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由“双基”到“三维目标”到现在的“核心素养”。时代更替,目标深化发展,呼唤着课堂教学真正走向新的方式,展现蓬勃的生命力。本文试以2016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部优课“我国的宗教政策”为例作一说明,笔者如何通过“原味、灵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有效浸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原味;靈动;高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24-1
为贯彻核心素养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笔者对构建“原味·灵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下面试以本人执教的2016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部优课“我国的宗教政策”为例,谈谈我是如何打造“原味、灵动、高效”课堂,浸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敬请同仁指正。
一、“原味”课堂,情境实践,引领学生社会参与
“原味”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利用生活、社会等现实资源,贴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感知、积累知识,提高参与社会实践能力和本领。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品尝“原汁原味”的知识盛宴,让学生明白作为现代公民该以什么身份和态度去参与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参与政治的素养和能力,成为一个有理想、能担当的社会人。
例如“我国的宗教政策”这课,就利用苏州本土化资源,开启本地宗教探索之旅。首先,通过学习型任务单,要求分小组合作完成,通过社会实践调查走访苏州的宗教建筑(寒山寺、西园寺、城隍庙、玄妙观等),了解苏州的宗教状况,帮助学生“近距离”地社会参与,有真实感;其次,每小组根据不同的任务录制视频或者制作PPT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分享,原汁原味,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最后,根据每逢年初和重大节日苏州市民都会去西园寺烧香礼佛的现实情况,“原味”创设了一系列小故事《母亲与小金的对话》,通过学生表演,引发学生讨论,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形成正确的宗教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参与意识和公共素养。
二、紧扣时代,“灵动”教学,夯实学生文化基础
“灵动”是指充分落实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新“知识”、新“冲突”等,合理、灵活地改造,强化课堂生成,改变“满堂灌”的教学传统,打造“生本课堂”。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学生投入了真实的情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气氛活跃,思维提升,智慧生成,灵气十足。
例如《我国的宗教政策》这课中,一组学生通过信息搜索等方式了解到“林妹妹”陈晓旭剃度出家的新闻,对于一个炙手可热的明星突然的行为,有各种声音充斥着。这类生活资源是“放”还是“用”,每位老师的选择可能都有不同,而我坚定的“用”,原因是这是种客观现象,虽不是主流,却也不少见,观点的碰撞和质疑是学习生成中重要的素材。通过小组同学的研究汇报及同学的充分讨论,可以非常轻松地得到“这是她的选择,应尊重”这样的理性判断,同时承上启下地引出“宗教信仰是是宪法规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课堂知识生成水到渠成,也启迪和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宗教观,形成了关于宗教知识方面基本的价值取向。另一组学生又通过资料查阅找到了达赖集团的一些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小组分享,引发学生的一系列思考。在知识碰撞和探索中,我适时地给出了这样一段材料“奥巴马曾在美国总统任内三次见达赖,分别是在2010年、2011年和2014年,这三次见面均被安排在白宫的地图室内以闭门会谈形式进行。”通过这则材料信息的展示,很快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在犯罪行为的背后有许多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制度原因、国际原因等,鼓励了学生的创新批判精神,锤炼了科学精神,引导树立了国家安全意识。
三、依托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实现学生自主发展
在信息技术越发完善的今天,课堂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各类资源(尤其是多媒体资源、时事资源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把知识量、信息交互量、思维活动量扩充到最大化,突出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发展最大化”。例如,在《我国的宗教政策》这课中,我采取了“头脑风暴”形式,通过现代教学StarC软件中的复制屏功能,双屏显示,学生上台用白板功能书写答案,通过平板实时传送上来,进行分类点评和个性点赞,通过“N1”功能和随手写功能直接标注点评,检查课堂实效,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还通过制作微课《我的苏州宗教之旅》展现苏州宗教概况,把重难点知识通过学习型任务单的形式在课前布置,节约上课的知识呈现和分析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讨论,激活思维,观点碰撞,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打造“原味、灵动、高效”课堂,是推进国家教育改革深化发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浸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次实践。它还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因师制宜,因生制宜,更好的突出课程要求、学科特色,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是个慢过程,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故步自封,正所谓生命不止,奋斗不止!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优化调整的研究”(课题编号2016GH010110051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2]凌宗伟.“21世纪核心素养”需要在实践探索中完善[J].教师教育论坛,2016(10).
