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王的口令和号角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a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11月的某一天,清晨,野棉花一样柔软而洁白的雾霭,从苦荞籽般撒落着座座寨子的山腰上,一直弥漫到长满蛮子草,开满野菊花的河谷。对于这样的雾霭,永平人有一个很诗意的称谓:晴岚。意思很清楚,早晨有如此好雾出现,必然是个晴天,一个大好的晴天。也就在这一天,一个憨厚纯良的彝家娃子,放下了手中牧羊的挽手(鞭子),沿著一条名叫银江河的河流,跟随着一大群大呼小叫的伙伴,溯30流北上,去赶撵他人生的梦想与追求。
  这个当年只会放羊,只会砍柴,只会唱山歌,只会仰望着蓝墨水一样纯净的天空中飞翔着的雄鹰发呆,只会面对着寨子脚下哗啦远去的河流浮想联翩,甚至连汉话也说不利索的牧童,在欢快的山歌和响亮的牧鞭里长大,除了原野、山路、森林、牛群、石磨、水碓等等这些耳熟能详,行走自如和倒背如流的事物之外,想象中的五十公里外的县城,就是他最具有诱惑力的大地方。但谁也未曾想到,自从他沿着那条大河的流向,走出大山,走进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之后,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后来的岁月里,这个只会使砍柴刀,甩牧羊鞭的山里娃,竟然学会了打枪、学会了喊口令,学会了吹号角,甚至还学会了写作,学会了做政治思想工作,并且均有所建树。
  他,就是后来成为我的好友兼文友的著名彝族军旅诗人,作家赵振王。
  截至目前,这个当年的放羊娃,仍旧身着严谨笔刮的校官制服,效命于橄榄绿的武警军营。时下,正担任着武警云南总队保山医院政委的要职。27年的军旅生涯,27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把他摔打成了一个魁梧彪悍,一丝不苟的标准军人。但他敦厚纯良的秉性不改,为人依旧谦卑,依旧实诚。黝黑的脸颊上,依旧随时洋溢着憨厚的,让人一瞥便会产生由衷信赖的微笑。
  在他从军之前,我和他共同居住在一条河边,他在下游,我在上游,可谓一衣带水。虽然我们的距离,相距不过六十余里,但我们彼此并不认识。我真正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是武警南涧中队的一名战士。我清楚地记得,他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则三百来字的简讯,说的是中队战士义务为驻地群众清扫大街的事,刊登在《大理简讯》上。未曾想就是这一篇并不比豆腐干更大的“作品”,却为他开启了文学创作的希望之门。在此后的岁月里,他在忠实地践行着“士兵的名字/是从汗水里打捞起来的”这一信念的同时,坚持“用诗句做子弹”,“用诗句养身健体”,并最终在“扣动扳机时”所留下的“优美的抛弧线”中,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增强了自己的文学体质和语言穿透力。在他的6枚军功章中,有的是靠写作挣来的。这其中,既有诗歌的功劳,也有散文的业绩。这个从战士、班长、文书、干事、秘书、副政委、政委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稳稳当当地走来的彝族军人,先前已出版诗集《生命线》、《我从哨位走来》以及散文集《橄榄鸽》、《同路人》4部专著。近日,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军旅诗集《口令之上》。其创作成果之丰硕,既令我汗颜,更令我钦羡。
