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4月6日至8日在海南举行,海南航空公司董事长陈峰在接受访谈时表示,海航已经树立一个目标,要成为一家“世界级的卓越公司”。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大国除了经济贡献外,还应该要有文化贡献,所以海航要做这种经济和文化贡献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记者:您带领海南航空从当初资产只有1000万到现在的3000亿,增长了3万倍,过去在经营中有没有特别难过的坎儿?您觉得企业经营最大困难在哪儿?未来您又怎么打算的?
陈峰:太多的坎儿了,天天都有坎儿。不过以后你就忘了,人们都活在习惯之中。但天天都处在挑战和发展的困难当中,你也就变为习惯的时候,就不觉得是什么了。海航的20年应该说是中国企业成长的奇迹,它在20年当中打造成为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成为中国一家有世界水平的航空品牌,20年年均增长44%,资产年均增长38%。我认为它的成功源于三条:
第一,伟大时代,中华民族发展的大背景,百年复兴的背景,中国人民60多年的富强之路,再加上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背景下造就了海航,没有这个大背景谁都不成。
第二,源于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全体员工的努力。
第三,我们走了条新路,这个新路有三个基本内涵:一是我们成功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与西方的管理制度对接,找到了一个能够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公司制度;二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管理相结合,形成了一套海航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三是把我们党的建设和群众路线、思想工作成功地和企业制度对接。我觉得海航的成功告诉世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是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创造一个世界级的公司,世界品牌的,所以未来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从海航的发展当中可以告诉世人,这是一定可以成功的。
记者:陈总,未来中国有这样的目标,人均收入和GDP都要翻番,海航现在是3000亿,那么未来十年您是否也有这样心理上的预期呢?
陈峰:实际我们有一个目标,叫“世界级的卓越公司”,我们设定有三个标准:
第一是收入,我们确定两个时间段,一个时间段是2020年,在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海航进入世界500强的100名左右,大概收入在8000亿左右;第二个时间段是2030年,中国全面进入现代化开始的时候,海航进入世界500强的100名以内,大概收入15000亿左右,我想只有进入世界巨无霸公司的这种规模和成功的商业模式,才有资格谈论你是世界级的企业,这是我们第一个标准。
第二个标准,海航的管理品牌,海航的文化堪称企业之典范。
第三是我们独特的,造福于人类的幸福与和平。海航用我们成功的商业模式和管理品牌告诉世人,中国文化的商道精神是集天下之大力,一个企业不是不要挣钱,但它自己挣钱的同时应该能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他人,不能损害公众和他人利益,公司这个怪物在100多年确实给人类物质文明带来贡献,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它在发展当中遭遇到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都有公司的背景。人类在问一个问题,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公司?海航用我们成功的商业实践告诉世人能够造福于人类世界的新的商业文明是人类需要的公司,所以海航在做一个新的商业文明的实践者和宣传者。
一个真正的大国除了经济贡献还要有文化贡献,所以海航在做这种经济和文化贡献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记者:在国际市场方面,海航今年有怎样的打算?
陈峰:国际市场方面,现在对我们来说是比较笼统的概念,因为我们涵盖了几个领域的业务,国际航线,现在海航除了南美不飞以外全世界都飞了,该去的地儿都能去了,特别是在利比亚撤侨行动中海航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航空产业我们是在持续开通国际航线,今年还有很多。
记者:已经有明确的目标了吗?
陈峰:有,欧洲,甚至南美,还有印度等,所以我们海航把开通国际航线业务作为了重要的方面。另外是旅游的合作,今年年初我们成功收购了香港最大的国际旅行社,叫康泰,同时我们还有一些收购项目。
记者:正在洽谈?
