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因而,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已成为当前学科教研活动的热点。本人就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探究学习
一、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1 、从学习方式来看。传统的学习方式过于单一化,教师讲学生听的授受式、灌输式学习占统治地位。传统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积累,忽视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当然,现在倡导探究式教学,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否定以占主导地位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学习,而是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是最佳的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各自的优越之处。在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获得知识的效率上接受式学习优于探究式学习,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体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探究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因此,探究式学习应该与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各取所长,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来看。首先,科学探究应当是科学的本质特征之一。物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就其结果来说,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反映的知识体系,就其认识过程来说,其基本特征应当是科学探究,这是因为,自然界的奥秘只有通过人们的不断探究活动,才能透过自然现象,进而揭示其本质,从而形成科学理论。其二,科学探究是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这是因为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环境,提供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主动探究自然的环境、条件与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也就促进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其三,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可见,科学探究不但是一个逻辑的实证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发挥潜能、克服困难、艰辛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科学探究的意义:“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与精神。”(摘录自《课程标准》)
2、科学探究的要素:科学探究包括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这只是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并不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必须经过的7个顺序环节。所以我们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探究水平,只注重对某几个要素的过程经历与能力培养,并不强求每个科学探究活动都必须经过这七个环节。
3、科学探究的选题:“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可以是《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以是与《标准》科学内容有关的交*学科的内容。科学探究的形式有课堂内的探究性活动和课堂外的家庭实验、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摘录自《课程标准》)
三、发挥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但并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科学探究学习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态度的培养等多重任务。所以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如果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片面追求自主探究,那是很难完成任务的。例如,在学习《科学探究:摩擦力》时,一位教师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发现滑动摩擦力在不同情况下大小不同之后,对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等不做指导,就开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结果探究活动只能停留在学生对这一现象的感性认识上,探究任务没有真正完成。因此,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介入指导十分重要。对于一些探究主题、探究方法、探究过程复杂的探究活动,可以选择在探究之前进行指导,以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成功率;而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探究活动,教师适宜进行即时个别指导,如在巡视时发现一些能力较弱的小组加以指导,同时一定要掌握分寸,把握好学生的自主性。
四、坚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在初学物理时由于缺乏一定的探究能力,应该安排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可进行具有个别或少量探究要素的活动,随着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发展,可以逐步增加探究的要素。在循序渐进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科学探究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经历具有完整要素的探究活动,对科学探究形成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例如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探究的经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尝试探究的整个过程。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方法是人们探索解决问题与构造发展科学体系的有力手段和工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利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渔”。在探究活动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科学方法:在问题阶段,主要有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方法;在假设阶段,主要有推理、形成假说的方法;在检验阶段,主要有实验设计、观察和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归纳、演绎和数学等资料整理的方法等;在结论阶段,主要有建立、检验和论证结论的方法,表达和交流的方法等。因此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探究学习
一、正确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1 、从学习方式来看。传统的学习方式过于单一化,教师讲学生听的授受式、灌输式学习占统治地位。传统学习方式注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积累,忽视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当然,现在倡导探究式教学,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否定以占主导地位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学习,而是要改变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没有哪一种学习方式是最佳的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各自的优越之处。在对知识结构的理解、获得知识的效率上接受式学习优于探究式学习,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体验、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探究式学习优于接受式学习,因此,探究式学习应该与接受式学习相结合,各取所长,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从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来看。首先,科学探究应当是科学的本质特征之一。物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就其结果来说,是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反映的知识体系,就其认识过程来说,其基本特征应当是科学探究,这是因为,自然界的奥秘只有通过人们的不断探究活动,才能透过自然现象,进而揭示其本质,从而形成科学理论。其二,科学探究是促进学生学习科学的有效方式,这是因为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环境,提供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主动探究自然的环境、条件与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也就促进了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其三,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分为七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以及交流与合作。可见,科学探究不但是一个逻辑的实证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发挥潜能、克服困难、艰辛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科学探究的意义:“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与精神。”(摘录自《课程标准》)
2、科学探究的要素:科学探究包括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这只是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并不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必须经过的7个顺序环节。所以我们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探究水平,只注重对某几个要素的过程经历与能力培养,并不强求每个科学探究活动都必须经过这七个环节。
3、科学探究的选题:“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可以是《标准》所要求的科学内容,也可以是与《标准》科学内容有关的交*学科的内容。科学探究的形式有课堂内的探究性活动和课堂外的家庭实验、社会调查及其他学习活动。”(摘录自《课程标准》)
三、发挥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但并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科学探究学习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态度的培养等多重任务。所以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如果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片面追求自主探究,那是很难完成任务的。例如,在学习《科学探究:摩擦力》时,一位教师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发现滑动摩擦力在不同情况下大小不同之后,对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等不做指导,就开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结果探究活动只能停留在学生对这一现象的感性认识上,探究任务没有真正完成。因此,正确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介入指导十分重要。对于一些探究主题、探究方法、探究过程复杂的探究活动,可以选择在探究之前进行指导,以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成功率;而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探究活动,教师适宜进行即时个别指导,如在巡视时发现一些能力较弱的小组加以指导,同时一定要掌握分寸,把握好学生的自主性。
四、坚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在初学物理时由于缺乏一定的探究能力,应该安排一些简单的探究活动,可进行具有个别或少量探究要素的活动,随着学生物理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发展,可以逐步增加探究的要素。在循序渐进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科学探究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经历具有完整要素的探究活动,对科学探究形成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例如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探究的经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尝试探究的整个过程。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科学方法是人们探索解决问题与构造发展科学体系的有力手段和工具,也是促进学生发展,利于学生终生学习的“渔”。在探究活动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科学方法:在问题阶段,主要有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方法;在假设阶段,主要有推理、形成假说的方法;在检验阶段,主要有实验设计、观察和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归纳、演绎和数学等资料整理的方法等;在结论阶段,主要有建立、检验和论证结论的方法,表达和交流的方法等。因此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