  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宝库中,军旅诗歌始终以独特的美学品格,闪耀着璀璨夺目的艺术光辉。苍凉奇丽的边塞风光,策马戍边的艰苦生活,铁血交迸的疆场鏖战,使得几代戎装在身的军旅诗人兼备了诗人和军人的情感和气质,戍边将士的献身精神和英雄气概。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军旅诗的主旋律,无论是叙事、咏史、咏物、抒情、写景,都涌动着一股爱国的激情,充满着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赵振王也不例外,军人威武的英雄气概,深沉的思想风度和粗犷的男儿品格,使他的军旅诗具有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他诗集《口令之上》所收录的部分作品,先前我便已经在相关的报刊或网站拜读。例如,刊载于2005年第2期的《十月》杂志的组诗《人在军旅》、刊载于中国诗歌网的长诗《路过木康》、《我的高黎贡》、《组诗腾冲》等。当我阅读到“全军将士/被浓缩在一块红绸上/覆盖祖国”(《军旗》)这样一颗灼热的赤子之心跃然纸上的诗句时,我震撼了。当我阅读到“仰望/或是俯视/你都是不屈的站立/站立在怒江以西/……”(《我的高黎贡》)这样豪迈奔放的诗句时,我感动了。当我阅读到“战争/让女人走开/和平/又让她们回来”(《女兵》)这样让人充满欣喜和安慰的诗句时,我会心地笑了。军人担负着崇高的使命,所以,军人的形象就是国威、军威和壮美的化身。可以说,《口令之上》所收录的近百首(组)诗歌,表现着一个时代的光辉,一个国家的气质,一个民族在崛起于世界之林的艰苦挺进中,所显示出来的精神形象和意识力量。他是诗人源自心灵的歌唱,是诗人捍卫和平的口令和号角,是一阕阕沸腾的热血所凝聚的灵性之作,是不朽军魂以文字形式的巍然耸立,是一种钢铁般坚韧,又丝绸般柔软的新时代军人情怀的凸现和倾吐。经由这些既可以敲击出青铜的响亮,又可以体味到搏动的心灵之弦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赵振王作为军人在灵魂的净化和燃烧中所显示出的力量之美。中国军队所拥有的历史重金属般属性在强烈的冲击着他年轻的血液,可以感觉到诗人豪气横生的军旅生活,触摸到诗人永远也难以割舍的,生命的根,灵魂的根,信念的根,坚守与保卫的根!
其他文献
芦花白,稻谷黄。队长终于发话:“明天开镰!”消息像长了翅膀,不消一个时辰传遍老寨。  一年辛苦,盼的就是这一刻啊。自从稻谷出穗扬花,我们疯了似的,一日几次地到寨外核桃林下张望,到河边田头观察。“芦花白了没有?”“稻谷黄了没有?”互相打探着,询问着,巴望着芦花快快飘白,谷穗快快黄熟。因为家家户户存粮无多,“田中谷子黄,家中饿死娘”,没有亲历过那个艰难岁月的人,是不能理解那种毛焦火燎的生活景况的。  
期刊
在我的潜意识里石头都是找不到故乡的精灵,也许它们太沉默了,也许它们太普通了,也许它们太丑陋了,于是它们被遗忘在地球的角角落落。很孤寂的呆着,丧失了梦想和希冀,把所有的感觉都掩藏在硬化了的壳里。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冷漠。那些滚落在河床里闪着刺目色彩的石头,普通得让我们对之不屑一顾。当地曾经有一种说法“杉阳的倒流河,雀飞都不落”。一个石头连一个小鸟的脚步都留不下来,我不知道这叫不叫悲哀?一条河,不,应该
期刊
读完杨树荣的《故乡鸡足山》全部书稿后,我久久无语。我被他那质朴得近乎笨拙的文字所抒写的朴素感情深深打动,我也同时被他那田园牧歌式的漫不经心的叙说中所渗透的丰富文化内涵深深震撼。  树荣的这些文章都很精短,几百字,千把字,而且都是客观描述,极少个人主观感情的抒发,看一篇、两篇,似乎写得很简单,整本书看完,就会发现它们从不同的侧面给读者介绍了树荣故乡鸡足山的方方面面,树荣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就好像树