陈峰:我想接近尾声了,这样,我们的旅游业就涵盖到全世界去了。再有,海航在金融危机中收购了澳大利亚的ALLCO飞机租赁公司,去年我们又成功收购了土耳其的MyTECHNIC飞机维修公司,使我们在国际航空业务支撑点上涉及到了欧亚大陆的重要城市伊斯坦布尔,金融业务涉及到了澳大利亚。另外在地产、酒店业务方面,海航已经到了布鲁塞尔,还在继续收购,因为我们的航线飞到哪儿,就要把我们的酒店设施加到哪儿,现在是好时候,在党中央“走出去”方针指引下,海航要加大国际兼并收购的步伐,加大“走出去”的步伐。
记者:今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出台了“离岛免税”新政策。您认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政策将给海航的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陈峰:这种机会不光对海航,对海南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1950年海南岛被解放后遇到了三次机遇,第一次是解放海南,海南成为中国第二大岛,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海防前线,没有更多投入,建设比较落后。第二次机遇是海南建设特区,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试运营也不太佳,应该说那次机会没有完全把握住。这次中央批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省学习科学发展观,找到了适合海南发展的定位,充分利用海南的自然资源实现绿色发展和持续发展,找到了自己特色发展途径的一次重大政策突破。
记者:海航为了这次机遇做了哪些准备呢?
陈峰:海航作为海南最大的本土企业,得益于海南的发展,也成长于海南这片热土,我们对海南有历史责任,国际旅游岛建设,首先大量游客会加入海南,提高旅客的数量和品质;二是会提升整个现代服务业的水准;三是会有利于海航以更加国际化的标准塑造自己,特别是博鳌论坛,来自全世界的朋友那么多,给我们带来了理念和观念的更新。我认为伴随着国际旅游岛,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商机、机遇,同时海航也利用自己航空和现代服务业的链条,为海南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我们专门成立了国际海南旅游岛建设开发集团,用现代服务业七大元素来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机遇和我们对海南发展的贡献并存。
记者:在中短程市场,民航业已经充分感受到来自高铁的竞争压力。海航将受到高铁多大的影响?
陈峰:我想对高铁发展谈三点我的看法:
首先,高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特别得益于金融危机中央几万亿的投资拉动,高铁得益匪浅,成绩巨大、功不可没,使我国在铁路系统建设上成为了世界的最发达国家,改变了我们国家综合运输结构铁路这条短腿,应该说,对于拉动内需、促进未来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是有战略性的作用。
第二,也到了新的时候,是不是需要修那么多高铁?是不是需要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提到了日程。大家知道,修铁路一公里几十亿,修一个中小机场也就是十几亿,几十亿能修不错的机场,在综合运输方式的配置上应该要研究最佳经济效益和最佳配置,国家应该通盘考虑。
第三,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哪有永远飞这个航线的?科学在进步,有的运输方式是要被高铁所代替,但同时高铁也不能涵盖所有地区。我想,高铁涵盖的是干线地区,主要城地区,我国大量的中小城市、广阔的西部地区,不可能都用高铁涵盖。因此,综合运输体系里的分工就越来越趋于现代科技的进步,这种条件下是一种进步、一种新的分工、一种新的市场划分,各干各的事儿,各干各的买卖,我想这里面是有退有进、相安无事,共同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记者:陈总,您今天穿的衣服是不是也代表着自己对传统的一种认可?因为我看很多人穿西装,而您穿的是中式服装。
陈峰:我心里老有一种疑惑和思考,中国人太可怜了,除了穿西方的西装以外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衣服,曾经我们过去有中山装,可是中山装领子稍微厚了点儿,所以我一想,得了,咱们来一个中式立领,既庄重同时领子又没那么厚。这个我也谈不上什么装,有中国元素,至少和西装不同。我想在这个时代,中国人也可以试图创造一个新的外在形式,当然这个外在形式不是最主要,但我们民族也需要这个东西。我希望在未来也能打造中国元素的东西。这也是我的基本想法。
记者:这次总书记以及第一夫人出访用的是我们中国自己品牌的包,我们的车要用自己品牌,您是不是也期待使用中国制造的东西?
