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从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挖掘人文资源、情境创设、把握历史启示的作用和课文探究延伸等方面论述了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 初中历史;人文素养;渗透与提高
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人的灵魂,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也体现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在人的成长阶段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有目的地渗透人文素养的精髓,确保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一、在激发历史学习兴趣中提升人文素养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应当被加以塑造。首先教师在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兴趣爱好方面下功夫。许多学生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互联网中海量的教育资源为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资源。
例如,在春秋时期历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教学内容,接着介绍影视作品《神话》中的部分故事情节,再根据对比观察,区分影视作品的再加工和真实之历史情境。这样的素材教师可以直接提供给学生作为他们学习这段历史的重要参考材料。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不仅可以有效地得到塑造,还使学生在观看影视剧的过程中增加对人文和历史的理解,合理拓展学生的历史人文视野,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
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参与人文、历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采用走出去的教学方法,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历史纪念胜地等,强化书本和现实的联系。这样,既可以对历史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拓展,又可以避免传统的教学法带来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更好地消化吸收。如在抗日战争相关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联系当地的博物馆、档案馆和红色文化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对那段历史更形象地加以把握。对于有关课程的内容,教师还可以积极整合,组织学生开展系列与抗战有关的主题活动,如讲抗战故事、观看抗战的影片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身边的真实故事予以整合,对抗日战争的艰苦更深入地了解。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被提高的同时,对其人文素养也得以培养。
二、在人文资源挖掘中提升人文素养
历史课程具有明显的社会认知性和人文性。因此,在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要以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将初中历史课本内容作为培养优质人文素养的教学资源宝库。探索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人文资源,正确引导学生从历史文献的规范性特征中感受历史的时代魅力。
例如,在讲解“秦统一中國”时,历史教师可以播放与秦国历史相关的影视剧资料,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充分了解秦国历史。人文情怀蕴藏于历史时代,并展现在影视作品当中。教师要把初中历史课本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对教材内容不断地研究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逐步促进对历史教材所包含的丰富人文历史资源的掌握,根据自身的深入理解,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深入了解历史,充分发挥初中历史课程的功能,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养。
三、在情境创设中提升人文素养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历史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基本历史知识的解读,还要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为学生搭建真实的历史场景。构建一定的历史情景,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历史,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是基于真实的、栩栩如生的历史现象,在轻松舒适的历史教学环境中,基于对历史的体验和感受,逐渐形成客观的认识,这是一种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相互影响和发展的全过程,也是塑造学生个性化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发情感共鸣,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师生间的互动和讨论很少,教师对授课对象的学习状况知之甚少。这就导致教师的历史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学习实际严重脱节,甚至强加教师自身的主观愿望,由于一味拔高,学生对历史学习往往失去信心。在新的时代,教师的教学活动改变了这种状况,采用情景教学法的设计,利用多媒体的声光电优势,再现复杂的历史场景,使学生对课堂学习兴趣盎然,且对学习的课程印象深刻。
关于情境教学法在历史课程中的应用,近年来央视播出的历史节目《国宝档案》给了很多教师新的思路。《国宝档案》采用真人剧的形式,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进行讲述。历史教师借鉴央视的真人剧形式讲解历史为情境教学法引入课堂,提供极大的便利。如学习“戊戌六君子”时,一些历史名人的再现就可以让学生完成。“公车上书”是戊戌变法的重头戏,部分学生可扮演孙文、康、梁等历史人物,部分学生扮演清廷顽固派等,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再现,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责任感。情境创设中人文素养的渗透可以促进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形成,使学生的人文素养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在把握历史启示中提升人文素养
历史总是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启发。初中历史课本的许多内容是激发学生感情、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好材料。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环节,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结合相关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可以受到德育的熏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教授“甲午战争”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其中关键是描写黄海战役失败的视频。抗击敌舰中,爱国名将邓世昌率领所有的水手冲锋陷阵,对日本舰船进行了有力的反击,但最终因清廷的软弱和让步而失败。学生看到致远船沉入水底,心潮涌动。他们为邓世昌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所感动,恨不能自己也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员,亲自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观看历史视频不仅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让学生深刻领会了一个道理:落后必然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由此可见,初中历史是激发学生情感、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研究教材,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和人文素养的渗透。
五、在课文探究延伸中提升人文素养
一堂优质的历史教学课,不在于这节课当时所处的时间和瞬间。在课后促进学生开展更有意义的研究和拓展,不仅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必然要求。思古鉴今拓展内外,是一种值得称道的历史视角,也是一种立足于超越教科书内容的辩证策略,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教学即将完成时,可以在课后搭建这样一个探究阶段:提供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视频,掌握多个关键词,如“新丝路小镇”群、“21世纪水上古丝绸之路”等,思考当今“一带一路”与“亚欧铁路大路桥”的区别以及与“古丝绸之路”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挖掘它们的现实意义,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思考。作为新时代的一员,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应该如何做出自己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贡献?
在这种探究和扩展延伸中,古今与未来相通,人、地、国相通,人文精神与爱国精神交融在一起,逐渐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和整体观。实践证明,基础理论与实践的交流、教材与社会实际的衔接,是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必须与学生人文情怀的养成相结合。教学中只有不断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塑造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才能完成这一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晓刚.新课标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4(7):63 58.
[2]孙国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的优化[J].吉林教育,2020,4(33):59-60.
