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enz方程优化EMD分解过程的短期风速预测

来源 :太阳能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受到大气流体运动的影响,短期风速具有一定的波动性、非线性等特性,严重影响风速的预测精度。针对该问题,提出利用Lorenz方程优化经验模态分解(EMD)过程的风速预测方法。运用Lorenz方程能表征大气运动对短期风速的混沌影响作用,采用一维Lorenz波动序列优化EMD的风速分解过程,改善EMD直接分解风速过程中出现的模态混叠现象,减小EMD分解风速所得高频分量的混沌程度。为证明方法的普适性,对3种时间尺度的短期风速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EMD-BP神经网络模型,Lorenz方程优化的E
其他文献
该文针对实际电站中的光伏组件故障,实地调研并收集多晶硅光伏组件中的一些常见故障类型,建立光伏电池的反偏模型,分析光伏组件失配下I-V输出特性的原因,测试不同故障类型光
利用波浪能驱动垂荡浮子间歇射流装置,实现表层富氧水向深层输移。以浮子垂荡运动水动力行为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波参数、浮子几何参数和等效阻尼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1)随着入射波高增加,浮子垂荡响应幅度增加;随着入射波周期增加,浮子垂荡响应幅度增加,增幅先大后小再增大;2)浮子垂荡响应幅度随浮子直径增加而增加;浮子密度变化对垂荡响应幅度影响较小;3)随着等效阻尼系数增加,浮子垂荡响应幅度减小。最后,采用量纲分析法,建立并验证了浮子相对垂荡响应幅度的预测公式。
太阳能烟囱可利用太阳能诱导自然通风,是强化室内通风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对太阳能烟囱强化地下空间自然通风的特性进行数值研究,建立结合竖直式太阳能烟囱的地下空间模型,并调查Rayleigh数(Ra)和烟囱宽高比对烟囱出口质量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烟囱宽高比条件下,烟囱出口处无量纲质量流率随Ra的增大而增大,当Ra达到某一数值后,其增长趋势变慢。不同Ra条件下,当Ra较小时(Ra=103~106),随着烟囱宽高比的增大,烟囱出口处无量纲质量流率先增大后减小,且曲线
基于焓法建立可靠的相变传热模型,对采用单一相变材料的换热器及不同结构组合式相变材料换热器的相变传热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式相变材料换热器的性能优于采用单
针对传统微网多目标优化配置过程中,易受特殊气象数据影响而导致的低鲁棒性问题,建立微网经济性、稳定性和环保性等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设置了蓄电池、超级电容储能荷电状态、最大瞬时功率要求以及功率平衡等约束条件,并据此分析微网多目标优化问题。先利用线性加权求和法转化为单目标求解问题,再采用高鲁棒性快速粒子群优化算法,求得微网内风-光-微燃气轮机-蓄电池-超级电容的最优配置组合。最后设立鲁棒性改进前后的多个算例,从经济性、环保性等方面对比分析,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提出一种应用于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的以全天空动态图像为基础的多维度特征训练融合回归模型处理方法,实现局部区域的太阳直接辐射(DNI)预测。为解决遮挡太阳云团特征难以提取、遮挡情况预测不准确等问题,方案通过阈值分割进行太阳位置检测,使用随机森林检测云团,利用模板匹配测算云速,并从上述信息中提取多维度特征训练融合回归模型实现DNI预测。测试结果表明方案的短期预测误差较小,可准确地预测出DNI的变化趋势,
提出一种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CNN-LSTM)的短期风功率预测模型.该模型以风电场风功率历史数据以及风速风向等数值天气预报(NWP)数据为输入对风功率进行预测.首先,利用
为了构建基于太阳能的多能互补(如储热、燃气补燃等)布雷顿循环系统,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太阳能、太阳能结合储热、太阳能结合燃气等运行模式下,工质变化时向心透平的气动特性。实验中向心透平的效率始终约为65%,随着入口温度的升高和压力的增大,转速和输出功率线性增加。模拟结果表明,从太阳能或太阳能储热切换到太阳能燃气补燃模式,保持透平入口温度不变,透平输出功率降低3%,透平流量降低2%。多能互补的模式在切换时透平性能变化较小,采用补燃或储热放热等措施可以实现系统的平稳过渡运行。
为深入研究现行规范中对太阳电池板风荷载体型系数的合理取值问题,应用CFD方法对倾角θ为39°的地面太阳电池板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将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采用CFD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以45°风向角为间隔,对来流风向从0°~180°范围的4个风向角分别进行了风场模拟,计算了太阳电池板的风压系数、体型系数、阻力系数、升力系数和倾覆力矩系数,同时提出一种新的风压分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180°风向角时,风压和升力值最大;45°和135°风向角时,倾覆力矩值最大,考虑梯形分布的计算
建模分析昆明地区不同入射半角的复合抛物面聚光集热器(CPC)在全年不同朝向、不同倾角下的能量接收情况。结果表明:CPC的聚光比与入射半角呈正相关,入射半角的大小限制了其光线接收角的范围进而影响能量的接收;正南朝向为最佳朝向,正南向安装时最佳倾角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正西向倾角越大能量越小;正南向在冬半年适宜进行高倾角安装,在12月份倾角为50°、入射半角为60°时,CPC接收太阳辐射量最大为13.27 MJ;在夏半年适宜低倾角安装,在4月份最佳倾角为0°、入射半角为60°时,CPC接收太阳辐射量最大为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