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被动句的用法例解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0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动句是文言文中一种特殊的句子形式,掌握其用法特点对理解文言文帮助很大。
  基本原理:
  被动句是相对于主动句而言的。在动词性谓语中,主语是施动者,即动作行为的发生者,这种句子称为主动句;反之,主语是受动者,即动作行为的接受者,这种句子称为被动句。比如,
  “大雨把战士们淋得浑身湿透了。”
  这是主动句,“淋”的动作行为是“大雨”发出的。
  “战士们被大雨淋得浑身湿透了。”
  这是被动句,主语“战士们”是“淋”这一动作的接受者。
  被动句的语法特点:
  通常情况下,主语施加的动作行为的对象是宾语,有时为了突出宾语的受动地位,可将宾语置于主语的位置,但是,为了不改变句意,必须在动词前加“被”,并让动作的施动者做“被”的宾语。比如,
  “我们打败了敌人。”——“敌人被我们打败了。”
  如果不加“被”句意就反了——“敌人打败了我们。”
  被动句中的“被”可以用“让”、“给”、“叫”来代替;被动句说不出或者不需要说出施动者时,“被”字后面可不带宾语。如上例可以说成“敌人被打败了。”——没有引进动作的施动者“我们”。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也用被动句表达,只不过使用形式要比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复杂得多,其句子的结构方式也和现代汉语不大一样。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表示被动的句意。
  例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此句中“周郎”是“困”曹操(孟德)动作的施动者,用“于”引进,组成“于+宾语”的结构,表明“困”这一动作行为是“周郎”发出的。
  如何理解呢?
  一看动词性谓语的动作行为是谁发出的,是主语发出的,就是一般的陈述句,是“于”的宾语发出的,就是被动句。这一点和使动用法的特点相似。
  二看动词性谓语的动作行为是怎么发出的,是不是符合情理。比如,
  例2:“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句主语是省掉了定语“相如”的“使”。是理解为“相如的出使没有侮辱诸侯”恰当呢,还是理解为“相如的出使没有被诸侯侮辱”恰当呢?那就要看看施动者发出“侮辱”这一动作行为是不是合乎情理。作为一国的使者,肩负王命出使他国,是为了解决国家之间的问题或是为了友好,不可能出使是去侮辱人家的;再说了相如升官是因为出使的时候没有侮辱其他诸侯就不合情理了。显然第二种理解恰当。那就是“辱”的动作行为是诸侯发出的,例句是被动句。
  判断理解这种形式的被动句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于”字本身不表示被动的意思,而是动词有被动的意义,由于用“于”引进了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被动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了。比较下面两个例子:
  例3:“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墓碑记》
  例4:“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例3没有用“于”字,仍是被动句,是动词性谓语“激昂”含有被动的意义,和“于”字没关系。
  例4句意和例3一样,只是因为多了个“于”字,被动的意义更明显了。
  2.这种用“于”字的被动句的词序和现代汉语不同。
  现代汉语表被动的介宾短语是在动词性谓语的前面。比如,
  “敌人被我们打败了。”“被我们”在谓语“打败”的前面。
  而古汉语里,和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的“于”字组成的介宾短语放在动词谓语后面。比如,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于时”在谓语“拘”的后面。
  3.要注意和其他用“于”字而又结构相似的文言句式的区别。
  “于”字是文言文里使用最广泛的介词,表示的意义关系也最为繁多。和其他介词比如“以”用于动词之前不同,“于”字多数用于动词性谓语之后。同样的结构关系,如何判断哪是被动句呢?那要了解“于”字的几种常见意义。
  “于”字最常见的意义是作“在”讲,一般组成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介宾短语,所表示的是一种静态的关系,这样的宾语一般不是施动者,它们更多的是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和时间作为状语后置而已,不表被动关系。比如,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还表示“给”、“到”、“自”、“从”、“因为”、“对于”、“比”等动态关系,它们都不表示被动。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动态关系里只有当主语处于被动地位时,才是被动句。
  “于”也有用在动词前面的,“子于是则哭,则不歌。”这种用在动词前面的“于”都不表被动。
  所以,判断是不是被动句,不在有没有用“于”字,关键看主语是不是被动地接受谓语的动作行为。比较下列的例子,真正的被动句意思是比较明确的。
  例5:“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例6:“会于西河外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7:“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8:“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这上例子里,只有例5是被动句,其余都不是。
  二、用“为”(wéi)表示被动。
  用“为”字的被动句有两种形式。
