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
倡导“自主学习、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而根植理念实施改革的着眼点是课堂教学设计。中考复习的整体设计不仅仅是复习理念、总体策略的具体体现,它在高效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极大限度地实现“减负增效”。当前,许多物理教师面临“低效复习”的困惑,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思维未能得到有效训练,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那么,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如何帮助学生在紧张的中考复习中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这是每一位初三物理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对此,我们依托“十二五”规划课题“主动学习导向的助学案研究”的深入展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整体把握学案模式,制定具体要求以及复习内容,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改进,成效显著。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总结,仅供参考。
二、学案整体设计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每一个复习学案都由五部分构成。
1.自主评估
这部分内容一般是以习题的形式呈现。这些习题能考察到本章的主干知识,题型比较齐全,但数量要控制,并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完成。教师课前批改好后,上课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讲评。简单题由小组互助解决,有难度的或情景变化较复杂的题由小组展示,师生互动,教师进行引导和点拨,直至解决问题。并由此自主梳理解题中用到的相关知识点,最后综合各小组的发言,即可归纳出本章的知识框架—完成第2模块“知识建构”部分。
2.知识建构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用框架图或概念图等方式对一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抓住知识的主干,对前后知识内容注重联系和比较。这一模块的教学旨在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容前后贯通、联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慢慢让学生养成梳理知识后,有把书本变“薄”的习惯和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学习能力。
3.例、练互动
这一模块是对本章知识的综合和提升。通过设置典型的“例、练”互动练习,并指点各小组对题目进行研讨,让学生在“情境研讨”过程中不断学习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堂反馈
课堂反馈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课堂反馈”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知识掌握情况的程度,也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从而根据反馈信息随时调整复习进程,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发展。为此,必须设置典型的试题作为课堂反馈练习,题量约在5~10分钟内能完成。先由学生个人积极探索、思考,独立地完成,再引导小组合作展示、研讨,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及时纠正、查漏补缺,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一直处于激活的状态,此时的反馈能促进学生相互启发、开阔思路,优化解决物理问题的策略,拓宽和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若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可以以“当堂检测”的形式进行)
5.拓展练习
根据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置相应的练习题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设置的练习题所考查的方法或知识点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应,这样才能起到练习、巩固的作用。其中个别题的题型还应有所变化和提高,这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与提升。
三、模块教学示例
1.自主评估
例1:小明同学家住春满园小区3号楼501室。放学后,他帮奶奶去超市买了一袋5kg的面粉。若小明的体重为40kg,他从超市提着这袋面粉回家时,先用50s的时间走完长为100m的水平马路,再用20s的时间从一楼上到五楼,则在此过程中他对这袋面粉共做了—J的功,他上楼的功率是—W。
点评:小组交流“二问”均有两个答案,由此展开讨论:①小明先后两次都对这袋面粉做了功吗?请说明理由。②哪次小明做了功?请再次计算小明做的功。③小明上楼过程中仅仅只对这袋面粉做功吗?引导讨论—对自己(即克服自身的重力)是否也做了功?由此针对学生暴露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通过师生互动明晰错误根源,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本章知识网络。同时,在反思解题过程中深刻理解物理概念,掌握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例2: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若工人用250N的力恰好能将重4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求:
(1)该滑轮组此时的机械效率。
(2)若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求拉力F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
点评: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把有关物理问题的具体情景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物理知识和相关经验建立联系的过程。本题由情景(1)变为情景(2)的过程中,应注重分析哪些物理量改变了?哪些仍不变?在引导分析物理情景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再次发现“使用同一滑轮组匀速(竖直)提升不同重物其机械效率不同”的物理规律。可见,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引领讨论,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复习与梳理会更凑效。
2.知识建构
本模块通过“自主评估”,将一系列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再沿着这条主线顺藤摸瓜将与之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用此法构建的知识网络,强化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迁移以及综合应用。另外,在“自主评估”练习2的解题过程中,还能让学生注意到,初中物理问题的处理思路有两种重要的思维模式:一是“力”的角度,二是“功”的角度。从力的角度出发,结合滑轮组的特点去解决拉力F的做功问题;从功的角度考虑,提升不同重物的两种情景中额外功均是克服动滑轮自重做功,由总功与有用功、额外功之间的关系求得拉力F所做的功。两种思维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况且功是贯穿本章各知识点的重要主线,其网络结构关系如下图所示。
点评:其实,学生完成复习模块的过程就是知识整理的过程,同时对知识整理重组也是一个应用迁移的过程。本模块以“自主评估”中的问题情境为主线,引领学生自主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学生乐于接受,这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3.例、练互动
在“例、练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陷入困境的情景经常发生。尽管不同的习题解法各不相同,但逆向问题链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例、练互动”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思维方法,提高分析技能。
例:如图甲所示,正方体石料在钢丝绳拉力F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缓慢下降,直至没入水中。图乙是钢丝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g取10N/kg, 水=1.0×103kg/m3)。
总之,物理中考复习有它的特殊性,复习的知识都是过去学过的。对初三学生来讲,学习过程缺乏“新奇”与“悬念”,其兴趣就会下降。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我們保持始终如一的教学方法,学生难免会倦怠,课堂效果也难保有效、高效。因此,在复习课教学中,只有主动求变,不断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周家军,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江苏省无锡市物理学科教学能手,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副校长(现全面主持无锡市洛社新开河实验学校工作)。1993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洛社镇双庙初级中学教导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和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副校长等职。获得三等功、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多次获得江苏省物理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或省级核心刊物。