陈峰:我觉得这次总书记的出访和他的夫人带的中国产品非常好,振奋民族精神也是一个大国文化的表示,中华民族就应该有这个新的开始,给我们带了一个好头,我们大家都去跟上。
记者:您带领海南航空从当初资产只有1000万到现在的3000亿,增长了3万倍,过去在经营中有没有特别难过的坎儿?您觉得企业经营最大困难在哪儿?未来您又怎么打算的?
陈峰:太多的坎儿了,天天都有坎儿。不过以后你就忘了,人们都活在习惯之中。但天天都处在挑战和发展的困难当中,你也就变为习惯的时候,就不觉得是什么了。海航的20年应该说是中国企业成长的奇迹,它在20年当中打造成为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成为中国一家有世界水平的航空品牌,20年年均增长44%,资产年均增长38%。我认为它的成功源于三条:
第一,伟大时代,中华民族发展的大背景,百年复兴的背景,中国人民60多年的富强之路,再加上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背景下造就了海航,没有这个大背景谁都不成。
第二,源于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全体员工的努力。
第三,我们走了条新路,这个新路有三个基本内涵:一是我们成功地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与西方的管理制度对接,找到了一个能够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公司制度;二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管理相结合,形成了一套海航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三是把我们党的建设和群众路线、思想工作成功地和企业制度对接。我觉得海航的成功告诉世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是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创造一个世界级的公司,世界品牌的,所以未来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从海航的发展当中可以告诉世人,这是一定可以成功的。
记者:陈总,未来中国有这样的目标,人均收入和GDP都要翻番,海航现在是3000亿,那么未来十年您是否也有这样心理上的预期呢?
陈峰:实际我们有一个目标,叫“世界级的卓越公司”,我们设定有三个标准:
第一是收入,我们确定两个时间段,一个时间段是2020年,在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海航进入世界500强的100名左右,大概收入在8000亿左右;第二个时间段是2030年,中国全面进入现代化开始的时候,海航进入世界500强的100名以内,大概收入15000亿左右,我想只有进入世界巨无霸公司的这种规模和成功的商业模式,才有资格谈论你是世界级的企业,这是我们第一个标准。
第二个标准,海航的管理品牌,海航的文化堪称企业之典范。
第三是我们独特的,造福于人类的幸福与和平。海航用我们成功的商业模式和管理品牌告诉世人,中国文化的商道精神是集天下之大力,一个企业不是不要挣钱,但它自己挣钱的同时应该能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他人,不能损害公众和他人利益,公司这个怪物在100多年确实给人类物质文明带来贡献,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它在发展当中遭遇到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都有公司的背景。人类在问一个问题,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公司?海航用我们成功的商业实践告诉世人能够造福于人类世界的新的商业文明是人类需要的公司,所以海航在做一个新的商业文明的实践者和宣传者。
一个真正的大国除了经济贡献还要有文化贡献,所以海航在做这种经济和文化贡献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记者:在国际市场方面,海航今年有怎样的打算?
陈峰:国际市场方面,现在对我们来说是比较笼统的概念,因为我们涵盖了几个领域的业务,国际航线,现在海航除了南美不飞以外全世界都飞了,该去的地儿都能去了,特别是在利比亚撤侨行动中海航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航空产业我们是在持续开通国际航线,今年还有很多。
记者:已经有明确的目标了吗?
陈峰:有,欧洲,甚至南美,还有印度等,所以我们海航把开通国际航线业务作为了重要的方面。另外是旅游的合作,今年年初我们成功收购了香港最大的国际旅行社,叫康泰,同时我们还有一些收购项目。
记者:正在洽谈?
陈峰:我想接近尾声了,这样,我们的旅游业就涵盖到全世界去了。再有,海航在金融危机中收购了澳大利亚的ALLCO飞机租赁公司,去年我们又成功收购了土耳其的MyTECHNIC飞机维修公司,使我们在国际航空业务支撑点上涉及到了欧亚大陆的重要城市伊斯坦布尔,金融业务涉及到了澳大利亚。另外在地产、酒店业务方面,海航已经到了布鲁塞尔,还在继续收购,因为我们的航线飞到哪儿,就要把我们的酒店设施加到哪儿,现在是好时候,在党中央“走出去”方针指引下,海航要加大国际兼并收购的步伐,加大“走出去”的步伐。
记者:今年海南国际旅游岛出台了“离岛免税”新政策。您认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政策将给海航的发展带来哪些机遇?
