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等学校教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ju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结果,“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互联网应用到教育领域,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尚未解决。因此未来高校师生需要创造性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主动地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革,从而全面提升高等教学质量,让互联网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23-0133-3
  Absrtact: “Internet +” means applying Internet thinking mode into various industries, “Internet + education” is a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it is the inexorable trend of teaching refor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to education has promoted a number of new teaching methods, these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ideas have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to higher educa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a conclusion, in the future,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need to creatively use the advantages of the Internet, and actively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s or methods, 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ade the Internet better serve the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Internet +”;Higher education;Teaching reform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理念。“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1]。进入2016年,“互联网+”模式逐渐在各行各业爆发起来。
  在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期间,一项针对“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在华国外青年的问卷调查显示,高铁、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成为这些在华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而其中“网购、支付宝、共享单车”3大发明都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而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如今,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作为教育行业工作者,我们将互联网科技与教育领域相结合产生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互联网+教育”,它通过互联网重塑人们教育和受教育的观念与思维,使得传统的课堂教育面临着重大改革和挑战,也是新的教育机制形成的重要契机。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正悄悄地进行着。
  1 “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著名的教育学家潘懋元认为“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2],从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来看,教育同社会存在必然性关系,即“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3]。影响教育的首要因素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两者直接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设置和课程,以及教学技术和方法等[4]。
  教育技術历经了从竹简到造纸、从刻版印刷到活字排版、从打字机到互联网等的变革发展。这一系列技术变革不但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效率的提高。在信息技术时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学规模、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等,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2]。
  2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典型应用
  虽然“互联网+”理念在国内2012年才被正式提出,但其应用早在互联网大规模普及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互联网+教育”也不例外。以下是“互联网+教育”的几个典型应用。
  2.1 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是“互联网+教育”最早的体现形式,它是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便于跨地区供读者进行网络查询和传播。进入21世纪,各个不同的大型数据库都在不断的更新升级,其功能也在不断地完善,人们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正因为如此,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各大高校尤其是具备完整数字图书馆的重点高校,其教学与科学研究步入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阶段。
  2.2 网络精品课程 网络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但是在高校中,却普遍存在“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诸如,精品课程网站上部分教学内容过时,教学理念未能与时俱进,教学内容也没有及时更新,许多精品课程质量明显下降等。因此点击率低,有的甚至常年无人问津,于是很多精品课程网站都成了“数字废墟”,形同虚设,很多真正有价值的质量高的精品课程还没有完全开放,所以大部分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质是在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最近几年在教学改革项目指南中已经不再作为重点资助内容。   2.3 “可汗学院”等网上开放课程 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是由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教育性非营利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其教学内容将从幼儿园到高中以及大部分的大学课程都包括在内。除了可汗学院之外,世界一些知名高校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了吸引优秀生源,将部分课程的全部课件、视频资料公布在网络上,充分展现了学校的软实力。我国的网易公开课也收集了30万门开放课程。
  2.4 微课 “微课(Micro Learning Resource)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5]从内容来说,“微课”不是单一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而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6]。“微课”主题突出、针对性强,不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也没有固定的教学对象和目的,是典型的“碎片化”知识传授方式。微课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是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平台,也是“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6]。近2a来,“微课”建设在各大高校开始迅速发展。
  2.5 慕课 慕课(MOOC),英文直译“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最近新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MOOC课程不是搜集,而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某一个共同的话题或主题联系起来的方式方法。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
  2.6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在课前,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风格和呈现知识的方式,课堂内的宝贵时间,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
  2.7 网上免费大学 除了以上“互联网+教育”产生的新鲜事物之外,还有一种新形式的免费大学开始在网络上出现,如美国的University of the People采用免学费、无校园方式进行网上授课,网上考试,网上拿学位,从而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这种教育方式一旦大规模展开,将对传统的高等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
  3 “互联网+教育”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3.1 教学资源开放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产物有一个共性就是教学资源开放,它打破了地域、学校、专业和课程的限制,让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资源变得触手可及,优质教育资源不再为一流大学所独有。学生可依据个人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3]。学生不用去教室,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需要拥有一台联网的电子设备(电脑、ipad或手机)即可,时间和空间上更加自由,更加便利。
