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不期而遇 耶路撒冷是一道火焰(上)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col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很大,总得去看看。
  哪个城市曾留下你的足迹?你又曾站在哪片天空下遥望故乡的方向?
  离开时,你舍弃了什么?归来时,你带回了什么?
  你站在世界一隅,你仍然是你。你已不再是你——你看过的世界都成了你。
  《耶路撒冷三千年》那本书曾被我束之高阁了很久,一度将阅读它视为畏途。
  巧的是,在我主持的某次同行阅读分享会上,韩玉霞老师跟大家分享的正是这本书。韩老师学史出身,对很多史实信手拈来;身为资深业内人士,解读书的角度自是异于常人;而优雅感性如她,对这一主题的钻研,显然已投入了最细腻而丰沛的情感。
  我还意外获知,她居然因为这本书,毅然前往耶路撒冷,完成了一次因阅读引发的旅行。正如她分享时所说,耶路撒冷,作为几乎所有西方文明和历史的发源地,恢弘多元的历史一层又一层反复叠绣于方寸之上,那是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我于是有些懂了,她會以自己的方式去寻访一座城。她想要的,是一个答案。
  在很多人的想象当中,耶路撒冷,是一幅云集了不同信仰与文化的斑斓画卷。这座魔幻与现实交融的三教之城,总给人以充满惑人阴谋与玄幻神话的不真实感。终日目睹来自世界各地络绎不绝的朝圣者,这座城亦成为一把标尺,衡量着不同的人们对世界的不同认知。
  出发也许很容易,寻找答案却并非易事。看清这座城的表面只要短短几天,但我知道韩老师想要的,是深入这座城古老而复杂的灵魂;她定会一再叩问自己的内心:究竟什么,才会在人类的心中永恒不灭。
  大学读史7年,环地中海沿岸更迭不衰的古代文明,早已在我的心中播下了痴迷的种子;歌曲《希伯来奴隶大合唱》低沉忧伤,我却喜欢了很多年,只因它吟唱的是犹太民族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我曾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取回一本封面印着蓝色大卫星的以色列驻华大使馆的小宣传册,我仔细阅读了那上面的每个字……直到读了文图精美的《耶路撒冷三千年》,我经年的向往与想象被无限具化,再也按捺不住要践行梦想的心念,在神往数十年之后,终于踏上了耶路撒冷的土地。

遇难者的鞋子与埃拉的疑问


  我们的女导游叫埃拉,虽说快60岁了,看上去却颇显年轻,眉眼俊秀,长着俏气的小鹰钩鼻子。她的汉语相当流利,她告诉我,她就是在中国学会的中文。
  到耶路撒冷,不能不看的一个地方,是大屠杀纪念馆。大屠杀纪念馆的希伯来文名字是亚德·瓦谢姆(Yad Vashem),意为“有记念、有名号”。语义取自《圣经·以赛亚书》中的句子:“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记念、有名号、比有儿女的更美。我必赐他们永远的名、不能剪除。”“二战”时期,全世界1200万犹太人中有600万人遭到屠杀。为了铭记犹太民族的历史浩劫,以色列建立了这座纪念馆,收藏了有关大屠杀的1.3亿页文件、10万张幸存者证词、40万张照片、1.5万份国家档案文件、2.5万件文物和1.2万件艺术品“。二战”后,犹太人全力搜集遇难者资料,采集收藏幸存者的证言记录,在国际红十字会等组织的帮助下,目前所搜集到的约400万遇难者的信息,都保存在纪念馆中。
大屠杀纪念馆

  纪念馆中的博物馆,是一个让人深陷悲凉的地方,陈列了从1933年德国纳粹上台至1948年以色列建国这一时期,欧洲各国犹太人被屠杀的历史。原先的老馆初建于1953年,我们参观的新馆是2005年落成的,大部分展厅在地下,露出地表的部分长180米,是呈水平方向曲折伸展的三角形棱柱体。三角的造型取自犹太标志的大卫星,三角的边缘设计在视觉上如同刀刃般锋利,透着一种锥心刺骨的决绝。展厅里一扇窗户也没有,灰色的水泥墙自下而上向内倾斜,那种黑暗冷漠、沉闷压抑无法言喻。展廊是“之”字形的,所有的转折处都呈锐角设计,每个展陈空间都是突然闯入观者视线,使展览的画面更加触目惊心。
  对于犹太人大屠杀的历史事件,我们并不陌生。但是这里展出的影像和实物,还是远远超出了观者的想象,令人震惊到难以自抑。我低下头去,看到玻璃地板下那密密麻麻的一大堆鞋子——大小不一、样式各异,有成百上千只那么多,它们属于80年前那场大屠杀的遇难者们。我的眼前立刻闪现出犹太人在集中营被赶进毒气室之前,惊恐慌乱地脱光衣服、脱掉鞋子的情景。这些鞋子,每一只都曾属于一个会微笑有体温的生命啊!或许是一个优雅知性的犹太女子,或许是一个扎着蝴蝶结的漂亮小姑娘……600万,当这个数字化作一堆冰凉暗沉的鞋子留存于世,让人如何不悲愤泪流!
