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肥及RBS生物有机肥在甜瓜上的施用效果试验

来源 :农业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syst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饼肥及RBS生物有机肥在甜瓜上的应用效果,为其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以甜瓜为为载体,以饼肥及RBS有机肥为材料进行了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饼肥及RBS有机肥,均可增加甜瓜植株株高、节数,但对甜瓜坐果节位、授粉时间、单瓜重影响不显著;施用RBS有机肥、饼肥后,甜瓜的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含量上升,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降低。综合比较植株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及果实营养品质,施用RBS生物有机肥效果优于饼肥,但在抗白粉病上,饼肥效果优于RBS生物有机肥。
其他文献
为筛选适合张家口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抗绿豆品种,本试验以冀绿13号为对照,对30个不同绿豆新品种(系)的生育特性、产量性状、适应性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0802-4-2-1-2-1、辽绿10L701、保绿201323-3、皖科绿3号产量高、抗性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张家口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为提高北冰红冰葡萄无性繁殖效率,选用不同生根剂、不同基质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根剂处理中,NAA和IBA对扦插生根率和成活率影响显著,NAA 500 mg/L+IBA 250 mg/L处理比其他浓度的影响效果最佳;时间对扦插的影响不显著,但NAA 500 mg/L+IBA 250 mg/L速蘸10 s时生根率最高,为95%;不同基质处理对扦插影响显著,基质为草炭、珍珠岩1∶2时,生根率最高,为84.64%。由此可见,采用NAA 500 mg/L+IBA 250 mg/L处理插条10 s,扦插基质为
选择引进的清香型、浓香型黄果西番莲地方品种各1个进行了多点简比试验,结果表明,清香型品种成活率高,移栽后15 d成活率95.79%,比浓香型品种高6.01个百分点;生长快,移栽后50 d株高、茎粗分别比浓香型品种增加10.81 cm、0.29 mm;移栽后60 d上棚株数比例比浓香型高24.58个百分点,2级蔓坐果率63.09%,比浓香型品种高16.37个百分点,产量为1 288.77 kg/亩,比浓香型品种增加308.27 kg/亩,增产31.44%;单果重比浓香型品种增加14.50 g,果实均匀度、果
笔者以冀中南地区的河北省邢台沙河示范基地为例,以普薯32为试验对照,引进9个鲜食型甘薯品种,在同一管理条件下,筛选出3个产量较高、品相和口感较好的鲜食型甘薯品种。
为扩大龙葵的人工栽培,为国内市场提供药材原料,同时为龙葵的育种奠定基础,2018年以来进行了野生龙葵资源的收集,并进行品种优选试验。结果表明,龙井黑甜、松原特大黄甜和燕麦地黄甜3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好,田间长势强,主茎粗壮,分枝数适中,抗病性较好,丰产性强,且在连续3年的多点试验中产量比较稳定,适于大面积人工栽培。
为探索水分胁迫条件下肥料对蒜后棉调节修复后产量的影响,设计了不同施肥处理随机区组试验,调查水分胁迫后肥料及调节修复处理对棉花生长发育、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及产量的
为了更好地筛选出适合来安地区种植的杂交水稻组合,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2020年笔者对23个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钛两优1618、望两优029、两优887等16个品种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乾两优8号可作为优质米订单生产种植;其余品种表现一般,不建议大面积种植。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根除设施番茄栽培中的连作障碍,以菇渣、牛粪、蛭石为原料配制成5种不同栽培基质,以土壤为对照(CK),测定了基质理化性质、基质成本、番茄产量及品质。结果表明,处理4的基质理化性质符合番茄栽培要求;番茄产量比CK显著增加17.60%,总产量比CK显著增加12.01%,商品率比CK增加4.37个百分点,品质显著改善,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处理4的基质配方可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种植番茄产量高、品质好,是适宜的设施番茄有机基质配方。
安定区土壤中锌含量低,通过基施锌肥的技术措施可提高马铃薯块茎中的锌含量,也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研究结果表明,以基施美可辛750 kg/hm2处理为最好,不影响马铃薯生育期,施用后马铃薯块茎中锌含量最高,达到8.1 mg/kg,单株结薯数和单株结薯重分别达到9.2个、0.71 kg,产量也最高为3 7824 kg/hm2,较当地常规施肥(CK)处理增产7 928 kg/hm2,增产率为26.5%。
小麦新品种泛育麦17是河南省黄泛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泛麦8号-4为母本、以周麦18为父本,于2009年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通过抗性鉴定、品质分析、多点试验选育而成。2015-2016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早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7.9 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4.8%;2016-2017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78.6 kg,比对照增产3.8%。2017-2018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7.6 kg,比对照增产4.4%。品质指标达到中强筋小麦品种审定标准。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