  3.2 对师生要求更高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不再是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解,而是自主学习探索,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更多地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动脑筋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依赖老师传授一切知识。因此对于许多不愿意动脑的学生来说,要求更高了。而对于老师来讲,虽然不需要在课堂上讲授基本知识了,但是需要辅助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尤其是学生自学后通过发散思维针对各种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对老师而言,要求实质上也提高了。
  3.3 可实现教育民主 高校传统的教学因其采用课堂授课的方式,如果进不了学校,就意味着很难获得系统的知识,对于某些有疾病而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很难接受正规的教育。另外,各学校之间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参差不齐,进不了一流的大学也就意味着接受不到一流的学习资源,有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任何人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教育,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甚至不分国别,真正地让教育实现民主化。
  4 “互联网+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正处于“互联网+教育”的起始阶段,要让“互联网+教育”真正服务于社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4.1 自主学习质量难以保证 由于网络教学更强调自主学习,更灵活更高效,也更具个性化,但是各个学生之间的水平;是有差异的,自学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是有差异的。此外,各人自觉性自控力也是有差异的。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更乐意拿着手机看新闻、电视剧、聊天,而不是认真听老师讲课,如果让学生自己在下面自学,能有多少学生能挡住互联网上电视新闻的诱惑而专心学习呢?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都很难得到保障。
  4.2 学习效果难以评价 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确有诸多的便利,但是如何公平公正地评价其学习效果,是目前尚未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各个学生学习的进度不相同,学习的时间不相同,什么时候进行评价?采取何种手段进行评价?如果考试也跟自主通过网络学习一样,在网上进行,看似极为简单便利,但是涉及到个人利益问题时,如何保证网络考试的真实性?没有面对面,如何进行监管?这些问题成为评价“互联网+教育”时代评价学习效果亟待解决的难题。
  4.3 网上教学资源良莠不齐 当今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很多,但品质也是参差不齐,如何利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佳的学习资源也是“互联网+教育”时代面临的难题。此外,网上的各种资源很丰富,有的资源是正确的,有的资源是错误的,会导致初学者难以明辨是非,而为了获取更权威的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上搜索,成为信息的奴隶,还不一定能保证找到准确的答案。
  4.4 学习缺乏系统性 “互联网+教育”时代给了学生们很大的自由,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但正是这种自由会让许多学生避重就轻,选择简单易学的课程,理论较深的就不愿意学;此外,每个专业领域都会有较多的课程需要学习,而且很多课程内部是存在联系的,学生在选课之前如果没有专人加以指导,学习就会存在盲目性,如果相关的先行课程没有学过,还会大大增加学习的难度,绝大部分学生也很难将不同课程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而且,目前正流行的“微課”只是某个重点或者难点内容的独立讲解,虽然能把某些知识点讲解得很清楚,但是并没有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串联起来,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学生最后获取的知识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
  4.5 对网络存在依赖性 信息大爆炸时代,由于学习资源的便利,使得很多学生都想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本领,这样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容易浅尝辄止,不能深入学透各门课程的本质内容。遇到任何问题只会上网查阅,离开了网络就成了文盲,这也是“互联网+教育”时代的一大弊端。
  4.6 缺乏师生间的直接交流 教师是一本活的教科书,我国传统教育一直对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规定教师除了具有“言传”的功能之外,更大的功能在于“身教”“互联网+教育”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教师对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帮助作用,这是未来在互联网教学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采用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师与学生研讨的方式,将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
  5 结语
  “互联网+教育”让高校学习的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革,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还会让高校教育模式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互联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而言,的确给师生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同时存在着诸多问题还没有解决,高校师生需要创造性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主动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大学师生的学习生活质量,着力实现从传统灌输式课堂向互动式课堂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全文)[A].2015.
  [2]潘懋元,陈斌.“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J].重庆高教研究,2017,5(1):3-8.
  [3]潘懋元.理论自觉与实践建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51-161.
  [4]牛贞福,国淑梅,颜亚男,高霞.互联网背景下食用菌课程的创新教育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0):243-244.
  [5]焦建利.维克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6]王建军.“互联网+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6,11(34):60-62.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大纲设计《数据结构》微课程主题,通过搭建微信学习平台,确定《数据结构》微课程的教学应用模式,实现基于微信平台的《数据
在当今的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其应用也逐渐地广泛了起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将计算机的交互控制功能和电视机的视听信息传播结合到一起,构成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使计算机设备能够具备各种多媒体信息功能。近年来,随着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的数据量变得越来越庞大。因此,就需要通过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来对其进行有效的压缩,从而更好地使用这些多媒体信息。目前,数据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通信技术在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管理阶层对信息管理技术的更新更加重视,同时也十分关注企业信息安全的
广播电视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精神生活。现如今,人们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加强广播电视技术调试,提升广播电视播出质量。对此,本文将结合我台即永川
目的:筛选适宜安徽沿江地区改良式塑料暖棚番茄越冬栽培用品种。方法:比较分析8个供试番茄品种在安徽沿江地区改良式塑料暖棚越冬生长情况以及产量性状指标。结果:从商品性、增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由4G迈向5G,也掀起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我国高度重视5G发展,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积极推进。5G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阶段的重要转折点,从技术上来看5G是对于4G的
该文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固体废物浸出液中32种挥发性卤代烃的检测方法,并且对各项目的线性范围、检出限、精密度及回收率等进行了分析。
摘 要:通过分析章丘市土壤定位监测点监测数据,研究章丘市测土配方项目实施以来的土壤养分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章丘市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呈上升趋势,有效磷含量有所下降,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土壤质量保护对策,以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土壤养分;分析;章丘市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7-63-02  Abstract:By ana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对于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迅速的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传输平台,因此,网络的管理就会变得非常重要,网络管理的
摘 要:通过在潜山县开展瓜蒌氮肥总量控制试验,为进一步修正和完善优化施肥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潜山县瓜蒌生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合理施用氮肥,可以有效增加瓜蒌产量,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增加氮素的贡献值。  关键词:瓜蒌;氮肥;试验;潜山县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3-0062-02  为了进一步阐明不同作物养分吸收规律、施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