  一是在动词性谓语前加“为”,组成“为+动词”的形式。“为”字可以直接用在动词前,也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即在后面带上宾语——名词或代词,用在动词前面。比如,
  例9:“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为”带上了宾语“之”。
  例10:“幸勿为过。”《报任安书》
  例1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
  “为”没带宾语,直接用在动词“过”和“戮”的前面。
  这种用“为”的被动句,其语法作用和现代汉语的“被”的用法一样,“为”的意义就是“被”。
  二是用“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后,再在动词前面加“所”字,组成“为……所……”的形式。这种被动的句式,在文言文中最多见。比如,
  例1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例13:“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这种用法里的“为”的后面,也可以不带宾语,比如,
  例14:“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记》
  这个例子里的“为”的后面省掉了宾语“之”。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形式的被动句里的“所”字已没有具体的意义,而且,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里,这种形式还在使用着。比如,
  “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三、用“见”表示被动。
  “见”是个及物动词,用作被动句时,是有条件的。请比较下面两个例子:
  例15:“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幼时记趣》
  例16:“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
  比较这两个例子不难发现,当“见”带了宾语(名词或代词)时,只是一般的陈述句,不表被动。只有“见”字后面是动词时,也就是“见+动词”的格式时,才可能是被动句。而且“见”一定是紧靠动词,“见”和动词之间没有其他词语。
  例16是被动句,“见放”——被流放。
  “见”可以和“于”字连用,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组成“见+动词(谓语)+于”的格式,“见”和“于”都紧靠动词。比如,
  例17:“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18:“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两个例子都通过“于”引进了施动者“王”和“大方之家”。
  “见”字用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的时候(类似宾语前置),译为“我”或“自己”,不表示被动。这是要和表被动的“见”区别开的。比如,
  例19:“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例句不是被动句。“见”可理解为“背”的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而前置,相当于“我”。全句是“……慈父背弃了我。”
  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使用的。比如“见谅”——“谅解我”。
  四、用“被”表示被动。
  文言文中也有直接用“被”字表示被动的,但不多见。其形式和现代汉语相似,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施动者,也可以不引进,以不引进居多。比如,
  例20:“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例2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例20引进施动者“风雨”,例21没有引进。
  判断这种用法之前要区别“被”的词性,因为“被”常作名词或动词用,有时也和“披”相通,只有“被”字直接带了宾语,组成“被+名(代词)”的格式;或者直接用于动词前组成“被+谓语”的格式时,才表示被动。比较下列句子中的“被”字的用法:
  例22:“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
  例23:“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例24:“在位恭俭,妻子不入官舍,布被瓦器。”《后汉书·王良传》
  例25:“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以上四例,只有例22是被动句。
  五、不用标志性词语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虽然没用任何的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但是依据被动句的基本原理,完全可以从上下文表达的意思上理解。大致有两类情况。
  一是可以补上表被动的词语。
  例26:“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举”的前可加“被”,函谷关不能发出动作行为,它只能是“被攻克”。
  二是不需要也不好补出,上下文义就是被动的关系。
  例27:“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廉颇,“拜”作为授予官职的一个词语,此动作行为的施行只能来自于君王,廉颇只是受动的一方,“拜”应理解为“被拜”。这种用于官职升迁的词语,常常表被动。这样例子还有,
  例28:“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明史·王绂夏昶传》
  “荐”就要理解为“被推荐”。再如,
  例29:固(辕固生)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史记·儒林列传》
  此句里的“征”是“被朝廷征招做官”的意思。
