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堂  初中语文

来源 :教师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ry_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教仟国祥(网名干干)浙江宁波万里国际中学教材认教版初一语文教材之《伟大的悲剧》现场
  师:大家请看黑板上的两条信息,谁知道余纯顺?有没有听说过?——余纯顺是一个上海青年,他只身穿越中国,但是他可不是像我一样是坐着火车来到徐州的。他是徒步旅行,用自己的脚来丈量中国 的大地。结果,他把他的生命,留在了罗布泊。有人间 他:你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徒步旅行呢?他说了一句 话:地球是一本美丽的大书,有些人一生只住在一个 地方,那就是读了这本书的第一页就不再翻下去了。 而我想把它读得更多……
  师:(指第二条)大家猜一猜,北大山鹰社是一 个什么样的社团?
  生:我觉得可能是一个旅行社。
  生:我觉得是一个探险队。
  生:我觉得是一个专门研究动物的社团。
  生:是一个登山的探险队。
  师:你为什么这么想?
  生:因为我以前看到过关于北大山鹰神的报道。
  师:你知道些什么呢?
  生:就是北大的几个学生组成了一个登山队,他们 在攀登喜玛拉雅山的时候遇上雪崩了,死了十多个人。
  师:非常好,一个人应该了解我们的社会。北大山 鹰社是一个登山队,事故不是发生在喜玛拉雅山,是 在攀登另外一座山时遇到了雪崩,结果十来个队员葬 身雪山。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各个高校的大学生中发 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人说,他们死得其所,壮烈; 有人说,按照北大的传统,北大的学生好像不应该做 这些事情,他们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学府里,而不应该 在山上。这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你怎么看?
  生:我觉得应该是值得的。因为就像前面余纯 顺说的一样,地球是一本厚厚的书,应该去不断地 翻阅它,,而不应该只读了一页而不去翻下面一页。
  生:我觉得不应该只是学习书本上的一些理论 知识,应该自己走出去,去感受这个多彩的大自然, 多彩的世界。
  生:我认为他们的死是值得的,我觉得人生就 应该是精彩的,让人有一种留恋。他们这样做了,虽 然他们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人们都能记住他们。
  生:我认为他们做的是正确的,因为他们这样 做了,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锻炼他们的意志。
  师:哦。在这件事情上锻炼他们的意志力,然后 才能去完成更大的事业。——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师:可能在大家的心底里还会有另外一种声 音。我自己对这件事情至今还不敢下结论。我刚刚 就此事问了一个从北大毕业的学生,他的回答是: 我认为这事值得好好考虑。我感到这真是一个难题 啊。怎么办?也许不妨用另外的一件事,来印证北大 山鹰社这一事件——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伟大的悲剧》。大家不要打开课文,我想以此来检查大家的预习。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主人公的名字叫——斯科特;他的身份是——(学生小声:探险队长)他原来的身份是英国海军上校。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也许我们对探险的意义将了解得更多。也许我们会对山鹰社事件会有一个更深的看法,也许我们仍然找不到答案,但是我们能够走得更远,是不是这样?
  师:我刚刚在上课之前发现台下的老师们手头并没有资料。这篇文章我也是上午刚刚拿到了教材.仔细阅读的。我想老师们和我一样,未必会读过这个故事。第一我想考验一下,大家通过预习是否了解了这个故事,同时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个精彩的故事呈现出来,让后边的老师们知道我们在做些什么。那么谁来讲讲这个故事的梗概呢?你觉得精彩的地方,不要把它遗漏了——哦,不是说不可以遗漏细节,而是说你觉得精彩的地方要努力地把它说出来。
  生:这个故事嘛,首先当我看到题目的时候,《伟大的悲剧》,开始以为这是一个悲剧,但是当我读完这个故事的时候,就不这么认为了。(接着讲故事)但是看完这个故事以后,我觉得“伟大的悲剧”更美丽。
