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的小众性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m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惊心动魄》是一部不错的惊悚片,它所渲染的氛围表达出了强烈的感情色彩,迤逗出人们无限的情愫,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但细细品味后,觉得影片在研究方法上趋于小众性,试图以个体样本来展现群体的代表性和概括性,难免以偏概全,缺乏可信力,这成了该片的致命缺陷。
  [关键词]《惊心动魄》 研究方法 小众性
  
  惊悚片(THRILLER),即以侦探、神秘事件、罪行、错综复杂的心理变态或精神分裂状态为题材的一种电影类型。它是与恐怖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电影类型。导演更多的是利用人性中懦弱和本性欠缺的一面。制造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达到观众自己吓自己的目的。
  一部《无间道》曾经掀起了香港电影惊悚片的新浪潮。虽说它是香港电影中经典的黑帮片,但丝丝入扣的情节,细腻真实的内心表演,无处不体现着它同样是一部出色的惊悚类型片。在《无间道》余波的影响下,一批成熟的黑帮片和惊悚片应运而生。
  《惊心动魄》无疑是惊悚片中相对比较完整的一部。故事讲述生活在甜蜜幸福生活中的雯雯(钟丽缇饰)在一次意外车祸后醒来发现失去了自己原来拥有的一切,家庭、爱人、甚至身份。她苦苦追寻,就在她被逼疯的时候,丈夫家诺(方中信饰)告诉她,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导师卢博士做的一个试验,用雯雯为抽样的人体样本来测试人的极限忍耐力。
  这部电影拥有钟丽缇、方中信、洪金宝等一批出色的演员,还有象研究所等一批现代气派的外景道具,甚至钟丽缇的转型都成为了该片的一大卖点。看完该片,笔者不得不承认导演丘礼涛的确是商业片的个中好手,在情节安排和人物选择上达到了影片所能表现的极致。而且影片很好的继承了由《无间道》引领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叙事手法,但区别在于《无间道》的结尾我们通过推敲,琢磨理解了,而且认同他结尾的完整和精妙,而《惊》片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这还是次要的。我觉得该片最致命的缺陷在于导演叙述了一个他并不熟悉的领域,因此在描写事件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常识性错误,造成了整个影片的重大缺陷。
  影片其实是描写了一个心理科学实验。在片尾的时候家诺告诉雯雯其实也是告诉观众实验的真相,他说:卢博士通过多年的观察早就选中了她作为实验的对象,并用各种方法缩小她的交际范围,来测试人在何种情况下忍耐力达到极限。
  从他的话中我们很清楚他们是在做一个实验,一个心理科学实验。姑且不谈这个实验是否道德,就科学角度来说这个实验是不成立的。我们很清楚雯雯是这个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卢博士为首的一群科学家抽样的结果,但为什么这种抽样就只有雯雯一个人?在科学研究中涉及到很多方法。由问卷调查法、文献检索法、抽样调查法等等。抽样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由于它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中。但它也有一定的程序和规律,就是说我们在研究一类具有泛性的人或物时,由于它数量的巨大不可能采用个样调查的形式。于是通过在其中随机或者分类随机的甄选出若干样本进行研究,继而总结规律得出结论。
  从以上解释中我们很容易得知做抽样科学实验所抽取的样本决不是单个,因为单个的样本不具备代表性和概括性。往往在若干样本共同试验数据的比较和参照下我们才能总结规律,做出试验报告。但该片却忽略了这一点,仅仅用雯雯一个样本来反映一类人或者全人类的心理特性是不全面的,甚至是荒谬的。这是该片的纰漏之一。
  如果说由于电影时间的局限性造成了抽样样本的单一我们姑且还能接受。但下面这一点就很让人费解了。
  科学家试图或者说已经通过各种方法局限了被研究者的生活范围。以此来更精确的进行研究。但我要说的是,这种方式真的可行吗?
