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课是师范院校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院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必须注重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讲授正确的理论观点,并能用大量的事例证明其理论的科学性。只有理论具有说服力,才会使学生对理论信服,乐于接受,易于理解,以情载理,情理交融,具有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a)-0232-01
思想政治课是师范院校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院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思想政治课正面临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的发展阶段,所以必须注重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为此在教学中要做到观点正确,说理明白;以情载理,情理交融。
1 观点正确,说理明白
师范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原理》、《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等课程,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都有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讲授正确的理论观点,并能用大量的事例证明其理论的科学性。只要理论有说服力,才会使学生对理论信服,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具有实效。
1.1 理要坚实可信
这实际是教学上的科学性问题,是提高学生对所授理论观点的可信度问题。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加工”,挖掘教材的内涵,深入浅出、由表及里给学生讲明白,否则理论观点的正确性也无从谈起,表达不正确或不准确,同样不能使学生信服。因此,教师的讲解观点要正确,层次要分明,说理要明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理论,并乐于在行动中付诸实践,真正起到说服教育引导的作用。比如讲“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时,首先准确讲解“人生价值”这个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生价值的标准,得出“人生价值不是索取而是贡献”的科学结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过程,这两者结合的好坏,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首先应当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体系结构。其次,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若把理论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提出来,即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深感理论的重要性。因而讲清理论,学生信其所真,这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前提条件。
1.2 论证要有说服力
对师范生来讲,提高明理的说服力,要借助事实的力量和逻辑的力量。师范院校思想政治课的几套教材,虽各成体系,但联系并不很密切,其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的理论历史悠久,学生对其观点十分生疏,势必影响对其理论的信赖程度。因而教学中教师在作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还必须用逻辑推理和大量史实,尤其是学生所熟悉的事例来论证所阐述的理论,使学生深信理论不是虚构的,而是来源于实践,又能在实践中指导人们的行动,是十分可信的。比如讲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时,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理论的正确性。首先根据已有知识,明白世界是由三个部分所构成的,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思维,其次只要分别证明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的思维也是物质的长期发展的产物,从而得出整个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结论。再比如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理论时,为提高学生对理论的可信度,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做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如工厂的经济效益的调查;市场供应情况的调查;家庭收入10年前后变化的调查等等。调查后,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宣读调查报告,交流心得体会,并在此基础上,用大量的资料,生动的事实证明所授理论的正确性、可信性。这样使学生通过耳闻目睹,亲身实践,受到深刻而又生动的教育。
2 以情载理,情理交融
前苏联教育学家伊·安·凯洛夫曾说过:“感情有极大的鼓舞力量。”师范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有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遵循情感规律,努力创造出亲切融洽的课堂情感氛围,做到理中有情,情中带理,使教师所阐述的理论注入真、善、美的内容。能够在情感上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这是德育成败的关键,也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
2.1 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情感是有感染性的。这种感染首先来自教师自身感情的高尚。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政治教师应以自身良好的品质做表率,以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达到学生爱你所教学科的目的。教师的真情应体现在爱护学生和对教育工作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上,还体现在对自己所讲授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健康的情感要素上,通过情感的双向交流传递给学生,教师还应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手势、表情、传递自己的感情,学生在明理的同时,增加情感上的体验,激发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内在驱动力。
思想政治课一般是通过一定的历史史实论证其原理的。也就是说内容本身是具有情感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尽力挖掘和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说明理论,帮助学生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些源于生活、近于学生的事例,唤起学生情感的积极共鸣,使学生在情中明理,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2.2 创设情境,以情感人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当人进入某一特定的情境时,便自然而然会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师为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必须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借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设置教学情境,就是创设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情境的创设,大体分两种:一种是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优化教学条件,使学生处于接受教育的最佳心态。另一种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与其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产生直观的情绪体验。
除此之外,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还应减少时间的损耗,如做好课前准备、提高授课技巧、精简板书、浓缩教学语言等。总之上好思想政治课,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自身素质还要有待提高,还要深入学习掌握教育规律、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内容、形式与效果更加完美的统一结合。
参考文献
[1]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出版社,2002.
[2] 朱春英.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2005.