关键词:原味;靈动;高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24-1
为贯彻核心素养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笔者对构建“原味·灵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和探索。下面试以本人执教的2016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的部优课“我国的宗教政策”为例,谈谈我是如何打造“原味、灵动、高效”课堂,浸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敬请同仁指正。
一、“原味”课堂,情境实践,引领学生社会参与
“原味”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利用生活、社会等现实资源,贴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感知、积累知识,提高参与社会实践能力和本领。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品尝“原汁原味”的知识盛宴,让学生明白作为现代公民该以什么身份和态度去参与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参与政治的素养和能力,成为一个有理想、能担当的社会人。
例如“我国的宗教政策”这课,就利用苏州本土化资源,开启本地宗教探索之旅。首先,通过学习型任务单,要求分小组合作完成,通过社会实践调查走访苏州的宗教建筑(寒山寺、西园寺、城隍庙、玄妙观等),了解苏州的宗教状况,帮助学生“近距离”地社会参与,有真实感;其次,每小组根据不同的任务录制视频或者制作PPT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分享,原汁原味,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最后,根据每逢年初和重大节日苏州市民都会去西园寺烧香礼佛的现实情况,“原味”创设了一系列小故事《母亲与小金的对话》,通过学生表演,引发学生讨论,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形成正确的宗教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参与意识和公共素养。
二、紧扣时代,“灵动”教学,夯实学生文化基础
“灵动”是指充分落实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新“知识”、新“冲突”等,合理、灵活地改造,强化课堂生成,改变“满堂灌”的教学传统,打造“生本课堂”。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学生投入了真实的情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气氛活跃,思维提升,智慧生成,灵气十足。
例如《我国的宗教政策》这课中,一组学生通过信息搜索等方式了解到“林妹妹”陈晓旭剃度出家的新闻,对于一个炙手可热的明星突然的行为,有各种声音充斥着。这类生活资源是“放”还是“用”,每位老师的选择可能都有不同,而我坚定的“用”,原因是这是种客观现象,虽不是主流,却也不少见,观点的碰撞和质疑是学习生成中重要的素材。通过小组同学的研究汇报及同学的充分讨论,可以非常轻松地得到“这是她的选择,应尊重”这样的理性判断,同时承上启下地引出“宗教信仰是是宪法规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课堂知识生成水到渠成,也启迪和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宗教观,形成了关于宗教知识方面基本的价值取向。另一组学生又通过资料查阅找到了达赖集团的一些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小组分享,引发学生的一系列思考。在知识碰撞和探索中,我适时地给出了这样一段材料“奥巴马曾在美国总统任内三次见达赖,分别是在2010年、2011年和2014年,这三次见面均被安排在白宫的地图室内以闭门会谈形式进行。”通过这则材料信息的展示,很快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在犯罪行为的背后有许多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制度原因、国际原因等,鼓励了学生的创新批判精神,锤炼了科学精神,引导树立了国家安全意识。
三、依托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实现学生自主发展
在信息技术越发完善的今天,课堂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了各类资源(尤其是多媒体资源、时事资源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把知识量、信息交互量、思维活动量扩充到最大化,突出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发展最大化”。例如,在《我国的宗教政策》这课中,我采取了“头脑风暴”形式,通过现代教学StarC软件中的复制屏功能,双屏显示,学生上台用白板功能书写答案,通过平板实时传送上来,进行分类点评和个性点赞,通过“N1”功能和随手写功能直接标注点评,检查课堂实效,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还通过制作微课《我的苏州宗教之旅》展现苏州宗教概况,把重难点知识通过学习型任务单的形式在课前布置,节约上课的知识呈现和分析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讨论,激活思维,观点碰撞,为“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打造“原味、灵动、高效”课堂,是推进国家教育改革深化发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浸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次实践。它还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因师制宜,因生制宜,更好的突出课程要求、学科特色,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是个慢过程,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故步自封,正所谓生命不止,奋斗不止!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优化调整的研究”(课题编号2016GH010110051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
[2]凌宗伟.“21世纪核心素养”需要在实践探索中完善[J].教师教育论坛,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