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皮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效果。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9月至2021年9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神经外科收治的134例单侧CSDH患者,男99例,女35例,年龄(66.3±6.3)岁,年龄范围为21~86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穿刺引流组(n=95)与钻孔引流组(n=39),穿刺引流组行经皮锥颅置管引流术,钻孔引流组行头皮切口颅骨钻孔硬膜切开置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穿刺引流情况及手术时间)、术后情况(术后蛛网膜破裂导致脑脊液流出率、颅内积气率、尿激酶使用率、引流管保管时间及拔除引流管时残余硬膜下积液或血肿量)及随访情况(硬膜下脓肿发生情况、硬膜下血肿复发率及血肿完全消失情况)。

结果

穿刺引流组手术时间[(16.4±5.8)min]短于钻孔引流组[(43.5±6.4)min]、术后蛛网膜破裂导致脑脊液流出率[11.6%(11/95)]低于钻孔引流组[69.2%(27/39)]、颅内积气率[2.1%(2/95)]低于钻孔引流组[64.1%(25/39)]、引流管保管时间[(50.6±11.4)h]短于钻孔引流组[(56.6±16.4)h]、拔除引流管时残余硬膜下积液或血肿量[(6.8±2.8)ml]少于钻孔引流组[(13.4±5.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室性早搏起源区域。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12例因特发性室性早搏行射频消融治疗,12导联心电图室性早搏形态符合流出道起源特点的患者,男206例,女306例,年龄(50.77±14.14)岁,年龄范围为16~82岁。归纳比较患者临床特点、室性早搏起源分布、近期及远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术中标测和消融证实380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132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LVOT)。经(21
目的探讨超声指导下徒手压迫法和/或凝血酶注射法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22年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4例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出现PSA的患者,男11例,女13例,年龄(61.6±7.1)岁,年龄范围为41~69岁,所有患者行超声指导下徒手压迫治疗,3次无效者行瘤体内凝血酶注射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关闭瘤腔,未出现并发症,1个月后复查超声无复发。其中行超声引导下徒手压迫者22例(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仪(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联合发作期18F-FDGPET/CT、发作期99mTc-双半胱乙酯(99mTc-ECD)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CT在难治性癫痫致痫灶定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3月至2022年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6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男36例,女25例,年龄(32.46±11.01)岁,年龄范围为18~58岁。所有患者均行发作间期18F-F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与腹膜透析联合治疗尿毒症脑病(UE)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病科收治的100例UE患者,男55例,女45例。年龄(52.84±4.50)岁,年龄范围为25~69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50例。单纯治疗组患者接受血液灌流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腹膜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治疗效果、皮肤瘙痒程度,以及血尿素氮、血清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hs-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E预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福建省宁德人民医院检验科就诊并接受急诊PCI的368例STEMI患者,男163例,女205例,年龄(62.98±22.55)岁,年龄范围为23~74岁。根据预后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321)与预后不良组(n=47)。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和PCI术后的肘前静脉血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E的浓度。采用Spearman相关
目的探讨重叠肌炎的临床及血清学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08例特发性炎性肌病(IIMs)患者,男36例,女72例,年龄(53.59±15.34)岁,年龄范围为21~83岁。根据是否为重叠肌炎患者分为重叠肌炎组(n=41)和非重叠肌炎组(n=67)。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结果重叠肌炎组女性[80.4%(33/41)]、"技工手"[17.1%(7/41)]、雷诺现象[17.1%(7/41)]、间质性肺炎[61.0%(25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20年10月潞城区中医院内科收治的76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男29例,女47例,年龄(71.02±2.44)岁,年龄范围为60~80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药注射组与联合注射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补液、抗感染及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单药注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静脉滴注治疗,联合注射组在单药注射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虚拟现实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威海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收治的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男54例,女50例,年龄(45.25±4.84)岁,年龄范围为25~81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虚拟现实组,每组52例。常规治疗组行常规训练,虚拟现实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行FES联合虚拟现实训练,比较训练2个月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焦虑抑郁情绪量表(HAD)评分]、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步行
目的研究在含有艾普拉唑肠溶片的标准四联方案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在二次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效果,同时对比分析两者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幽门螺杆菌专病门诊及消化内科就诊经胃镜检查确定为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且在首次根除Hp治疗后停用抗生素及铋剂4周、停用质子泵抑制剂(PPI)2周以上复查14C呼气试验或经胃镜病理检查证实幽门螺杆菌仍为阳性的600例患者,男265例,女335例,年龄(42.91±12.96
目的分析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脱机困难患者行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脱机困难患者,男49例,女31例,年龄(52.86±4.31)岁,年龄范围为38~76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低流量组与高流量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低流量组予以低流量氧气治疗,高流量组予以高流量湿化氧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连续治疗7d后的治疗效果及撤机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