层形变的研究非常不足,而且目前对于一次地震震前断层形变异常的判定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单期形变量多大判定为形变异常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对岷县漳县Ms6.6地震跨断层数据的计算分析,首次研究了岷县Ms6.6地震震前断层形变异常范围、大小和持续时间,以及岷县地震的复发周期,并提出对震前形变异常的初步判定方法。
  1 跨断层资料概况
  目前,西秦岭地区监测断裂带活动的跨断层场地共有11处,分别是口子门G1、四店G2、盘古川G3、武家河G4、柳家沟G5、毛集G6、江口G7、毛羽沟G8、巴沙沟G9、麻界滩G10、奈子沟G11。从图1中可以看出,纵向上这些场地分布在西秦岭北缘断裂、临潭-宕昌断裂和礼县-罗家堡断裂上,跨度约120km;横向上它们分布在西秦岭断裂中段和东段、临潭-宕昌断裂东段和礼县-罗家堡断裂中南段,东西跨度约180km,初步形成了一个形变观测网,基本上覆盖了西秦岭地区的主要活动断裂。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发生时,正值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对发震区(西秦岭构造区)进行短水准流动场地实施的该年度第2期观测,所获得的数据比较及时,对于研究震前特别是临震的断层形变有重要意义。地震后二测中心又安排了两次加密观测,希望获取地震前后跨断层形变的动态变化特征。通过对以往震例的经验总结及对断层形变异常场地的检测落实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震前可能有3处场地的跨断层测段出现形变异常,并且在震后得到有效恢复,这3处场地分别是四店、麻界滩和毛羽沟,四店场地横跨西秦岭北缘断裂,麻界滩和毛羽沟场地横跨临潭-宕昌断裂(图2,表1)。
  2 数据选取与处理
  笔者首先选取了可能产生形变异常的跨断层测段所有监测数据,以初次测得两水准点高差为初始值A,记为0,利用第n期测得高差值An与初始高差值A之差作为第n期累积形变△Hn,即△Hn=An-A。单期形变△V为该期累积形变与上期累积形变之差,△Vn=△Hn-△Hn-1。以时间为横轴,△Hn为纵轴,获得跨断层水准点的动态变化曲线。一般来讲,对于逆断层,△Hn随时间推移持续增加,但是考虑到实际因素的影响,比如气温、降雨、人为干扰、测量误差以及地震等,因而每期测得的△Hn并非持续增加,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出现波动和折返,但是从长期来看,形变曲线仍表现整体上升的形态。
  因为距离发震时间最近的监测数据可能更好地反映震前和震后形变特征,因此笔者又单独选取了震前2期和震后2期数据进行计算,分别获得△Hn和△Vn。为方便区分,将4期数据按时间顺序依次命名为震前、临震、震后和最新。由于毛羽沟场地震后只测了一期数据,因此总共只讨论3期数据。   除去以上4期监测数据,我们将之前所有监测数据命名为以往数据。以往数据反映了震前观测时段内断层的形变特征,以此作为是否存在临震形变异常的参考分析。因此,笔者计算了以往断层最大、平均累积形变△H和单期形变△V,将这些结果分别与地震前后4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获得对于震前断层形变异常的定量化认识,以及断层在震后形变恢复特征。
  3 岷县漳县Ms6.6地震跨断层形变特征
  3.1四店场地形变特征
  四店场地位于西秦岭构造区,震中距69.1km(图1~2,表1)。场地位于陇西系旋转构造与祁吕山字形西冀交汇处的骆驼巷-四店-武山深大断裂上,即西秦岭北缘断裂中段。断层北盘(下盘)为第三系下统猪肝色厚层砂砾岩,南盘(上盘)为白垩系紫红色砂砾岩、砂质泥岩、页岩夹灰白色砂纸泥岩。断层产状:走向NWW,倾向SW,倾角50°~60°。岷县漳县地震的发震构造是西秦岭北缘断裂的分支断裂临潭-宕昌断裂,该断裂先期形成主要受控于西秦岭北缘断裂,而后期的构造变形不仅与西秦岭北缘断裂向两侧的扩展有关,也受到了来自东昆仑断裂向NE的挤压影响(郑文俊等,2013a)。由于暂时没有横跨东昆仑断裂的形变数据,因此本文只讨论西秦岭北缘断裂的跨断层形变特征。
