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辽市发展生态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ong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 要】文章对通辽市发展生态产业的基本情况、重大意义、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从生态产业发展实际和政策扶持角度,提出了发展生态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通辽市;发展;生态产业;调查思考
  生态产业是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而对于通辽这样一个生态相对比较脆弱的地区来讲,生态产业就是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遵循生态自然规律,立足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生态要素现状,发挥生态资源的独特优势,发展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双赢。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多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工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实施了一系列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环境逐年改善,通辽境内的科尔沁沙地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在坚持生态建设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生态改善与产业发展双赢,对于通辽市特别是山沙地区来说,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发展生态产业对于推进山沙地区生态改善、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意义重大
  1.发展生态产业是促进生态治理的必然要求
  通辽市境内现有沙地面积4615.6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3.9%,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52%。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生态环境初步改善。但通辽市还有2000多万亩沙地亟待治理,已经治理地区的生态环境还很脆弱,生态建设仍然是艰巨的长期任务。面临如此繁重的生态建设任务,单纯依靠国家投入、就生态抓生态的做法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把全社会的力量都动员起来。再有,通辽市贫困人口都集中在沙区、山区,迫切需要改变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发展生态产业,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把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紧密结合,让人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既绿起来,又富起来,才能激发广大农牧民和全社会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热情,形成全社会参与、多渠道投入、高标准建设的发展局面,加快生态建设步伐。
  2.发展生态产业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通辽市是严重缺水地区,“十年九旱”,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近年来地下水位以每年0.1-0.2米的速度下降,造成以杨树为主的乔木大量死亡。广种薄收、大水漫灌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以杨树为主的林业生态建设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发展生态产业,根据各地立地条件和自然环境特点,发展生态高效节水种植业,选择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林种树种,如发展耐干旱、低耗水、易成活、高效益的樟子松、灌草等生态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实现植被物种的多样性,可以避免传统生态建设方式耗水大、成活率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发展生态产业是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有效途径
  通辽市大面积的沙地、山地是宝贵的资源。如科学利用,实行保护性生态建设开发,就会变害为利、变废为宝。山沙地区地域广阔、阳光充沛、空气清新、远离工业区、远离居民区,是发展设施种养业、生产绿色无公害农畜产品的理想地方。而且这些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硅砂资源储量达到550亿吨,植被物种多样,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利用开发前景。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山沙地区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产业,把山沙地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与加工利用结合起来,带动储藏、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山沙地区资源多层次、多途径的综合利用,培育新兴支柱产业,为农牧民提供最便利的就业机会,推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农牧民收入水平同步提升。
  4.通辽市生态产业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
  近年来,各地立足于自身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科学推进生态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培育了一些优势特色项目。在沙地种植业上,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兴隆庄村利用沙地发展果树经济林3200亩,果树种植户近400户,户年均林果收入2万多元,占农户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科尔沁区种羊场立足区域内90%的土地是沙坨子、盐碱地的实际,发展沙地葡萄近万亩,亩效益达到4000元以上,成为区域内的品牌农业;库伦旗茫汗苏木和额勒顺镇大力发展沙地草产业,户均养牛达到20头,年收入2万多元。在硅砂资源利用上,全市吃沙用沙企业已发展到50多家,形成了机械精密制造、石油开采压裂支撑剂、建材、玻璃及玻璃制品等系列沙产品的生产能力,年用沙量超过250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20多亿元,税收近亿元。目前通辽市正在着力打造新型玻璃产业,今年可在新型汽车玻璃制造项目上建成25万吨的产能,未来几年内可培育成长为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优势产业。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上,奈曼旗、库伦旗近几年利用区域内独特的沙漠资源,成功举办沙漠汽车越野、探险越野等特色旅游活动,每年吸引全国20多个省市的1500多辆赛车、6000多名车手参加沙漠越野比赛和数十万游客,有力提升了地区吸引力和知名度,推动了当地第三产业发展。
  二、通辽市生态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发展生态产业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农牧民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对发展生态产业认识不高,生产中存在单纯追求种植面积、牲畜头数的传统观念,单一放养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和单户散居的生活方式没有转变,受利益驱动滥牧、滥开、滥采等掠夺式利用现象仍然存在。
  2.发展生态产业政策支持不够,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宏观规划和相关配套扶持政策,相关部门和相关机构对发展生态产业研究的不多,大多数产业仍停留在单打单的发展阶段。   3.生态产业发展规模不够,全市生态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规模不大,对农牧民增收的贡献有限,以产业发展促生态保护、促农牧民增收的有效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4.生态治理和生态产业发展资金缺口大。虽然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力度比较大,但对生态产业发展没有固定的项目资金和投资渠道,仅靠地方财政投入很难奏效。
