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常态下的中医“治未病”发展模式探索

来源 :中医药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冠病毒防疫常态化占用了大量医疗资源,并导致医疗成本高昂.在防疫常态化的大环境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中医“治未病”理念大有可为.文章探索并分析了中医“治未病”的生活化、网络化和产业化三种发展模式,将“治未病”理念切实转化为实践,以提升群众健康水平,降低医疗系统负担.
其他文献
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受力复杂,震害严重,在实际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为研究震损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经碳纤维布(CFRP)及外包钢复合加固后的地震易损性,以原型、直接加固、中损加固、重损加固4榀双层框架式桥墩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计算损伤指数以折减材料性能来模拟地震损伤,利用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精细化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基于桥墩的低周往复荷载分析,对比模拟与试验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规范反应谱为目标从美国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PEER)数据库选择20条实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调护在专科管理中的优势和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10月在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10例口腔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专科疾病的常规管理方法,主要管理内容涉及药学管理、症状管理、风险管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专科管理的前提下,利用中医管理理念,分析患者体质,并根据患者体质情况结合相应中医学疾病管理方法.分别从病灶愈合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疾病复发情况、功能恢复情况、保健指导等方面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分别从病理性质分析、病因分析、病机分析及辨证论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本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的交通设施会将城市割裂为互不关联的一个个“孤岛”,与追求城市高品质空间之间会出现越来越大的矛盾.如何将被交通设施所阻隔的城市街区连接起来,也就是交通设施的复合利用,已经成为讨论城市空间进一步发展不可回避的议题.由于涉及土地权属和规划政策,特别是城市管理等因素,交通设施的复合利用议题变得极其复杂,以至于成为城市发展中的困境.当代北京已经是人口超过两千万的国际大都市,不少原位于市郊的交通设施节点,现在已经成为高度发达的地区,交通设施对城市街区阻隔所产生的矛盾尤为激烈.
目的:探讨应用标识法来提升急诊抢救药物管理的效果,以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医院的80例急诊抢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药物管理模式;观察组应用标识法对急诊抢救药物进行管理.评价两组急诊抢救药物管理质量;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物品使用速度、过期物品、物品取用耗时、物品检查耗时明显少于对照组,而用药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期间用药不良
票额分配是增加铁路企业收益和提高旅客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在铁路售票过程中,旅客退票情况普遍存在,而票额又不能超额发售,这会造成列车上出现虚靡,并极大地影响着铁路收益以及旅客购票.为使票额分配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结合我国铁路现有售票策略和退票规则,提出一种考虑退票情形的铁路多列车票额分配优化方法.该方法考虑列车席位能力约束、售出票数的票额约束、退票情形下售出票数的需求约束.分别以铁路收益最大化、旅客服务人数最大化以及拒绝旅客次数最小化为目标,构建考虑退票情形的铁路多列车票额分配优化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模
为研究黏结胶层厚度对CFRP布外贴加固有预损伤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对已有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试件的黏结胶层厚度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完成2根基准对比梁和4根损伤加固梁的抗弯试验,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和纤维梁模型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黏结胶层厚度从0.5 mm增至3 mm时,试件的极限抗弯承载力和对应的极限挠度分别增大18.3%和44.8%.黏结界面的剥离荷载随黏结胶层厚度增大而增大.当黏结胶层厚度从0.5 mm增至2 mm时,黏结界面的剥离荷载小于碳纤维布的
目的:探讨督导表在中医护理门诊护理质量效果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1年5月医院中医护理门诊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20年7~12月)和观察组(2021年1~5月),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护理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督导表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与改进,比较两组中医护理质量及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中医护理操作合格率、环境整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中
目前医学领域的中外交流在不断加深,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对于中医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中医护理教育的历史沿革、设计原则、内容构建及体系改革等多方面进行了内容梳理与分析,为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医护理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多元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中医护理人才提供策略支撑.
目的:探究建立中西医结合外科综合门诊的方法,分析其管理效果.方法:根据医院门诊患者医疗需求,自2020年1月起建立中西医结合外科综合门诊,确立工作内容及制度,规范操作及管理流程,按照中西医结合外科的工作特点制定会诊制度,构建有特色的培训方法,针对安全问题制定风险管理预案,统计中西医结合外科综合门诊建立1年内的收治患者数量、转住院数量和会诊数量,采用问卷法调查患者对门诊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并统计教研工作方面的成果.结果:2020年中西医结合外科综合门诊建立以来,共收治患者13947例次,转住院人数7936例次
目的:探究分析中医望诊在精神科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12月于医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精神类疾病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施行风险分级疾病管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方案施行中医望诊,比较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与满意度.结果:管理后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的风险分级疾病管理中施行中医望诊,可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