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国女性眼中的旧中国女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无名女子》姑姑的形象解读,分析了作者眼中,姑姑代表的旧中国三种女性形象——被封建社会压迫的女人、自我奴役的女人和敢于抗争的女人。从而展现作者对于女性自我意识蒙昧的痛惜,以及想要唤醒女性自我意识的愿望。
  关键词:汤婷婷;《无名女子》;压迫;自我奴役;抗争
  作者简介:詹柳依(1991-),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1
  第一章 被封建社会压迫的女人
  无名女子生活在旧中国,那时的婚姻无关爱情,更多的是履行为人女儿的责任。无名姑姑,同那时的所有女性一样,从小就被要求放弃个人利益的诉求,而成为封建礼教的践行者和卫道士。“1924年,为了保证每个’上路的人’将来一定会回乡尽责,我们村上为17对新人突击举行了婚礼。”可见,姑姑的婚姻只是顺应村中策略做出的牺牲。
  这样的婚姻是旧社会强加给女人的枷锁。首先,这场婚姻关系的缔结,完全服从于父权,忽视了姑姑的意愿。其次,婚姻双方关系并不平等。在“我”想象姑姑的怀孕是否是被强奸时,文中写到,“另一个男人和她的丈夫相比,区别毕竟不算很大,他们俩都是下命令,她服从。”在“我”的眼里,和丈夫发生关系竟和强奸的区别不大,可见,“我”认为姑姑的婚姻是一种屈从。
  在“我”的眼中,姑姑的意外怀孕不论是否被迫,都不是她的罪过。但在旧中国,姑姑的意外怀孕不啻于公开挑衅了礼法,失了妇德。当姑姑的不贞被发觉,村民便袭击了姑姑的家,用赤裸裸的暴力来惩罚她的背德。这种暴力是践行封建礼教的人们对叛逆者的审判,不仅对敢于越矩的人以物质上的惩处,更是对其施以精神压迫,而这也将对其他人形成威慑,用于告诫其他有可能犯错的女人。是封建思想的禁锢推动了姑姑的死亡,姑姑是封建思想下的牺牲品。
  第二章 自我奴役的女人
  西蒙·波伏娃说,“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我们被教导着要做符合性别身份的事。凯特·米利特说,“性的政治获得认同,是通过使男女两性在气质、角色和地位诸方面’社会化’,以适应基本的男权制惯例。”男权制通过从气质、角色、地位等诸多方面来约束男性和女性。而女性对自身性别设定的接纳,往往促成了其自我奴役。
  我们常常发觉,当一部分女人越出男人为女人设定的界限时,出来维护这种界限的不乏女人。当村民们暴力攻击姑姑的房间时,文中写到,“我们看到他们中有些人,可能是我们认识的男人和女人,带着白色面罩。”可见,村里的其他女人也参与了对姑姑的迫害,成为了帮凶,父权制的标准已经被女人们内化了。
  同样,姑姑在潜意识里也以一系列父权社会意识所设定的文化来规约自己。在婚姻上,她默许了一个陌生男人成为自己的丈夫,并且仿佛只要是正房,就是天大的恩赐。在怀孕上,据“我”猜测,如果她是被迫的,她无法对外说出那是谁,因为没有人会帮她。如果她是自愿的,那她也愿意默默咽下所有苦果,只求護所爱之人平安。姑姑默认了女人只能承受一切压迫,无从反抗。正是姑姑的这种自律让她一直“失语”,因为她从未想过可以发声或是要为自己发声。女人已经在封建思想的禁锢下,自我奴役了。
  第三章 抗争的女人
  无名姑姑虽被封建礼教压迫,但并非一直没有抗争。
  如果姑姑的通奸是出于爱上了另一个男人。那么打破伦理就是姑姑所做的抗争。虽然姑姑已嫁为人妻,但却没有来得及建立夫妻之情,甚至对自己的丈夫非常陌生。在中国封建男权观念的不断压抑、欺凌下,姑姑为了尝试爱情和快乐,抗争压抑在她身上的重重约束,逾越了礼法和她作为人妻的伦理身份。
  此外,姑姑打破了男权社会对女性外貌的要求。男权社会要求女人外表端庄,不能招摇,“所有已婚妇女都将头发剪短,垂在耳边,或者紧紧地梳成发髻,拢在耳后。”这样的打扮,掩盖住了女性的颜色。而“我”猜想,姑姑应该是个爱美的女人,绞面、梳头,时常精心打扮自己。姑姑用显露她美丽的方式,来抗争男权社会对女人打扮的束缚。
  费尔巴哈认为,“追求死亡是追求幸福的特殊方式。当人们感到活着只是承受痛苦时,人们就会以否定的方式——死亡来实现自己对幸福的追求的肯定。”无名姑姑,在受到封建男权无尽的迫害之后,最终选择用溺死井中的方式向男权社会和封建礼教宣战。家族的水井,是一家人维系生活的源头,一般水井的位置也接近家族的中心,姑姑跳了井,便是污了家族的水源。同时,按照传统,中国百姓怕水鬼。溺死于家族的水井,让人感受到了姑姑对家族漠视她的痛苦甚至成为帮凶的不满。姑姑是以她的生命,做了最决然的反抗。
  结语:
  《无名女子》展现了无名姑姑悲剧但不乏抗争的一生。虽然故事中存在大量主观臆断的部分,但通过“我”对无名姑姑悲剧的猜想,作者不仅表现出了中国旧社会女人面临的悲惨境遇,也塑造了一个敢于颠覆东方伦理秩序的女勇士,从而让人看到了女性对自由的追求和渴望,和作者对性别平等和种族平等的诉求。
  参考文献:
  [1]汤婷婷.女勇士[M]. 李剑波, 路承毅译.桂林: 漓江出版社, 1998.