  从1984年初次对四店场地观测开始,至今已连续观测了30年,累计观测数据105期(图3a)。从场地短水准曲线变化与地震的对应情况来看,该场地所跨断层的异常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周边地区中强以上地震活动。414←411测段为跨断层测段,2013年3月14日测得震前累积形变△H和单期形变△V分别是0.80m和1.10mm,△H与往期平均值0.80mm一致,比往期最大值4.50mm小3.70mm,△V大于往期平均值0.81mm,比往期最大值4.20mm小3.10mm,震前断裂活动水平较低(图4a、d和表2);但是仅仅4个月之后,7月19日测得临震△H和△V大幅上升,分别高达4.70mm和5.50mm,这也是该测段自观测以来的最大幅度,远大于往期平均值,△H是往期平均值0.80mm的6倍以上,△V约是往期平均值0.81mm的7倍,△H和△V比往期最大值分别大0.20mm和1.30mm,随即于7月22日发生岷县漳县Ms6.6地震(图4a和4d);7月26日又及时进行了震后检测,仅在临震观测8d后,累积形变值△H降至2.00mm,△V下降了2.70m,震后断层形变得到了显著恢复;11月15日测得△H和△V分别是0.70mm和1.30mm,震后4个月内断层形变已基本恢复到往期平均水平(图3a,表2,图4a、d)。
  3.2麻界滩场地形变异常
  麻界滩场地震中距34.5km,是3个可能产生形变异常场地中距离震中最近的。场地横跨岷县地震发震构造临潭-宕昌断裂,走向NWW,倾向NNE,表现为一条向北凸出的弧形断裂(图1~2,表1)。北东盘为二叠系下统含炭板岩夹砂岩,南西盘为三叠系薄层灰岩、泥灰岩、灰质板岩、灰质砂岩等。临潭-宕昌断裂带是一条规模较大的晚更新世-全新世有过活动的断裂带,大致可分为3条次级断裂段:西段(合作断裂段)北支为早更新世或前第四纪活动断裂,西段(合作断裂段)南支最西端活动性较差,为早中更新世活动断裂,东端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中段(临潭断裂段)北支可能为全新世早期活动断裂,南支为早中更新世一晚更新世早期活动断裂;东段(岷县-宕昌断裂段)的主干断裂活动性较差,为前第四纪断裂,其北缘的两条次级断裂中最北边的一条可能在第四纪晚期(全新世)有恢复活动的迹象,沿洮河的一条断裂最新活动时间应为早中更新世(郑文俊等,2005)。
  麻界滩场地位于临潭-宕昌断裂带东段,场地6(09)←4(11)测段为近来年新增测段,其中6号点为2009年新增点,4号点为2011年新增点,2011年至今已经累计观测了8期数据。从曲线的变化情况来看,观测以来曲线变化幅度一直较稳定(图3b),从图4b、e和表2可以看出,2013年3月15日观测震前△H和△V分别是0.30mm和0,震前△H比往期平均值0.74mm小0.44mm。与四店场地不同的是,麻界滩震前△V为0,表明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断裂并未发生形变;然而仅4个月后,在震前3天的7月19日,监测到断层临震前发生了显著形变,单期形变△V高达2.10mm,约是往期平均值0.71mm的3倍,是往期最大值1.00mm的2.1倍,△H显著上升至2.40mm,比震前△H(0.30mm)增加7倍,是往期△H平均值0.74mm的3倍多,约是往期最大值1.40mm的2倍;7月27日测得震后AH已经降至1.40mm,单期形变△V为1.00mm,断层形变恢复明显;最新一次11月15日观测的最新结果△H和△V分别是0.40mm和1.00m,断层基本恢复到震前形变水平。震后和最新两期数据的单期形变△V一致,都是1.00mm(图3b,表2,图4b和4e)。
  3.3毛羽沟场地形变异常
  毛羽沟场地位于西秦岭构造区,震中距68.6km(图1~2,表1)。场地跨临潭-岷县-宕昌弧形断裂带东段的新城子-岷县-凤凰梁-寺顶山断层,断层长达300km左右,为构造分区的交界断层,规模大并长期活动。断裂产状:断层总体走向为NWW,东南端转为近EW向,断面产状大部分地区不清楚,断面倾向NE,倾角60°,在场地处有两条相距约1km的平行断面,其中东边一条为主断面,走向为NW,倾向NE,倾角60°。断面上有1m多厚的断层泥,破碎带宽约150m,北东盘(上盘)为泥盆系中统两汉水群灰色中薄层细砂岩、粉砂岩、千枚岩及薄板状微粒灰岩,南西盘(下盘)为三叠系砂岩、板岩及灰岩。
