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高考文综中地理图像的思路、技巧与方法

来源 :考试·高考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5年开始,地理考试大纲的能力考核目标定位由以往的注重学习过程转向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上。所以在地理复习中必须把“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调动和运用储备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设问问题”作为其重要的目标。而地理图像是命题素材和信息载体,解读、处理与运用地理图像信息就是在落实考核目标。可见,地理图像的运用过程就是地理能力的表现过程。学生是否熟悉图像语言,能否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已成为考生能否达到地理能力目标的关键。
  
  熟悉图像语言及新图像的变化规律
  
  首先,要掌握地理图像种类结构:
  


  其中底图(注:底图是地图必备要素,一幅地图的底图往往由经纬网、海岸线、行政区划界线和河流湖泊组成。)地形图、专题图是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空间结构及分布规律的最主要方式,主要有区域地形、河流、气候类型、农作物、工业城市、商业中心、铁路干线等各种地理要素的专题地图,有区域各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因素综合叠加图。
  如分层设色地形图:(04年北京卷)读图,回答:
  (1)图示地区地形复杂,地势_________。
  (2)PQ线的东南部属于___________(地形区),该地形区的气温、降水特征是__________。
  (3)内力作用在图示地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4)PQ线的东南部与西北部相比,人口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造成两地人口密度不同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
  


  参考答案:(1)西北高东南低,起伏大。
  (2)云贵高原。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年降水量较多,集中在夏季。
  (3)地震、地热、有色金属矿、变质矿、地质构造等。
  (4)东南部。地形(海拔高度)。
  


  等值线图: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_________,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2)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___。
  (3)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
  (4)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
  (5)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
  (6)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参考答案:
  (1)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
  (2)风(风力)
  (3)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
  (4)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
  (5)(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
  (6)“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
  其次要掌握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图像的变化规律:
  具体分析地理图像转化成地理试题图像,其规律归结如下:
  由整体变局部:教材的编写以全球或地区、国家、区域为地理背景,较为全面地介绍该区域地理特征。由于信息量较大,学生对地图的识别和把握比较容易,困难较小。高考作为考查能力的重要手段,重在考查考生对国内外重大问题的关注,所以考试命题取材常是当前的时事政治热点地区。由于区域范围较小,试题中的地图要求信息内容具体、特点突出,这就使得试题地图只能选取小地域进行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从而实现了从照顾整体的教材中地图向照顾重点局部的试题中地图转变。如此转变,试题中地图往往比例尺由小变大,有限的图幅表示的范围由大变小,内容信息由概略变详实。如2005年全国卷I第36题
  由综合到专题:教学析图,具有充足的时间保证,为提高地图利用效率,必须增加地图信息内容,使地图成为多要素的信息综合体,这样的地图便于教学中有效的提高地图的利用率,提高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但对于考试,由于在短时间内提取有用信息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图像信息不会太大。
  


  如05年全国卷III第36题: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简要说明A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A地未来30小时内因高压脊(或天气系统)东移,风向将由偏北转为东北风,再转为东风和东南风。同时随着等压线间距缩小(或气压梯度加大),风力略有增加。随着风向由偏北转向南,A地气温也会略有上升。
  图析启示:等值线专题图是地图分类中内容最丰富的种类。近几年己成为高考地理试题具有鲜明地理特色的图像,每年均有不同内容的等值线图出现(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
  由单一到叠加:以区域为背景,将地形、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及工业、农业、交通等人文因素进行具有针对性、选择性的重组叠加,以考查学生对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握,进一步考查运用要素之间联系分析、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05年高考文综,第36题.)读下图,回答:
  


  (1)图中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
  (2)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3)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
  (4)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
  (1)河谷地形(汾河谷地) 。(2)8℃;纬度差异。(3)降水量少,径流量少;人口稠密,人均水资源量少;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4)光热充足;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新图产生:此题使用的图像是华北地区综合气候图,并结合南水北调中线进行了简化处理。其主题信息鲜明,与设问结合自然。
  由两维到三维:等高线地形图能够在两维空间表示三维地貌信息,是区域地貌特征最好的表示方法之一,是高考命题最重要的聚集点,能够比较全面的培养和考查学生判读、绘制、分析能力。地形剖面图是表现一定线段上地势起伏最直观的表示方式,往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较为全面的反映区域地貌特征。
  如:(05年全国卷1 36)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
  (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
  (3)扼要说明该小区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参考答案:(1)从AA′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低山、丘陵)中的一个宽阔河谷(盆地)。BB′剖面显示的是山地中的深切(“V”形)河谷(峡谷)。CC′剖面显示的是丘陵地中的河谷。该小区域是山地(低山、丘陵)中分布着宽窄相间的河流谷地。(2)有发展耕作业、林业、果树业和开发水能的潜力(答出其中二项即可,4分)。开发中应避免坡地垦荒(过度开垦),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平衡)。(该小题其它答案答得合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相应项所分配的分数)。(3)降水较多,有(足够)汇水面积。河流有较大落差。(在剖面线BB′附近)有峡谷,(形成较好坝址)。
  图析:该题的地理图像组合形式新颖,文字、区域平面图、地形剖面图、设问之间联系紧密。
  
