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一首哀婉绮丽的诗歌

来源 :职业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527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情如幻灯,远望时光华灿烂,使人沉醉,使人迷恋。一旦着迷,便觉味同嚼蜡。”在“五四”后第一批女作家中,能写出这样冷峭的句子的,唯有庐隐。无怪乎学者肖淑芬称其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女权主义作家”。
  茅盾则说:“五四”时期的女作家,能够注目于革命和社会题材的,不能不推庐隐为第一人。
  但,命运对于庐隐,却过分残酷,她始终挣不脱尘网的羁绊。庐隐留下的文字,几乎篇篇都是哀鸣。
  作为女性争取自我解放之路上的里程碑,庐隐会被永远铭记。



  “亚洲侠少”
  据庐隐自己说,她出生时外祖母去世,因而被母亲视为灾星,交奶妈抚养,2岁时全身疥疮,3岁时还不会走路和说话。奶妈将其带到乡下养大,后庐隐父亲任湖南零陵知县时,她才回到父母身边。可在赴任途中,因哭闹不已,被父亲抛入河中,幸被随从救起。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全家投奔在北京的舅父家。庐隐受姨母《女四书》启蒙,但姨母常体罚庐隐。她后来写道:“我对于生命,开始了厌恶。”“假使死了,也许比这活着快乐些吧。”
  对于童年,庐隐说那是个“没有爱,没有希望,只有怨恨”的历程。
  13岁时,庐隐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1916年毕业后,被北京女子中学聘为体操、家事园艺教员,不久辞职。恰逢好友舒畹荪在安庆当安徽实验小学校长,招庐隐去当体操教师。据当时也在该校代课的苏雪林说,庐隐“似乎不怎样动人,身材短小,脸孔瘦而且黄,且身在客中,常有抑郁无欢之色,与我们谈话时态度也很拘束。”
  1919年秋,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升格为大学,庐隐、苏雪林均返校深造,因错过录取考试,只能先做旁听生,后经考试转为正式生。
  苏雪林发现,大学时代的庐隐仿佛换了一个人,“走路时跳跳蹦蹦,永远带着孩子的高兴。谈笑时气高声朗,隔了几间房子,还可以听见”。庐隐成绩常列优等,热心社会活动,“若有开会的事,她十次有九次被公推为主席或代表”。
  庐隐自称“亚洲侠少”,还与同学王世瑛(后成为张君劢的夫人)、陈定秀、程俊英(后成为著名学者)组成“四公子”,终日形影不离,并自制一套“制服”,上着浅灰布罩衫,下为黑绸裙,裙的中间横镶一道二寸宽的彩色缎花边。
  庐隐自诩为“四公子”中的孟尝君,而庐隐为自己设计的“三窟”是:教师、作家、主妇。
  庐隐在后来的代表作《海滨故人》中,将“四公子”都写了进去。
  “最怕人们窥到我的心”
  上中学时,庐隐爱上了表亲林鸿俊,为此写了短篇小说《隐娘小传》,约七八千字,可惜这篇小说后来被庐隐销毁。
  林鸿俊家境萧条,已近20岁,无钱上学,只能闲逛,被称为“野孩子”。庐隐母亲对二人交往极为反感,庐隐便写信给母亲,说:“我情愿嫁给他,将来命运如何,我都愿承受。”母亲无可奈何,流泪提出条件,要林鸿俊大学毕业后再结婚,林鸿俊当年果然考入北京工业专科学校。开学前,庐隐母亲为二人办了订婚仪式,仪式上一位亲戚捐出2000元,供林完成学业。
  “五四”运动后,各大学纷纷成立“同乡会”,庐隐参与福州同乡会《闽潮》杂志的编辑工作,负责人是北大哲学系学生郭弼藩(字梦良)。郭当时常在《京报》《晨报副刊》等媒体上发稿,其才华令庐隐倾倒。
  而林鸿俊此时已大学毕业,在山东糖厂任工程师,来信说工资约150元,相当优厚,山东物价便宜,适合居家。而庐隐却说:“林来信总讲他目前的地位、收入、享受,太庸俗了。我已经回信,请他另找高明。”
  随着庐隐与郭弼藩感情升温,引起舆论大哗,因郭家中有包办的妻子,为不忤逆父意,郭又不愿离婚。


庐隐与程俊英、罗静轩合影

  庐隐一度想退缩,与郭“精神恋爱”。1922年,庐隐大学毕业,去安徽一所中学教书。第二年夏天,庐隐下定决心,与郭在上海结婚。她的老师李大钊听说后,叹道:“她那顽强的反抗精神,是可贵的。如果用于革命,该多好啊!”
