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整个语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也是摆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重要教学课题。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成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教研的重点。本文以如何创新初中作文教学思维为指导,结合笔者教学工作实践,重点对创新作文教学的思路、方式和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 作文教学 创新思维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大力鼓励学生作文创新
新语文课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教学工作的主体。这一思想,颠覆了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认识观。这就要求在语文作文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努力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解并尊重学生,并辅以有效而科学的激励教学,鼓励学生在作文学习中求异创新,发他人之未发,写他人之未写,积极进行写作创新。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上,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作文教学氛围,通过创设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作文,使其自身个性得以完全展现,进而能够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应大力倡导自由式作文,具体是指在作文练习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在确定基本的写作方向的大前提下,倡导学生自己拟写题目,自行构思作文,提高写作练习的灵活性,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学习舞台,让学生展现真实的自我,让学生通过作文习作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进而调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写作。在激励学生作文创新上,教师应全面认识自身在作文教学中的引导者角色作用,在具体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运用鼓励式的语言,帮助学生学习作文。例如,在作文评语上,语文教师应一改传统的指导式语言,多运用激发式、讨论式和谈心式的评语对待学生的习作,感染学生并激发学生进行作文创新。对于作文创作优秀的学生,语文教师应树其为榜样,引导大家学习;对于作文创作较差的学生,语文教师应采取谈心鼓励的方式,重点通过评定分值奖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作文学习氛围,大胆进行作文创新。
二、以实践为教学主线,强化学生作文学习基础
新语文课标指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努力使作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生活,通过真情实感的表达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笔者认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以实践为教学主线,通过组织引导学生感受实践、学习实践,将作文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打牢学生作文学习基础,指导学生练好作文“基本功”。在感受实践方面,语文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语文课堂,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实践实习活动,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及实践,让学生接触社会和大自然,感受社会和大自然,积累语言,活跃思维,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增强并激发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和愛好,拓展学生的作文,社会题材来源的同时,培养学生作文创作的动机和热情。在学习实践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生活,体验学习社会和生活,做社会实践的有心人。作文是生活的再现,源于生活实践。就中学生来讲,中学生缺少的不是具体生活,而是对生活的体验、学习和感悟。因此,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和结束后,教师要开展专门的社会实践作文讨论会,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社会和实践情况的学习和感悟,用撰写作文、日记、体会等方式记录下来,通过对生活学习体会的点点滴滴,阐发对生活的认识,以文言志。最终,通过实践的有效触动,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
三、以情感为教学主导,引导学生积极作文创作
新语文课标指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避免空话和套话,要求倡导学生在作文学习中抒发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思,说真话、抒真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以情感教学为主导,指导并帮助学生进行作文学习,以达到较好的作文教学和学习效果。首先,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在作文学习中抒发真情实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只有引导学生从发自内心身处的感受写文章,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作文学习的真谛,例如在记叙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以“最难忘的事”为题,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人生经历中最为动情的时刻和事件,引导学生写自己想说的,用最为自然的语言表达自己心灵最深处的想法,有感可发,思如涌泉,写出意切情真的优秀习作,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在自我情感有效抒发的过程中获得进步和提升。其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以情感为作文教学的切入点。学生的情感变化是学生积极进行作文创作的动力,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善于借助学生情感波动来进行教学,例如,针对学生观看的一部优秀影片,指导学生撰写评论;针对学生考试失利的感受,指导学生练习写作心得体会;针对学生喜欢的电脑游戏等,指导学生撰写相关的说明文;等等。第三,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中学生社会和人生阅历较浅的情况,擅用联想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深化自身情感体验,创造属于学生自己的个性文字。
参考文献
[1]朱学海,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的策略,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
[2]汪建英,谈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0(7)
关键词 初中 作文教学 创新思维
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大力鼓励学生作文创新
新语文课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教学工作的主体。这一思想,颠覆了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认识观。这就要求在语文作文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努力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理解并尊重学生,并辅以有效而科学的激励教学,鼓励学生在作文学习中求异创新,发他人之未发,写他人之未写,积极进行写作创新。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上,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开放的课堂作文教学氛围,通过创设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作文,使其自身个性得以完全展现,进而能够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应大力倡导自由式作文,具体是指在作文练习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在确定基本的写作方向的大前提下,倡导学生自己拟写题目,自行构思作文,提高写作练习的灵活性,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学习舞台,让学生展现真实的自我,让学生通过作文习作感受人生的喜怒哀乐,进而调动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写作。在激励学生作文创新上,教师应全面认识自身在作文教学中的引导者角色作用,在具体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运用鼓励式的语言,帮助学生学习作文。例如,在作文评语上,语文教师应一改传统的指导式语言,多运用激发式、讨论式和谈心式的评语对待学生的习作,感染学生并激发学生进行作文创新。对于作文创作优秀的学生,语文教师应树其为榜样,引导大家学习;对于作文创作较差的学生,语文教师应采取谈心鼓励的方式,重点通过评定分值奖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形成“比、学、赶、帮、超”的作文学习氛围,大胆进行作文创新。
二、以实践为教学主线,强化学生作文学习基础
新语文课标指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努力使作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和生活,通过真情实感的表达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笔者认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以实践为教学主线,通过组织引导学生感受实践、学习实践,将作文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打牢学生作文学习基础,指导学生练好作文“基本功”。在感受实践方面,语文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语文课堂,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实践实习活动,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及实践,让学生接触社会和大自然,感受社会和大自然,积累语言,活跃思维,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增强并激发学生的作文学习兴趣和愛好,拓展学生的作文,社会题材来源的同时,培养学生作文创作的动机和热情。在学习实践方面,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生活,体验学习社会和生活,做社会实践的有心人。作文是生活的再现,源于生活实践。就中学生来讲,中学生缺少的不是具体生活,而是对生活的体验、学习和感悟。因此,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和结束后,教师要开展专门的社会实践作文讨论会,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社会和实践情况的学习和感悟,用撰写作文、日记、体会等方式记录下来,通过对生活学习体会的点点滴滴,阐发对生活的认识,以文言志。最终,通过实践的有效触动,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
三、以情感为教学主导,引导学生积极作文创作
新语文课标指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避免空话和套话,要求倡导学生在作文学习中抒发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思,说真话、抒真情。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以情感教学为主导,指导并帮助学生进行作文学习,以达到较好的作文教学和学习效果。首先,教师要大力鼓励学生在作文学习中抒发真情实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只有引导学生从发自内心身处的感受写文章,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作文学习的真谛,例如在记叙文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以“最难忘的事”为题,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人生经历中最为动情的时刻和事件,引导学生写自己想说的,用最为自然的语言表达自己心灵最深处的想法,有感可发,思如涌泉,写出意切情真的优秀习作,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在自我情感有效抒发的过程中获得进步和提升。其次,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以情感为作文教学的切入点。学生的情感变化是学生积极进行作文创作的动力,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善于借助学生情感波动来进行教学,例如,针对学生观看的一部优秀影片,指导学生撰写评论;针对学生考试失利的感受,指导学生练习写作心得体会;针对学生喜欢的电脑游戏等,指导学生撰写相关的说明文;等等。第三,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中学生社会和人生阅历较浅的情况,擅用联想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深化自身情感体验,创造属于学生自己的个性文字。
参考文献
[1]朱学海,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作文指导的策略,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5)
[2]汪建英,谈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