  如何从高考地理试题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首先,地理试题图像信息解读步骤:认真审题、提取有效信息、提示地理内涵
  认真审题:既要审清题干中的问题要求,也要审清题干中蕴含的地理信息,更要审清图像表达的地理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常由题目问题要求入手探寻与题目问题紧密联系的地理信息,或是由问题进一步推导出的与题目问题内在联系紧密的间接地理信息,均为有效信息,这是解题关键;提示地理内涵:首先要挖掘有效信息的信息价值,然后分析、归纳出有效信息之间、有效信息与题目问题之间的联系,最后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推理。
  其次是掌握各类图像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
  1、地理图像的地图(如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专题图、等值线图)的地理信息的提取,一般包括对地理事物位置的确定(用经纬网、地理事物确定相对位置)、外部形态的辩认(不同区域、世界上主要国家轮廓、我国和世界某区域主要湖、江河等形态)和专题要素特征的识别(如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就要掌握以下特征:提取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利用等高线的基本知识,提取等高线解题信息;利用等高线组合,提取地形类型解题信息;利用等高线图,进行综合应用判读。分析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值线分布特征时,应从如下方面分析:疏密状况、走向、弯曲形态、局部闭合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如:(05年全国卷1 5、6题)下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1~3题。
  


  1、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A.红海、亚丁湾B.安达曼海、泰国湾
  C.地中海、波斯湾D.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2、②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面临海洋,降水丰沛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3、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300千米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
  参考答案:1、C2、D3、C
  新图解析:该题通过对经纬网、海陆位置、图例及题干中“亚洲国家”等相关信息的提取,进行区域位置的判断、区域特征分析,并以区域图为载体,通过经纬线来估算地球上两点间的距离。本题难点在于选用考生不熟悉的区域,且比例尺较大,不能通过区域形状去判断,只能联系已掌握的重要经纬线用排除法去判断。
  2、数据统计图:坐标系图和结构统计图。
  坐标图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柱状图:主要用于表现某地理事物某一时间的数量特征及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解析思路:看纵、横坐标所反映的内容项目;思考各项目之间的联系;对数值的高低进行分析,从而提示纵坐标因子随横坐标内容的变化;分析原因,评价产生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②曲线图和折线图:曲线图线条平滑,用以表示地理事物连续性的变化,如气温的年变化等;折线图是由多段两点的连线连接形成的,多表示阶段性的变化,如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等。曲线图、折线图也可以和柱状图配合使用。解析思路:看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则表示变化幅度小;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如(2005年文综10~11题。)左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米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A.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2)从图中可以看出:
  A.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水深超过20米后,叫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3)此次监测所处的时节
  A、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散
  B、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C、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D、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参考答案:(1)C(2)B(3)D
  备考启示:本组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统计图表中“坐标系曲线图”的判读能力。该坐标图由三个横坐标系和一个纵坐标组成。在解答此类问题时,需要进行不同的坐标系间的拆分,充分利用图示信息和题干信息,调动已有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如本题中第(2)题作如下分析即可。
  


  结构统计图:分扇形图和饼状图、柱状结构图和矩形结构图、三角坐标图。
   ①扇形图和饼状图:主要表示地理事物数量大小的结构和比重。饼状图不仅能够表示同种地理事物的比重,还可以有“饼”的厚度表示总数量的变化,以此表示某一地理事物构成在不同年代的特征和价值。分析思路:看图例或图中文字说明,了解该图反映的是哪些地理项目;对这些内容进行“再现”,在脑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看图中比例的排序关系;思考每一图例或主要图例所对应的地理项目;提示反映的问题,做出科学的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②柱状结构图和矩形结构图:往往强调不同时段和不同地理事物的对比关系,可形象鲜明地提示比较内容的对比度关系。读图时,要搞清各图的比例关系和图幅间的对比变化,得出整体变化特征,形成结论。
  ③三角坐标系图:该图的构成要素是三项,三条数轴分别表示三个不同内容,但只能表示比重,且三要素的比重之和是100%。
  3、示意图:原理示意图,能正确理解图表表述的地理信息的含义,判读其表示的信息的数量或等级,并能在此基础上,解释或分析相关地理事物的异同、地理原理和规律。过程示意图能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或因果关系。
  (审稿:张兵编校:李红静)
其他文献
钢厂煤气脱硫工序排放的废脱硫剂是一种难以利用的有害固体废弃物,含一定量的铁及较高的钙和硫等元素。对废脱硫剂配入铁矿粉中进行了烧结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废脱硫剂
文章首先阐述了当前施工图设计管理存在的不足,然后分析了建筑设计管控核心,最后提出了提升商业综合体项目施工图设计管理水平的措施,包括提前沟通,锁定变量条件;完善图纸计
为了提高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文章先论述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接着从风管制作与安装、强暖通空调设备安装的管理两方面提出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施
将成都远洋太古里设计,放置在崛起的网络虚拟空间与城市实体空间进行资源和社会组织竞争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与评论,从价值、情感、共享、体验、身体这5个维度,深入解析了太古
本文从土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况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其创新要点。
目的:分别采用酶免疫测定法(Enzyme Immune Assay,EI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lectro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ECLIA)检测乙肝标志物,探讨此两项技术检测乙肝表面抗
采用田间模拟机械压实的方法,通过对连续两季季节性冻融后不同深度(表层0~20 cm、亚表层20~40 cm和下层40~80 cm)不同压实次数(0、3和12次)土壤水稳性微团聚体组成(≥0.25 mm、0.25~0.
文章对顶管技术做了概述;分析了顶管在市政排水管道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包括案例概述、技术准备、顶进作业、进洞;提出了顶管在市政排水管道工程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制定完善的施
文章首先从社会稳定风险、政府审批风险、施工时的风险、后期管廊的运营风险四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的种类,然后提出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的应
文章阐述了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性;论述了测绘技术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提出了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改进策略,包括提高实时性、协调环境及测绘技术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