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地下室裂缝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cp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筋混凝土地下室由于永久处于潮湿或地下水环境中,其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受到人们重视,而裂缝是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和使用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钢筋混凝土地下室裂缝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设计、施工、材料、环境方面分析了地下室底板、墙体、顶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以有效控制裂缝的发生。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地下室;裂缝;耐久性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对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及城市高层建筑和人民防空事业的蓬勃发展,钢筋混凝土地下室(箱形基础)以其独有的特性被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室由于永久处于潮湿或地下水环境中,其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受到人们重视,而裂缝是影响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和使用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设计、施工、材料、环境等方面分析地下室底板、墙体、顶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对策。
  1设计方面
  宏观裂缝是在外荷载和变形荷载单独或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在一般工程设计中,设计者往往重视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当构件断面配筋率满足规范构造要求时,常忽视荷载作用下构件的挠度和裂缝验算;而变形荷载(由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等引起)尽管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却因无规范强制要求,计算依据不充分而不进行设计计算。对于重要构件,设计者只提出分段施工、采用低水化热水泥、掺膨胀剂、不宜夏季施工等原则性措施,缺乏针对具体工程构件而采取的严谨、科学、量化的有效方法。这使得裂缝在设计阶段未得到事先控制。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借鉴参考资料制订控制裂缝的措施,这种措施由于缺乏设计者的参与而是非系统性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性、盲目性,致使最终效果不理想。
  1.1混凝土强度等级
  随着建筑材料的开发及混凝土技术的进步,高性能(尤其高强)混凝土发展迅速。高层建筑地下室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已达C40~C80,现行规范对混凝土强度评定28d标准养护试件的强度值为准,而事实上在工程交付后(一般基础施工完1~3年内)基础才能达到设计允许的使用荷载,因此基础的早期强度无须在28d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标准值。而且地下室结构一般为厚大截面,水化热的作用使混凝土内部温度较高,远超过标准养护温度,使得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明显高于标准试件。这些已成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共识,因此有些工程用60d(甚至90d)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的强度值取代28d强度,但这种做法缺乏设计和规范依据,往往因业主或监理方的不同意见而无法实施,给工程验收带来困难。建议设计者根据工程的环境与特点,在设计图纸中明确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的时间(使用同条件、同龄期现场养护试件确定强度值更合适),并采用尽可能低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低于C40),这样既可降低水化热温升、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差,又可降低工程成本。
  1.2钢筋配置
  对于强度等级高、厚度较大(一般在150mm以上)的地下室多跨连续顶板,当边长在30m以上时,宜采用连续式双层配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配筋率不宜小于0.1%;现浇楼板内布置管线时,其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10mm,且应避免管线立体交叉。
  对于钢筋混凝土梁的腰部构造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2.16条规定“當梁的腹板高度超过450mm时,在梁的两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积的0.1%,且间距不宜大于200mm。”这种配筋构造对于梁的抗裂是很有益处的;对于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非预应力钢筋配置应考虑未建立预应力阶段其抵抗变形裂缝的能力(许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板在预应力建立前产生了裂缝),而预应力钢筋的配置数量及其张拉应力应考虑反拱作用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地下室挡土墙是最易产生裂缝的薄弱构件,仅按土的侧压力作用配筋只需较低的配筋率(约0.2%),且不考虑连墙柱对墙的约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也未对挡土墙配筋作明确规定,这对控制裂缝是危险的。根据多项工程的经验教训,墙体水平配筋率宜达到0.6%左右、水平筋间距宜小于150mm。墙体与柱连接部位应设置加强构造钢筋,以避免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缝。