[3] 吴起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
[4] 蒯大申,钱念孙,庄志民.青年审美导向[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a)-0232-01
思想政治课是师范院校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院校实施德育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思想政治课正面临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改革的发展阶段,所以必须注重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为此在教学中要做到观点正确,说理明白;以情载理,情理交融。
1 观点正确,说理明白
师范院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原理》、《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毛泽东概论》、《邓小平理论》等课程,在内容上各有侧重,但都有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讲授正确的理论观点,并能用大量的事例证明其理论的科学性。只要理论有说服力,才会使学生对理论信服,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具有实效。
1.1 理要坚实可信
这实际是教学上的科学性问题,是提高学生对所授理论观点的可信度问题。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深加工”,挖掘教材的内涵,深入浅出、由表及里给学生讲明白,否则理论观点的正确性也无从谈起,表达不正确或不准确,同样不能使学生信服。因此,教师的讲解观点要正确,层次要分明,说理要明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理论,并乐于在行动中付诸实践,真正起到说服教育引导的作用。比如讲“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时,首先准确讲解“人生价值”这个概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生价值的标准,得出“人生价值不是索取而是贡献”的科学结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过程,这两者结合的好坏,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首先应当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体系结构。其次,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若把理论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提出来,即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深感理论的重要性。因而讲清理论,学生信其所真,这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前提条件。
1.2 论证要有说服力
对师范生来讲,提高明理的说服力,要借助事实的力量和逻辑的力量。师范院校思想政治课的几套教材,虽各成体系,但联系并不很密切,其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的理论历史悠久,学生对其观点十分生疏,势必影响对其理论的信赖程度。因而教学中教师在作理论阐述的基础上,还必须用逻辑推理和大量史实,尤其是学生所熟悉的事例来论证所阐述的理论,使学生深信理论不是虚构的,而是来源于实践,又能在实践中指导人们的行动,是十分可信的。比如讲解“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时,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理论的正确性。首先根据已有知识,明白世界是由三个部分所构成的,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的思维,其次只要分别证明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的思维也是物质的长期发展的产物,从而得出整个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结论。再比如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的理论时,为提高学生对理论的可信度,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做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如工厂的经济效益的调查;市场供应情况的调查;家庭收入10年前后变化的调查等等。调查后,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宣读调查报告,交流心得体会,并在此基础上,用大量的资料,生动的事实证明所授理论的正确性、可信性。这样使学生通过耳闻目睹,亲身实践,受到深刻而又生动的教育。
2 以情载理,情理交融
前苏联教育学家伊·安·凯洛夫曾说过:“感情有极大的鼓舞力量。”师范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有着浓厚的感情色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遵循情感规律,努力创造出亲切融洽的课堂情感氛围,做到理中有情,情中带理,使教师所阐述的理论注入真、善、美的内容。能够在情感上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这是德育成败的关键,也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
2.1 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情感是有感染性的。这种感染首先来自教师自身感情的高尚。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政治教师应以自身良好的品质做表率,以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达到学生爱你所教学科的目的。教师的真情应体现在爱护学生和对教育工作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上,还体现在对自己所讲授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健康的情感要素上,通过情感的双向交流传递给学生,教师还应以丰富生动的语言、手势、表情、传递自己的感情,学生在明理的同时,增加情感上的体验,激发学生学好这门课程的内在驱动力。
思想政治课一般是通过一定的历史史实论证其原理的。也就是说内容本身是具有情感的。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尽力挖掘和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说明理论,帮助学生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些源于生活、近于学生的事例,唤起学生情感的积极共鸣,使学生在情中明理,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2.2 创设情境,以情感人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当人进入某一特定的情境时,便自然而然会产生一定的情感。教师为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必须创设必要的教学情境,借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设置教学情境,就是创设一种浓厚的学习气氛,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情境的创设,大体分两种:一种是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优化教学条件,使学生处于接受教育的最佳心态。另一种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与其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产生直观的情绪体验。
除此之外,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还应减少时间的损耗,如做好课前准备、提高授课技巧、精简板书、浓缩教学语言等。总之上好思想政治课,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自身素质还要有待提高,还要深入学习掌握教育规律、教育理论和教学理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内容、形式与效果更加完美的统一结合。
参考文献
[1]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出版社,2002.
[2] 朱春英.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2005.
[3] 吴起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
[4] 蒯大申,钱念孙,庄志民.青年审美导向[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