  馆内禁止拍照、摄像,在这样的氛围中,似乎也没有人还能想到要拍照。阿多诺在他的 《棱镜》中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此语放在这里,应该最贴切不过——面对如此锥心的画面,轻佻地举着手机到处拍照,岂不比写诗更加野蛮!除了讲解声,没有人说话。此刻的静默,就是人们对那些逝去的生命的深切哀悼。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埃拉在讲解的过程中,曾有过三次发人深省的提问。展品中有一个小木盒子,盒子正面是一个德国军官的照片。没想到盒子还是可以打开的,藏在里面的是这个军官和他家人的合照,照片上他的妻子美丽大方,孩子活泼可爱。盒子中还存放着他写给家人的信,我不懂德文,但看得出那字体很是漂亮。面对如此温情有爱的遗物,埃拉提出了她的第一个疑问:德国人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也深爱自己的家人,但他们又为什么会残忍地屠杀犹太人呢?埃拉的提问让我如鲠在喉。是的,人类是如此复杂的矛盾体,人性将善恶集于一身。如何才能抑恶扬善?这一定是留给人类的终极命题。   埃拉的第二个疑问是:“二战”集中营屠杀犹太人,当时的罗马教皇是知晓的,他的桌子上就放过集中营的照片和地图。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教宗,他为何没有出手拯救犹太人?她的第三个疑问是:当时一个集中营就关押着50万犹太人,但却只有120名德国人和少数当地傀儡政权的士兵看管,但是犹太人为什么没有反抗?
  我惭愧自己虽然学史出身,却从未深思过这样的问题。埃拉身为导游,按说每天照本宣科足矣,却葆有如此思辨力,并郑重其事地向参观者提出问题,这正是传习了犹太人乐学重思的良好习惯。众所周知,犹太人自古重视教育,阅读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之一。他们笃信犹太教,却能对《圣经·旧约》《塔木德》这样的犹太教经典做大胆质疑,旨在不断追求真理。中国妈妈每天在孩子放学时最爱问“今天考了多少分”,而犹太妈妈问的则是“今天你是不是提出了一个好问题”。他们认为,拥有质疑和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
导游埃拉收到本文作者的赠书《中国之梦》

  埃拉的家世,让我想到自己曾经编辑出版的一本书。这是一本犹太人的回忆录,书名叫做《中国之梦——一个犹太女孩在天津的成长(1929—1948)》。作者伊莎贝尔·梅纳德也是一个俄裔犹太人,祖父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商界翘楚。十月革命爆发后,她的家族逃亡到天津,她的父母在天津相识并结婚。当时天津英租界小白楼一带,是俄国犹太移民的聚居区。如今依然矗立在南京路与郑州道交口的那座风格别致的西式建筑,就是当年的犹太会堂,是天津犹太移民的社交中心,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他们在这里举行了庆祝活动。
  书中的主人公伊莎贝尔1929年在天津出生,一直生活到1948年全家移民美国。此后她成为有名的社会活动家,她的英文版回忆录的封面上,用中文写着“中国之梦”的字样,以此表达她与中国难以割舍的情缘。后来,她将回忆录的中文版权无偿授予天津的出版社。2017年此书出版时,她离世正好10年。她就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再次回到了自己的出生之地。
  我将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告诉了埃拉,她惊异于自己遇到的中国朋友竟然还会与俄国犹太人有这样特殊的关联。其实,这看似的偶然,却恰恰反映了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的普遍现象。我跟她说,我要把这本书送给她,我猜想当时她一定没有当真,毕竟我们是萍水相逢的一面之缘,寻常的许诺又怎会轻易兑现?
