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性阅读走向知性阅读

来源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8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感性阅读和知性阅读?所谓感性阅读,是指带有消遣性质的快餐式的阅读,阅读者仅凭感觉去感受书中的信息而不加以反思咀嚼。所谓知性阅读,是指带有钻研性质的理解性阅读,阅读者凭借逻辑和已有的经验去理解书中的观点及信息并与书籍反复对话,以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和改进。需要说明的是,感性阅读并不等同于通常所谓的泛读,知性阅读也并不等同于通常所谓的精读。无论感性阅读还是知性阅读,都只是一种阅读方式。有知性阅读习惯的人,在泛读浏览中,也能够迅速抓住一本书的核心以及框架并开展对话反思,没有知性阅读习惯的人,即使在精读一本书并大量做笔记,也把握不住书籍的核心精髓,更不用说内在结构。因此感性阅读侧重于一种单方向的片面的接受过程,而知性阅读则强调双向的交流对话。一般而言,感性阅读和知性阅读都是重要的阅读方式,但对于专业发展而言,更应该强调知性阅读,因为只有知性阅读,才能够真正提升一个教师的思维水平,增强他的反思能力。
  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阅读者和一个经过训练的阅读者相比,前者更倾向于感性阅读而后者则倾向于知性阅读。没有经过训练的阅读者,会更倾向于按照自己已经形成的观念、好恶去接收过滤信息,会不自觉地受到浅层愉悦感的控制,选择那些“阿谀读者”的书籍。而对于另外一些对自己构成挑战的书籍,则往往会感觉到有些硬邦邦,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恶感。他们阅读或许也是为了解决问题,但骨子里,他们其实一直是在回避问题,拒绝真正地真实地面对问题本身。即使决定去精读一本书,也往往会不自觉地将阅读感性化,并在骨子里自我辩护。举一个例子, 《给教师的建议》的第一条“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抽象的学生”,有些阅读者的批注大意是,自己的班级是大班化教学,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几乎不可能,因此,只能等小班化以后再说。这种阅读,不但严重地误解了苏霍姆林斯基,而且阅读者不是在借书籍反思自身,相反的,却始终在逃避,将“我”的问题转化成了“他”(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家长、学生等)的问题。倾向于感性阅读的阅读者,会更喜欢阅读方法技巧类书籍,为某某法所渲染的前景所鼓舞,而忘记了教育的复杂性,更不理解这些方法技巧背后的原理。最终,他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愉快的阅读。
  倾向于知性阅读的阅读者,往往是那些无限开放自身,勇于接纳与反思的人。他们知道阅读是对自身原有经验的丰富、优化,甚至是颠覆、重建。如果说感性阅读是在溜冰,轻松愉快,看四周反反复复都是熟悉的景色:那么知性阅读则是在爬山,汗流浃背,但是周围的景物始终在变化,越来越开阔,直至“无限风光在顶峰”。更重要的是,相比于溜冰,登山更能增强人的“体质”(理解力)。在登山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怀疑自己,会缺乏勇气,甚至会迷失路径,但这一切的犹豫、彷徨甚至想要放弃的感觉,正是登山必要的经历。因此经过知性阅读训练的人,往往能够放弃自我辩护,不把自己的问题与自己捆绑在一起,而是勇于通过阅读不断地对话。而对话,既包括批判反思,也包括经过反思之后的自我更新甚至自我否定。特别是经典书籍,我们很容易以感性阅读的方式去面对,就像学生以阅读郭敬明的姿态去读曹雪芹或者鲁迅。当我们指责学生喜欢追逐流行而不愿意亲近经典,品味经典之美的时候。我们又何尝不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专业经典,要么读不懂,要么以为“不过如此”,对那些精辟透彻,常读常新的经典,当然要花大力气啃,并始终抱有谦卑的态度。
  如何训练自己养成知性阅读的习惯呢?
