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管理的核心内涵是:计划、协调、指挥、决策和控制。现代管理又与古代管理有着很大区别。古代管理多用宗教、信仰、暴力;现代管理更侧重于理性,是效率与效果的统一,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一、计划
在管理内涵中,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对未来的预测,关乎着企业的命脉与未来。计划重点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目标,要做什么。它是計划的关键。因为目标选择不对,计划很容易失败。二是进程,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件之间的逻辑顺序。好的计划使事情事半功倍。
二、协调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是指组织内部的每一部分或每一成员的个别行动都能服从于整个集体目标。它的功能是保证各项活动不发生矛盾、重叠和冲突,以建立默契的配合关系,保持整体平衡。协调可以通过命令,但更有效的方法是沟通,有效的沟通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疏通堵塞的环节,进而达到共识,避免上下级之间出现隔阂。这是管理的有效手段。
三、指挥
与协调不同的是,指挥也可以说是领导,即通过各种信息沟通影响(激励)组织成员努力向目标迈进的行为或力量,常常被称为影响力。组织里分工合作、明确各自权利与责任。管理者就是带兵的将军,指挥着这个组织,朝着目标方向,实现计划。
四、决策
决策是一个领导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技能。在重大问题面前,领导者需要有一锤定音的气魄。不能犹豫不前、要认准了就干。即使失败也不后悔,以免错失良机。
五、控制
控制室通过制定标准,并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检查监督实际工作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控制。因为管理者受知识、经验、技巧、素质的限制,不可能完全预测正确;组织成员素质不齐,使指令不能丝毫不差地贯彻;组织结构和目标之间存在客观上的差异性等原因,某些计划不能实施,所以组织需要控制。通过控制对一些偏差,查究责人,予以纠正,使计划符合实际。
这也是一个企业检查自身问题的主要手段。
与管理密不可分的另一部分——管理者。管理者是管理行为过程的主体。一般拥有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在组织管理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管理者按职责分为:决策管理者、职能管理者和决策参谋人。
对管理者的素质及能力要求:
一、时间管理能力:善于分析和管理时间是一个管理者实现工作有效性的基础。将具体工作事务分为:事分“轻重缓急”琐碎、不重要、紧急和重要、长期、不紧急工作事务。合理分配时间,实现有限时间内,效率性最高。
二、品德和政治素质:1、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2、公正公平、与人为善;3、以身作则,谦虚谨慎;4、清正廉洁
三、知识素质:具有知人善用的能力。有卓越才能的领导会把一部分权力放出去,调动中层管理者的积极性,把每个人准确定位,实现公司稳步快速发展。
四、业务素质:管理知识和技能。如社会科学决策能力、知人善用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
五、人际技能:包括:联络、处理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和诱导内部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正确指导和处理事件的能力。
如何提升管理能力,做个卓越的管理者?
做到管理者基本的管理基本职能后,需要提升让管理工作更加卓越。如何做到呢?
管事,站在解决问题的立场,把事情做好。管理者更像一个教练,监督评价纠正。
理事,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一、满足人际技能中有四项基本要求。着眼于贡献,这四项基本要求正可以满足这些条件:
*互相沟通:通过下属自我设定目标,与上级主管有效沟通后,达到最大范围的员工成就。信息处理自动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去创造机会进行有效沟通。
*团队合作:团队成员之间通过沟通,认识彼此的需要、目标、感受和处事方式,强调小组成员互相贡献,提高对任务和沟通的认识,从而使一个尚未臻于理想的组织也能发挥实效。
*自我发展:个人能否有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否重视在团队中的贡献。以贡献为出发点,发展学习贡献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发挥自我优点,设定自我标准。
*培养他人:重视贡献的管理者必然同时也会启发他人寻求自我发展。管理者设定的标准,是以任务需求为基础的标准,高度的期望、远大的目标,都是让管理者和员工自我发展的源动力。
二、发挥成员的长处
为了实现目标,必须用人长处---用其同事之所长、用其上级之所长和利用本身之所长。避免短处只能使所领导的组织平平庸庸。识人之所长、用人之所长时一个管理者卓越性的表现。成员的长处用在成员的绩效上,使其弱点不至于影响其工作和成就。以任务以及目标为重心而非以人为重心。衡量成就的高低应该按照贡献和绩效为客观标准。认识到考评与绩效的差别。卓越的管理需要的问题:
*哪些方面的工作他确实做得很好
*因此,哪些方面的工作他可能做得更好
*为了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他还应该学习或获得哪些知识
企业不仅仅是员工个人发展的平台。管理者需要帮助员工、辅助员工,让他们更好更快的成长。奖惩分明、恩威并重、软硬兼施。
三、要事优先
确定优先次序的重要原则必要以勇气为前提:
*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重视机会,而不能只看到困难
*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优先于延缓的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经常需要对先后次序进行重新考虑和修正。所以,一位优秀的有效的管理者,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上。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一项工作,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要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成为时间和任务的“主宰”,而不会成为它们的奴隶。 四、决策的要素