  我们知道人是社会性动物,在具有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既然是社会属性在人生存环境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那人就不可能脱离社会,孤立起来。可能影片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用现对孤立来缩小研究范围。但跨越十余年,横亘几个社交圈的做法似乎让这种相对孤立显得有一些不可信了。我们试想一个人即使象片中女主角雯雯一样在孤儿院长大的人,在从小到达的成长历程中总要上学吧,总有些朋友吧。何况现在生活中还有网络,那我们的交际面就更加宽泛了,怎么可能将一个人认识的所有的人都控制起来共同完成一个这样的骗局呢?太荒谬了。
  可能导演丘礼涛也考虑到了这种科学的不现实性。于是片中出现了雯雯前男友的妹妹Candy(郭斌妮饰),可还没有说几句话就被导演设计死了。也许导演觉得用死亡的方式就可以让所有人保持缄默,这种掩耳盗铃的荒唐手法更加让人觉得影片缺乏可信力。
  就一部商业电影而言,丘礼涛无疑是成功的,因为他让观众在97分钟内充分感受一次心灵上的较量。但导演不是万能的,并不能在所有领域都成为专家,在拍摄一些不熟悉或需要客观求证的领域时,最好还是多请教,多考证,要不就会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让人大跌眼镜,这一点大陆的导演做的比较好。
其他文献
【摘要】《红颜》以独特的电影叙事方式深层次地展示了女性的镜像化生存状态和中国80时代以来的文化图像,体现了导演李玉对当代如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在影片的叙述过程中,导演安排的水,苹果和鱼这三个细节,暗含了女性孤寂的生存困境,从而展示了一幅孤独的红颜众生相。  【关键词】孤独 女性 红颜 人生    很早就听说《红颜》了。起先因为庸俗的电影名字冲淡了观看的欲望,可是最近一次不经意的点击还是看了这部久违
[摘要]透过当代电视历史剧的繁荣表象,可发现在思想价值导向、艺术特质以及制作等方面,历史剧存在的问题已使其发展面临困境,当代历史剧走出困境的出路主要在于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艺术特质的内在诉求和精良制作的自觉追求,  [关键词]当代电视历史剧 困境 出路    单看当代电视历史剧的产量,我国当之无愧算得上历史剧大国。可遗憾的是,其中多为庸常之作,优秀的、具有竞争力的作品却屈指可数。随着文化全球
摘要:本文探究了《教父》中几位典型的女性的剧作作用,表达了在男权社会中对女性角色的观照。通过女性角色的视角更深刻地理解了经典黑帮片《教父》所流露出的女性主义的文化倾向。  关键词:如性角色 角色作用    当观众提及《教父》这样的黑帮片的经典时,脑海里所浮现的总是Don Corleone老态龙钟但野心勃勃地张开双手的样子,是Michael的稚嫩到冷酷,是猛烈的火拼和枪杀暴力的血腥描写。正如人们常说
[摘要] 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Angolopoulos)的诗人背景使他的影片不但拥有优美抒情的电影语言,而且也有着独特的视角与异常冷静的深邃思考。《雾中风景》、《永恒一日》是安哲罗表达“放逐”主题的两部影片,其间有着某种前后呼应的意味他们的在冰冷的孤独中默默行走,从童年到老年。他始终不曾给电影中的人物指出一个通向出口、到达彼岸的光明之路。惟有放避,在路上永远的追寻,人生注定永远没有终,最。这是导
[摘要] 姜文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具有典型的“梦”特征,借助精神分析的方法可以解读影片所蕴涵的多层意味:特殊时代下人性的压抑与诉求、一代人的精神成长历程、人类共同的命运以及作者饱满的激情与信念。这些隐性的梦思想正是通过凝缩、转移的梦工作机制而呈现为影像系统。  [关键词] 梦 精神分析 凝缩 转移    姜文作品《太阳照常升起》(以下简称《太阳》)可以说是2007年第一部本土大片,但诚如主创者所言
摘要 爱是人类永恒的旋律,爱是双方完全自主的互相爱慕的条件下的组成;爱是一种亲情,一种归于生活的平淡。爱情的常新在于爱的主体要有自由的个性及人格特征,要有和谐一致的审美与道德标准,要有时空与心理的审美距离。  关键词 婚姻 爱情 亲情 婚外情    一、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爱情是个美丽而神秘的字眼,作为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它是人类亘古不忘的记忆。从牛郎织女两情依依的隔河相望,到
[摘要]近几年我国卡通产业发展热度高涨,少儿频道和卡通频道作为国产卡通片的主要播放平台常被社会各界共同加以评述,却未被区分。虽然两者传播内容重叠颇多,但无论从定位、受众群和对卡通产业的影响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正确认识两者异同,以期为其发展制订更合理之道路,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专业频道 少儿频道 受众 卡通产业    近些年,从媒体的大量报道中、从此起彼伏的动漫节接力中,从“打造动漫之都”的豪
摘要 中国的影视输入和输出存在着极大的不对称性,影视作为文化传播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作为一种最直接有效的文化传播媒介,影视对树立民族形象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主动译出可让中国人把握主动权,将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影视资源大量输出到国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和时代风貌,这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必须重视,从政策和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  关键词 主动译出 文化传播 影视翻译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借用了20世纪30-40年代好莱坞警匪片中的“典型场景”、“人物形象”和“情节模式”,作为支撑起小说的框架。这种借用与被借用的关系实质上是互文性关系,具体地说,这类警匪片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前文本。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好莱坞警匪片 互文性关系 前文本    前言    美国当代作家J.D.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下简称《麦田》),经过时间的考验,
2020年6月6日 由于我在乡下呆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就冒出来许多不寻常的问题。比如,兔子能跳多高?这是我在修建菜园的围栏时想要知道的。当我的向日葵开始成长,我见证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向日葵是跟着太阳的方向走的,这还是让我很惊讶,那么我的疑问是,向日葵在晚上会跟着月亮走吗?……2020年5月27日五月底,苹果花开了。  2020年3月18日,蒙特利尔市因为疫情开始封城后的第二天,我开始了视觉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