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总黄酮的制备及其抗皮肤老化功能

来源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yong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甘草植物各部位的甘草总黄酮分布和药渣中甘草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并探索了甘草总黄酮对皮肤细胞的毒性及其抗老化功能。结果表明,甘草植物各部位中甘草总黄酮的含量分布由多到少依次是叶、根、果实、茎。从甘草根药渣中可提取3%的总黄酮,接近于甘草直接提取总黄酮的量。甘草总黄酮的质量浓度在1和10μg/mL时,皮肤细胞正常生长,但在100μg/mL时,细胞存活量低于25%,说明高浓度的甘草总黄酮抑制细胞生长。甘草总黄酮明显抑制UVB导致的皮肤细胞胶原蛋白分解酶(MMP-L1)的生成,甘草总黄酮质量浓度在1和10μg/mL时,将MMP-L1的生成分别降低23%和56%,说明其具有抗皮肤老化功能。
其他文献
讨论了用碘 -淀粉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海带中微量碘含量的方法。本实验以 Na NO2 作为氧化剂 ,使用淀粉作为显色剂 ,测得吸光度与含碘溶液浓度成线性关系 ,可检测范围为 0 .4~
目的:探讨CRTD植入治疗心力衰竭围手术期护理。方法:2012年4月本科为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并频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CRTD,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成功完成,患者有良好
本文报导的以新载体脱乙酰几丁质作为包埋剂固定化酵母的固定化技术,以及所制备的固定化酵母的蔗糖酶活性;并与海藻酸钙固定化的固定化酵母蔗糖酶活性相比较。当脱乙酰几丁质
发展于数字人文的数字学术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在转型发展中面向科研人员开展的一项创新服务。数字学术空间是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服务的阵地,目前在欧美国家有了很好的实
即指导学生仔细阅读作文新材料,逐句理解。在读懂新材料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中提供的画面、人物的活动这个“藤”,去揣摩新材料所蕴含的立意这个“瓜”,从而确定作文立意。这种方法
建筑综合体"城市化"就是综合体整合城市要素,是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与一体化的过程。文章在分析日本、香港等地区建筑综合体具体案例的基础上,提出综合体功能复合化、
XT11菌种经过发酵能够产生黄原胶液化酶,该酶能够分解黄原胶生成寡糖。实验结果说明,黄原胶液化酶的最适温度为40℃,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最佳缓冲液的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6.0;酶
<正>在我国法定数字货币设计过程中,应结合人民币现有的发行流通体系管理框架,注重技术手段、机制设计和法律法规三个层次的协调统一纵观人类货币发展史,货币从来都是伴随着
城墙作为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景观 ,自出现至今 ,其作用、位置、范围、建筑材料及结构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存在的意义更有天壤之别。
基于江苏625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探索和验证了农村转 移劳动力可雇佣性的结构,并比较了不同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可雇佣性和就业质量上的差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