  [2]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李强选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11:24.
  [3]宋秀葵, 李玲.西方女性主义与文学[J]. 读书, 2012(1).
  [4]程爱民,邵怡,卢俊.20世纪美国华裔小说研究[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14-115.
  [5]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史著作选集[M]. 荣震华,王太庆,刘磊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539.
其他文献
摘 要:德·赫·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在全国规模的工业化进程中,他看到了工业文明对大自然和人性的破坏与戕害。他的短篇小说《请买票》则清晰地体现了他的中心思想。笔者从自然社会的失衡、人性的失衡和两性关系的失衡这三个角度来浅析劳伦斯在这篇小说中所要表达的工业文明引发的失衡。  关键词:劳伦斯;请买票;工业文明;失衡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语音,作为语言符号系统形式有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生理属性-物理属性-心理属性。所以心理属性成为语音的重要属性,有其重要研究意义。本文以泰语为例,从人们对声音形象的辨识与偏好、泰语初学者和泰语母语者的交谈体验两个角度对语音的心理属性进行浅析。  关键词:语音的心理属性;音质;音位对立与互补  作者简介:吴霄霄(1991.3-),女,漢,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泰国文
摘 要:本文以海涅的小说《巴赫拉赫的拉比》为例分析了海涅作品中的犹太性。海涅作为曾经改宗的犹太人在后期仍回归了犹太教。犹太教对其作品的影响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选取了《巴赫拉赫的拉比》中对犹太性饮食仪式、祷告仪式和朗诵仪式等三个方面的反应和体现,试图对海涅与犹太教进行分析。  关键词:海涅;犹太教;巴赫拉赫的拉比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
摘 要:中国人的礼玉文化,其实从周朝时期就开始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玉石文化情有独钟,诗书世家、钟鸣鼎食,对于玉器尤为喜爱,人们认为玉器就和君子一样,是品质高洁的中国传统宝石。将玉石作为各种饰物装饰人们的生活,中国人习惯用不同材质的玉料制作玉石印章,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也许的习俗之一。本文希望对于元明清时代的玉雕印章进行简单描述,从而管窥古典玉雕印章之美。  关键词:元明清;玉雕;印章;赏读  作
摘 要:当我们仔细去探讨分析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纪录片的方式的时候,这两种方式给我们的都是一种自由和开放的一种态度,并运用了这种态度帮助我们捕捉社会生活中细小的片段,并在美学和理论技巧上都带有一些对方自己原创的精神。《人间世》这部纪录片就是把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融合了起来,坚守了直接电影的客观与真实。跟随着纪录片的镜头,让观众直接和医院、医生、病人面对面,在镜头里观众看到了绝望、欣喜、看到了生命的脆弱
摘 要:通过分析王祥夫的短篇小说《金色琉璃》的结构艺术、语言艺术和人物塑造艺术,感受作者对情感和细节的描摹,体味母爱的伟大和家庭生活的真谛,领悟人性的光辉与温情。  关键词:细节描写;人物塑造;母爱;家庭  作者简介:宋伟唯(1996.7-),女,汉族,安徽合肥人,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
摘 要:中西比较文学起步晚、起点低,正值发展上升期,遭遇了欧美学界一边倒的“比较文学将死”论,宣称比较文学终将消亡。然而,斯皮瓦克在《学科之死》一书中“打破语言界限和区域界限”的想法与中国比较文学第三阶段的发展步伐不谋而合,即,将中国五千年文明与传统文化和比较文学以及世界文学结合起来,打破民族、国家、语言和学科等领域的界限,找准自身的学科定位,破除“文化霸权主义”壁垒,实现“多元文化共生”的美好期
摘 要:1933年,端木蕻良的处女作《科尔沁旗草原》出世,一部史诗性的巨作在文坛上掀起热浪。继而在1942年,端木蕻良又写他热恋回忆作品《初吻》。这两篇都不约而同勾勒出了男权话语下失语的女性。如《科尔沁旗草原》中二十三婶、《初吻》中灵姨。不管是作为上层贵妇还是宠妇情人,在作者男性视角下,尽管给予了她们同情却都未逃脱出失语女性的悲剧。  关键词:端木蕻良,男权话语,失语的女性,二十三婶,灵姨  作者
摘 要:茹志鹃于195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不久,茅盾就高度评价其“清新俊逸”的风格和精密的艺术手法。[1]然而由于政治环境的影响,《百合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倍受争议,直到后代评论家反复研读,它才逐渐被奉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关键词:文学评论;艺术审美;政治  作者简介:陆韵(1995.11-),女,汉,江苏省无锡市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本科在读。  [中图分类号]
摘 要:20世纪的台湾剧场,样貌复杂多变,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喧哗中,“人的失魂”的问题尖锐且急待解决。而率先打破这一黑暗、朦胧地带的,正是台湾小剧场历史中的“实验剧展”,在戏剧史中,金士杰先生也带著其编导创作的《荷珠新配》也走上了台湾第一届“实验剧展”的历史舞台。  本文从文本创作的角度分析《荷珠新配》剧本的主题选择与角色的身份认同,希望从而了解剧作家的创作意图。  关键词:实验剧场;荷珠新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