  毛羽沟场地从2005年开始观测至今已经连续观测了9年,累计观测数据27期(图3c)。近年来跨断层5←4测段曲线总体趋势平稳,2013年3月16日测得震前累积变化△H为0.10mm,比往期平均值0.75mm低0.65mm,仅是往期最大值2.30mm的4%,单期形变△H为0.10mm,比往期平均值0.64mm低0.54mm,和麻界滩场地类似,断层在震前形变量非常小,很可能处于闭锁阶段(表2,图4c和4f);2013年7月20日震前两天观测到临震△H和△V出现大幅突跳和转折,△V单期变化2.90mm,△H转折下降至-2.80mm,取绝对值为2.80mm,形变幅度远远超出近些年来曲线变化范围,异常较为显著。△V和△H约是往期平均值的2倍和4倍,7月22日发生岷县漳县6.6级地震;7月26日震后4天测得△V为0.50mm,曲线再次折返,断层△H上升至-2.30mm,取绝对值为0.23mm,曲线变化有明显恢复且幅度减小的趋势(图3c,图4c、f,表2)。   4 讨论
  4.1岷县漳县Ms6.6地震影响范围
  四店、麻界滩和毛羽沟3处场地距岷县漳县地震震中距离分别是49.1km、34.5km和68.6km,四店场地横跨西秦岭北缘断裂,该断裂是岷县漳县地震发震断裂临潭-宕昌断裂的主断裂,麻界滩和毛羽沟场地横跨临潭-宕昌断裂,属于西秦岭北缘断裂的分支断裂。显然此次地震在主断裂和发震断裂上的影响范围是不同的。对于主断裂,岷县漳县地震的影响范围是68.6km,对于发震断裂,岷县漳县地震的影响范围约是49.1km,不超过50km,地震在主断裂上的影响范围大于分支断裂。
  4.2岷县漳县Ms6.6地震跨断层形变
  对于逆冲断层,断层两盘以垂直运动为主,断层上盘相对于下盘向上运动,下盘相对于上盘向下运动;对于走滑断层,断层倾角较大,断面近直立,断层两盘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不显著。西秦岭北缘断裂是一条走滑兼逆冲型断裂,走滑为主逆冲为辅。四店场地横跨西秦岭北缘断裂,跨断层测段414←411标示上盘至下盘,即为下盘相对于上盘的运动(图2,图3)。由图可知,从短期来看,跨断层测点相对位移围绕着初始值0上下略微浮动,这种浮动可能是季节性年变造成的,但是从28a的观测时长来看,跨断层测点基本在初始值附近,没有出现显著地持续下降或者上升,表明断层两盘垂直运动不显著,这一观测结果与断层运动性质基本一致(图3a)。临潭-宕昌断裂是一条逆冲兼走滑断裂,逆冲为主走滑为辅,断层下盘相对于上盘向下运动。我们所选跨断层测段的观测点均为上盘至下盘,代表下盘相对于上盘的运动。由图3b和3c可知,2~7a的跨断层观测时长,断层下盘相对于上盘位移值基本在初始值0以下,说明断裂以逆冲运动为主,下盘向下,上盘向上,这与断裂运动特征相符。这3处场地的观测结果与所跨断裂运动性质基本一致,说明监测结果可靠,可以进行进一步分析讨论。
  2013年3月震前监测结果显示,四店场地与往期平均水平基本一致,说明该期断裂活动状态处于正常水平,没有显著的应变累积和断裂闭锁;麻界滩场地单期形变为0,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断裂并未发生形变,处于闭锁阶段,断裂垂直滑动速率为0,而且震前累积形变0.3mm远小于往期平均值0.74mm,仅占往期平均的40%;毛羽沟场地震前累积变化0.1mm仅占往期平均值0.75mm的13%,是往期最大值2.3mm的4%,单期形变0.1mm是往期平均值0.64mm的16%,仅占往期最大值1.5mm的7%,毛羽沟与麻界滩场地类似,表明临潭-宕昌断裂震前可能处于闭锁阶段,由于震前观测周期短,数据量有限,因此这一认识还需长期监测结果检验和证实。
  7月18~20日观测的四店、麻界滩和毛羽沟3个场地,距发震时间7月22日非常接近,基本可以代表断层临震形变。3个场地监测结果均显示,临震断层形变发生大幅度上升,其中四店场地单期形变高达5.5mm,几乎达到往期平均值0.81mm的7倍,累积形变4.50mm是往期平均值0.80mm的6倍以上;麻界滩场地临震单期形变2.1mm约是往期平均值0.71mm的3倍,累积形变显著上升到2.40mm,比震前增加了7倍,是往期平均值0.74mm的3倍多;毛羽沟场地临震单期形变2.9mm,达往期平均值1.5mm的近2倍,累积形变2.8mm约是往期平均值0.75mm的4倍。从各个场地监测结果来看,临震单期形变是往期平均值的2~7倍。为了获得更可靠的形变异常结果,我们又参考了以往岷县两次5级左右地震、迭部5.9级地震以及发生在海原一祁连断裂带上的多次5级、6级地震跨断层数据和文献资料。邹明吾等(1995)研究发现1987年迭部5.9级地震前距震中180km的松潘形变台短水准有较大幅度变化近于异常指标的3倍,跨断层水准测量显示该区域北西西向断裂南盘相对上升,地壳向北倾斜的趋势;除此之外,针对震前跨断层单期形变与往期结果对比研究的文献较少,这方面公开发表资料主要集中于跨断层形变异常量化指标、区域形变特征(祝意青等,1997;王双绪等,2001;张希等,2009,2010;王双绪等,2013),或者关于跨断层形变曲线特征的定性描述(李瑞莎等,2012),针对临震形变与往期大小的分析较少。由于观测时间短,特别是麻界滩和毛羽沟场地只有2~7a的观测时长,因此“临震形变是往期平均值的2倍以上可作为形变异常”这一认识还有待检验。我们希望利用今后更长时间尺度更短测量周期的结果来讨论地震前断层形变异常,从而获得更为可信的异常认识。