期刊
一个人的恋爱    就像一个人在和自己進行的战争  我在懵懵懂懂的青春期  也经历过一场一个人的恋爱。不同  的是,  一见钟情的她并没有出现在我写  的情书里    众多的河流    众多的河流,今夜你会  指向何处?我不由躬身向下,  在大地上寻找黑色的血脉  独自悲伤啜饮    低语    一个女孩在马路边。手握电话  我只距她三尺  我兀地怀疑  谁能听清这电话的低语    枕上的蛙声  
期刊
之一    漾濞雪山河,是流淌在点苍山西坡的一条美丽的小河,别看这条小河流程不过十余公里就融入涛声如梦的漾濞江了,但也许是由于其发源于以盛产美丽石头著称的点苍山,并拥有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等得天独厚的自然因素的缘故吧,这条河里出产着一种形状奇特,石质坚韧,色泽绚丽,纹理细腻、特色突出,甚至是独树一帜的石头——雪山河奇石。更令人赞叹不已的是雪山河奇石,不仅石材丰富多样,而且神韵动感性强和图案异常丰富
期刊
居住在滇西山地的人们,总有个习惯,将自己不太熟悉的地方称作那边山水。当自己走过一些陌生而新鲜的地方,回来说起经历时,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那边的山怎样,那边的水怎样。这样的称谓其实是很有意味的。滇西多山,滇西人总是居住在一道山的褶皱里,生活在山脚的河边,或者在山腰平地上,面对的总是山与水的这边。那边有山鹰飞来,这边有彩云飘过,那边就是想象中的远方。这样的方位感,这样的说道之中就有了人自身的存在感,
期刊
洱源的炼铁乡,一直是我的向往。  在建党85周年的日子里,大理州作家协会应洱源县炼铁乡党委、政府的邀请,一行11人乘车前往炼铁采风,三天的行程被安排得井井有条,在炼铁这个多民族聚集的西部地区,我们爬上高山,感受种植山嵛菜的艰难困苦;我们深入农村,目睹新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我们走进群众,畅谈炼铁的美好明天。在炼铁乡的每时每刻,我总被感动着,为什么炼铁这块交通并不发达的地方,竟然有着如此的生机与活力,
期刊
应该说,除了凑热闹轻微的兴奋,我更多的是怀着感激的心情矜持地坐在一隅嚼苦荞粑粑蘸蜂蜜。  牛桂丹村干部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迈架式隆重推出了村里人自制的苦荞粑粑、苞谷烧、天然野生蜂蜜。村干部认真地介绍说这是“原生态”食品,有营养价值。我很赞同他的话,碗里的蜂蜜是和着蜂巢一起上上来的——很原始的吃法,让人有挑战的冲动!  这是留在洱源县炼铁乡的最后一个晚上,或许是因为即将离去,扯不断的怅然若失。 
期刊
我的家乡在鸟吊山下,小时候,每当几只绿鹦鹉“格格格”地欢叫着相约飞到我家后园梨树的高枝上,啄食熟透的大麻皮梨时,祖母总坐在园中老李树下水井边的大石头上,把我揽在她温暖的怀里,指着坝子西边罗坪山上一座云雾缭绕的山峰,给我讲述“百鸟朝凤”的故事。  从前,罗坪山下的一个寨子中,有个标致的小伙子叫春生,他爱上了寨子里美得像牡丹花一样的桂花姑娘。可是有一天,坝子里的土司官听说桂花姑娘长得漂亮,就派人抢走了
期刊
一    提起炼铁,总有一缕淡淡的乡愁挥之不去。这曾是我又爱又恨的地方,浸透着我童年的所有美好抑或是苦涩的记忆。二十多年后,当我以审视的目光重新看她时,惊喜地发现炼铁变了,变得绿意盎然,变得柔情似水,变得风情万种,变得健硕丰盈。  老家炼铁,深藏在滇西十万大山的腹地,夹峙于罗坪山和黑潓江之间的坡地上。炼铁之名,起源于当年杜文秀起义时在这里打造十万斤生铁建神户铁索桥。由此可知,炼铁至少在清代已是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