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资源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探究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anhu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子层次,长期存在的问题就是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主要体现为东中西部地区的显著差异。文章分析了东中西部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主要从学校数量、师资规模和结构、教学条件等方面分析了三个区域资源配置的具体差异,结合差异产生的根源,为促进两者之间的资源融通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职教育;区域资源配置;地区差异;原因;对策
  一、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地区现状
  (一)学校数量的区域性差异显著
  根据2010年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全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中,东部地区有4122所,占37.94%;中部地区有4440所,占40.87%;西部地区有2302所,占21.19%。从数量上看,东中部中等职业学校占去了职业学校总数的78.81%。其中,职业学校数量最少的三个省份都在西部地区,主要是西藏、宁夏和青海,其职业学校的数量分别为6所、36所和40所。西部地区存在的常见问题是:学校规模较小,学校发展基本由学生学费支撑,频频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贫困学生的家庭面临着沉重负担,因交不起学费而中途辍学的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下教育严重丧失了公平性。又比如一些地处偏远的西部农村,经济落后,开办职业教育难度颇大,县域范围内仅有一所中职学校,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教学条件的区域性差异显著
  虽然国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加大经费投入对中职教育大力支持,但是由于目前主要依靠教育拨款的中职教育招生不足导致经费有限,无法维持其正常发展。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明显,许多中职院校在教学设备和条件方面严重欠缺。2010年国家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一般图书343022910册,校均31574册,生均18.88册。校均图书前三位的是上海、北京和天津,后三位的是江苏、山西、内蒙古。生均图书超过18.88册的14个省市中,东部地区有9个,中部地区有3个,西部地区有2个。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在生均图书的数量上比中西部地区具有绝对的优势。除此之外,东中西部的教学条件差异还表现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方面。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为2244.16元。在全国31个省市中,有11个省市的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超过2244.16元。而这11个省市均为东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为9个和2个。
  (三)师资规模和结构的区域差异显著
  中西部地区中职教师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比较单一,教师团队年龄偏大,高学历的教师比例较低,导致一些教师仅有理论知识而实训设备不会操作的现象,这种与产业发展的脱离也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部分院校专职教师很少,大多为兼职教师,并且双师型教师队伍薄弱,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各种原因造成的中职教师的流失制约着中西部中职教育的发展。从2010年国家教育统计年鉴看,通过生师比来分析师资规模,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有18164447人,专任教师680954人,生师比为26.67∶1,高于20∶1的国家标准。各省平均生师比达到国家标准的省份有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这六个省份均属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未有省份达到国家标准。在教师学历结构方面,从全国来看,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中,具有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教师占16.71%,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79.28%,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仅占极少的一部分。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5.03%,中部地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3.27%,西部地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2.92%。从教师硕士及以上学历这一指标可以看出,中西部教师的学历相对低于东部地区。
  二、地区中职教育资源配置差异的原因探析
  (一)在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上,存在东西部丰富、中部相对缺乏的现象
  在中职教育的发展上,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代表了国家对该地区的教育投入程度,根据2010年国家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71.34%。全国31个省市中,有21个省市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超过71.34%,其中东部地区有9个省市,占东部地区所有省市的75%;中部地区有4个,占中部地区所有省市的44.44%;西部地区有8个,占西部地区所有省市的80%。这表明国家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最大,其次是东部地区,而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最小。由于对东部地区职教的高投入,中职教育成果显著,中职院校有较为雄厚的资金、技术、师资力量支撑。其中有一些骨干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实习实训设施具有很强的优势。除此之外,东部中职的迅速发展还得益于东部地区地方政府的努力。第一,东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进行监督检查,成立了相关领导小组。第二,东部地方政府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三,东部地方政府还出台有利政策,资助和鼓励学生上职业学校。如江苏省姜堰市从2007年起,每年筹集100万元资金,通过发放“教育救助券”的形式,资助贫困学生上职业学校。
  (二)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存在极大的不平衡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基础雄厚,客观上有资金用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东部地区政府认识到职业教育发展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把发展职业教育和发展地方经济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经济发展带动职业教育发展,以职业教育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二者形成良性循环。东部发达地区大中型企业多,校企合作紧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好。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职业教育发展缺乏土壤。西部贫困地区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工业经济比较落后,大中型企业很少,中职院校学生没有实训机构。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导致学校与企业之间缺乏联系,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人才之间出现严重的不匹配现象,干扰了学校教育的质量和企业的正常运作,反过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增长。最终,中西部地区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不能得到保障。这种区域经济与中西部中职教育的脱离主要表现为:校企合作不完善,中职学校未建立起基本的实习实训基地,学生的实践能力弱化;企业未能给学校提供应有的技术和设备,双方缺乏交流和沟通。   (三)在师资建设方面,存在东部完善、中西部贫乏的现象