  师:掌声给予这个同学的主见。她在讲故事的时候始终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很明显,这个十来页的故事中,她遗漏了一些她感到可以遗漏但你却可能认为不能遗漏的故事细节,谁能够来补充一下?——仍然是“不可能的任务”,不打开书本凭记忆来复述补充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
  U币:难度太大了吗?如果太大了就降一级。这个故事我如果给它一个评价,可以这样说,(板书)经历了“一场徒劳的失败”。我为什么说它徒劳?他们的任务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点,但是最后他们输给了挪威人阿蒙森。他们失败了,灰溜溜地回来,在途中一个接一个地死去。而且他们为什么会失败呢?第一是喜怒无常的上帝,他使那几天的天气变得异常的恶劣;第二个原因是他们的计划本身存在着严重的漏洞,斯科特他们带去的是西伯利亚的马,西伯利亚很冷,那边的马一定是耐寒的。但是南极零下几十度的温度下,西伯利亚马都——冻死了,因此他们只能够怎么前进?(学生:徒步)对,徒步前进,消耗大量的体能。这就是悲剧发生的另一个原因。而阿蒙森为什么能够成功?书上没写,是因为他用的是爱斯基摩狗,爱斯基摩在北极附近,狗比马更耐寒,所以他们成功了。但是,正如刚才一个同学所说的,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个“徒劳的失败”叫作伟大的悲剧呢?这些埋藏在一些很感人的细节巾,好,请大家打开书本。(此时已上课约13分钟)我们改变一下,刚才是讲故事,这难度太大了,现在我们改变一下,你觉得哪一个细节能够回答刚才我们所说的问题:为什么把这个“徒劳的失败”叫作伟大的悲剧?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伟大的悲剧?我们先来解决一下,为什么说它是—个悲剧?有同学举手了,但我希望有更多的同学来发言。因为我们今天也是要进行一场课堂的冒险。大家有勇气吗?(学生答:有!)好,开始。
  生:第6段“天气变得愈来愈恶劣……疲惫不堪的躯体。”
  师:这位同学找的这段文字确实很有点“悲”的味道。他读错了一个字,哪一个?
  生:“冰凌”的“凌”。
  师:还有。
  生:粘住鞋。 应该是zhan,不是nian。
  师:对。还有,你觉得你刚才把悲剧感读出来了吗?
  生:没有。
  师:能不能读出来?
  生:能。(再读)
  师:这一遍显然比刚才要读得有点悲剧意味了。你是怎样来做到这一点的?
  生:是因为我设身处地地去想了一下他们的情况。
  师:假如你能够再纯熟——点,那么效果还会更好一些。好,他第一个到达“我们的南极点”。接着谁来补充?
  生:161页最后一行。“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我认为他一定是不知道挪威人已经到达了南极点,他心里一定非常高兴,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可是他看到了挪威的国旗,就像是从喜玛拉雅山上掉了下来一样,他自己以为自己没有完成祖国对他的一种寄托。他觉得自己很对不起祖国,觉得自己的探险是一场悲剧。
  师:说得多好啊。这是个悲剧,这个悲剧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生:爱国的基础上。
  生:课文第13节。课文描绘出了一种悲剧:“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我觉得这一节写出了斯科特临死前的心情,而且也描述出了伟大的悲剧的开始与经过。还有,前面说过,“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结合这句话,表明他临死之前有些遗憾,但是他在这里死,好像有一种,一种不灭的感觉。
  师:这里有一个细节,“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入写了书信”,想一想,他会给谁写信?最爱的应泫是——
  生:妻子儿女。
  师:对,最爱的应该是妻子和儿女,想想,他会写些什么?书上没有告诉我们。我们来设想一下,假如我们是斯科特,死神已经在悄悄地向我走来,最后我要告诉我的亲人的,是什么,我会说什么?
  生:我觉得,我会写这样一段话:希望你们继续走我这条路,但是请你们切记,一定要掌握一个更好的方法。一定要在保证你们自己的生命的情况下探险,不要像你们的父亲这样,可以说是徒劳的失败。
  师:这是写给谁的?
  师:对,这是写给儿女的。但是给妻子的会怎么写呢?我很想知道这一点。他会怎么样对妻子说?他会说些什么呢?
  一女生: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写:虽然我不在了,但我在那美丽的天国永远爱着你。
  师:你觉得他会怎样回顾自己的这次探险,怎样向妻子交待?
  生:虽然我这次失败了,但是我相信我们的祖国有比我还要强的人,能征服那些,那些……
  师:更多的山峰与未知的极点。因为南极已经被谁占领了?不不,这个词说错了,叫“占领”吗?应该说是南极点上的第一个脚印,已经被别人踩下了。这本书他已经第一个阅读过了。——你刚才说的是他会无怨无悔。好!