  尽量避免墙板结构因截面突变而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当因工艺或建筑需要不能避免时,宜进行渐变处理,并沿主拉应力线的垂直方向设置构造钢筋。
  1.3结构形式
  在建筑设计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不采用大截面框架柱与墙体连接的结构形式,以使应力相对均衡、减少约束。若非使用功能所需,不宜采用超长超宽结构。
  2施工方面
  2.1泵送混凝土
  泵送混凝土的工艺特性要求混凝土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较好的和易性及合适的粗骨料粒径(一般在31.5mm以下),在同等级混凝土强度条件下,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用量、用水量、砂率比普通混凝土明显增大,这对裂缝控制是非常不利的,其收缩变形要比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大一倍多。要改善这一状况,采用较低的坍落度和掺入外加剂及粉煤灰是有效的方法。由于地下室基本位于地面以下,又是较厚大构件,采用120~150mm的现场泵送坍落度是适宜的,但不可盲目强调可泵性而使混凝土产生许多负面效应。
  2.2施工季节的选择
  从土石方工程及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来看,在春秋、初冬进行地下室施工是比较有利的:一方面避免雨雪对地下工程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获得适宜的入模温度和养护环境,这对裂缝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可大大降低技术措施费用。
  2.3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对混凝土的强度增长、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及减少收缩非常重要,以下介绍几种对裂缝控制切实有效的养护方法。
  (1)底板蓄水养护。随着底板混凝土的浇筑,在混凝土终凝后分区进行蓄水,中间挡水坎可用低强度等级砂浆砌2皮120mm厚红砖,周边利用墙体与底板的施工缝。此方法既能避免混凝土早期收缩,使其充分水化,又能起到蓄热保温作用,但在冬期施工阶段不宜采用。
  (2)墙体晚拆模养护。在正常气温条件下,墙体模板可在混凝土浇筑完1~2d内拆除,但这对于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截面厚的长墙的裂缝控制是不利的。长墙由于具有线长、面大、不存水、受风影响大等特点,养护起来较困难。长墙模板拆除时间应控制在7d以上。环境为正温时,在混凝土浇筑24h后将对拉螺栓松动或抽掉,使模板与墙面脱离约2mm,适时从上口注水,保持混凝土湿润,拆模后继续用湿麻袋紧贴墙体养护14d以上;环境为负温时保持模板不动,以保温保湿;墙体上口用麻袋覆盖。此方法简单易行、节约用水、减少用工、降低温度梯度,因而效果较好。
  2.4温度控制
  对于底板、挡墙、厚截面梁等易产生较大水化热温升的构件,不仅要控制升温阶段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及绝对温升,更应控制降温阶段的降温速度,不大于3℃/d,绝对温升大于30℃时降温速度宜小于1.5℃/d,以尽可能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同时要严防寒流袭击。
  2.5后浇带设置
  底板一般具有配筋量大、钢筋间距小、养护条件好、地基对底板约束较小(岩石地基及桩基除外)的特点,这对裂缝控制是有利的。考虑基础的整体性、防水性及施工方便,厚度为1.5m以下、长边小于60m的底板不宜留后浇带;厚度1.5m以上,而采取了有效的降温措施时,也不宜留置后浇带;长边大于60m的底板宜采用设置膨胀加强带的方法避免裂缝。
  地下室底板对挡土墙具有很大的约束,这是挡土墙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宜采用后浇带及膨胀加强带相结合的方法以减小温度和收缩应力,后浇带的间距约30~50m,其位置应与施工缝、预留洞口综合考虑,以减少后浇带的数量及消除预留洞口处应力集中。地下室顶板的后浇带位置与墙体后浇带相同。
  传统的后浇带模板多为木模,支设木模板工效低、需拆除、木材浪费严重、施工缝清理及凿毛困难,而后浇带处理不好可能导致接缝处产生贯穿裂缝。前些年无须拆除的钢板网逐渐取代了木模,但由于界面处有混凝土浆体溢出,造成接缝处混凝土强度偏低。近两年,后浇带快易收口网模板引进国内,该模板是作为消耗性模板来固定,的当混凝土在模板后面浇筑时,网眼上的斜角片嵌在混凝土中,并与混凝土连在一起,表面呈波纹状,形成一个与邻近浇筑块相连的机械式楔,施工方便质量可靠。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不宜少于42d,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前提下,保留时间越长越好。后浇带宜采用掺膨胀剂的同等级混凝土填充。
  2.6墙体与顶板的浇筑
  为了减弱墙体对顶板的约束,在墙体高度小于5m,且混凝土浇筑能力满足连续施工的情况下,墙体混凝土宜与顶板混凝土整体浇筑。当整体浇筑有困难时,应在施工缝上下各配置4根16mm以上的变形钢筋(施工缝在暗梁下口时只在缝下配置),以抑制裂缝发生。
  2.7二次振捣及抹压
  新浇筑的混凝土在表面水分不断蒸发且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易出现塑性收缩裂缝,同时在钢筋位置易出现沉降裂缝。消除这种裂缝的方法除优化配合比、及时覆盖保水以外,可采用混凝土初凝前二次振捣及间隔抹压2~3遍,此方法还可增大混凝土的密实度。
  3材料方面
  3.1水泥
  近年来,受片面追求早期强度的影响,早强水泥充斥市场,在许多地方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及中低热硅酸盐水泥等很难买到,中小型工程又达不到定购条件,因此不得不使用早强水泥。早强水泥一般通过加大石膏掺量和提高水泥细度两个途径实现,因此在选择水泥厂家及品种时,不仅要对其强度和安定性进行检测,也不能忽视对凝结时间和细度的检测。对于地下室混凝土施工,应选择初终凝时间较长、水泥细度小于400㎡/kg的水泥(冬期施工的非大体积混凝土構件除外)。粗磨水泥具有较大的徐变及后期的强度增长,因此用其配制的混凝土有较好的抗裂性和抗冻融性。水泥生产厂家应重视品种的多样性,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
