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N肥方式对榉树容器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来源 :南方林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f3440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通过对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容器苗实施指数施肥和传统施肥两种不同施肥模式,综合分析各施肥处理对榉树容器苗生长特性(包括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影响,探索出最适榉树容器苗生长的施肥量和施肥策略,为榉树容器苗的高效培育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施肥(CK)、传统施肥(MF1000、MF1500、MF2000、MF4000)和指数施肥(EF1000、EF1500、EF2000、EF4000)共9个施肥处理,分别测定不同施肥处理榉树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试验结果如下:施肥能显著提高榉树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和根、茎、叶生物量.传统施肥在施肥量为2000 mg·株-1时苗高和地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4.23 cm和8.18 mm,是CK的1.39倍和1.09倍,而在施肥量为1500 mg·株-1时全株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为30.04 g,是CK的1.86倍;指数施肥在施肥量为4000 mg·株-1时苗高达到最大值,为85.46 cm,是CK的1.41倍,而在施肥量为2000 mg·株-1时地径和全株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19 mm和36.16 g,是CK的1.09倍和2.24倍.综合各指标得出指数施肥方法施氮2000 mg·株-1在本试验中最有利于榉树容器苗生长.
其他文献
对CROPGRO_Cotton模型中敏感的参数进行分析,来对南疆棉花进行生长模拟.通过扩展傅里叶幅度检测法(EFAST)对棉花模型的18个输入参数实行敏感性分析,以棉花的开花期、成熟期、生物量、籽棉产量观测数据实行对比,运用glue和试错法相结合进行参数调节,实现南疆地区棉花的本地化.经过分析研究,对籽棉产量敏感的品种参数有出苗到初花期的光热时间(EM-FL)、初花期到第1个棉铃产生的光热时间(FL-SH)、最适合条件下叶片最大光合速率(LFMAX)、种子填充棉铃的持续时间(SFDUR),它们的全局敏感性
高粱抗性淀粉对于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通过体内及体外试验共同验证其辅助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评价高粱抗性淀粉与罗米地辛联合应用对胃癌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在体内试验中,罗米地辛组肿瘤抑制率为34.6%,高粱抗性淀粉+罗米地辛组肿瘤抑制率为44.1%,高粱抗性淀粉+罗米地辛组对裸鼠肿瘤组织的增殖速度抑制更加明显;在体外试验中,抗性淀粉+罗米地辛模型组与罗米地辛组相比同样表现出更强的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能力,2组药物将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其机制是通过降低肿瘤细胞中STAT5 A、cyc
为了用色度信号设备在线监测烟叶烘烤进程,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法,研究烘烤过程中烟叶色度信号值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色度信号值在烟叶烘烤过程中逐渐增大并在54℃ 末~68℃ 末之间逐渐趋于稳定;相关性分析表明,色度信号值与颜色参数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色泽比(H)、色相角(H°)、饱和度(C)和烟叶化学成分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糖、还原糖、淀粉、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和叶片含水率有很强的相关性;回归分析表明,色度信号值与化学成分模型拟合度较好;
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是重要的园林绿化、用材、油用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猴樟施肥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1年生猴樟扦插苗为研究材料,研究尿素、复合肥、有机肥及其混合配比对猴樟扦插苗生长和叶片得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复合肥、有机肥均能显著促进猴樟扦插苗株高生长,其中施用25 g·株-1复合肥对猴樟扦插苗株高效果最好;尿素和复合肥混合施用对株高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机肥和复合肥混合施用会抑制株高的增长.单独施用尿素、复合
为揭示蕉园行间间种甘薯对土壤结构变化的影响,以及解决香蕉园多年连作单种产生的土壤结构差、保水保肥力下降等问题,以桂蕉1号为材料,设置香蕉与甘薯间种和香蕉单作2种不同的种植模式,通过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及团聚体稳定性等指标,比较分析蕉园间种甘薯对土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月至9月期间,与单作相比,蕉园间种甘薯可使土壤容重和固相组成降低,降幅分别为3.28%~9.97%、1.24%~3.76%;使土壤孔隙度、土壤液相、气相占比升高,提升的幅度分别为1.24~3.76、0.36~6.39、0.88~4.34
从野生大豆根瘤内分离出菌株Y1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观察其特性以及对大豆的促生作用.16 S rDNA鉴定表明,菌株Y1为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采用Salkowski法验证该菌株产生长素(IAA)的能力,发现其产IAA的量为38.49 mg/L.同时该内生菌具有解有机磷和无机磷的能力,溶磷量分别为71.48、152.36 mg/L.将菌剂接种到大豆幼苗后观察其促生能力,结果显示,接种该菌株可显著增加大豆的株高和根长,同时,大豆叶片光合参数也有所提升.该结果可为研发新
油茶(Oil-tea Camellia)是全球四大油用树种之一,一般是指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种子含油量高的多种油茶树的总称.油茶籽油(山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次级代谢物,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油茶基因组较大且主栽品种常为多倍体,对重要经济性状的形成及分子调控机制缺乏分子生物学基础平台,限制了分子育种进程,亟待可参考的基因组信息.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作为我国油茶主栽种之一,表现为高籽油率、高油酸及油脂富含角鲨烯等三萜化合物;尤其具有“
期刊
以河北省邯郸地区果园、荒草地和农田的土壤为试验对象,探讨土壤有机调理剂(AF)、颗粒复合肥(BF)和大量元素水溶肥(DF)等3种有机硅功能肥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稳定性及其抗蚀性的影响.采用湿筛法分离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并以土壤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土壤可蚀性因子(K)和分散率(Dr)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3种有机硅功能肥使供试土壤>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经AF处理的土壤>2.00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经BF处理的土壤>0.2
对比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炮制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多花黄精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3个种源2种多花黄精类型采用高压蒸汽锅九蒸九制炮制过程中的多糖、总皂苷、总黄酮及总酚等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4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多花黄精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多糖含量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而减少,总皂苷含量先升高后下降,总黄酮及总酚含量随蒸制次数增加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建议高压条件下多花黄精蒸制次数以3~6次为宜.
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普工作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农业科技与科普工作融合发展是否有效、到位,关系我国能否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和“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目标.运用综合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江苏主要农业科研机构在开展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工作情况;深入阐述这些农业科研机构对农业科研与科普“两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制度不够健全、统筹方式较单一、保障力度不够等现实问题;并重点从转变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