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寻找亲生父母,找到了我却更加孤单

来源 :女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u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倾诉:寒星,女,38岁,某机关部门主任,离异。作为私生女的她刚出生就被父母送人,自从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孤单就是她生命中感受最深刻的一个词。
  静听:林木
  【前话】“我已有20多天没去医院看望亲生父亲了,因为憷头,好多事都没法面对。”坐在我面前的寒星郁闷不已,眼神茫然,“我用了整整20年时光寻找亲生父母,好不容易找到了,却给自己找来了一大堆烦恼。”
  
  一
  
  血缘其实只是一种不能割断的关系吧,但未必会觉得亲切,可惜这一点我知道得太晚。
  第一次知道自己是抱养的是在我8岁那年夏天的一个午后,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记得那天的情景。那天我和邻居的一个小伙伴发生争执,她突然鄙夷地说:“你是私生子!”这句话把我震呆了,联想到平日里大人们看我的眼光,我本能地知道那是真的。那一瞬间,我感到了巨大的孤独和恐惧,周围的世界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惊恐中的我甚至忘记了哭。
  孤单的感觉,从此与我如影随形。
  养父母是爱我的,但这丝毫改变不了我是被抱养的事实,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与养父母始终有一层隔阂。长大了要去寻找亲生父母,成了我心中一个无法释怀的梦。
  也许这就是人的天性吧,总要知道自己的来历,特别是离婚后我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这个念头就更加强烈。我想知道我到底是谁,我的亲生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我还有哪些亲人。这个念头成了困扰和折磨我的最大问题。养父母因为害怕失去我,不肯告诉我线索。
  我有一次抱怨养母,你难道真的想让我糊涂一辈子、遗憾一辈子吗?
  大概确定我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也怕他们哪一天离开人世剩下我太孤单,2004年底,养父母终于说出了我生父的名字和原来的单位。
  “当我满腔热望四处寻找亲生父母的下落时,我怎么也没想到:寻找不到他们是我人生的缺憾,而一旦寻找到了,因为30多年的时空阻隔,注定了我只有后悔。”寒星的眼里都是清冷,“找到了父亲,关于他们的美好想像也一并失去了。”
  
  二
  
  这么说吧,从偷看到亲生父亲那一刻起,我就想退缩的。那个形容委琐的糟老头,就是我苦苦寻找的父亲吗?那一刻,我认亲的热情凉到了心底。
  我从来没想过我的父亲是这个样子,记得《粉红女郎》这部连续剧播到哈妹突然被亲生父母找到、一下子变成了某国公主的那一集时,我也意外地接到了一条关于生身父亲的重要信息:他还健在,有两儿一女,老伴过世,就住在某个小区里。我当时激动得手都颤抖了,我一把抱住10岁的儿子说,宝贝,你也有亲外公了,你也有舅舅和姨姨了,看见哈妹怎么变成公主的吗?说不定你的哪个舅舅还是总经理呢。说不定你的姨还是哪个重点小学的老师呢,以后妈妈忙的时候就能把你放在姨的家里了,你连辅导老师都有了。
  “潜意识里,我一直把寻找到亲人后的情景想得很美好、这也许是支撑我一直寻找他们的又一个隐秘的动力,有点势利是吧?”寒星神情坦白。
  突然有了生身父亲的下落,那一晚,我几乎无眠。兴奋,渴望,同时又畏惧。
  第二天一早,我给告诉我这个信息的朋友打电话说,要不然,我还是先偷偷观察一下那家人再说吧。
  偷看了父亲后,我就一直在相认与不相认之间犹豫。除了失望之外,这背后还有利害关系——纵使父亲不要需我赡养,但陪伴这样一个70岁的老人,也需要耐心和精力,养父养母已经够我分神的了。
  但情势已让我骑虎难下,那个热心的朋友已经告诉父亲我在找他。父亲开始连续几天在楼下张望,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我的心像是被刀尖戳碰了一下,生疼生疼的。
  “天上掉下个女儿,自己又无须再付出分毫,你说他怎么会不想相认呢?”寒星哂然。
  事情到这个份上,我对自己说,总不能因为他境遇不好,我就嫌弃他,不承认我身上流淌他一半的血吧。
  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我的认亲都不反对。虽然我的存在是父亲的污点,让他们又想起了一段不愉快的往事,但毕竟血浓于水,更何况我比他们都混得要好,在认亲的酒桌上,我递给父亲2000元钱,也给侄子外甥送了红包。二嫂就对父亲说,这下好了,你这闺女有钱能干,以后您老有福了。我当时听着心里就不舒服。
  整个认亲过程有一种虚假的热情。亲生父亲迎接我的第一句话是:进屋吧。没有我想像中失而复得的眼泪,我进屋后他的话也很少,尽量避开我的目光。我心里也出奇的平静,我打量着他,感觉很奇怪:这个人就像个久不谋面的远房亲戚,我对他毫无感情。也许,他对我也是。
  我仔细打量我的哥哥和姐姐,看不出我和他们有多大的相似之处。他们不但根本帮不了我什么,相反,大哥还希望他那大学毕业一直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儿子能到我所在的单位上班。和他们寒暄着,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无聊和后悔。
  