  但,婚后生活并不和谐。
  在小说《前尘》中,女主角结婚3天后便以泪洗面,只因“觉得向往结婚的乐趣,实在要比结婚实现的高得多”。
  令庐隐痛苦的是,她的母亲一怒回了福州老家,不久病危,庐隐连最后一面也未赶上。此时她才知道,当年亲戚捐给林鸿俊的2千元,其实出自母亲的积蓄。庐隐退婚,母亲备受亲戚奚落,只好离开居住多年的北京。
  这一年,庐隐的代表作《海滨故人》正式发表,轰动文坛。
  在给程俊英的信中,庐隐说:“过去我们所理想的那种至高无上的爱,只应天上有,不在人间。”不久,庐隐生下一女,本来就已十分困窘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1925年10月,郭弼藩患伤寒,医生嘱咐只能吃流食,但郭想吃蛋糕。庐隐觉得蛋糕软,易消化,没想到引发肠部发炎,不久逝去,年仅27岁。
  郭弼藩去世后,庐隐一度寄身于郭家篱下,但遭郭家冷嘲热讽,只好回到北京,边教书边写作,与石评梅往来密切。每周日二人必去陶然亭,在高君宇等人墓前徘徊,叫两斤绍兴酒、两盘盐水煮花生,饮毕嚎啕大哭。
  1928年,石评梅病逝。
  庐隐一度与瞿冰森交往,瞿比庐隐小,还在上大学。在《归雁》中,庐隐写道:“我最怕人们窥到我的心,用幸灾乐祸的卑鄙的眼光,怜悯加之于我的时候,那比剐了我还要难过。”庐隐最终拒绝了瞿,瞿竟找了个漂亮的小女友去见庐隐,以激怒她。   1929年,清华大学三年级学生李唯建开始追求庐隐,他比庐隐小8岁。1931年2月,两人结婚,婚后庐隐又生一女。
  不少人称,这段婚姻是庐隐此生最幸福的一段时光。但程俊英拜访二人时,谈及婚姻状况,庐隐眼睛红了,说:“还是一句老话,我们所理想的爱情,只应天上有,不在人间。”
  程俊英对李唯建评价不高,二人初次见面,李便一脸轻薄,让庐隐极为尴尬。据庐隐邻居舒新成说,庐隐好麻将,彻夜不休,“唯建趁机溜出去,有人在四马路(旧时上海以妓院多而闻名的一条街)碰见他”,并说“这位女作家太不幸了”。
  后舒新成将李唯建招入中华书局工作,庐隐的经济压力缓解不少。
  1934年,庐隐死于难产。她为了省钱,没去医院,而是花4元钱请人到家接生,酿成事故。临死前庐隐对李唯建说,不必再告医生了,何苦再去造成另一个家庭的不幸呢?