  震后观测结果显示,除毛羽沟场地外,其余两处场地形变得到显著恢复。7月28日四店场地积累形变值降至2mm,11月14日观测显示累积形变下降到0.7mm,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7月27日麻界滩场地积累形变降至1.4mm,11月15日下降到0.4mm;7月26日毛羽沟场地累积形变降至2.3mm。所有检测结果均表明,仅在震后6~8d场地单期形变约0.50~2.70mm,震后4个月内基本恢复到震前平均水平。震后麻界滩和毛羽沟场地断层形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部分段落可能解锁,但是这一认识有待今后监测数据检验。
  3处场地临震形变异常的大小有所不同,四店场地临震单期形变达到5.50mm,麻界滩达2.10mm,毛羽沟为2.90mm,发生在西秦岭北缘断裂上的形变异常规模远大于临潭-宕昌断裂,前者约是后者的2倍。为什么场地远离震中异常越大,靠近震中异常越小?笔者认为虽然这次地震是发生在临潭-宕昌断裂上,但是该断裂先期形成主要是受控于西秦岭北缘断裂,而且后期的构造变形还受到西秦岭北缘断裂向两侧的扩展作用,临潭-宕昌断裂的主要动力来源是西秦岭北缘断裂的活动产生,当主断裂的形变传递到分支断裂上,其大小和规模发生衰减,所以震前主断裂上产生的形变异常规模较大,几乎是分支断裂的2倍。毛羽沟场地临震单期形变2.90mm比麻界滩场地临震单期形变大2.10mm,也表明了该地震破裂方向是从SEE向NWW向发展的,随着破裂的扩展,地震波能量逐步衰减,断层形变程度也相应减弱,造成了如此的形变随位移衰减特征,这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的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是一致的。许冲等(2013)通过对岷县漳县地震滑坡体分布特征的研究发现地震滑坡的主体分布范围与震中位置表明了构造破裂是从SEE向NWW方向发展的,证明发震构造对地震滑坡发生与空间分布起控制作用,且在沿着发震构造的方向上发育程度不同,反映着不同段落发震构造特征的差异。   4.3岷县漳县Ms6.6地震震前异常时间
  尽管3次形变异常测得时间略有差别,但无法确定3次形变异常是否先后产生,因为目前还未能同时监测3个跨断层场地形变情况。一般来说,每期野外测量是逐个监测完成各个场地。但是,对于震前几个月的时间尺度来看,可以认为这些形变异常是同时产生的。而且我们在震前2~4d所获得的数据非常接近发震时间,对于一次6.6级地震的孕震周期来看,几乎是临震的一瞬间,因此基本上代表了发震前临界状态下的断层形变。至于异常持续时间,则很难判断,因为目前还没有做到实时跨断层监测,我们只能根据跨断层形变监测结果初步判断这些异常是在震前到临震的4个月内产生的,震前形变异常持续应该时间不超过4个月。
  4.4临潭-宕昌断裂活动性分析
  临潭-宕昌断裂带不同段落的活动差异性明显,且每个段落内呈现出活动的不均匀性,通过多条次级断裂实现构造转换。此次发震段落为临潭-宕昌断裂东段(岷县-宕昌段),主支断裂活动性较弱,断裂段主要部分为前第四纪或早更新世活动,仅有少量地段呈现出中晚更新世有过活动的特征,其北缘的两条次级断裂中最北边的一条可能在第四纪晚期(全新世)有复活的迹象,沿洮河的一条断裂最新活动时间应为早中更新世,而其最南端的斜接断裂活动时间与主干断裂一致,为第四纪早期或前第四纪(郑文俊等,2007a)。据考证,在1573年和1837年临潭-宕昌断裂东段(岷县-宕昌段)曾发生过两次历史地震,1573年岷县地震震级为61/2级,极震区烈度为Ⅷ~Ⅸ度,震中位于(34.50°N,104.0°E),震中精度为2类,震中位置偏差≤25km;1837年岷县地震震级为6级,震中(34.7°N,103.9°E),极震区烈度为Ⅷ度(表3)(谢敏寿,蔡美彪,1987;谢敏寿,1983;顾功叙,1983;郑文俊等,2007a,b)。
