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ou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而言,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效教学”可以称得上是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永恒主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和应用,并且在实验中可以找出探索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逐步培养科学家们所具有的细心观察、积极思考、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投入到有效的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之中。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 物理实验 有效策略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实验课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提高物理课教学有效性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正面临着一些困难:一是由于实验器材和教师实验水平的局限;二是个别学生存在实验技能的缺陷;三是有的实验可见度小,实验难于观察;四是一些物理现象在课堂上无法用实验仪器来直接实验;五是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难以用实验进行展示。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困难,制约着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降低了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提高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多样化演示,激发学习兴趣
  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尤其是还处在感性认知优于理性认知的初中学生。因为实验是通过引导观察思考、配合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或通过演示实验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为学生独立训练创造条件。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着相当突出的作用。在观看演示时,学生的感知、思维、动机、注意、兴趣等心理活动同时参与,这些心理活动反过来影响观看的结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下表):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要使演示实验能更有效,就必须要使用多种形式,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它们协同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几条教学策略: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演示
  教师要根据实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使学生能听到、看到各种现象。如:可见度差的,用实物投影演示;需要进行微观分析的,用电脑课件演示;实验要求比较高,课堂条件不允许的,用录像演示,等等。
  2、学生亲自做演示实验
  物理的实验教学应跳出教师唱“独角戏”的框框,将演示实验更多地交给学生,增加他们参与动手的机会。对于简单、易成功的实验,直接交由学生演示,籍此增强他们的实验信心,例如“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甚至将这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布置下去,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合适的物件来进行实验,并让他们到课堂上来做演示。使他们“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3、师生共同完成演示实验
  对难度较大或技术含量高的实验可以师生协作的方式来完成。如:“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实验中包括了相当多的实验技能,有仪器的使用和读数规则、使物质均匀的方法、数据处理的图象法,以及如何从图象结果中得到结论等。对它采用师生协作完成的方式进行演示,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分配工作,给学生简单介绍每项操作的要点,还可以腾出精力来给学生简单介绍的图象法作用和做法。这样学生便能在学习物理规律的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巧。
  4、将演示实验变成探究式实验
  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它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很有利。但这类验证性的实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则不太有利,它容易使学生忽略了科学研究艰辛的探索过程,认为科研成果都是垂手可得。因此,教学中可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索性的实验,并且多质疑设问,多要求优化设计。如“声音的传播”中,关于声音可以由固体传播,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等,这些“研究性的实验”,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设立实验目的、研究步骤,进行的一次探究性实验。这不仅仅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一种训练,同时也为将来高中的“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分组实验教学策略
  1、注重“准备”,防止“拿来主义”
  学生在分组实验兴趣占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因此使学生忽略了与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总是边看书边实验,前顾后盼地进行“实地模仿”,或者当所测量的数据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时,便立刻使用“拿来主义”。
  实验前对原理、目的的掌握,是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实验”的前提,是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的基础。实验后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归纳小结以及评价,则是真正掌握知识和提出实验改进建议的重要手段。所以,忽视这两部分能力的培养,必然影响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不能达成我们对实验能力教学的要求。对于下面的一个现象,教师们一定不会陌生:在学习第六章的欧姆定律时,教师讲授了伏安法,并进行了分组实验。但在两周后第七章“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分组实验中,还是有一部分学生重复着“模仿”与“拿来主义”。
  这就是因为忽视了对原理学习和数据处理环节的后果。学生没真正掌握伏安法,不懂得如何进行测量设计。实验教学,要教的除仪器的操作外,还有实验的方法,我们应该重视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后的总结工作,这才能做到“授人以渔”。
  2、重组教材,切合教学需求
  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教学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但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我们期望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到最好的效果,但并不等于在教学培养中不花时间,或者时间越少越好。我们对“有效”的评价在于学生收益与教学过程之间的“性价比”。
  有效教学的特征是,教师是教材文本的创生者,而不是教材文本的忠实执行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学习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交往观和谐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的过程;教学以突出问题解决思路和问题解决方法为主,而不是教师权威下的知识灌输过程。
  因此,象实验能力这种属于长远显效的能力培养目标,我们便要恰当作出实验引导或教材重组,投以时间,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分组实验是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主要方式,它肩负这使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实验能力的双重责任,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层进互动,引发学习动力
  能力与学习的培养是需要过程的。例如初二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果这个实验不成功,结论模糊或心存疑虑将使学生对以后的学习失去信心,最底限度会对“凸透镜成像”这一知识形成心理障碍,很难掌握消化。初二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没有丰富的知识基础,也没有独立学习物理的能力。他们还不懂得如何通过实验找到规律,如何正确地进行实验等等。
  因此,如果这个时候就将45分钟完整地交给他们“探究”,那后果将是,教师必须再花45分钟,进行实验演示,然后重新给出结论,再然后学生在矛盾中“接受意见”,记住结论。这样不仅多花了时间,而且并不能达到我们需要的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效果。既然,学生正出在“盘古开天”之际,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兴趣,克服困难,增强信心。教师应该以“引领者”的身份出现,带着他们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不妨这样做:
  首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实验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及两倍焦距的数值,
  第一步要求学生在光屏上找到缩小的像,并测出此时对应的物距与像距,测三次(或收集三个不同小组的数据)把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
  
