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读书人”的“梦”——20世纪20年代废名的文学创作理论与实践

来源 :文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_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名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厨川白村文艺理论的影响,将文学视为内在心理真实的表现,其表现方法借鉴古典诗歌的“情生文,文生情”,创造了“梦的真实与美”的诗文学。这一文学形态所表现的废名的“内在自我”,是一个以“家”为中介与乡村生命伦理血脉相连,精神上永远系恋于故乡的乡村“读书人”形象。当20年代新文化阵营分化时期,这一形象为废名的都市知识分子批判提供了道德立场,将“五四”思想革命推进至基于自然本性的伦理建设。
其他文献
在杨绛的人生实践和审美建构中,主要呈现出一种东方文人的文化品格,其中,“隐身衣”典型地反映了作家的人生观和美学观。从具体的历史语境出发,考察杨绛的学院生活和历史生活经验,可以发现,杨绛文化人格的形成,离不开早期在京派文学群体影响下形成的创作个性,以及沦陷区生活中形成的生存哲学。在这二者的基础上,杨绛发展出了在道德上具备自我超越精神,在身份认知上吸收古典喜剧性质的民间智慧,在处世态度上保存天真趣味的审美人生境界。这是杨绛在“文学”与“人生”两大主题之间开辟出的别样风景。
国内学界对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存在一种广泛的误解,认为其早期著作《美学理论》所倡导的就是一种表现论美学。事实上,克罗齐此书中的美学思想是通过对康德认识论中的先验感性论进行改造而产生的,其核心主张是,艺术创作是艺术家运用(广义的)语言对自己的印象和感受进行的表达,从而形成对个体事物的直观知识,这与表现论并无关系。只有当其在此后的批评实践中意识到艺术的抒情特征,并且在哲学上转向彻底的唯心主义之后,克罗齐才否定了感觉印象的外部根源,把情感和感受视为艺术表达的唯一对象,从而转变成了一个表现论者。我们认为,这种误解的产
近40年来的改革开放时代被称为“史诗时代”,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可以说是“史诗时代”的有力见证和表现,这些作品通过引录诗词、叠化歌曲和描摹风景构造诗意化境界,加强了小说的抒情效果。这些作品通过以诗喻人、借诗抒情、设置诗词活动等方法表现了诗意化特征,并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形式结构等方面展示了音乐化特征。小说中的风景是社会历史和人类情感的假定和隐喻,风景作为一种认识性装置,它既是一种现代性思想,又是一种情感结构。诗意化、音乐化和情感化都表征了小说的抒情特征,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充分说明“抒情话语”与“史诗时代”
美学的汉字命名主要是在中日之间的跨际交流和互动中展开的,它是中国美学起源的先声;涉及美学的汉籍在19世纪70年代便传到了日本,参与了日本早期的美学发生过程;美学的多种汉字命名或在事实联系中推动着中日现代美学史的发生,或在分置的空间关系中成为中日现代美学效果史的实际能量;日本知识界借助汉字来为美学命名,源于某种传统的惯性和实现现代知识本土化的需要;而中国在译介美学的过程中发挥汉字本身的潜力,意味着在努力守望并重建民族自尊,汉字文化所确认的民族身份恰是当时国人时代进取心的一种根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文论的发展显现出一种从现代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转换的理论趋势。这一知识型转换发生于“理论之后”的特定知识生产境遇之中。“后理论”时代的到来,成为我们对于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进行深刻的批判性反思的重要契机。在基于知识学反思的理论探讨中,人们试图重新确立文学理论的知识学定位,辨析“理论”终结的可能与意义,探寻超越“理论”危机的新路径,寻求由此形成中国文论的原创机制,并适时使中国文论走向世界。这一主导思路引领当代中国文论知识生产因应文学与文化生态的整体变化而趋向于多元共生状态;以此为境遇和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必要改变沿袭多年的外来冲击/回应模式,进一步发掘和梳理中国社会与文化自我演变的内部事实。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对话和并进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以内陆腹地的成都为例,李劼人、郭沫若等知识分子的个人趣味、思维特点就与京沪主流有异,形成了近现代嬗变的地方特色。这一“地方路径”值得剖析,它与风姿多彩的“上海路径”“北平路径”一起,绘制出中国文学走向现代的丰富性。沿着这一方向,我们有望打开现代文学研究的新的可能。
抗战话剧《国家至上》在国家危亡之际力倡回汉团结,颇获时人肯定。然而,在这部剧中,以国家认同为基础的“民族团结”立意,因发起者、创作者及排演者各自的目的、寄托和由此生发的策略,与文本和演出实际有所参差,因此,《国家至上》一方面在抗战时势的推动下实现了回汉民族团结题材的开创性书写和传播,成为抗战文学史上值得铭记的一页,另一方面也因时势限制而无法更加深入地探索各民族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途径,在国家认同建构方面留下了有待后人深思的命题。
托马斯·马丁运用可能世界语义学对文学定义、文学意义等问题做出新的阐释和探索,为我们展现了21世纪语言文论发展的新的可能图景。他采用辛迪卡关于语言的两种观点——“语言作为普遍媒介”和“语言作为微积分”,分别对20世纪占据支配地位的语言观做了总结并提出了替代方案,即建立以可能世界为前提和框架的新语言观。新语言观揭示了语言的可能性本质,由此初步构建起与20世纪语言文论存在鲜明差别的新语言文论雏形,为当前处于低潮的语言文论提供了一个富有启发意义的思考。
“美育”的概念史事关东亚现代性的核心难题。“明治-五四”作为整全的历史思想视野,有助于澄清世界“美育”的跨文化逻辑,昭示中日“现代”的认识论起源。“世界美学空间”揭露了美育解释背后的现实动能及权力争夺,重建了美的话语、东亚民族国家与现代世界体系间的关系想象。美的意识进入东亚,以明治日本三位一体地架构“美术-美学-美育”为开端。作为思想装置的“明治”,不仅内在于日本现代史,同时对现代中国产生值得推究的影响。东亚视角的引入,为重新界定五四以降“美育”的中国故事带来新的可能。
后五四时代的中国,出现了无数在迷茫中生活的“无名作家”。他们缺乏名气,投稿无门,穷困潦倒,看不到人生的前途,是一群失去上升途径的边缘知识人。在这样的境遇里,无名作家试图向社会表达自己的诉求,希望社会关注他们的处境,解决他们的难题。在无名作家的表述中,最常见的是对成名作家和编辑的批判,“成名作家”被指责为打压后进的“文阀”,编辑则被认为是文坛黑幕的制造者。“无名”与“有名”、作者与编辑的冲突折射出后五四时代的代际紧张和知识界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