  三
  
  乍一看,认亲后我多了一个父亲,多了几个哥姐,但我总是感觉有隔阂。这份由血缘铸就的情感,因为从来没有过共同的培育,不自然。甚至还有一丝戒备。
  但既然认了生身父亲,我就不得不做出女儿的样子,尽一下女儿的义务。有时我买东西去看生父,彼此都很客气,我别扭,他也不自在。
  有一次,单独和父亲在一起,我问他,这么多年了,您想过我吗?他有些尴尬,他说,我的情形你是知道的,我怎么能去找你呢,我也没想到有一天你会来找我。
  父亲说完就沉默了。我也沉默了。
  我的沉默是因为伤心。我是希望能听到父亲对我说,他和我分别后他内心里的痛和对我亲生母亲的愧疚。以前我总想,天下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我的父母一定也在思念我。
  我曾向他问母亲的线索,但他却显然不愿提及。他说,母亲的丈夫不知道她的过去,更不知道还有我,我千万别去寻找她,别破坏她现在的生活。
  和父亲相认后的失落,使我不想再去寻找母亲了。
  父亲说,你和她眉眼长得挺像的,她年轻时挺活泼的,是车间团委委员,是我害了她,也害了我自己。父亲年轻时是厂里的副厂长,和母亲相爱时,他已经是有妇之夫,始乱终弃的爱情最大的后遗症就是有了我。他们曾有过怎样的纷争我不清楚,我只知道我从出生后就被送给别人,因为我的出生,他成了锅炉工,而当时仅21岁的母亲也远嫁新疆。
  “我知道,他们都宁愿忘记曾生过我,我是他们不愿触碰的疮疤。”寒星的眼里有一抹萧索,“如果人生能够重来,他们肯定不会让我这个生命存在。我是多余的,我一直就是他们生命中的垃圾,是一道耻辱的印记。”
  我虽然能理解父母当初的困境,但还是会觉得伤心,觉得无聊。那天告别生父,我买了很多东西去看养父母,他们不知道我已经找到了生父。
  养父坐在阳台上的躺椅里看报,看我来了,就说,丫头来了,你妈说你爱吃红薯,听说 你过来就买了几斤,正给你蒸着呢。
  我的眼泪差点落下来。
  
  四
  
  像我和亲生父亲一家的这种关系,在没有遇到太麻烦的事情时,表面上的热乎还好维持,一遇到事情,尤其是很费精力和金钱的事情,那些没什么亲情调和的矛盾就会暴露出来。
  2005年夏天,父亲查出患有癌症时,我正在医院里照顾因为脑栓塞住院的养父。
  父亲没有什么积蓄,治疗费就成了家里最大的问题。3个孩子经济上都不太好,就我的情形还好些。但问题是,我还得赡养养父母。自养父住院后,我每天又得工作又得带孩子又得往医院跑。而亲生父亲除了我,毕竟还有3个他一手拉扯大的子女。
  亲生父亲的治病费用,我不想承担。这个没有抚养过我一天的父亲,总不能让我负起很大的责任吧?我承认,当得知父亲得癌症时,我也关心,但并不像养父生病时那么焦灼,而且想得更多的就是:这得需要花多少钱啊!人潜意识里的自私使我本能地想向后退缩,想拉开我和亲生父亲的距离。
  虽然父亲没养过我,但我既然和他相认了,也不能让人说我很无情吧?于是我拿出5D00块钱,对大哥说:“你知道养父母那边都得我一个人照顾,父亲做手术的事,你和二哥、姐姐商量吧。”
  这样刻意拉开距离后,我心里也不是没有过不安。再在医院见到父亲、哥姐,我也会不自在。
  除了买营养品,在此后好长一段时间里,我几乎没再为父亲花钱。父亲的病就像一个无底洞,才不过半年就花掉了十几万元,而父亲的医药费依然报销不了。我开始感到了一种沉重的压力,还有恐慌。我预感到,哥姐找我要钱是早晚的事情。
  我实际上也是工薪层,就算家里还宽裕。我一个人拉扯孩子,又能有多少积蓄?更何况养父母都岁数大了,生病住院养老,哪样少花钱呢?
  