  东部地区利用经济高速发展的优势,逐步建立起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达成了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东部地区还拥有大量的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中西部地区。尽管国家近年来对中西部地区的教师给予了福利及优惠,然而中西部地区的师资力量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尤其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中职教师一般是理论性较强的大学应届生及研究生,没有实战经验,学校对于一线技术管理人员的聘用力度不够。另外,不少中职学校忽视了对教师的职前培训,导致教师自身专业认可度的降低。
  三、实现区域中职教育资源良性配置的策略
  (一)政府做好协调工作,努力实现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中西部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东部地区有识之士去中西部兴办中职院校。同时对在中西部开办企业的社会人士给予优惠及适当的奖励,比如通过减少税收来吸引更多的人到中西部地区投资,为其中职教育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其次,政府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建立长效的校企沟通机制,明确中职院校和企业的权责和分工,实现校企合作的利益最大化。对一些怠慢的学校及企业进行监督,适当地予以批评。在校企合作的期间,可以采取建立学校和企业责任人制的方法,责任人定期向地方政府汇报工作,以便及时对学校和企业出现的问题作出调整和改进。
  再次,政府应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制造良好的舆论效应,表彰那些在中西部地区中职教育中有杰出贡献的人,形成良好风气,转变大众对职业教育的传统歧视。
  最后,政府必须继续加大对支教事业的投入力度,鼓励更多的教师投身于中西部的职业教育。可以加大支教补贴,在住宿饮食方面提供帮助,使支教教师获得实质性的利益,增加他们的积极性。
  (二)东西部建立沟通机制,实现职教资源的区域流通
  首先,东部和中西部中职教育资源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经济力量的悬殊,而发展中职教育必须有强大的产业技术支撑。因此,东部地区的企业要借助经济优势,积极为中西部输送先进的技术、资金、设备,提升中西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达到双赢,借此为中西部中职学生提供就业出路。
  其次,东部的企业尝试与中西部的中职学校开展合作办学,以实际的资金、技术、设备惠及中西部学校,提升中西部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一方面,中西部中职学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东部企业的一线生产管理人员来进行技术指导,使中职学校的学生掌握先进的实践经验,为其成功走上岗位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中西部中职学校定期向东部沿海地区输送部分优秀毕业生,解决中西部地区的就业困难问题。
  再次,东部中职学校与中西部中职学校开展跨地域合作,派遣东部地区的学者进行定期考察与访问,增加双方交流。针对中西部中职教学的薄弱现实,双方建立流动换师制度,东部教师去中西部通过亲身教学了解中西部职业教育的弱点,从而将自身的经验传递过去、对症下药,也有利于两者形成优势互补。比如,在东部地区,中职教育有着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学生的动手能力往往很强,但是理论知识稍有欠缺;在中西部恰恰相反,在企业相对较少的情况下,相当多的中职学生仅仅在课堂上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得不到保证。通过建立流动换师制度,可以为两地中职教育的更好发展找到解决的办法,同时,双方教师们换岗之后,对自身的专业水平会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教师归来后的反思与改进。
  (三)教师不断完善双师型素质,并转变自身观念,积极投身于中西部地区支教事业,加强区域合作
  首先,中职学校的教师不同于普通学校教师的最重要一点,即实践能力必须强。实践能力差,双师型素质不过关是我国当前中职教育的短板,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的中职教师应积极进入企业行业基层单位实践,提升自身双师型素质。
  其次,东部和中西部中职教师在专业背景、教育经历、年龄结构及学历层次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来说,中西部地区的中职教育水平低于东部地区。要实现双方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合理分配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开展支教事业就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它对于平衡东部与中西部的职教资源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认识到中西部中职教育的发展潜力,积极投身于中西部支教工作中去。
  再次,东部与中西部中职学校共同建立教师合作兼竞争激励制度,成立东中西部中职教师发展联合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加强整体内部的合作与交流,对中西部中职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疑惑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双方交流的同时,东部地区中职教师将先进的职教经验逐一传达给中西部教师。在合作的同时施行定期考核,东中西部教师共同参与测评,对中西部表现突出的中职教师予以表彰,表现极其优异者,则委派其参与到东部地区的中职教学中去。由此形成的竞争激励机制能够促进职教师资的互动,最终实现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中职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焕忠.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11:340-405.
  [2] 林克松,朱德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
  展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J].教育研究,2012,(11):
  102-107.
  [3] 马树超,张晨.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成绩、问
  题和对策[J].教育研究,2011,(5):52-57.
  [4] 邱小健.江西省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成人教育,2008,(11):30-31.
  [5] 李汝.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研
  究[J].教育与职业,2009,(17):13-16.
其他文献
毕业考核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毕业考核环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最新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联系高职教育的
在美丽的苇荡和红海滩下面,辽河油田含有多套生油层(新生界至古生界)和多种储集类型(砂岩、灰岩、花岗岩等),并具有多样油品性质(稀油、稠油、高凝油)。针对油田特有的地貌条件,在上世
在评价小区直饮水供水水质安全的关键指标已确定的基础上,根据浴盆曲线的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期、偶然故障期和耗损失效期)建立小区直饮水供水水质安全的评价模型,充分考虑了同一关键指标在不同阶段对水质安全的影响。实例结果表明,评价结果可靠,接近实际情况。
火驱采油技术因其节能环保,并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转变稠油开发方式的一项重要技术。如何将油层成功点燃,是火驱技术的关键之一。新疆油田红浅1井区火驱先
在油田作业中,井下工具是可以重复利用的,即完成一次井下作业后,工具经过拆卸,清洗后再重新装配,装配完的工具必须通过打压测试合格后才能再次投入使用。因此,在各大油田,都建有专门
目的探讨舒肝宁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疗效。方法选择32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观察组给予舒肝宁联合多
带压作业技术(不压井作业技术),是指利用带压作业装备,在井口带压的情况下,实施起下管杆、井筒修理、欠平衡钻井、完井及增产措施的井下作业技术。该技术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特别是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资源勘探备受世界瞩目,世界天然气水合物储量约为2×10^16立方米。世界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方兴未艾。通过对世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现
针对当前高职教育产教融合中出现的校企冷热不均的现象,既要继续探索适合产教融合发展的具体法律政策、策略、措施,也有必要站在产业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思考产教融合出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经济、社会甚至教育本身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质量是关键,旧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