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治税 服务地方经济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做好新时期税收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作为地方税务部门,应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税收工作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税收工作的各个方面,不断提高税收管理工作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税收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方税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税收管理工作水平应着重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依法治税,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依法治税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从依法治国的高度来深刻认识依法治税的重要意义。清醒认识作为依法治税主体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牢固树立依法治税观念。首先。规范和强化税收征管。坚持依法征管,应收尽收。确保地税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着力加强税收政策研究,挖掘政策潜力,堵塞政策漏洞,争取政策支持,狠抓政策落实。推进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公平分配的税收制度,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其次,正确处理组织收入与依法治税的关系。越是收入形势严峻,越要旗帜鲜明地贯彻落实依法征税的组织收入原则。既要坚决制止有税不收和人为调节收入进度,更要坚决杜绝寅吃卯粮收过头税、转引税款和虚收空转。严格按照国家法定权限和程序,加强减免税、免抵退税和缓税管理。再次,认真落实各项税收调控措施。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实施好结构性减税政策。认真落实增值税全面转型改革措施,支持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积极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公平社会负担,促进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努力落实好调整出口退税率政策,加快办理出口退税,支持产品出口。此外,还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税法宣传。只有让税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才能使税法在全社会得到较好贯彻落实。加强税法宣传教育。不仅是加强税收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推进依法治税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应根据新形势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法宣传,使全民纳税意识普遍得到提高。广大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广大税务干部依法行政、依法计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科学发展环境和税收法治环境。
  
  科学管理,提高税收的征管质量和效率
  
  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来源于规范高效,也就是说,要大力实施税收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规范税收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平稳较快增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财力保证。第一。大力推进税收专业化管理。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继续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下,以加强对大企业、重点行业的税收管理和服务为突破口,全面推行税收专业化管理。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区分不同纳税人的规模,切实加强对大企业和重点税源的税收管理。第二,深化税源税种管理。严格户籍管理,细化分类管理,强化以票控税。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建立健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机制。全面提高税源管理的水平。尤其重要的是。应根据不同税种、社保费和基金的管理规律和特点,实施针对性管理,如运用信息化手段,扩大重点税源的监控范围。强化对重点纳税大户、重点税(险)种和重点项目的监控等等措施,全面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状况,做好税源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控管理。第三,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适应深化税制改革、加强纳税服务、规范征收管理等工作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税收管理服务和制度创新的支持作用,促进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税收征收率、降低征纳成本。为各项税收工作提供技术保障。管理信息化在税收工作中的运用,既是提高征管质量的有效途径,又是防止以权谋私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行政管理、税收业务、决策支持、外部信息应用等所有职能的功能齐全、信息共享、监控严密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把税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到统一的征管软件中,达到“机器管人”的目的。如税收定额、纳税数额、停歇业等基本信息一旦生成。基层征收单位必须向上一级主管部门请示后,方可变更。这样就大大削弱了基层执法人员的权力。上级税务机关也可通过税务管理信息系统,监控所有税务人员的执法行为。
  
  文明征税,优化税收服务
  
  文明征税,就是要加强和改进纳税服务。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丰富纳税服务内容,改进纳税服务方式,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促使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度,自觉依法纳税,共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应坚持以纳税人为中心,拓宽服务范围。创新服务产品。实行精细化服务。引导地税工作者树立换位思考意识和良好的税务职业道德,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积极开展“三优一满意”(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满意在地税)活动;以方便纳税人为出发点,全面推行“前台受理后台审核”的“一窗式”服务,实施全程办税服务、首问责任制、事前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延时服务等优化纳税服务措施,为纳税人提供亲近化、个性化服务;积极推广网上办税、银行网点报税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多种申报缴款方式,为纳税人办税提供最大方便;实行纳税人信息“一户式”管理,简化要求纳税人报送的报表资料,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加强干部职工心理调适,让大家懂得是纳税人的钱养育了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从而不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为纳税人服务的水平。
  
  以人为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地税工作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人的能力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才能使地税工作者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才能将地税工作的发展放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整体中去统筹部署、全面推进。
  一是加强学习,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地税干部应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切实把理论学习当作一种神圣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身追求、一种成长途径,做到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以学促干、以干促学,使地税干部队伍成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学习型团队;各级地税部门应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能力素质,帮助干部“能干事”、“干成事”,特别是要结合地税工作实际,突出重点,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进行培训,如对办税服务厅人员、税收管理员、税务稽查人员、出口退税管理人员、反避税人员、税收分析人员等“六员”开展的技能培训,就应加强针对性。同时,还应探索税务干部终身教育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工作。
  二是反腐倡廉,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我们要针对地税工作特点。围绕地税核心价值观。全力渲染廉政氛围,通过设立“廉政文化长廊”,开辟“廉政文化宣传专栏”,悬挂廉政宣传标语,建立廉政墙,撰写廉政格言警句,工作电脑设置廉政屏保等方法,使所有干部职工时刻绷紧廉政弦,坚决抵制不廉洁行为;全面丰富活动内容。通过开展反腐倡廉演讲比赛、廉政文化征文、书画摄影比赛、廉政歌曲传唱、家庭助廉等活动,消除大家的“向钱看”思想;全心注重人文关怀,通过推行开门纳谏、困难家庭帮扶、邮寄爱心包裹、五必访、引入激励机制等举措,把大家的工作热情集中到税收工作中来,把大家的行动统一到“三个一流”、“全面创优”工程中来,让大家在工作中体会快乐,在奉献中感受幸福。
  
  责任编辑:金雯
其他文献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是由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所决定的。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对
近年来,扬州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认识,以构建新型社区治理模式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在2009年11月召开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扬州一
2008年的11月9日至18日,我在灾区绵竹度过,这短短的10天经历远比我的30年人生要重了沉了很多。在绵竹的每一天,我的脸都是湿漉漉的,我的眼囤是红的;每一天,都会遇到很多江苏的老乡,
<正>素有"江海明珠"之称的江苏南通市是我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源地。改革开放以来,当地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建立健全群众自发维权、政府积极引
随着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南通成为苏中、苏北连接上海、苏南的“交通枢纽”。对于与上海直线距离仅为60公里的海门来说,更大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从此真正纳入了上海一小时都市圈。
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全国的逐步实施,一些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未经加工和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经认证合格,已获准使用无公害农产
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会议,已经为宣传思想工作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吹响了“集结号”。此时,处于一线的宣传思想工作者如何顺势而为,已成为亟待完成好的新课题、新任务。我们东海县围绕这一新课题、新任务进行了新探索、新尝试。    一、认清要求,掌握内涵,明确目标,把握宣传思想工作服务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首先解决好思想共识形成问题。要深刻理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推动
公平正义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共同美好的向往和追求,也是具体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尺度。党的十七大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提到了全党面前。作为国家主管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工作人员当前尤其应该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努力提升工商行政管理水平。    公平正义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生
通过对河南省47年来稻作发展的回顾和分析,认为河南省水稻生产有较大的潜力,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主要限制因素等,提出了稻作改革改革对策与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