决策要素的五个特征:
1、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決。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即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事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五、有效的决策
1、有效利用反面意见:唯有反面意见才能保护决策者不致于沦为组织的俘虏;反面意见本身也是决策所需要的“另一方案”;反面意见可以激发想象力。往往管理者需要从另一个不同的、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问题的多面性。
2、有效的管理者运用反面意见才能避免“似是而非”
3、有两项决策的原则: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及风险,就该行动;行动或不行动,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六、管理者必须要卓有成效
1、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2、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如何管理好现代企业:
一、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实用的运作体系。包括企业制度的规范化运行和标准化的企业工作流程,实行标准化管理。
用科学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来约束和激励员工。每个部门、岗位都需要有自己的目标、配套合理的绩效考核、实行目标管理。
二、有强的领导力的领导者组成的高效的团队。
企业的快速运行,80%靠体系推动,20%靠卓越的领导者。有效的领导力来拉动,推拉结合,形成合力,企业的小车才能跑得更快。
高绩效的领导者既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制定中长期短期的战略目标,又要有强的执行力,把组织目标落实到位。
领导者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要激励下属、辅导下属,要平易近人;又要有效的授权,把下属的潜能发挥至极致,带领大家快速高效的完成团队目标。
高绩效的领导者拥有的强大的领导力也是企业良好运行的基础。
三、构建好的企业文化,用好的文化、理念来统领员工的行为。
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要总结提炼自己的经营理念系统,包括价值观、使命、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人才观等。通过组织活动、制度等形式灌输和传播给企业内外的公众、员工,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氛围。使企业更具凝集力、向心力。
参考文献:
[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者:(美)彼得.德鲁可著
一、计划
在管理内涵中,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对未来的预测,关乎着企业的命脉与未来。计划重点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目标,要做什么。它是計划的关键。因为目标选择不对,计划很容易失败。二是进程,即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事件之间的逻辑顺序。好的计划使事情事半功倍。
二、协调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是指组织内部的每一部分或每一成员的个别行动都能服从于整个集体目标。它的功能是保证各项活动不发生矛盾、重叠和冲突,以建立默契的配合关系,保持整体平衡。协调可以通过命令,但更有效的方法是沟通,有效的沟通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疏通堵塞的环节,进而达到共识,避免上下级之间出现隔阂。这是管理的有效手段。
三、指挥
与协调不同的是,指挥也可以说是领导,即通过各种信息沟通影响(激励)组织成员努力向目标迈进的行为或力量,常常被称为影响力。组织里分工合作、明确各自权利与责任。管理者就是带兵的将军,指挥着这个组织,朝着目标方向,实现计划。
四、决策
决策是一个领导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技能。在重大问题面前,领导者需要有一锤定音的气魄。不能犹豫不前、要认准了就干。即使失败也不后悔,以免错失良机。
五、控制
控制室通过制定标准,并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检查监督实际工作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任何组织、任何活动都需要进行控制。因为管理者受知识、经验、技巧、素质的限制,不可能完全预测正确;组织成员素质不齐,使指令不能丝毫不差地贯彻;组织结构和目标之间存在客观上的差异性等原因,某些计划不能实施,所以组织需要控制。通过控制对一些偏差,查究责人,予以纠正,使计划符合实际。
这也是一个企业检查自身问题的主要手段。
与管理密不可分的另一部分——管理者。管理者是管理行为过程的主体。一般拥有相应的权利和责任,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在组织管理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管理者按职责分为:决策管理者、职能管理者和决策参谋人。
对管理者的素质及能力要求:
一、时间管理能力:善于分析和管理时间是一个管理者实现工作有效性的基础。将具体工作事务分为:事分“轻重缓急”琐碎、不重要、紧急和重要、长期、不紧急工作事务。合理分配时间,实现有限时间内,效率性最高。
二、品德和政治素质:1、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2、公正公平、与人为善;3、以身作则,谦虚谨慎;4、清正廉洁
三、知识素质:具有知人善用的能力。有卓越才能的领导会把一部分权力放出去,调动中层管理者的积极性,把每个人准确定位,实现公司稳步快速发展。
四、业务素质:管理知识和技能。如社会科学决策能力、知人善用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
五、人际技能:包括:联络、处理内外人际关系的能力,激励和诱导内部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正确指导和处理事件的能力。
如何提升管理能力,做个卓越的管理者?