  一女生: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这样写:我离去了,我静静地离去了。我的妻子,我的亲人呐,你们千万不要伤心不要难过,当我在临死之前,我感到了一丝温暖,那就是你们对我的爱,祖国和人民对我的爱。虽然我没有能够成为祖国人民的骄傲,但我已经尽力了。我希望我的祖国人民能够不断地为自己的理想去追求,一齐去征服南极点。在你去征服的时候,也不要去想什么失败,只要去想成功。我想你终会成功,我会在美丽的天堂为你祝福。
  师:课文中也有类似这位同学的话:“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他最后的话写给谁?写给未来能够找到他尸体的人。我们来把这悲剧的最后一页读一下。
  生读第13节“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己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我的遗孀’”。
  师:已经不再称“我的妻子”,而称“我的遗孀”。在那一刻,斯科特已经“死去”。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失败者在静静地等待着死亡的来临,而且在这个死亡之前他已经目睹了一个又一个伙伴的离去或者死亡。这里,谁是第一个“离去”的?他叫什么名字?
  生:“离去”的埃丈斯。
  师:能不能把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生读“一天,伙伴们可怕地发觉……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死去了”。
  师:这是第一个“走”的,第二个呢?
  生:第10节,奥茨。“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 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师:前面还有一句:“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为什么不敢说阻拦他的话?
  生: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奥茨出去就不会再回来了,如果阻拦也没有什么意义,就算是阻拦也改变不了奥茨要死这个事实。
  师:奥茨早就要自杀,他们曾经努力。但是,现在每个人都将离去,所以他们也就只能看着他独自向暴风雪走去。
  师:这是一个失败的悲剧。可是我们为什么说它是伟大的悲剧?为什么说它是伟大的?
  生:因为我认为这五个人在他们的失败当中很努力了。他们已经尽力去完成他们所要做的,所以他们不是鲁莽的,而是伟大的。
  师:能从总体上来概括,很好。但现在我们先需要更具体的证据,来说明这是一个伟大的悲剧。
  生:我觉得他们虽然在这次探险中失败了,但是他们的心灵依然非常高尚,在他们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们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自己的亲人。   师:课文中有许多语句可以说明你们两个人的话。快速阅读下去,马上把它们找出来,划出来。找出一句就举手。——哎,好像南极探险一样,第一个脚印,总是这几个同学踩到。
  生:我觉得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能够体现出这是“伟大的悲剧”:“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师:继续。我们需要细节,来说明他们的悲剧是伟大的。——我觉得他们完全有能力做另外——件事情。他们到了南极点,阿蒙森知不知道斯科特已经到过南极点?不知道,能不能证明他们没到过?阿蒙森知道他们没到过,可是他能不能证明他们没到过?确实不能证明,因为没有证据。因此他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在旁边什么地方做个证据,或者甚至把他的旗子拔掉,抹去一切证据,行不行?
  生:156页,“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着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我觉得在这里斯科特完全可以不帮阿蒙森作证,但是他作了,这可以表现出斯科特的高尚品格。
  师:哪一种高尚品格?
  生:就是为他所追求的事业……
  师:这是我们社会上经常在说的——我们社会现在缺什么?
  生:缺少诚信!
  师:诚信,那种科学精神,谁第一个到就是第一个。
  生:第9节。其中有一个细节是:“一天中午,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他们不得不放慢走路的速度,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带来厄运,于是作好了最后的准备。”我觉得这个细节说明了奥茨的精神,因为他的朋友是不愿意离开他的,他完全可以留下来。但是他为了让朋友多一点生的希望,他放弃了自己生的希望。我觉得他非常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嗯。“我”是不能够回去了,但是我要让我的伙伴们能够回去,我要让我的伙伴们带回去我的荣誉与失败——失败在这里也是一种荣誉。这一种牺牲精神,这一种无私的精神,这——种团体精神、集体精神。他想到的是团体,而不仅仅只是自己。他自己做不了了,但他希望自己的队友能够完成它。还有其他的吗?
  生:我觉得这一处,“3月29曰,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 运走去……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 遭遇到的种种苦难。”这一节说明了他们即使在生命的 最后一刻,遭遇了很大的痛苦的时候,也没有向世界哀 叹,这表现了他们那种非常顽强、非常勇敢的精神。
  师:这一处我觉得非常好,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它?比“坚强”、“顽强”更好?他们勇敢地面对的是什么?是困难吗?