倡导“自主学习、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而根植理念实施改革的着眼点是课堂教学设计。中考复习的整体设计不仅仅是复习理念、总体策略的具体体现,它在高效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突出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极大限度地实现“减负增效”。当前,许多物理教师面临“低效复习”的困惑,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思维未能得到有效训练,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那么,在“高效课堂”的背景下,如何帮助学生在紧张的中考复习中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这是每一位初三物理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对此,我们依托“十二五”规划课题“主动学习导向的助学案研究”的深入展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整体把握学案模式,制定具体要求以及复习内容,经过三年多的实践与改进,成效显著。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总结,仅供参考。
二、学案整体设计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每一个复习学案都由五部分构成。
1.自主评估
这部分内容一般是以习题的形式呈现。这些习题能考察到本章的主干知识,题型比较齐全,但数量要控制,并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完成。教师课前批改好后,上课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讲评。简单题由小组互助解决,有难度的或情景变化较复杂的题由小组展示,师生互动,教师进行引导和点拨,直至解决问题。并由此自主梳理解题中用到的相关知识点,最后综合各小组的发言,即可归纳出本章的知识框架—完成第2模块“知识建构”部分。
2.知识建构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是指导学生用框架图或概念图等方式对一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抓住知识的主干,对前后知识内容注重联系和比较。这一模块的教学旨在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结构的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容前后贯通、联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并慢慢让学生养成梳理知识后,有把书本变“薄”的习惯和意识,不断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学习能力。
3.例、练互动
这一模块是对本章知识的综合和提升。通过设置典型的“例、练”互动练习,并指点各小组对题目进行研讨,让学生在“情境研讨”过程中不断学习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堂反馈
课堂反馈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课堂反馈”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方法的获得、知识掌握情况的程度,也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从而根据反馈信息随时调整复习进程,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发展。为此,必须设置典型的试题作为课堂反馈练习,题量约在5~10分钟内能完成。先由学生个人积极探索、思考,独立地完成,再引导小组合作展示、研讨,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及时纠正、查漏补缺,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一直处于激活的状态,此时的反馈能促进学生相互启发、开阔思路,优化解决物理问题的策略,拓宽和丰富学生的物理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若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可以以“当堂检测”的形式进行)
5.拓展练习
根据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置相应的练习题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设置的练习题所考查的方法或知识点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应,这样才能起到练习、巩固的作用。其中个别题的题型还应有所变化和提高,这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应有的发展与提升。
三、模块教学示例
1.自主评估
例1:小明同学家住春满园小区3号楼501室。放学后,他帮奶奶去超市买了一袋5kg的面粉。若小明的体重为40kg,他从超市提着这袋面粉回家时,先用50s的时间走完长为100m的水平马路,再用20s的时间从一楼上到五楼,则在此过程中他对这袋面粉共做了—J的功,他上楼的功率是—W。
点评:小组交流“二问”均有两个答案,由此展开讨论:①小明先后两次都对这袋面粉做了功吗?请说明理由。②哪次小明做了功?请再次计算小明做的功。③小明上楼过程中仅仅只对这袋面粉做功吗?引导讨论—对自己(即克服自身的重力)是否也做了功?由此针对学生暴露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通过师生互动明晰错误根源,进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本章知识网络。同时,在反思解题过程中深刻理解物理概念,掌握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例2: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若工人用250N的力恰好能将重4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求:
(1)该滑轮组此时的机械效率。
(2)若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求拉力F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
点评:解答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把有关物理问题的具体情景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物理知识和相关经验建立联系的过程。本题由情景(1)变为情景(2)的过程中,应注重分析哪些物理量改变了?哪些仍不变?在引导分析物理情景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再次发现“使用同一滑轮组匀速(竖直)提升不同重物其机械效率不同”的物理规律。可见,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引领讨论,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复习与梳理会更凑效。
2.知识建构
本模块通过“自主评估”,将一系列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再沿着这条主线顺藤摸瓜将与之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用此法构建的知识网络,强化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迁移以及综合应用。另外,在“自主评估”练习2的解题过程中,还能让学生注意到,初中物理问题的处理思路有两种重要的思维模式:一是“力”的角度,二是“功”的角度。从力的角度出发,结合滑轮组的特点去解决拉力F的做功问题;从功的角度考虑,提升不同重物的两种情景中额外功均是克服动滑轮自重做功,由总功与有用功、额外功之间的关系求得拉力F所做的功。两种思维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况且功是贯穿本章各知识点的重要主线,其网络结构关系如下图所示。
点评:其实,学生完成复习模块的过程就是知识整理的过程,同时对知识整理重组也是一个应用迁移的过程。本模块以“自主评估”中的问题情境为主线,引领学生自主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学生乐于接受,这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3.例、练互动
在“例、练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陷入困境的情景经常发生。尽管不同的习题解法各不相同,但逆向问题链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例、练互动”的真正目的就在于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思维方法,提高分析技能。
例:如图甲所示,正方体石料在钢丝绳拉力F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不变的速度缓慢下降,直至没入水中。图乙是钢丝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g取10N/kg, 水=1.0×103kg/m3)。
总之,物理中考复习有它的特殊性,复习的知识都是过去学过的。对初三学生来讲,学习过程缺乏“新奇”与“悬念”,其兴趣就会下降。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我們保持始终如一的教学方法,学生难免会倦怠,课堂效果也难保有效、高效。因此,在复习课教学中,只有主动求变,不断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周家军,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江苏省无锡市物理学科教学能手,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副校长(现全面主持无锡市洛社新开河实验学校工作)。1993年8月参加工作,历任洛社镇双庙初级中学教导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和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校长办公室主任、副校长等职。获得三等功、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被评为江苏省优秀青少年科技教育校长,多次获得江苏省物理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有多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级或省级核心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