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较强的课程,涉及了自然科学中各个领域的基础内容,旨在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基于此,以下对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科学这门课的设立,不仅是为了向小学生普及科学知识,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其科学素养,为其能够成长为拥有高水平科学探究、研发能力的优秀人才打好基础。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相关部门出台的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研究和思考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科学教学问题也就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一、鼓励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教师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以任务驱动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学习,让不同的学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体现自主性,相较于教师的灌输讲解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常见的矿物》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描述矿石的特点、性质,能根据矿物的不同性质对矿石进行分类,能用摩氏硬度计测量矿物的相对硬度。其中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研究矿物的条痕和硬度等简单的物理性质。教师可以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并将提前打印的表格分发给各个小组,表格中有矿物的名称、颜色、硬度、磁性等信息。随后教师将各种矿石的标本分发给学生,各个小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找到对应的矿石。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各个小组之间的成员可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并进一步熟悉摩氏硬度计的使用方式。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通过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借鉴其他学科教学方法等方式对传统教学方法予以改进,这也是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成效的有效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之时不仅要“说”,还要“做”,不仅要自己“做”,还要引导小学生一起“做”,这样能够让小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去自主探索和发现相关的科学知识,不仅达到了知识传授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在科学教学中的“做”,主要就是科学实验。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小学生设计不同坡度的斜面,将各种形状的物体放在斜面上观察其运动情况,然后让小学生思考斜面的坡度、物体的形状对于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影响吗。这种教学方式生动有趣,而且完全让小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自主探究,这样不仅知识建构的效果更好,还能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其思维发展,这与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相符的。
三、关注合作探究的方式,彰显学生自主意识
在教学科学这门学科时,教师在开展实验时往往会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和运用相关知识。教师要针对学生参与度低、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开展针对性教学,关注合作探究形式的创新,促使学生在教学课堂中彰显自己的自主意识,最终实现教学的有效开展。比如,在讲“纸”的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在两个班级内采取了不同的合作教学方法,第一个班按照教学设计,将需要研究的问题、对比实验的方法先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得出结论;在第二个班,笔者没有提前将纸的各种特性展示出来,而是直接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自主讨论和设计实验方案去发现不同纸的特性。同是小组合作实验,由于学生的自主性不同,课堂效果截然不同。第二个班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明显提高,甚至一些平时表现内向、不善于交流和表达的学生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和实验之中,为小组的进步做出努力。在不被束缚的自由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发生碰撞,其创造性被有效激发。与此同时,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质疑又相互帮助,最终实现共同进步,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让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极致效用,不仅要关注班级学情,更要针对教学内容做充分的研读,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
四、加强指导,及时反馈评价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对每一步都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使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过于自主的探究,使得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进行适当地引导,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要求学生进行合作,通过学生之间有效地沟通交流与合作,保证相关实验探究能够顺利展开,并及时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的信息反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能够更加适用于学生;通过学生的动态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式,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师还可以根据分组情况、回答问题情况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问答,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提升学生的自信,使其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科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结合当前教学问题创新教育思想,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在课堂中深入探究科学知识,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學生科学思维的同时,促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国英.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154-155.
[2]徐昌.探究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32.
[3]苏英.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因素及其建议[J].文理导航(下旬),2017(01):86.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科学这门课的设立,不仅是为了向小学生普及科学知识,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其科学素养,为其能够成长为拥有高水平科学探究、研发能力的优秀人才打好基础。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相关部门出台的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小学科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研究和思考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科学教学问题也就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一、鼓励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教师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以任务驱动学生相互帮助共同学习,让不同的学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体现自主性,相较于教师的灌输讲解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常见的矿物》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描述矿石的特点、性质,能根据矿物的不同性质对矿石进行分类,能用摩氏硬度计测量矿物的相对硬度。其中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独立研究矿物的条痕和硬度等简单的物理性质。教师可以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组,并将提前打印的表格分发给各个小组,表格中有矿物的名称、颜色、硬度、磁性等信息。随后教师将各种矿石的标本分发给学生,各个小组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找到对应的矿石。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各个小组之间的成员可相互讨论,集思广益,并进一步熟悉摩氏硬度计的使用方式。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通过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借鉴其他学科教学方法等方式对传统教学方法予以改进,这也是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成效的有效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之时不仅要“说”,还要“做”,不仅要自己“做”,还要引导小学生一起“做”,这样能够让小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去自主探索和发现相关的科学知识,不仅达到了知识传授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在科学教学中的“做”,主要就是科学实验。以《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小学生设计不同坡度的斜面,将各种形状的物体放在斜面上观察其运动情况,然后让小学生思考斜面的坡度、物体的形状对于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影响吗。这种教学方式生动有趣,而且完全让小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自主探究,这样不仅知识建构的效果更好,还能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其思维发展,这与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是相符的。
三、关注合作探究的方式,彰显学生自主意识
在教学科学这门学科时,教师在开展实验时往往会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和运用相关知识。教师要针对学生参与度低、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开展针对性教学,关注合作探究形式的创新,促使学生在教学课堂中彰显自己的自主意识,最终实现教学的有效开展。比如,在讲“纸”的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在两个班级内采取了不同的合作教学方法,第一个班按照教学设计,将需要研究的问题、对比实验的方法先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得出结论;在第二个班,笔者没有提前将纸的各种特性展示出来,而是直接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自主讨论和设计实验方案去发现不同纸的特性。同是小组合作实验,由于学生的自主性不同,课堂效果截然不同。第二个班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明显提高,甚至一些平时表现内向、不善于交流和表达的学生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和实验之中,为小组的进步做出努力。在不被束缚的自由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发生碰撞,其创造性被有效激发。与此同时,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质疑又相互帮助,最终实现共同进步,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想让合作学习的方式发挥极致效用,不仅要关注班级学情,更要针对教学内容做充分的研读,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
四、加强指导,及时反馈评价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对每一步都进行了详细地讲解,使学生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过于自主的探究,使得学生无法进行有效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能够进行适当地引导,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开展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要求学生进行合作,通过学生之间有效地沟通交流与合作,保证相关实验探究能够顺利展开,并及时根据课堂教学情况的信息反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能够更加适用于学生;通过学生的动态反馈,不断调整教学方式,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学策略。教师还可以根据分组情况、回答问题情况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问答,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提升学生的自信,使其能够不断地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科学、有效课堂的构建,结合当前教学问题创新教育思想,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在课堂中深入探究科学知识,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提升學生科学思维的同时,促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国英.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154-155.
[2]徐昌.探究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32.
[3]苏英.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因素及其建议[J].文理导航(下旬),2017(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