  生:是死亡。
  师:死亡,坦然地面对死亡,已经达到一种无畏的境界:死神,你来吧,我们既然已经失败了,我们就接受这一切,坦然地面对我们的失败。——两个坦然面对,一个是失败,一个是死亡(板书)。还有吗?他们死的时候,身上带着什么?想象一下?作者茨威格怎么知道这个故事的?他们不都死了吗?仅仅只有日记吗?他们带了很多东西,文章中哪里写了?
  生:第6节,“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 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师:其实有完整的一段话:“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亡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其实他们带着的不仅仅是岩石样品,他们还带着沉重的电影机器。这时候他们记录的电影是什么?是他们的失败以及阿蒙森的成功!可是他们为什么不丢弃呢?这是他们感到耻辱的东西啊!这就是非常高尚的实事求是的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因为它记录的是人类的历史,不能够把它丢弃。茨威格就是利用这些东西,不仅仅是曰记,还有电影,才写下了这样逼真的故事;因此,当他们死后,人们是怎样地怀念他们的。是在哪一部分。我们来读一下:“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生读“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都是伟大的悲剧”。
  师:因此,这个悲剧不是一般的悲剧,仅仅只是死亡还不足以称为悲剧。我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了给人看。多么高尚的人呐,但是他在厄运面前失败了;因为他的高尚,所以他的失败就不再是“徒劳的失败”,把这个词换一下,你认为这个词(徒劳的)应该换成什么?
  生:我认为应该换成“伟大的心灵”。
  师:怎样的失败?
  生:光荣的失败。
  师:你认为呢?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
  生:我认为应该是“高尚的失败”,因为他们有 诚信,他们的心灵是非常美好的。他们在困难中磨 砺了自己的心灵,所以我认为他们是高尚的失败。
  生:我认为可以用“值得骄傲的失败”。
  师:因此,即使是失败,它也不一定就是徒劳 的。失败仍然可以是非常有意义的,永恒的。这一次 失败就成了对人类心灵的一次呼唤。同样在那个时 代,有一个英国的探险家来到了中国,他要一个人 登上珠穆朗玛峰,结果他——成功了?失败了? ——他留下了一句话,成为所有登山队员的座右 铭:你为什么要登山?他说,因为山——
  生:因为山就在你眼前。
  师:哦,因为山就在那边。不仅仅是登山,我们 的领域,可以涉及得更广。我们可以在许多领域中 留下自己的第一个脚印,留下人类的第一个脚印, 只要你有这样的勇气与信心,你就可以像阿蒙森和 斯科特一样,走得很远,人类是不会忘记这样的成 功者和失败者的。因此,当我们打开世界地图,你们 永远记住,它最下面最南边的一个点叫什么?
  生:南极。
  师:不。
  生:我记得应该是阿蒙森—斯科特站。
  师:好!我们也要把我们的名字记在亲人的心 中以及人类的文明史上。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教谈后
  对我而言,这册教材中的《珍珠乌》和《斑羚飞 渡》《丑小鸭》是上上签,《伟大的悲剧》《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之类是中签,而《安塞腰鼓》《黄河颂》便是 下签了。上午10时左右抽签,上台来的三位老师中 有两位开口就点《伟大的悲剧》,说是想看看我如何 长文短教。于是我只好接受这“不可能的任务”,进入 一场未知的冒险了。
  下午,等学生陆陆续续地到来,一问,才知道出 了问题,少部分同学已经“看”过课文,大部分还没有 来得及看,个别不知道上什么,还有连书也没有带来 的。
  课就这样开始了,一场冒险,斯科特式的已经注 定的“徒劳的失败”,却并非没有意义。究竟上得怎么 样,有录像在网上,有实录在这里,我不想再多说了。
  课在旁观者看来至少思路是很清晰的,但其实 更多的是一种随机的探索,我的计划老早就被打破。 譬如假如当时想出来的“他们是怎样一个个地走向 死亡的”这一分析,完全可以也应该放在开头,突出 “悲剧”之“悲”,然后再分析一个失败的“伟大”意义。 但是当我要求学生分析“悲剧”时,我发现学生已经 在关注“伟大”,那就这样吧,就抓住“伟大”,把课文 理一理p巴。
  后来吴礼明老师在离开徐州后写了一篇文 章,论述“用教材教”和“教教材”的区别,以此来解说 我为什么要把北大“山鹰社”与余纯顺的故事放入课 堂,说明我的这个设计不是导入法,而完完全全是同 一主题的互文性文本。他真是理解我!的确是这样, 这是几个互文性的文本,拈出来的目的是“作用于当 下”,作用于学生当下的生活,一个没有或者至少是 缺乏冒险精神的中国,一个只承认成功而不会把掌 声和鲜花送给第二名更遑论失败者的民族,一个不 谈论死亡的文化,如何来看待这个充满死亡气息的 无利可图的冒险的事2件的。当然,我的这个企图显 然没有能够完全地实现,因为柴还没有堆好,火的点 燃是需要犹豫再犹豫的。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教材使用研究视角未能凸显教材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核心作用。教材层级转化理论将教材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系统中的核心要素,为教师使用教材提供了新的解读视角。基于教材层级转化视角的教材系统包括官方教材、预设教材、运作教材和体验教材四个层级,教师可以通过参与教材四层转化过程提升其专业素养。  关键词:教材;教材层级转化;教师专业发展素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导师制的建立成为各个学校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由于缺乏导师制的活动设计,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基于“我当一周学生”教育教学体验活动实现了全员导师制的常态化运行。分析和总结导师制的育人策略,有利于高中学校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