做到管理者基本的管理基本职能后,需要提升让管理工作更加卓越。如何做到呢?
管事,站在解决问题的立场,把事情做好。管理者更像一个教练,监督评价纠正。
理事,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
一、满足人际技能中有四项基本要求。着眼于贡献,这四项基本要求正可以满足这些条件:
*互相沟通:通过下属自我设定目标,与上级主管有效沟通后,达到最大范围的员工成就。信息处理自动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去创造机会进行有效沟通。
*团队合作:团队成员之间通过沟通,认识彼此的需要、目标、感受和处事方式,强调小组成员互相贡献,提高对任务和沟通的认识,从而使一个尚未臻于理想的组织也能发挥实效。
*自我发展:个人能否有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否重视在团队中的贡献。以贡献为出发点,发展学习贡献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发挥自我优点,设定自我标准。
*培养他人:重视贡献的管理者必然同时也会启发他人寻求自我发展。管理者设定的标准,是以任务需求为基础的标准,高度的期望、远大的目标,都是让管理者和员工自我发展的源动力。
二、发挥成员的长处
为了实现目标,必须用人长处---用其同事之所长、用其上级之所长和利用本身之所长。避免短处只能使所领导的组织平平庸庸。识人之所长、用人之所长时一个管理者卓越性的表现。成员的长处用在成员的绩效上,使其弱点不至于影响其工作和成就。以任务以及目标为重心而非以人为重心。衡量成就的高低应该按照贡献和绩效为客观标准。认识到考评与绩效的差别。卓越的管理需要的问题:
*哪些方面的工作他确实做得很好
*因此,哪些方面的工作他可能做得更好
*为了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他还应该学习或获得哪些知识
企业不仅仅是员工个人发展的平台。管理者需要帮助员工、辅助员工,让他们更好更快的成长。奖惩分明、恩威并重、软硬兼施。
三、要事优先
确定优先次序的重要原则必要以勇气为前提:
*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重视机会,而不能只看到困难
*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
优先于延缓的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经常需要对先后次序进行重新考虑和修正。所以,一位优秀的有效的管理者,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上。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一项工作,首先要有足够的勇气,要敢于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成为时间和任务的“主宰”,而不会成为它们的奴隶。 四、决策的要素
决策要素的五个特征:
1、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決。
2、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即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3、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4、决策方案要同事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五、有效的决策
1、有效利用反面意见:唯有反面意见才能保护决策者不致于沦为组织的俘虏;反面意见本身也是决策所需要的“另一方案”;反面意见可以激发想象力。往往管理者需要从另一个不同的、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问题的多面性。
2、有效的管理者运用反面意见才能避免“似是而非”
3、有两项决策的原则: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及风险,就该行动;行动或不行动,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六、管理者必须要卓有成效
1、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
2、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如何管理好现代企业:
一、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实用的运作体系。包括企业制度的规范化运行和标准化的企业工作流程,实行标准化管理。
用科学有效的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来约束和激励员工。每个部门、岗位都需要有自己的目标、配套合理的绩效考核、实行目标管理。
二、有强的领导力的领导者组成的高效的团队。
企业的快速运行,80%靠体系推动,20%靠卓越的领导者。有效的领导力来拉动,推拉结合,形成合力,企业的小车才能跑得更快。
高绩效的领导者既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制定中长期短期的战略目标,又要有强的执行力,把组织目标落实到位。
领导者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要激励下属、辅导下属,要平易近人;又要有效的授权,把下属的潜能发挥至极致,带领大家快速高效的完成团队目标。
高绩效的领导者拥有的强大的领导力也是企业良好运行的基础。
三、构建好的企业文化,用好的文化、理念来统领员工的行为。
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要总结提炼自己的经营理念系统,包括价值观、使命、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人才观等。通过组织活动、制度等形式灌输和传播给企业内外的公众、员工,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氛围。使企业更具凝集力、向心力。
参考文献:
[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者:(美)彼得.德鲁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