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探讨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q1981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对生活的享受,因而旅游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对于旅游的迅速发展同样提出了相应的需求,对于旅游发展的相关项目发展有了要求,同样对于旅游业发展的人才更是有了很大的需求。如何培育快速旅游专业人才是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合理性是保证培育旅游人才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基于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出发,简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所面临的难题,并针对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高校培育人才提供相应的借鉴。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现状难题;改善措施
  近年来,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时尚在不断的被大众所追捧,进而带动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同样对高校也提出了相应的需求,不断要求高校培育出更多的旅游相关人才。随着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加强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就目前状况而言,我国高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仍然存在相应的问题,如何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是各高校不断解决的问题。
  1、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
  我国高校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起步相对较晚,是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带动的经济迅猛发展而不断开设的。目前我国更加重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旅游教育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同时各个级别的院校均有相应旅游教育,形成了研究生、本科、专科和中等职业教育四个培养层次。与此同时,各地区的高校也都有旅游专业的教育培训,带动了区域性旅游业发展的同时,扩大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地域差距性。总之,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总体来说起步较晚,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2、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2.1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缺乏创新
  对于课程的设置要对专业做好准确的定位,旅游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考虑的要素较多,既要就有专业性又要符合管理的所有要求。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偏向于管理的理论教育,很难发挥学生的分析、交际、管理应变等实践应用能力。总之,现在各高校的旅游管理建设中普遍存在着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模式缺乏创新,导致教授学生的知识结构片面、单一,对于培养旅游管理的多样化人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2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团队有待完善
  教育专业离不开优秀的教师,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自然也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具有丰富的旅游阅历和经验的教师团队,能够带动学科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氛围,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师资团队中有很多教师是跨专业教学的,也就是说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缺乏专业型、系统性的知识,加上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相对较枯燥,带动学生的学习氛围,使得培养多样化的旅游人才具有一定的难度。
  2.3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力度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旅游业也在迅速发展。目前在旅游业中整体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总的来说旅游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然而高校并不能满足社会的所需,源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力度有待提高。与此同时,人才浪费的现象也存在于旅游专业中,有很多接受旅游专业教育的人在走向社会后,并没有从事旅游业的相关工作,而是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这是社会导向存在相关问题所引发的问题。总之,解决旅游业人才供不应求的想象需要高校、社会的共同作用。
  3、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措施
  3.1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保证基础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就是改变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首先要准确的定位专业方向,做到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专业的课程建设思路要以当地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以及学校的教学现状为依据,在尽量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提升教学水平,满足社会需求。对于专业建设的规划,要做好十足的调查,调查社会所需,分析未来发展动向。同时扩展招生标准,避免只招文科或是只招理科的现象发生,力求通过不同科域的学生思维来扩展专业的视野,增强专业特色。
  3.2增加实践培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面向社会的,是社会旅游业急需的人才,这些人才应当具有丰富的视野,快速的反应能力,足够的创造能力,增加实践培训对于高校培养创造力强、高精尖、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增加学生的时间教学,要制定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教学计划,要保证学校要给与实践平台和实践时间,还要保证教育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要保证有专业教师的指导训练,提升学生的服务技能以及应对事情的反应能力。对于学校来说,为了能够提供学生相应的实践平台,应当与一些旅游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企业不断提供优质人才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岗位见习的平台,進而达到双赢的状态。
  3.3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团队
  教育离不开教师,教师是传授知识的首要力量,离开教师社会继续的人才几乎是无法培养的,因此合理的师资团队事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首先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扩大师资力量。其次要建立优质的师资团队,要组建具有丰富阅历、责任心强、工作诚恳的师资力量,同时鼓励每一名教师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学习丰富并补充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整个团队的素质。再次学校应当丰富教师的知识,给与教师掌握专业知识动态的平台,应当举办相应的教研活动,通过来自不同地区的旅游信息,来开拓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自身的教研能力。对于教师存在的不对口现象,应当采取聘用专业教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专业性的教育,同时对教师也进行专业性的教育,使教师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
  3.4增强育人意识,培养综合性人才
  旅游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具有多样化、综合能力高的素质,多领域的知识对于旅游业的人才来说是越多越好,社会对于旅游业所需人才来说是多样化的。因此学校增强育人意识,培养综合性人才是适应社会所需的表现。培养旅游业人员的综合性素质,首先要培养学生关于旅游要素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希望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能够做到细心地服务、周到地服务,同时培养学员相应的旅游知识,关于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使学员能够与地域性的旅游区域部门能够做到很好的沟通,同时能够具有处理紧急事务的能力。旅游业相对而言是一种服务行业,服务业的人应当具有相应的道德标准,要有足够的职业道德,要能够全身心的为大众服务,因此旅游业的从业人员在保证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我学习意识,养成提升个人素质的习惯,真正成为专业性强、个人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
  4、结语
  旅游业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行业,是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来源之一,与社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为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旅游专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强的人才,提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水平,对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需要社会、高校以及个人的团结合作,只有在社会的重视下,学校的教育下,个人自身的提高下,才能够培养出旅游业所需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得福.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泰安师专学报,2001:88~89
  [2]程静静.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分析[J].科技信息,2010:34~36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对内部营销概念的分析,结合我国企业的认识,从营销管理方面展示了内部营销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内部营销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企业对内部营销还不够重视,缺乏内部营销的观念和机制,应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解决我国企业内部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内部营销;营销学;员工满意;顾客满意    一、前言    内部营销对改善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有重大意义和价值。企
一、建立货币危机预警机制的理论基础rn(一)KLR信号法rn这种方法由Kaminsky,Lizondcl和Reinhart于1997年创建.并经Kaminsky于1999年进一步完善,成为当今最受重视的理论.
行政文化建设对于我国进行反腐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能够影响到行政人员的行为方式和思维理念,从而对腐败动机和腐败行为模式进行本质层面的规整和消除。传统的行政文化滋生出种
[摘要]新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引起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出现了新特点,针对这些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深入研究,改变对策,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变化与对策;高职院校学生  新时期新阶段,面对时代发展和价值多元的现实,以及高职院校学生求新、求乐、求知、求助的需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针
当前,以互联网为背景下的电商美工类的课程比比皆是,美工设计深入到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方面面.在我院所提出的以赛促教的教育教学大背景下,各教研室都在摸索教学、管理
近日,在上海市召开的全国重点地区地面沉降联防联控工作会议上,省厅与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江苏省厅共同签署《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防治区域合作协议》.这是继2004年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不断加快,银行经营规模和交易范围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问题也日益凸现。国内银行业面临的操作风险形势不容乐观,文章对操作风险的定义进行阐述,分析引发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原因并提出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风险管理    随着银行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有效管理操作风险、减少损失成为金融界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巴塞尔监管委员会(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