(责任编辑:姜波)
[关键词] 初中历史;人文素养;渗透与提高
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人的灵魂,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也体现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在人的成长阶段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有目的地渗透人文素养的精髓,确保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一、在激发历史学习兴趣中提升人文素养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应当被加以塑造。首先教师在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兴趣爱好方面下功夫。许多学生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互联网中海量的教育资源为教师的历史教学提供了新的资源。
例如,在春秋时期历史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教学内容,接着介绍影视作品《神话》中的部分故事情节,再根据对比观察,区分影视作品的再加工和真实之历史情境。这样的素材教师可以直接提供给学生作为他们学习这段历史的重要参考材料。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不仅可以有效地得到塑造,还使学生在观看影视剧的过程中增加对人文和历史的理解,合理拓展学生的历史人文视野,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
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参与人文、历史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契机,采用走出去的教学方法,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历史纪念胜地等,强化书本和现实的联系。这样,既可以对历史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拓展,又可以避免传统的教学法带来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更好地消化吸收。如在抗日战争相关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联系当地的博物馆、档案馆和红色文化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对那段历史更形象地加以把握。对于有关课程的内容,教师还可以积极整合,组织学生开展系列与抗战有关的主题活动,如讲抗战故事、观看抗战的影片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身边的真实故事予以整合,对抗日战争的艰苦更深入地了解。在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被提高的同时,对其人文素养也得以培养。
二、在人文资源挖掘中提升人文素养
历史课程具有明显的社会认知性和人文性。因此,在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要以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目标为出发点,将初中历史课本内容作为培养优质人文素养的教学资源宝库。探索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历史人文资源,正确引导学生从历史文献的规范性特征中感受历史的时代魅力。
例如,在讲解“秦统一中國”时,历史教师可以播放与秦国历史相关的影视剧资料,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充分了解秦国历史。人文情怀蕴藏于历史时代,并展现在影视作品当中。教师要把初中历史课本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对教材内容不断地研究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逐步促进对历史教材所包含的丰富人文历史资源的掌握,根据自身的深入理解,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历史,深入了解历史,充分发挥初中历史课程的功能,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养。
三、在情境创设中提升人文素养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历史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基本历史知识的解读,还要对课程内容进行讲解,为学生搭建真实的历史场景。构建一定的历史情景,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历史,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是基于真实的、栩栩如生的历史现象,在轻松舒适的历史教学环境中,基于对历史的体验和感受,逐渐形成客观的认识,这是一种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相互影响和发展的全过程,也是塑造学生个性化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发情感共鸣,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师生间的互动和讨论很少,教师对授课对象的学习状况知之甚少。这就导致教师的历史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学习实际严重脱节,甚至强加教师自身的主观愿望,由于一味拔高,学生对历史学习往往失去信心。在新的时代,教师的教学活动改变了这种状况,采用情景教学法的设计,利用多媒体的声光电优势,再现复杂的历史场景,使学生对课堂学习兴趣盎然,且对学习的课程印象深刻。
关于情境教学法在历史课程中的应用,近年来央视播出的历史节目《国宝档案》给了很多教师新的思路。《国宝档案》采用真人剧的形式,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进行讲述。历史教师借鉴央视的真人剧形式讲解历史为情境教学法引入课堂,提供极大的便利。如学习“戊戌六君子”时,一些历史名人的再现就可以让学生完成。“公车上书”是戊戌变法的重头戏,部分学生可扮演孙文、康、梁等历史人物,部分学生扮演清廷顽固派等,对这一历史进程进行再现,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责任感。情境创设中人文素养的渗透可以促进学生历史价值观的形成,使学生的人文素养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在把握历史启示中提升人文素养
历史总是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启发。初中历史课本的许多内容是激发学生感情、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好材料。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环节,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结合相关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可以受到德育的熏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教授“甲午战争”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其中关键是描写黄海战役失败的视频。抗击敌舰中,爱国名将邓世昌率领所有的水手冲锋陷阵,对日本舰船进行了有力的反击,但最终因清廷的软弱和让步而失败。学生看到致远船沉入水底,心潮涌动。他们为邓世昌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所感动,恨不能自己也成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员,亲自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观看历史视频不仅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让学生深刻领会了一个道理:落后必然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由此可见,初中历史是激发学生情感、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研究教材,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和人文素养的渗透。
五、在课文探究延伸中提升人文素养
一堂优质的历史教学课,不在于这节课当时所处的时间和瞬间。在课后促进学生开展更有意义的研究和拓展,不仅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塑造学生人文素养的必然要求。思古鉴今拓展内外,是一种值得称道的历史视角,也是一种立足于超越教科书内容的辩证策略,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教学即将完成时,可以在课后搭建这样一个探究阶段:提供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视频,掌握多个关键词,如“新丝路小镇”群、“21世纪水上古丝绸之路”等,思考当今“一带一路”与“亚欧铁路大路桥”的区别以及与“古丝绸之路”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挖掘它们的现实意义,说出自己的感受,进而思考。作为新时代的一员,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应该如何做出自己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贡献?
在这种探究和扩展延伸中,古今与未来相通,人、地、国相通,人文精神与爱国精神交融在一起,逐渐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和整体观。实践证明,基础理论与实践的交流、教材与社会实际的衔接,是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必须与学生人文情怀的养成相结合。教学中只有不断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塑造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才能完成这一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晓刚.新课标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4(7):63 58.
[2]孙国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的优化[J].吉林教育,2020,4(33):59-60.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