  由表3可知,考虑到历史地震判断的误差性,1573年和1837年两次历史地震和2013岷县漳县Ms6.6地震震级较为接近,基本一致;3次地震震中经纬度略有偏差,也在误差范围内,因为对于历史地震,主要根据历史记载和房屋建筑的破坏程度确定宏观震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3次地震极震区烈度均为Ⅷ度,1573年岷县地震极震区烈度偏高一些,局部地震区可达到Ⅸ度,这可能与该地区在1573年间房屋建筑设施抗震能力有关;结合地震烈度图和野外考察表明3次地震的发震断裂均是临潭-宕昌断裂东段(岷县-宕昌段)。以上3次的地震的发生,充分说明了临潭-宕昌断裂东段部分地段有全新世活动特征,具备产生6~6.6级中强地震的构造条件。基于以上几点因素,如果这3次地震是特征地震,那么岷县6.6级地震的复发周期约为(220±40)a。这一认识还需更加深入的活动构造考察论证,复发周期有待古地震检验。
  5 结论
  (1)岷县漳县Ms6.6地震在主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上的影响范围约是68.6km,在发震断裂临潭-宕昌断裂上的影响范围约是49.1km。
  (2)3个场地临震单期形变是往期平均值的2~7倍。由于观测时间短,暂时不能判断震前临潭-宕昌断裂东段是否处于闭锁阶段。
  (3)岷县漳县Ms6.6地震的震前形变异常持续时间不超过4个月,除毛羽沟场地外,震后4个月内断裂形变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4)位于西秦岭北缘断裂上的临震形变△V(5.5mm)约是麻界滩和毛羽沟的2倍,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此次地震的主要动力来源是主断裂活动产生,主断裂上的形变异常大于分支断裂。
  (5)如果1573年1837年发生在临潭-宕昌断裂上的两次历史地震和此次6.6级地震是特征地震,那么岷县漳县地震的复发周期约为(220±40)a,震级为6~6.6级,这一认识还需进一步研究检验。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2010年7月-2012年3月四川省和云南省的流动重力观测数据,对2012年6月24日宁蒗-盐源5.7级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重力场动态演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震孕育阶段震中区域重力场出现大面积的重力正值变化高值异常区域,并形成密集的正值变化梯度带;震前震中区域呈重力正变化低值状态,处于重力变化0值线附近且等值线稀疏;震前与发震有关的断裂带的跨断层重力测段段差值变化明显。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基于2009-2015年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采用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计算了丽江一小金河断裂带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特征,并结合小震精定位结果分析了该断裂带的强震危险性。结果表明,GPS水平观测值与模型值的拟合结果较好,小震分布与闭锁程度结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丽江—小金河断裂的南段—中段南部(丽江—宁蒗)除最南端外基本完全闭锁,断层的滑动亏损速率也相对较大,该段落具有发
期刊
摘要:通过叙述2012年6月30日新源一和静Ms6.6地震极震区内地震崩塌、滑坡、地裂缝和碎石流4种地震地质灾害规模、分布特征,结合震前极震区内地质灾害分布类型和特征,将震前与震后的地质灾害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虽然此次地震极震区烈度仪为Ⅷ度,但发生的地震裂缝与地震崩塌等地震地质灾害具有独特性,应与该地区的地貌、地层岩性有关。  关键词:极震区;地震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新疆新源一和静Ms6.6地震
期刊