陈峰:这种机会不光对海航,对海南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1950年海南岛被解放后遇到了三次机遇,第一次是解放海南,海南成为中国第二大岛,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是海防前线,没有更多投入,建设比较落后。第二次机遇是海南建设特区,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试运营也不太佳,应该说那次机会没有完全把握住。这次中央批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海南省学习科学发展观,找到了适合海南发展的定位,充分利用海南的自然资源实现绿色发展和持续发展,找到了自己特色发展途径的一次重大政策突破。
记者:海航为了这次机遇做了哪些准备呢?
陈峰:海航作为海南最大的本土企业,得益于海南的发展,也成长于海南这片热土,我们对海南有历史责任,国际旅游岛建设,首先大量游客会加入海南,提高旅客的数量和品质;二是会提升整个现代服务业的水准;三是会有利于海航以更加国际化的标准塑造自己,特别是博鳌论坛,来自全世界的朋友那么多,给我们带来了理念和观念的更新。我认为伴随着国际旅游岛,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商机、机遇,同时海航也利用自己航空和现代服务业的链条,为海南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我们专门成立了国际海南旅游岛建设开发集团,用现代服务业七大元素来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机遇和我们对海南发展的贡献并存。
记者:在中短程市场,民航业已经充分感受到来自高铁的竞争压力。海航将受到高铁多大的影响?
陈峰:我想对高铁发展谈三点我的看法:
首先,高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特别得益于金融危机中央几万亿的投资拉动,高铁得益匪浅,成绩巨大、功不可没,使我国在铁路系统建设上成为了世界的最发达国家,改变了我们国家综合运输结构铁路这条短腿,应该说,对于拉动内需、促进未来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是有战略性的作用。
第二,也到了新的时候,是不是需要修那么多高铁?是不是需要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提到了日程。大家知道,修铁路一公里几十亿,修一个中小机场也就是十几亿,几十亿能修不错的机场,在综合运输方式的配置上应该要研究最佳经济效益和最佳配置,国家应该通盘考虑。
第三,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哪有永远飞这个航线的?科学在进步,有的运输方式是要被高铁所代替,但同时高铁也不能涵盖所有地区。我想,高铁涵盖的是干线地区,主要城地区,我国大量的中小城市、广阔的西部地区,不可能都用高铁涵盖。因此,综合运输体系里的分工就越来越趋于现代科技的进步,这种条件下是一种进步、一种新的分工、一种新的市场划分,各干各的事儿,各干各的买卖,我想这里面是有退有进、相安无事,共同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记者:陈总,您今天穿的衣服是不是也代表着自己对传统的一种认可?因为我看很多人穿西装,而您穿的是中式服装。
陈峰:我心里老有一种疑惑和思考,中国人太可怜了,除了穿西方的西装以外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衣服,曾经我们过去有中山装,可是中山装领子稍微厚了点儿,所以我一想,得了,咱们来一个中式立领,既庄重同时领子又没那么厚。这个我也谈不上什么装,有中国元素,至少和西装不同。我想在这个时代,中国人也可以试图创造一个新的外在形式,当然这个外在形式不是最主要,但我们民族也需要这个东西。我希望在未来也能打造中国元素的东西。这也是我的基本想法。
记者:这次总书记以及第一夫人出访用的是我们中国自己品牌的包,我们的车要用自己品牌,您是不是也期待使用中国制造的东西?
陈峰:我觉得这次总书记的出访和他的夫人带的中国产品非常好,振奋民族精神也是一个大国文化的表示,中华民族就应该有这个新的开始,给我们带了一个好头,我们大家都去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