  三、通辽市加快生态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发展生态产业,必须从生态保护优先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出发,基础是做好封(封禁保护、建立若干无人无畜区)、禁(禁牧舍饲)、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转(生态脆弱地区搬迁转移农牧民)工作,让自然生态修养生息,持续得到保护。在此基础上,着眼长远发展,因地制宜,有序开发,积极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一。
  1.调整优化树种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
  林业是生态产业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实践证明,发展经济林不仅生态效益明显,而且经济效益可观,群众积极性较高,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最需培育的产业之一。通辽市还有约1400万亩宜林地,发展林业生态建设具有很大的空间。要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坚持“长短结合”,鼓励引导农牧民集中建设樟子松基地,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以123苹果、沙果、工业原料葡萄、大扁杏、沙棘等为主的生态经济林,培育本土和开放引进果品加工营销企业,积极发展果品加工业和物流业,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如在适宜地区发展沙地葡萄产业,单位亩效益可达到4000-5000元,相当于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效益的5倍,可以转变传统种植业靠天吃饭、广种薄收和破坏生态的粗放经营方式,实现整体保护。
  2.建设粮食功能区,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种植业
  要摆脱资源依赖束缚,转变种植业发展方式,突出科技高产、生态节水、循环发展,大力压减机电井,减少地下水开采利用,切实保护地下水资源。要以“8511521113”重大工程为抓手,(1)大力退耕还林还草,集中力量建设好800万亩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以点上开发带动整体保护。从实践看,全市已建成的646万亩粮食功能区,每年可节约地下水4亿立方米,支撑粮食总产稳定在200亿斤以上,实现了生态节水与增粮增收双赢,使水这一第一位的生态资源得到科学有效的保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3.建设农牧业特色园区,大力发展沙地设施种养业
  要立足沙地空间广阔和土地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好绿色优势安全品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种养小区,推进农牧业特色产业进园区,大力发展以食用菌、果菜为主的设施农业和生态效益型养殖业,推进农牧业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园区化生产经营,建设生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市委提出了要着力打造南部四旗绿色经济产业带,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作出的战略部署,从实践看,通过发展沙地设施种养业,可以进一步拓展农牧业发展空间,促进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沙地综合利用水平,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步伐。特别是发展沙地养殖业,可解决传统养殖业人畜混居、疫病防治难等问题,实现畜牧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加强生态植被保护开发,大力发展灌草、药材产业
  目前,通辽市灌木林已发展到800多万亩,封禁保护面积超过1000万亩。要大力种灌种草,着力提高灌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推动生态资源转化增值增效。一是根据大多数灌木具有平茬复壮的生物学特性,以平茬灌木为原料,发展灌木燃料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二是利用柳条等灌木枝丫材发展柳编产业,拓宽农牧民就业渠道;三是培育引进饲草加工企业,发展饲草加工业,搞好牲畜可饲灌草和牧草加工,提高饲草资源利用水平,依托饲草资源,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建设畜产品生产基地。四是依托医药加工企业,发展中药材种植,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
  5.推进硅砂资源转化利用,大力发展沙料工业
  硅砂是通辽市储量最大的矿产资源,可广泛用于建材、石油、化工、铸造等工业行业,还能够开发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集热管、高档陶瓷、微晶玻璃等下游高端产品,培育高科技、高效益的新兴工业产业,发展空间广泛。我们必须保护好资源,利用好资源,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在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升级上下功夫,积极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大力发展机械精密制造、石油开采压裂支撑剂、玻璃制造、新型建材以及工业用型砂、孚盛砂、覆膜砂等精深加工项目,把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把沙料工业做成大产业、好产业,实现优势资源效益最大化。
  6.强化生态资源整合,大力发展沙漠生态旅游业
  通辽市是东北地区沙地面积最大的地区,自然景观多样,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在发展沙漠生态旅游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依托沙漠资源,融草原、森林、湖泊景观和名胜、文化、民俗于一体,加强景区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搞好旅游产品开发,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发展沙漠生态旅游业和“农家乐”、“牧铺游”等乡村旅游业,建设东北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提升通辽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四、完善扶持政策,确保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1.必须坚持生态建设保护优先,推进“三效”统一
  目前,通辽市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还没有实现根本性好转,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生态建设保护优先,选准选好产业,严把生态关,都必须发展有利于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生态产业,决不能借发展生态产业而破坏生态环境。要以发展高效益的生态产业为动力,推动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有机统一、互动发展。对不适宜开发的生态敏感地区和脆弱地区要加大围封保护力度,减少人为破坏,使沙地生态自然修复。对适宜开发地区,要严格遵循自然规律、生态规律、经济规律,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原则,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效”统一。   2.必须坚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源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强。各级政府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无论是一产、二产还是三产的发展,都必须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同时,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把生态建设保护与生态产业开发作为一个永恒的课题,无论什么时期都要坚定不移、常抓不懈,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另外,必须进一步加大生态产业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力度,让全社会都积极地支持参与进来。
  3.必须坚持因地制宜,转变生态建设方式