  一代才女,只活了36岁零9天。
  生活让她头破血流她以凄厉回报生活
  苏雪林曾评价庐隐:“生在二十世纪写实的时代却憧憬于中世纪浪漫时代幻梦的美丽,很少不痛苦的,更很少不失败。”庐隐也曾说:“事实上我是生于矛盾,死于矛盾,我的痛苦永不能免除。”
  庐隐向往爱情,愿为此牺牲一切,可付出之后却发现,爱只是一个传说,激情退去,依然是冰冷的现实生活。庐隐的悲剧在于,她太敏感,不肯苟且与麻木,所以每当理想破灭,她心中的苦痛感倍于常人。
  庐隐幼年时未能体会到母爱,这在内心深处埋下了“渴望自毁”的阴影:一方面,她对美好情感期待过度;另一方面,对可能的挫折准备不足。
  但,也正是因为至情至性、九死不悔,庐隐才写出了超越其时代的作品。“五四”时期女性作家有社会意识,却缺乏女性意识,满足于在作品中喊几句空洞的口号。只有庐隐,写出了从理想到幻灭的痛感,生活让她头破血流,她也以凄厉回报了生活。那些痛彻心肺的文字,已成白话文学中永恒的经典。
  庐隐一生贫寒,早期写作有逞才的坏习惯,一挥而就,绝不再改,故作品偏松散,有卖弄之嫌。但后期洗尽铅华,叙事渐入佳境,可惜上帝却收走了她的笔。
  “我愿意我永远是一出悲剧的主人;我愿我是一首又哀婉绮丽的诗歌;总之,我不愿平凡!”在一个悲哀的时代中,有多少人能活出自己的颜色呢?而庐隐却能如此与众不同。
  庐隐代表作《海滨故人》
  在中国白话文运动之初,庐隐是与冰心、石评梅齐名的文坛才女。庐隐是一位感伤的悲观主义者,其代表作《海滨故人》清晰地勾勒出一批“五四”知识青年从追求到幻灭的心灵历程。作品的主人公露莎和她的同窗好友玲玉、莲裳、云青、宗莹,这群在女高师范读书的青年本来“都是很有抱负的人,和那醉生梦死的不同”。她们天真活泼,假期住在海边,“对着白浪低吟,对着激越高歌”,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她们产生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妇女解放和爱情自由的强烈愿望。她们以“探索人生”为己任,但“人生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她们并不清楚。她们抱着美妙的幻想走向生活,希望做一个“社会的人”,可是年轻的心灵同旧的习俗观念又难以割断。于是,当她们接触爱恋,踏入社会时,便“不幸接二连三都卷入愁海了”。
  庐隐一生追求人生的意义,但看不到人生前途,觉得人生“比做梦还要不可捉摸”。《海滨故人》记录了她悲哀的生涯,同时也突出再现了她自身内在的情绪,透露出她那悲戚哀怨的情绪和对美之毁灭的无限叹息。
其他文献
赵淼在2005年接触一些玩户外的朋友后,组装了自己的第一台白色公路自行车。那时圈中对“女骑手”的理解,多少有点现在“女司机”的意味。考虑到女生的体能特点、平衡能力以及组装车辆的用途,当年许多女生装车都被劝选骑山地车或者旅行车。虽然公路车的性能差,很多路段都不能骑,可赵淼就喜欢公路车的外观,纤细、精致,像纯血马那样优美,公路车的弯把造型和大刀圈让她爱不释手。赵淼还给自己的座驾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小
期刊
虽然人才济济的硅谷也有像雅虎CEO玛丽莎·梅耶尔、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这样的女强人,但是不得不承认硅谷依然是个由男性主导的地方。做硅谷女人难,做在硅谷创业的女人更可谓难上加难,在硅谷,“性别男”几乎是创业公司的必要条件。日前《Newsweek》发表了一篇文章——两位硅谷女性创业者讲述了自己遭遇的性别歧视和其他女性创业者来自投资人的骚扰。毫无疑问,硅谷是世界最前沿技术的发源地,
期刊
在《理发师》一片中,饰演宋嘉仪的曾黎刚一出场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眉淡如烟,唇若春融,淡雅与沉静的气质在风雨飘摇的大上海背景映衬下,显得愈发楚楚动人。在整部如同流动画卷一般的影片中,身着旗袍的宋嘉仪成为其中最美的一道剪影。自此以后,美丽,似乎就成了曾黎的代名词。  曾黎的美,大气而优雅,眉眼间几乎挑不出任何缺点,配上她身上沉静的气质,无论怎么看,都是那种坐在万众簇拥的宝座上的女神。然而当与她接触后,