期刊
摘要:优秀的园所文化是一所幼儿园教育理念的体现。为了提升教育质量,幼儿园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幼儿园如何挖掘校园文化,如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基于具体工作实践,幼儿园可以从创设自然童真的阳光环境,践行丰富多彩的阳光教育,建设至善至美的教师队伍和实施求实求真的阳光管理这四个方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
期刊
顾泠沅,1944年出生,江苏吴江人。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93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上海市青浦县中学教师、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以及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任副院长等职。特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教育功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编者按】1962年,18岁的顾泠沅考入复旦大学,遇到了影响他人生的第一位导师——著名数
期刊
问:我想请问冯教授一个问题,你的研究注重的是抽象和概括,这样在研究过程中,就必然忽略了许多具体的场景性的差异。我认为教师专业化应该和教育的实践相结合,否则我们会变成思想的梦游者,找不到生根的土壤。有这样两句话:结了婚的女人不一定会生孩子,生了孩子的女人不一定会结婚。所以我把它变通一下:经过了某种专业化培训的老师不一定能生出很好的考试分数,能得到很好的考试分数的老师也不一定就受过很好的专业培训。我想
期刊
台下教师提问:批评“那一代”的老师,你们想为下一代建设什么样的语文教育?自己又会留下什么呢?  蔡:就我自己而言,我希望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能对得起自己的学生以及自己的良知,摆脱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耻辱感,至于说要要留下什么,我觉得一切都是中间物,都可能被时间所淘汰,不一定非要留下什么不可,因为我们的下一代肯定也会批判我们。  卢:我们之所以要批评“那一代”,是因为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他们那一代有很多
期刊
说句实在话,徐州之行的三节课,可能是我到外面听过的最差的三节公开课。  首先,新的课程改革应该说在全国已经拉开了帷幕,新课程要求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一叨尊重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但是三节课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忽视了学生 的主体作用,而成为一种教师个人魅力的展示活动。 三位教师竭尽全身之能事,将自己的全部解数拿了出 来,用以展示自己的才能与语文的魅力,但是,结果如
期刊
干:严老师,作为一个老师,你为什么要编这么一套书,按什么样的理念,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严:我喜欢语文老师的工作,但二十多年来,我觉得做一个语文老师没有自己的尊严,没有一种价值自我实现的感觉,在一种强烈的内心驱动之下,想改变这一点,所以才想去建设一点东西。有十来年的时间我都是一个人在做这件事,现在这套书出来了,我更想听听大家的意见,编这样一个读本是否有价值和必要?语文课应该怎样上?我倒真想跟大家
期刊
李:校长应该为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做些什么?  黄:我用六句话来说明做的事情:给一个空间让教师去创造,给一个权利让教师去选择,给一个问题让教师去探究,给一点时间让教师去思考,给一个场景让教师去学习,给一个平台让教师去彰显。  陈:对老师我们是自己培训,自己制定标准,自己承认,当老师发展到某个阶段,我们相应地给予某方面的培训,比如我们从国内邀请著名专家到集团对老师们进行培训。  卢:我认为关键在于怎样
期刊
摘要:PRT是一种教学理念,提倡玩中学(Learning by playing),读中学(Learning by reading),思中学(Learning by thinking)。在基于PRT理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会遇到英语教学活动在班额较大的班级难以实施,家长的亲子教育参与程度影响学生成绩等问题。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采用行动研究法解剖PRT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并反思改进策略。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