  五
  
  每次大哥打电话来我都提心吊胆,怕他提钱的事情。有一天晚上,大哥在电话中还是说了。他老姑,我知道你也不容易,但我们的积蓄都花光了,你能不能先帮贴一下医疗费,得两万元,就算哥姐借你的。
  给父亲看病哪有什么借,花出去的就别指望收回了。我不是拿不出这两万块钱,就是心里不平衡。我说,大哥,你知道我养父刚出院,我经济压力也大,你看这样行吗,明天我先把一万块钱送去。
  讨价还价之后,我又忍不住自责,觉得对父亲我不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女儿,但心里又委屈:凭什么呀,他又没养过我一天!这话,是我每次心里不安时为自己开脱的最好理由。
  为父亲治病的一万块钱很快就花光了,当大哥又一次打电话过来期期艾艾地说父亲需要化疗时,我沉默了。大哥挺敏感的,他说,你要是为难就算了,我再另想办法吧。
  这次化疗,是他们找别人借的钱。几天后,我去医院探望父亲,大嫂的脸色很不好看,她对父亲说,看见了吧,孩子不是自己养大的就是没有感情。我说,大嫂,你说这些有意思吗?她说,没意思是吧?那你到处找亲生父母找了这么多年,找到了又不把他当父亲,有意思吗?他要是不生你,会落到这步田地吗?
  是我让他生我的吗?我在心里质问自己。
  从那以后,哥姐再也没给我打过电话。当他借钱给父亲看病时,我知道,我永远错过了和他们感情上走近的契机。
  我探望父亲时,父亲对我很客气,哥姐却对我非常冷淡。大嫂说,你也挺忙的,你别总来看了。姐也假装跟我客套,来看老人还带什么东西呀,别那么客气。
  看着哥姐为父亲看病的钱发愁,看着他们安排3家轮流值班,看着他们为父亲忙碌,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知道我被彻底孤立,我们名义上还是亲人,骨子里却已毫不相干。
  因为怕面对父亲他们,我越来越憷头去医院。很长时间不去,可能又加重了他们对我的反感,成了恶性循环。其实我不是对父亲不关心,只是真的不像对养父母那么牵挂。有一天梦里,我梦见父亲病逝,心里还是很受折磨。后悔没有为他尽心。
  说到这里,寒星自责地闭上了眼睛。
  【后话】因为阴差阳错的骨肉分离,寻亲这种事情便总在上演。寻根是一种本能反应。失散多年的骨肉终于团圆,听上去多像一出喜剧。可惜,完美结局往往只存在于影视剧里,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大多充满了无法弥补的缺憾。
其他文献
1    两年前。  生日那天,茶茶用扑克牌给我算命,算来算去,竟然都是运走桃花。我偏不信,胡乱洗了牌,让她重算。最后的结果仍是,茶茶抚掌大笑:“你逃不掉了,今年你注定要走桃花运。”  我亦跟着笑,走桃花运当然好了,怕只怕是桃花劫。  我的心底是并不当真的,自从决定跟了康生,我便谨言慎行,在别的男子面前从不肯假以辞色,对那些暧昧挑逗亦淡然视之。  并不是要为康生立什么贞节牌坊,而是我明白自己想要的
期刊
叙述者:顾圆圆 女 25岁  我22岁的时候开始恋爱,他是我们公司的客户,比我大7岁。刚刚参加工作又很快有了男朋友,那段时间的我,可谓春风得意。  安文的感情生活很丰富,在我之前,他交过4个女友。而那个时候的我,简直可以说是透明的——单纯、自负,看上去什么都懂,其实还是一张白纸。  认识3个月后,安文带我到了他的家,一套很温馨的一室一厅房子,是父母给他买的。  和安文的第一次做爱是非常愉快的经历,
期刊
去闺蜜新装修好的房子参观,发现她的家简直就是姹紫嫣红,一个房间一个颜色。我说这多麻烦啊,你还真有耐心。她说,这你就不懂了吧,颜色是可以治病的,我这可不是胡说八道哦,装修之前,我请教了好多专家,都是有科学根据的。  接下来的时间,我一边喝着闺蜜煮的香浓咖啡,一边听她现囤现卖“颜色营养素”的学问 别说,还真头头是道呢——  红色会刺激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血液循环但接触红色过多,会让人产生