期刊
《职业女性》:他符合你最初对另一半的想像吗?  比较符合,但又不完全符合。说实话,少女时对另一半的标准总是朦胧懵懂的,怎么会有一个具体的框。反倒是见到他,更深地了解后,让我更加坚定了,这就是我要找的人。其实,婚姻是让一个人更加成熟、清晰、清醒的过程。我还觉得,婚姻应当是让两个人更好的过程。也许之前,我们都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正因为互补,从对方身上汲取优点,就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职业女性》:讲
期刊
黄菡老师陪这个节目走过了六年,今天是她录制的最后一期。 3月19日,在《可惜不是你》的背景音乐声中,主持人孟非现场宣布了嘉宾主持黄菡的离开。此言一出,现场充满哀伤的气氛。即便是一向稳重戏谑的孟非,在看完节目组制作的《一首献给黄奶奶的歌》后,也哽咽泪崩。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真人秀以及综艺节目乘着生猛的时风,挑逗着现代人的娱乐神经。为博曝光率的毒舌女主持,生冷不忌的奇葩男女嘉宾,荒腔走板的语调
期刊
《职业女性》:讲讲你们认识的经过。  瘦瘦猪:大学时参加兼职是他面试的我。然后就开始了胡天海地的一通短信交流。我其实心里很清楚他这是在勾搭,可是我就是忍不住接受这种勾搭。或许是我们来往的短信都是在交流读书、旅行和梦想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吧,很容易产生好感。短信勾搭了有一周,第一天兼职结束那天回学校已经很晚了,他问我吃饭没,我回复“好想吃西红柿哦,但是学校没有卖的呢”,于是他就带着两个西红柿出现在我面前
期刊
《职业女性》:讲讲你们认识的经过。  王莹:一不太熟的朋友特别热心地带我和他一起吃饭,就认识了。  《职业女性》:他(她)符合你最初对另一半的想像吗?  王莹:符合啊。高、大、壮。嘿嘿~  别看他五大三粗的,对我和我的家人都照顾得细致入微。  王辰:以前没想过,现在越想越合适。  《职业女性》:讲两件他(她)让你感觉特别温暖的事。  王莹:很多,我有时随意哼歌,他能瞬间把CD拿出来播给我听。  我
期刊
《职业女性》:他(她)符合你最初对另一半的想像吗?  李小瑶:刚开始聊天就觉得很多想法比较像,喜欢的东西也都一样,慢慢的也就有了好感。  周玉博:她比较善良,单纯,她身上的简单是我比较喜欢她的一点。而且我们也有很多共同的观点和爱好,能接受一般人接受不了的一些电影。  《职业女性》:讲两件他(她)让你感觉特别温暖的事。  李小瑶:我们刚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是异地。他经常坐飞机去工作,又连夜赶飞机回来陪
期刊
《职业女性》:讲讲你们认识的经过。  我们两个是通过公司同事介绍认识的,因为她觉得我们两个性格兴趣都很合适,后来通过同事组织的聚会开始接触,发现两个人都谈得来、兴趣又相投就在一起了。  《职业女性》:他(她)符合你最初对另一半的想像吗?  我们两个人互相都很有默契,生活节奏也比较搭,正能量会特别多,还特别能玩儿。  《职业女性》:讲两件他(她)让你感觉特别温暖的事。  Susan:他带我一起去买了
期刊
本以为钢琴家的手会是纤长、柔软的,但看过任岩的手才知道,钢琴家的手确实纤长,但指尖早已因为与琴键长期摩擦而磨得坚硬;不仅手指之间的肌肉发达,连小拇指下的肌肉在放松状态下,摸起来都是硬的;手腕处出现了腱鞘炎的病症;胳膊上的肌肉就像健美运动员的一样发达。任岩会刻意保护自己的手,她不下厨房做饭,不做任何手工类的事情。在我摸了她手部的肌肉后,任岩说,弹了多少年钢琴可不是能夸夸其谈的。确实,这几十年间弹钢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