  3.2粗骨料
  粗骨料除应满足现行质量标准外,应注意石料的连续级配和粉碎的颗粒形状,减少针、片、粉的含量,为减小混凝土的水泥浆量和提高浆体与石料的粘结性能创造条件,从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和提高其抗裂能力。
  3.3细骨料
  影响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收缩的主要因素是含泥量及细度模数,含泥量同时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因此要对砂源多方选择,对含泥量较低但含有泥块及杂质的砂子,应严格挑捡或过筛处理。在粗骨料级配合理、拌合物满足施工性能的情况下,较低的砂率对减少收缩有利。
  3.4减水剂
  减水剂可减小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及流动度。当掺用含有木质素磺酸盐类物质的外加剂时须先做水泥适应性试验,以防出现速凝现象。应根据混凝土量、气温及浇筑能力选择减水剂品种,一般宜选用缓凝型和普通型,C30以上混凝土宜选用高效减水剂,对早强减水剂应慎重选择,以防水化热温升过高及早期收缩。
  3.5膨胀剂
  地下室混凝土中掺入适量膨胀剂是为了部分补偿混凝土收缩,这对防止混凝土裂缝是极为有利的。目前膨胀剂在使用上存在误区:一是不按照规范及产品说明书要求的掺量配制混凝土,随意性大;二是使用前不对限制膨胀率和干缩率进行检测,盲目使用;三是掺膨胀剂后忽视养护工作。
  3.6掺合料
  随着火电事业的发展和除尘技术的进步,优质粉煤灰货源丰富且价格低廉,为粉煤灰大量掺入混凝土奠定了基础。混凝土内掺入粉煤灰可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胶比、提高和易性、减少坍落度损失等,从而减小了拌合物坍落度及用水量、延缓并降低了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峰值,达到了减小收缩变形、利用徐变效应的效果。现在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为水泥重量的15%~20%,随着试验的进一步深入,高掺量(30%以上)粉煤灰必然会广泛应用,这会大大降低工程成本、减免裂缝产生。
  4环境方面
  环境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及裂缝产生影响极大。例如,大风或天气干燥时会增加干缩裂缝产生的机率;高温环境会使混凝土早期强度高,无法发挥混凝土的徐变效应,导致混凝土早期裂缝产生;地下室越冬缺乏有效保护,导致温度(温差)裂缝产生等。因此应注意以下两点:(1)由于地下室混凝土一般工程量大、浇筑时间长,施工前应关注天气预报,防止雨、雪、寒流、六级以上大风天气期间浇筑混凝土,必要时可采取分段施工的办法,以避免恶劣天气的影响,(2)地下室越冬宜将回填土完成,并对顶板进行覆盖。
  参考文献
  [1] 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地铁已经发展成为城市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因此,地铁的环境是满足人们需要的必要条件,在地铁设计和建筑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对地铁站的建筑布置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一致。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布置;协调一致  中图分类号:U2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地铁已经成为城市建筑中重要的项目,但是在地铁的建筑过程中要对其周边环境进行实地的调查,确定各个中转站的建筑布置形
【摘要】钢管混凝土柱具有体积小,承重大,强度高,同比普通钢柱或混凝土柱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故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工业厂房中。本文结合实例论述了钢管混凝土柱在工业厂房中的应用。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柱 厂房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3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钢管混凝土结构(concrete-filled steel tubular structures)是由混凝土填入钢管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事业发展十分迅猛,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及室外综合管线施工中,对施工各工序要严格把关,要对施工工艺、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等内容非常熟悉,从而更好的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室外综合管线;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高层建筑为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资源的利用率在逐渐的增加,在房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采取相关的节能措施,降低能源的消耗,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提供基础  [关键词]:节能、施工技术、建筑、运用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房屋的建设过程中人们对资源的利用越来越重视,太阳能、地热能等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加,在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我们要使用更多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