期刊
这样的婚礼非常特别:有视频直播,还有短信和电话互动。  2002年大学毕业后,侯雪莲开了一家花艺店。花艺店经常承接布置婚礼现场的业务,在和新人的交流中,侯雪莲发现了一个问题,不少新人的朋友都在外地,路途遥远加上繁忙的工作,使得这些朋友在新人的大喜之日无法赶到现场。  一天晚上,侯雪莲与一位朋友视频聊天,看着视频里的朋友,侯雪莲的脑子里灵光一闪:“我可不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不能到场的新人的朋友通过网
期刊
每次在公共场所如厕完毕,我都会举着湿淋淋两只手,让外面等候的姐姐妹妹们帮我从包里拿纸巾擦干。一开始的时候,总是被这些小女人讽刺挖苦,放着卫生间里现成的烘干机不用,非费事找什么纸巾,着实该洗脑。  我笑说这你们就不懂了,公用卫生间里的烘干机长期放置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本身就非常利于细菌存活,而它们又都习惯安装在洗手池旁边,潮湿的洗手盆附近是细菌恣意滋生的好环境,烘干机很难逃脱被细菌污染的厄运洗净的双
期刊
2006年高考前夕,安徽某大酒店总经理黄永红因为涉嫌职务犯罪被逮捕,为了让她正在迎接高考的儿子不受影响,检察官、法官、看守所的民警、记者、亲戚朋友一起帮助这个单身母亲编造了善意的谎言,使孩子顺利跨进了高校大门。      高考在即,单身母亲东窗事发    2003年3月,工作干练、作风泼辣的黄永红被任命为合肥一家大酒店的总经理。担负起振兴酒店的重要责任。  6个月后,黄永红根据酒店的特点,决定调整
期刊
美女陷入征婚骗局    1967年,清纯秀丽的胡佳红出生在上海一个干部家庭。大学毕业后,胡佳红进入一家IT公司工作,不久她嫁给了这家公司的总裁。  胡佳红没有想到,在她怀孕期间,丈夫和公司一位女职员发生了婚外情。这场原本让胡佳红引以为荣的婚姻,在女儿出生不久后就解体了。第一次婚姻的失败,给胡佳红心里留下阴影,她独自带着女儿生活了6年。  胡佳红萌生了出国的念头,2001年3月,她来到澳大利亚墨尔本
期刊
某年某月相逢“某人” 华明玥    在这里,“某人”不是泛指,而是特指——念大学的时候,女生用于称呼自家男友。  “某人”多半是读书种子,总是在替女生排队抢回最后一份糖醋排骨时露出憨美的笑容;每天替女生宿舍打8瓶水,以至瘦弱的白面书生很快练出了肱二头肌;开口表白爱意前,在操场上走16圈;为了追求看上的女孩子,请全寝室的男生出主意;特意在漆黑的夜,在女生楼下点蜡烛,围成一颗烛光摇曳的“心”,坐在“心
期刊
可不可以不勇敢 阿 宝    周六逛街,逛累了,跟老公一起去快餐店吃饭。人很多,像以往一样,我们很默契地分工,我找地方占座位,老公则去前台点我们爱吃的鸡腿套餐和热橙汁  坐在一个角落里等老公,一眼竟瞅见了老同学朱槿,她正端着一托盘饭菜饮料小心翼翼地往座位走。顺着朱槿的方向,我很快就发现了正悠然自得坐在座位上的她老公,坐得那叫一个稳当、这还不算,等朱槿把盘子放好,看她老公的意思,还很不满意似的,指手
期刊
2006年入夏以来,国内多家媒体和网站纷纷发表评论,盛赞《大连日报》女记者孙剑上街擦痰一事。孙剑是怎样一个人,是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使她做出如此惊人之举的呢?    小学没毕业却当上记者    1953年,孙剑出生在大连,她的父亲是一家中型国企的厂长,母亲是家庭妇女。孙家孩子多,兄妹7人,孙剑排行老4。儿时的孙剑,深得父母和老师的喜爱,上学期间她一直是班干部,是出了名的好学生。  1966年,文化大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