  以下例子从文意来看都是被动句。
  例30:“血色罗裙翻酒污。”“感我此言良久立。”《琵琶行》
  例3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报任安书》
  例32:“……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报任安书》
  理解被动句的几个注意点:
  掌握了以上被动句的几种形式,在具体运用时还要注意几点。
  1.弄清楚句子的主语,因为只有主语是处于受动地位时,句子才是被动句。
  例3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季氏将伐颛臾》
  这一例子中的两句话,第一句不是被动句,“出”的动作行为出于主语“虎兕”,“于柙”只是状语后置而已,表明“出”的处所;第二句是被动句,作为静物的“龟玉”虽处于主语的地位,却不能施行动作行为,虽然作为“毁”的施动者的宾语——“人”没有出现,却是存在的。所以主语“龟玉”只是处于受动地位,因而句子是被动句。
  2.有些用了使动用法的句子,在意思上有时可理解为被动句。
  我们先要明确两个概念。使动用法属于词类的活用,“活用”是就句子中的某个词语而言,被动句属于句式,是针对整个句子。两者不是一回事。怎么确定?那要看句子表达的侧重点是什么。比如,
  例34:“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报任安书》
  此例中的“辱”可理解为使动用法,“使……辱”。按照主动句翻译则句意为:“最上是不使祖先受辱,其次是不使自身受辱。”主语省略。
  如果按照被动句的要求翻译,就要突出“辱”的宾语“祖先”,让“祖先”处于主语的地位。句意为:“最上是祖先不被侮辱,其次是自身不被侮辱。”句意一样。
  两句比较,显然被动句更好,比主动句语气重,更能突出“祖先”的地位。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依据上下文意是否贯通,风格是否一致,是否更符合作者的意图而定。
  3.判断被动句的时候,要注意主语产生动作行为的原因是否来自于外界。主语要有“被迫”的情形。
  例35:“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报任安书》
  主语的“系狱”(关在牢里)只能是“被迫”而为。有些虽不是“被迫”,但其情形,仍是来自外界的原因。
  例36:“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一般情况下,“感动”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外界,受外界的影响而感动是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这样的句子往往就是被动句。
  以上对于被动句的形式及用法的例解,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体会,加深印象,最终才能自如运用。
其他文献
为探索控制芦滩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的防治对策,我们于1990—1992年在黄州市团风镇东漕洲采取以健康教育、苇田整治与管理为基础,加强群体预防、消除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对策,
高密一中新校建设,被列为市政府十大工程之一,应该说,也是备受市民关注的大事,但我们却没有举行开工典礼或者奠基仪式,而是把省下来的钱建造了一座小型的学生活动中心。有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近年来,医院内感染受到医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对住院死亡病例及免疫缺陷病患者院内感染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对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报道尚不多见。本文就1991~1994年间我院140
在欧洲某国的一列火车上,科勒探长收到铁路警察局发来的一份通缉令,上面写着:有一个罪犯,拐骗9名儿童,准备卖给某地下工厂做童工。现在该犯带着9名儿童,估计是登上了南下的列车,请各次列车的乘警引起注意。该犯年约30岁,男性,身高1.78米,短发长脸鹰钩鼻,下巴上有一条暗红色的伤疤。  科勒探长把这份通缉令交给助手,让他复印50份到每节车厢去张贴。  在第17号的儿童车厢里,科勒探长发现有一些孩子表情呆
结核性脑膜炎不同时期应用PCR和ELISA比较AcontrolstudybetweenPCRandELISAusedindifferenttimeoftubercularmeningitis¥//侯景玉,李彤,苏夏鹏关键词PCR;ELISA;结核性脑... Tuberculous meningitis in different periods by PCR and ELISA comparison AcontrolstudybetweenPCR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与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社会主义农村社会生产力方面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与探索,其中毛泽东所推行的人民
演化经济学增长理论经历了从熊彼特到纳尔逊-弗里曼的演化。在熊彼特经济增长模型中还隐约出现的均衡框架,已经被现代演化经济学彻底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以强不确定性、有限理
工会参与工资集体协商,是维护职工经济权益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处理好职工与企业的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保护职工协商代表的合法权益、保证工资协商签订的协议全
贾杰从小学起开始当班长,以后中学、大学一路当下去,一共当了13年的班长。提起贾杰上大学时当班长的情景,真能叫人笑破肚皮。贾杰是提前三天来校报到的。他到校的第一件事便是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