  要转变生态建设发展方式,大力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切实改变造林就是造乔木和“杨树当家”的局面。要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在不同类型地区确定生态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推广生态经济圈、小流域治理、绿色产业带、现代农牧场等经营模式,形成区域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生态产业发展格局。要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和立地条件,选准发展方向,优化生态产业结构,大力推行企业化、规模化经营。
  4.必须坚持农牧民为主体,强化政策落实
  要紧紧抓住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中把科尔沁沙地治理列为国家专项治理工程的重大机遇,落实退耕还林还草奖补政策,用好用足国家相关政策。同时,要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以改革增活力、添动力,不折不扣地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草牧场“双权一制”的落实,实行“谁治理、谁管护、谁受益”,允许土地使用权流转、继承、转让、抵押等政策,加大项目和信贷资金扶持力度,确保林权、草牧场经营权全部承包到户,落实到人,明确农牧民在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方面的主体地位,激发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的内生动力。
  5.必须坚持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
  通辽市山沙地区基本上都是贫困地区,农牧民收入水平不高,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生态产业发展投入相对较高,见效周期较长,农牧民自主投资发展生态产业的能力较弱。要进一步扩大生态建设和生态产业的对外开放,加大生态产业招商引资力度,象抓工业项目一样抓生态产业项目,鼓励当地企业和引进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土地租赁、入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开发建设。
  6.必须坚持科技引领,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
  要加大生态产业发展科技支撑力度,采取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合作等多种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业发展重点技术攻关,加强科研成果试验示范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建设一批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区,提高生态建设质量,推动生态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注释:
  (1)“8511521113”工程,即“十二五”期间,通辽市规划建设800万亩旱涝保收、高产节水农田,500万亩饲草料基地,100万亩设施农业,100万亩特色种植业基地,500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工程,2000万头只牲畜养殖业基地,实施百亿斤粮食加工转化工程,1000个嘎查村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程,每年转移农村牧区人口10万人,压减3万眼机电井,不断开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新局面,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周文宗.生态产业与产业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2015年《通辽市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简介:
  孟凡军(1966-),男,内蒙古赤峰市,现任中共通辽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内蒙古社科院通辽分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其他文献
近日,江苏华扬太阳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扬”)在全国拉开太阳能热水器升级换代、以旧换新的大幕,在助力用户更新换代太阳能热水器,消除隐患的同时,更为用户提供舒适、节能的热水
【摘要】新政策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会计核算上的主要变化表现为初始计量的变化,后续计量的变化,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核算范围以及变化以及执行新准则对财务报表的主要影响。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一、新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的主要变化  2014年,财政部下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并丁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新准则重新规定了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
【摘要】目前,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而且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和保障,可以极大降低企业运营的风险,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就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接着论述目前企业在内部控制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管理,降低运营风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强化电梯质量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乘用安全和出行便利.
2014年8月31日发布的新《预算法》有诸多亮点,本文拟对新的内容进行解析,从基层工作的角度来看新《预算法》,权作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摘 要】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非常规性货币政策的实施从而成为各个经济体关注的重点,对于我们中国而言也不例外。本文着重分析非常规性货币政策下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于我国经济体利率的影响以及利率调控措施的背景特征,进行情况和对未来的展望。探讨施行适合我国国情的非常规性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复苏,最终推动我经济发展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非常规货币政策
人力资源管理中选人的工作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怎样从人的个性、生存方式分析是值得探索的.文章通过对人的个性结构和生存方式分析,为人力资源管理选录人才提供了一个重要思考.
【摘要】本文针对房地产企业在开发不同阶段的特点,提出了与土地增值税相应的纳税筹划方法,并对各方法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房地产企业合理合法地减轻税负、降低运营成本,以达到降低房屋售价、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关键词】房地产;土地增值税;纳税筹划  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开发、建设、销售房地产为主营业务,成本构成中,税收成本仅次丁地价和建安成本,位列第三大成本。如何降低税负,控制相应的风险?这需要在税收筹划
【摘 要】油气资源型城市都要经历不同的经济转型过程,有的城市最终走向了萧条枯竭,有的城市进入僵化停滞阶段,也有的城市保持了持续的发展。油气资源型城市大庆目前正面临着转型的关键时期,客观准确做好现状分析,确保城市转型成功。  【关键词】战略调整;经济转型;转变观念;创新模式  一、依靠战略调整实现降本增效  1.依靠科技创新战略降本增效  未来,油气生产企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还
【正】 一、会计质量的战略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质量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几乎所有的领域,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会把追求质量列为比追求数量更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