  
  
  
  
  
  第二步,让学生在给定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的基础上,交流、评价,分析数据,使学生在每组测得的不同数据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点,即当物距满足什么条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结论。
  第三步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然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第四步找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在老师点拨的基础上进行)
  第五步找光屏上不能成像的条件
  第六步找实像与虚象的分界点
  最后老师与学生一起交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三个区域两个特殊点,
  细品一下我们的教学步骤可以看到:实验过程中每一个结论的得出都是以实验现象或数据为基础的,是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的,属于探究的过程之一;第二,六个教学步骤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相互之间都进行了两到三次的讨论,正是这几次交流互动激发了他们的兴奋点,相似的操作步骤在每轮实验中都得到重复,在每一次交流中都可以有修整和改进。在得到知识——透镜成像规律的同时,学生的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数据能力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这样的时间花费不仅较之前的要短,而且更有效果,这也正是有效教学提出的“效率”观。
  (2)“切分”实验,力求有效吸收
  学生的分组实验中所包含的知识与实验技巧往往不是单一的。它们往往要求学生在学习使用仪器实验的同时,还要能小结归纳出一定的物理规律。在这样的实验中,学生往往由于多方关注而变得没有了关注。显然实验的最后结果,只能是片面地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或知道了该实验的过程。而不能真正使学生的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初三关于浮力的学习,教材中给出的分组实验是“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对于这一点,作为知识性的学习,只要能够按要求完成实验,得到结论并不难。但是要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实验,学生还必须能掌握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实验后还要能将两个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出现数据差异时还要能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实验中的“测量技巧”和“数据分析”这两个技能性的要求,加上肚子里的疑问——“为什么就与这个因素有关?”“阿基米德怎么会想到排开的水有关?”,使得我们发现在后继的学习中,学生对“V排”的含义并不理解,当需要对浮力的变化或大小进行比较分析时间,他们显现出来的困惑尤其严重。
  因此在进行“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研究前,可以添加两个小的分组实验:测量浮力大小、体会同一物体逐渐浸入物体时所受浮力的变化,然后在下一节课再进行关于浮力大小的探究实验。进行这样的“拆分”不仅能使学生熟练了操作技巧锻炼实验能力,同时也是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降温,使他们的兴趣热点从器材、操作转向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探究中能将更多的关注放在浮力大小的问题上。这样的实验切分无疑要多花课时,但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学生发展特点,是切实有效的。■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磺化和漂白对红麻秆芯部化机浆白度的影响规律,磺化温度是影响红麻秆芯部SCMP白度的主要因素,2%的H2O2用量可以获得72.4%(ZBD)的纸浆白度,并着重研究了红麻秆芯部木素发色基
1概况新疆博斯腾湖造纸厂,以博斯腾湖芦苇为原料,原设计年产1.7万吨凸版纸和1020吨卫生纸。采用干、湿法备料,引进瑞典SUNDS公司软件,天津轻机厂制造的单横管连续蒸煮、冷喷放新技术,ZNK14型20m2×4真
本文以某超高层写字楼为例,简要概述了电气设计所要注意的设计环节,重点分析办公楼照明的特点办公楼照明灯具的选择及控制方式。
随着社会发展,在消费服务领域和环境污染领域,出现了所谓的现代型纠纷,由于在当事人适格等方面对传统诉讼结构造成冲击,一些纠纷难以进入诉讼程序,对小人物和小额利益及所谓
纸浆黑液制电木试验研究陈衡宙,李旺山山西省太原造纸厂030051关键词纸浆黑液,电木,黑液树脂我厂采用太原化工厂苯酚车间的付产物亚硫酸钠为制浆蒸煮药品,Na2SO3/NaOH+Na2SO3约为40%~60%。碱性亚硫酸钠法制浆的蒸
袋式除尘器有使用维护一般问题及注意事项可分为:粉尘排放超标、除尘器压力比较高、滤袋的使用寿命过短等三方面,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应严格遵守
麦草亚铵浆漂白方法的研究天津轻工业学院300222田静川关键词亚铵麦草浆,漂白,H_2O_2,次氯酸盐,白度,卡伯值亚争铵法制浆废液可用于灌溉农田,有利于环境保护,因此比较适合于以草类原料制浆的中
独立学院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力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针对当前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的突出特点,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为例,提出了通过实行专兼结合、形
简要介绍了一种应用于纸张生产的新型压榨方式--靴形压榨及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探索碱回收正常运转的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