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在校大学生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卫生影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使用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校的大学生共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1次/1d,连续治疗1周。观察组在传统推拿的基础上进行贴扎治疗,连续治疗1周。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对比,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影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2.9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75.44%,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传统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青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肌内效贴;神经根型颈椎病;
  1.研究方法
  本实验开始于2020年10月12日,截止于2020年12月。從黑龙江冰雪体育职学院大一至大三的在校大学生中通过调查问卷筛选160名同学来完成本试验,患者年龄为19-21周岁,平均20周岁,病程最短的为2周,最长的为20周,平均病程16周。根据查体及X光片颈椎正侧位检查结果和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脱落46例,参加试验共114例,其中男同学60例,女同学54例。纳入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版《中医证候诊断疗效标准》[1]和中国康复医学会2007年版《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制定。符合以下标准:1、有慢性劳损病史;2、颈部疼痛伴有向上肢的放射性疼痛或麻木;3、颈部活动度降低,触诊可在颈肩部触到压痛或条索样结节,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叩顶试验阳性,颈椎挤压实验阳性;4、X光片显示生理曲度变直或反曲,椎间隙轻度狭窄或正常。排除不符合以上标准者,排除正在接受其它治疗者,排除近期有颈部急性损伤者,排除其它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排除怀孕期妇女,排除不同意参加本研究者。剔除不能配合治疗或治疗期间出现较严重不良反应者。脱落病例属于需要奔赴实习基地,不能完成后续治疗者。按照随机对照表将全部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具体见表1。
  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进行治疗,具体操作是患者取坐位,先在颈项部采用拿法、滚法、掌揉等手法进行3-5min的放松,促使紧张的肌肉放松。然后用点按风池、翳风、肩井、肩俞等穴位,拿捏、弹拨颈项部等进行舒筋活血、和络止痛的手法约10min。然后采取颈项旋扳法,患者取低头含胸放松位,施术者站在患者的侧后方,用同侧手肘内弯托住患者下颌,在确定患者充分放松后,将患者头部向本侧旋转、后仰并向上拔伸,在接近极限度时,微微用力继续旋转5°左右,可以听到轻微的弹响声,然后再进行另一侧的颈项旋扳。最后再用拿法、揉法等进行1-2min的放松手法。对照组每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长20min左右,连续1周为一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推拿治疗的基础之上增加肌内效贴的贴扎,贴扎方式为以颈部痛点为中心,用X字型贴布向四周以自然拉力贴扎;用I字型或Y字型沿着评估为力量薄弱的肌肉走向,沿着从上到下、从近端到远端的顺序,用约40%~50%的拉力进行贴扎。贴扎在推拿治疗结束后进行,每日1次,到第二日开始推拿治疗时摘除。连续1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后,统计对比两个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疗效评价为临床症状和X光片综合评定,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痊愈为临床症状好转75%及以上,X光片显示曲度或间隙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有效为临床症状好转30%及以上,X光片显示有改善;无效为临床症状改善不足30%、甚至无效或加重,X光片显示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 (痊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研究结果
  观察组痊愈19例,占比33.33%;有效34例,占比59.65%;无效4例,占比7.02%;总体有有效共53例,占比92.98%。对照组痊愈14例,占比24.56%;有效29例,占比50.88%;无效14例,占比24.56%;总体有有效共43例,占比75.4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果见表2.全体患者在治疗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颈椎病本来常见于中老年人,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其发病率显著提高,而发病年龄日趋降低,据统计青少年患者已经占据总体颈椎病发病人群中的约20%。肌内效贴是1973年由日本发明,最近20多年在我国逐渐普及,现在主要应用在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领域。曾文壁等用整脊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性眩晕60例[2];潘慧茹采用常规物理治疗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椎病30例[3];葛恒采用推拿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4];均取得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这足以证明肌内效贴对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结合本次试验结果,证明推拿手法结合肌内效贴贴扎针对青少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是行之有效的,而且肌内效贴操作简单,方便普及。当然,本研究因样本量有限,所得出结论不一定准确,尚需其它大样本量实验结果支持。
  4.参考文献
  [1]ZY/T001.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大学出版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
  [2]曾文壁,罗岚,李文纯等.龙氏整脊手法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椎失稳所致颈性眩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20,32(5):955-958.
  [3]潘慧茹.肌内效贴贴扎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研究[J].运动人体科学,2018,8(8):13+16.
  [4]葛恒.手法复位结合肌内效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其他文献
【摘要】 创伤骨科研究离不开标本照片,标本照片在创伤骨科临床和实验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的拍摄不同于静物摄影,因为它能必须真实地立体地反映组织的病理变化。拍摄者除了应掌握熟练的拍摄技术外,还要熟悉创伤骨科临床和实验研究标本的特点。本文报道在长期的拍摄实践探索中,积累的对创伤骨科临床和实验研究标本的认识和拍摄技巧。  【关键词】 创伤;骨科;标本;相机;拍摄;反光;光圈;快门速度  医学研究
期刊
【摘要】目的:评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实施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复发率。方法:针对72例本医院诊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纳入实验资料,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是抽取时间,以奇偶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36例。分别予行常规治疗、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比对两组治疗前后宫内微环境相关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1)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宫内微环境相关指标具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980nm半导体红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对BPH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293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性功能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患者6个月后的性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外科手术治疗不能仅仅只追求临床疗效,更要想办法为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尤其是针对前列腺的手术方案对患者家庭性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耳后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8月起,至2020年8月共搜集病例资料88例,将以上耳鸣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对照组(n=44)在鼓室内注射利多卡因,而实验组(n=44)在耳后区域注射利多卡因,利用TEQ评分量表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的耳鸣情况,计算治疗有效率,再分别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TEQ评分差异并不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10.23.8)
期刊
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患者中常用的一种抗细菌感染药物,这类药物对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杀灭作用,而抗菌药物又主要包括抗生素、半合成抗生素以及人工合成抗生素,其中抗生素是指微生物产生的天然物质,例如青霉素、四环素以及庆大霉素等;半合成抗生素指的是基于抗生素,在对其化学结构作进一步改造从而获取的抗菌药物,例如多西环素、氨苄西林、利福平以及阿米卡星等;而喹诺酮类、磺胺类以及硝基咪唑类等均属于人工合成抗生素,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和利培酮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42例,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利培酮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利培酮组的FBG、2hBG上升幅度与氯氮平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利培酮组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与氯氮平组相比 ,明显更低(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2周,均停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异位妊娠(EP)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异位妊娠患者,按照随机排号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各30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预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同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输卵管再通率以及再次宫内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比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比组,肛门排气时间、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结果,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结果提示无明确恶性特征的87
期刊
摘要:目的 思考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女性絕经后取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出本院2018/1—2020/1期间接收的摘取节育器的绝经妇女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选择手术取环,术后抗菌消炎治疗模式;实验组选择取环前需用米非司酮药物,并于阴道处放置米索前列醇,对比两组的取环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取环率(86.67%)明显超过对照组(18.33%),且实验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觀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4/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