  在起始阶段,最有效的方法或许是大量摘抄,反复应用。阅读经典必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甚至可以考虑用不同颜色的笔,密密麻麻地划出那些有着真知灼见的句子——你当然可以写下你的感想,但是对于经典来说,聆听是最重要的。读得尽可能慢,听清楚作者所说的每一个意思。最后,不妨把划出来的部分输入电脑保存,或者上传到论坛专题帖中。当一本书这样读过以后,你在实践中,或者在另外的书中遇到相似的情境时,就可以迅速调出来反复揣摩,久而久之,这些文字就会化为你的血肉。这样的阅读,可以将我们从快餐式的阅读中拯救出来。千万不要以为这样的阅读是浪费时间,没有这样的阅读锻炼,理解力很难得到真正的提升。遗憾的是,一些人败给了自己的惰性,他们会因为惧怕改变而自我辩护,并最终放弃知性阅读,沉溺于资讯式阅读,在此,重温一下艾德勒的观点也许不无裨益:
  我们为了“理解”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滞。换句话说,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在阅读。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你就是要读这本书。你什么都没有,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这样的一种提升,是在阅读时的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这种阅读就是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做挑战。
  这样我们就可以粗略地为所谓的阅读艺术下个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更深入的阅读,则是用心去揣摩一本书的整体结构和主要概念,并清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更进一步地,我们要努力与书籍对话。聆听是前提,然后写下你的疑惑,写下实践中相关的问题,写下你最深的感受与思考。要坚定不移地相信,以批注的方式与书籍对话,是一种最积极有效的阅读方式和思考方式。你可以写下自己对某个片断某个观点的理解,也可以表达与作者相同或不同的观点,还可以旁涉到你经历过或者听闻过的教育教学事件,或者与其他的书籍相互印证。
  这种对话一开始是艰难的——你甚至怀疑自己压根就缺乏对话的能力,或者自己压根就不适合读这本书(当然,有时候确实如此)。但是,经历并承受这种痛苦,你会慢慢地步入一个新的天地,通过大量的摘录以及理解,慢慢地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更深的痛苦来自于这样的一种质疑: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为什么我的教育教学并未因之而改变?事实上,能够现搬现用的书极少,而且我也一直很怀疑效果。更多的时候,阅读与其说是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一种方法,不如说是提供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是专业的基础以及灵魂。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之上,真正游刃有余的教育才有可能发生。
  教育是慢的艺术,阅读也是。希望能够通过阅读找到灵丹妙药的人总会感觉到失望;而持续不断地坚持阅读,不断地提升阅读质量,并且与实践相互编织的人,才能够最终从阅读中获得巨大的奖赏。这是一场漫长的旅程,你必须不断地问自己:我是否有信心?我是否真正地热爱教育热爱阅读?
  一切答案都必须隐藏在旅程中,隐藏在实验者们的主题帖中,而我们,也乐意耐心等待,并一同上路,始终相伴。
其他文献
无线的低价高效时代  无线鼠标在推出之初售价较高,而且性能方面对比有线产品要弱了不少。比起有线鼠标迅捷的反应速度,无线产品似乎反应总是“慢上半拍”。在分秒必争的游戏当中,这已经是不能容忍的“致命伤”。  而且无线鼠标硕大的无线适配器也成了问题,本来应该小巧的无线鼠标就好像拖了条大尾巴,和轻便沾不上关系。特别是在一些笔记本电脑上,本来相邻的USB插孔距离就比较近,一个适配器插上去,旁边的插孔基本就形
李洪奎貌不惊人,但在他工作的吉林化纤集团公司,他却是个响当当的“名人”。他是吉林市百工种排头兵的第一名,还是省青年质量标兵、省青年岗位能手,今年,又被共青团中央评为
住宅工业化这个在欧美日等国家已经施行多年的建筑方式,在国内被提出也已有30余年。不过,真正涉身其中的地产企业却是屈指可数。制模板筑预件车间内生产搭楼“积木”所谓住宅
从2003年9月开始,我市全面实施课程改革试验至今已经有六年时间。北师大版本数学教材的灵活、教材面的宽广给数学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但北师大教材强调了数学知识中学
针对Z-pin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开展了断裂韧性的试验研究。研究选取了3种Z-pin直径(0.28、0.52、0.80 mm)且每种直径下分别以3种分布形式(5×5、8×8、10×10)排布Z-pin的增
展青年教师风采,扬青年教师特色,促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我校连续四届“百灵杯”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在积累、展示、反思中一届赛过一届!青年教师以崭新的教学理念和精湛的教
2005年福建省高考数学理科第12题:f(x)是定义在R上的以3为周期的奇函数,且f(2)=0,则方程f(x)=0在区间(0.6)内解的个数的最小值是().(A)2(B)3(C)4(D)5这是一道考查函数的奇偶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兴衰。”苏霍姆林斯基说:“作为校长,不仅是教师的教师,
今天,我读完了俄国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  《童年》真实地记录了高尔基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度过的岁月。小高尔基在那里每天看到的都是令人作呕的丑事:舅舅们为了家产争吵斗殴。愚弄弱者,毒打儿童……但在这样一个恶劣环境之下,他又受到了外祖母那无微不至的疼爱。外祖母讲的故事熏陶着小高尔基,这使他从心底发出了对文学的无比渴望。  《童年》里的故事,在作者那优美的文笔下。个个都写得淋漓尽致、
多少年来,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师本位”的批改模式存在着弊端:第一,它忽视了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漠视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