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西南边疆币政与政治推进

来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me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政府基于抗战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考量,自法币改革后,在西南边疆积极推行币政,以期实现其政治意图.一方面,基于共同目标与特定利益的考量,中央与地方当局发生多元互动的有效整合,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金融管理,将一直自成体系的西南金融圈纳入到中央金融体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其政治意图推进和边疆治理;另一方面,国民政府在西南边疆币政推行过程中,地方当局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抵制,呈现博弈之另态,反映其经济整合之另一侧影.
其他文献
马克思探讨科技与文艺的关系,往往通过物质生产领域、社会领域、意识形态领域等诸多“中间环节”进行,关注科技与文艺两者间接的、潜在的关系,成为马克思科技与文艺思想的重要特点。具体就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来说,自然科技深刻地改变了物质生产领域,特别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对它们产生了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进而对与之紧密相关的文学艺术产生重要影响。自然科技也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领域的发展和变革,进而引发与“特定社会发展形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文学艺术的明显变化。自然科技还对以想象和虚构方式解释世界的意识形态和它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失信被执行人就业资格受限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既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司法实践中也没有达成共识。在实践中,出现了失信惩戒措施泛化和扩大的倾向。实际上,在非特定职业范围内,此种就业限制在一定程度侵犯了失信被执行人的宪法权利,符合就业歧视的构成要件,特别与前科制度相对比更反映其歧视性,而且不认定其为就业歧视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总之,将对失信被执行人就业资格的限制视为失信惩戒措施的做法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就业歧视。
宋廷在南丹州地区的统治政策从初始时羁縻到中期经制再到后期羁縻,其政策转变是众多因素影响作用的结果.文章对这一政策变化过程进行了考察,认为这些变化既是宋朝各种政策合力作用所致,又是宋朝多股政治势力较量推动,还是各种社会问题累积的结果.南丹莫氏对宋朝体制产生极大政治认同,民族间也在交往交流中实现文化认同.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rn“泉州申遗成功,朋友圈都刷爆了”“能在古城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真好”……千年古城泉州,洋溢着自豪与自信.rn7月25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审议,成为我国第56项世界遗产.
期刊
1929年中国实行新税则后,走私活动渐趋猖獗,为使海关打击海上走私时有界域可循,国民政府划定了缉私界线.各部门在划界工作中,对现代海权理论和划界原则进行了重新认知,采用国际通行的"毗连地带主义",确定了以三海里为领海界线,十二海里为缉私界线.缉私界线的划定是以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为依据,日本却以强权逻辑进行干预,使该制度的制定和推行大受影响.不过,值得肯定的是,缉私界线的划定与施行是国民政府积极运用国际准则维护海洋权益的行为,展示了其在现代国家建设与履行国家职责方面的进步.
民国前期"西南政策"以云南为中心,联合川、黔,扩展到桂、粤五省联合,又与孙中山护法运动相结合,成为与"北洋"对立的南方政治主张的统称."西南政策"因时间与空间的演变而发展、流变甚至扩张,国家主义是"西南政策"的主流,同时也存在以云南为中心的地方主义色彩.由于时代、客观条件及领导人等因素,"西南政策"最终走向落幕,但其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历程中代表的地方性视角或者说是"西南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聚焦于钟书列举的域外六位学者有关"内亚史"研究的理路,以伯希和、塞诺和傅礼初治学手段与方法为例,指明该书阐析上述学者治学要旨的兴趣动机和学理依凭.伯希和兼治汉学、阿尔泰学,专精考证,构成自洽的学术体系,为钟焓所倾羡,亦与钟氏本人之学业旨趣相契合.塞诺尤其傅礼初继承伯氏之衣钵,又采纳社会科学方法对"内亚史"进行改造与拓展,所呈现的通达与博大,钟书也从20世纪学术范式转型的背景中给予肯定.钟书从方法论和逻辑思路等层面进行的新阐释,反映出中国大陆新生代学人文献处置手段的多样化及其眼界拓展的新气象.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历来是战胜敌人的法宝.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方针.毛泽东主席用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怀,关心和爱护非中共知名人士,尤其是文化艺术界的艺术家.这里我们从毛泽东和党外人士的交往中,摘取几个小片段,和读者共同追忆毛泽东敬老崇文的故事.
期刊
自唐以降,官方祭祀青海湖即已开始.延至民国,青海马家军阀借祭海与蒙藏部落会盟以实现自己在蒙藏地区的统治权势,而中央政府则借国家祭祀之名,将其执政全国的讯息渗透到民族地区,进而加强对青海省政府的钳制.双方围绕祭海会盟展开一系列明争暗斗,权势的此消彼长在此表现得分外明显.祭海会盟虽是仪式,但其政治含义重大,通过祭祀,增强了少数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维护了西北边疆稳定,在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支援抗战上意义深远.
"二战"结束后,越南国内外形势复杂.陈修和作为民国政府的军事专家参与入越对日受降工作.由于战时曾多次进入越南调查处理中越交通运输、保障国际援华物资线路畅通的经历,陈修和熟悉越南历史文化,对越南问题有深入了解.他同情和支持越南的民族独立斗争,帮助胡志明协调解决各种问题,与越盟有一些合作,阻滞法军返越,间接促成法越谈判,对越南民族独立事业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