摘要: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观测实验,对云南曲江地震观测井水温观测出现的持续升温变化进行了成因分析,证明了观测井泄流口的“堵塞”或“疏通”可产生水温持续的变化。实验还发现水温可以记录到固体潮效应,对地壳动力作用有响应,地震观测井水温变化可用作地壳应力-应变关系的分析。最后建议重新放置水温探头到更适宜的位置,以提高该井水温观测的映震能力。  关键词:水温;持续升温;固体潮;曲江地震观测井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地貌调查、浅层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和古地震探槽等多方法手段,重点开展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南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安丘—莒县断裂南段在浅部由2支高倾角兼有挤压逆冲分量的断层组成,其中一支出露地表,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兼有逆冲分量,是全新世活动断层,而另一支为晚更新世活动断层。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安丘—莒县断裂;浅部构造格架;断层活动性  中图分类号:P315
期刊
摘要:使用区域一维速度模型,利用单纯形法,结合和田台阵的方位角测定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Ms7.3地震的主震位置。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于田主震和465次余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表明:NS、EW和UD 3个方向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13km、0.14km、0.15km,平均走时残差为0.012s。余震整体分布呈北东向展布,并向主震的西南和北东两个方向延伸,主震的西南方向长近40km、宽
期刊
摘要:在对滇东北地区地下流体观测资料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选择评估达到Ⅰ、Ⅱ类的观测资料,采用日值、五日均值、旬均值、相关矩平、K-L拟合分析、CF分析等方法,对2003~2012年以来滇东北地区的5组Ms≥5.0地震进行震例回顾总结。归纳震前该区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特征,发现前兆异常数量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异常项数在震前6个月开始增多,震前3个月达到最大值,临震前1个月部分异常转折结束,异
期刊
摘要:利用云南省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数据,采用CAP方法计算了2013年3月3日洱源Ms5.5地震前后共10次ML≥3.4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分析了洱源Ms5.5地震前后震源机制解的一致性变化特征,结合精定位结果、震后现场灾害评估报告及震区地质构造情况,判定维西一巍山断裂以西的苍山西麓炼铁盆地东缘主边界断裂带为洱源Ms5.5地震的发震构造,震源机制解节面Ⅱ(走向160°、倾角48°、滑动解-99°)为其
期刊
摘要:介绍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基本参数、发震构造和地震序列特征,并与2008年于田Ms7.3地震序列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于田Ms7.3地震有Ms5.4直接前震,序列强余震频次低、余震衰减较快,目前最大余震震级为Ms5.7;通过分析历史地震序列类型、计算于田单台序列的h值、b值、主震释放的能量与序列能量的比值等参数,初步判断于田Ms7.3地震序列为“前震-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2014年云南鲁甸Ms 6.5地震前震情跟踪过程中的显著异常,认为云南境内M≥6.5地震的长时问平静、M≥6地震的丛集活动以及M≥3地震月频次高值是震前云南地区地震活动异常的显著特征;滇东北地区M≥5地震活动的韵律特征、2008年后3、4级地震活动显著增强以及2014年以来滇东北地区的高水位异常是判定滇东北地区存在M≥6地震的主要依据。在多个地震同时孕育的过程中,对判定哪个危险区先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