  但是,我是认真的。当我的书,途经迢迢万里辗转交到埃拉手上的那一天,正好是2018年的平安夜。埃拉难掩惊喜,特意手拿这本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以色列的书,拍下照片,再通过朋友转发给我,以表达她衷心的感谢。照片上的埃拉穿着大红毛衣,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的笑容,让我有一瞬间的恍惚,我仿佛看到了写《中国之梦》的那个俄国犹太女孩儿;我也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犹太人与中国的缘分,绵延不绝。
其他文献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但是,人们往往记住了成功的男人,而那个在背后的女人,会在历史的烟尘中消失无踪。说到娜芭尼闼·黛芜·森,很少有人知道她是谁,如果把名字换成另一个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或许很多人会有如雷贯耳之感。而娜芭尼闼,曾经是阿玛蒂亚·森背后的那个女人。  娜芭尼闼·黛芜·森,1938年出生于孟加拉一个著名的诗人家庭,父亲纳仁德拉·黛芜,母亲拉达拉尼
柴河·月亮小镇,位于内蒙古东部扎兰屯市西南175公里,西距阿尔山市160公里,东距黑龙江的齐齐哈尔200公里。应该说,柴河是个小地方,没名气,游客不多,旅游设施也不完备,高档旅馆亦无,我也是去著名的阿尔山偶尔路过才认识她,从此喜欢上这个能看见月亮的小镇。  柴河·月亮小镇,很有诗意的名字,就是因为柴河附近有个圆圆的湖,从远处看水汪汪就像是一圆月亮。我见她是在一个寒冷的雪后,无痕的雪给我指路,栈道上
外国人用一种原产于中国的物产来命名东西方贸易通道,足以说明这种物产对于中国多么具有代表性,也足以说明它给外国人留下了多么难以回避和抹去的印象和记忆。  中华文明的第一个篇章,就有关于丝绸的故事。  传说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有一次嫘祖在野桑林里喝水,树上有野蚕茧落下掉入了水碗,待用树枝挑捞时挂出了蚕丝,而且连绵不断,愈抽愈长,嫘祖便用它来纺线织衣,并开始驯育野蚕。嫘祖被后世祀为先蚕,历朝历代
20亿欧元的视觉盛宴    2008年10月8日至2009年2月2日,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与法国毕加索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以及奥赛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一场题为《毕加索和大师们》的大型艺术展览。这场耗时3年精心筹备的艺术展收集了210多幅世界各地60多座知名博物馆的珍贵馆藏及若干私人收藏作品,其中有一百来件作品从来没有离开过收藏它们的展馆。该展览以“美术史上突破传统的不朽巨匠”为主题,将毕加索还原到艺术
书展的历史与今天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以版权贸易为核心的童书展。和法兰克福书展一样,它是一个仅面向出版业界人士的展会。在这里,你不会像在巴黎国际图书沙龙,或者东京书展、哥德堡书展那样,被熙攘喧闹的孩子们包围,但这里从来都足够热闹!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在1964年首次设展。到今年,博洛尼亚童书展已经成功举办了51届。2013年,适逢博洛尼亚书展50周年庆,展会吸引了世界75个国
两次流浪他乡  中亚历史上最卓越的文学大师尼扎米丁·阿里舍尔·纳瓦依(Nizamiddin Alisher Navoi,1441—1501)诞生于赫拉特(今属阿富汗城市)。“纳瓦依”(音译)是他用察合台语写作时的笔名,意为“悦耳”“曲悦”,用波斯语创作则署名“法尼”(音译,“隐士”之意)。童年时期,受祖辈家风的熏陶和影响,纳瓦依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习波斯文学的各大经典。他15岁时便以作诗闻名,得到
一些名人竟然会对自己最受欢迎、盛极一时的代表作品心生厌恶和无奈?来看看下面这些例子吧——凯丽·费雪(左)和她在《星球大战》中饰演的莉亚公主凯丽·费雪 → 莉亚公主  如果我没有扮演莉亚公主,会是什么样子?不会成天收到影迷的来信,不会梳着难看的、让人厌恶的发型,永远不会成为观众熟知的名人。我只会是我自己。——凯丽·费雪  凯丽·费雪在其自传《莉亚公主日记》中表示,她在影片《星球大战》(1977)中的
世界很大,总得去看看。  哪个城市曾留下你的足迹?你又曾站在哪片天空下遥望故乡的方向?  离开时,你舍弃了什么?归来时,你带回了什么?  你站在世界一隅,你仍然是你。你已不再是你——你看过的世界都成了你。  飞鸟鱼曾经是我的作者。某一年,她突然人间蒸发!  待到我偶尔读了她公众号的文章,才知道她已人在日本。这并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连根拔起、浴火重生——这个连一句日语都不会说的人,居然跑到京
美国童书作家、插画家弗吉尼亚·李·伯顿(Virginia Lee Burton,1909-1968)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她出版于1939年的图画书《迈克和他的蒸汽铲车》(Mike Mulligan and His Steam Shovel)以及为她赢得1942年凯迪克奖的 《小房子》(The Little House)。她笔下那架可爱的蒸汽铲车玛丽,已经成为20世纪美国童年记忆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那
玛丽·奥斯汀(Mary Austin,1868—1934)是美国20世纪初的著名女作家。继1903年发表成名作《少雨的土地》后,她又于1909年发表了广为人知的短篇小说集《无界之地》。尽管“生态女性主义”是1970年代才出现的学术概念,但作为美国环保运动先驱和旗帜鲜明的女性主义者,奥斯汀的作品已展现出对生态女性主义基本理念的思考与探索。女性的沙漠  奥斯汀在《无界之地》中对沙漠进行了一番细致入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