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八九年三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遗弃》。然而,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这部小说几乎无人问津。当“遗弃”似乎将成为其必然命运的时候,不期然峰回路转,在一九九七年最后一期《南方周末》的“专家荐书”栏目中,北京大学哲学系何怀宏教授力荐《遗弃》,这部独特的作品才得以逐渐进入一些知识精英的视野。一九九九年六月,《遗弃》修订本出版,短短数周内售罄,求之者依然络绎不绝。二零一二年五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再次推出作家薛忆沩精心修改后的新版《遗弃》。再度成为国内文学界与知识界谈论的热点。
一部长篇小说,在长达二十多年时间内,几经沉浮,由被“遗弃”到被关注,到成为谈论话题与报道热点,《遗弃》何以会成为这样一个传奇呢?先得让我们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那是一个“文革”结束不久,百废待兴的年代;那是一个国门打开,西方思潮轰涌而入的年代;那是一个现实松动,机会萌芽,理想主义光芒万丈的年代;那是一个体制改革呼声很高,商品经济向计划经济叫板的年代……那又是一个在启蒙中晕头转向,在喧嚣中无所适从,在大量新思维新知识新问题面前希望与失望混杂、冲动与压抑并存的年代。
小说的主人公图林在那个年代,是一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喜欢哲学,自称“业余哲学家”。他有一份让人羡慕的体制内工作,收入稳定,衣食无忧。但在大学毕业之后,在与女朋友Z分居两地之后,在进入体制内工作之后,在将哲学原理与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不断进行对应之后,他发现了世界的“混乱”、社会的“无聊”、生命的“迷茫”与生活的“虚无”。在这样的存在的困境中,他认为唯一的出路只有一条:消失。
“消失”的理由是:“世界遗弃了我,我试图遗弃世界。”这句话读起来是那么简洁,又是那么繁复;是那么干脆,又是那么纠结。
图林的内心世界所呈现的,是与他的前辈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图景。他的父母把在体制内工作看得比命还重,以致父亲因为政治原因被体制“遗弃”后,便失魂落魄,沦为赌徒。而在图林看来,进入体制就是世界对他的“遗弃”,体制没收了他的自由,湮灭了他的才智,删除了他的个性。因此,在父亲“被遗弃”之后不久,他不自觉地为父亲报了一仇,他坚决“遗弃”了体制。
在扑朔迷离的体制里,个人没有任何意义。我根本就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自己每天都参与其中的庞大计划。我只是办公室的一件物品,比如一把椅子,自己沒有行动的能力,却可以被其他人(被看不见的手)随意搬动。服从是我的天职,忠诚是我的义务。
“承认”是关键词。被社会承认其实就是被少数几个有权力的个人承认。体制赋予了那几个人“承认”的特权,让他们判断正误,评价优劣,让他们成为“父亲”。这没有人性的体制有苛刻的原则和光荣的传统。
哲学认知与现实境况同时告诉图林,权力一旦从普世的面包收拢为少数几个人的盛宴,就会产生致命的毒素。权力的“儿子”一跃成为平民的“父亲”,人性的鲜花立马就会遭到体制铁腕的摧残。他慌不择路地“逃”了出来,逃回家里,逃回哲学,逃到写作中。
但他马上发觉,事情有些不妙,遗弃体制并不等于遗弃了世界。
家里人都有体制情结——“母亲是不自由的,因为她受制于体制。她的记忆是被篡改的记忆。她需要记忆从教科书里得知的光荣革命传统,而不能记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家族历史。体制给她的信仰和教条剥夺了她已经通过遗传获得的叙述能力。”
“混乱”虽然是业余哲学家的优势,却又是日常生活的死敌——“我可以摆脱荒诞的体制,却无法离开混乱的世界。世界的混乱与心灵的混乱交织在一起,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只能‘混下去’。”
在混乱中,他找到了写作这根稻草——“我的日记是我对生活的干预,是我关于生活的证词。我不是要借助日记来躲避生活,我要借助日记来进入生活、选择生活。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才可能坚持下去。”
可是,他终于发现,“可以让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写作往往无法突破现实这堵厚厚的墙。写作可以记录他的生存,却无法实现他的生存;写作可以成为生活的证词,却无法支撑生活本身。生活太沉重了,写作乃不能承受之轻。
更吊诡的是,这位认定自己不属于体制、一心一意离开体制、决心不受制于体制的年轻人,却不得不龟缩于家中,靠体制内的母亲供养。“我憎恶自己没有经济上的独立。我憎恶自己还要依靠令我憎恶的社会关系。”
体制笼罩了一切,图林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这种令人绝望的困境却大大提升了他的认知境界。他开始超越狭隘的“体制”意识,探究个人生命意识内部的局限性——作为人本身的局限性:
也许所有人正在过的就是同一种生活,或者说也许所有的生活都是复制品。也就是说,所有的人也许都是模仿者和抄袭者……所有的生活也许都没有意义。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也正处在前线。我正在与混乱的世界作战。这是我注定不会赢的战争。这是所有人都注定不会赢的战争……所有人都必须参战。所有人都必定阵亡。
他开始从对自由之“名”的盲目追求中醒悟过来,尽可能地理解和触摸自由之“实”——作为物自体的偶然性。因此,他非常怀疑那些决定移居海外去寻找“自由”和“成功”的艺术家们:
我非常怀疑他们的乐观和他们对西方寄托的希望。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与荒诞的关系是什么?外在的自由能够消除内心的焦虑吗?真正的自由存在吗……这些艺术家似乎忽视这些很重要的问题。他们对成功的向往令我不安。
“成功”只是局部的麻醉。那些艺术家应该意识到他们只能在“那里”成功,而不能在“这里”成功,这本身就很可笑,很荒诞。这本身就是一种“失败”。更可笑的是,他们还想到了“回来”,戴着桂冠回来。这是一种陈腐不堪的情绪。这说明他们内心并不自由,这说明他们仍然是“这里”的奴隶。
啊,原来,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最终挽救人的危机。是死亡,决定了生命的荒诞。是荒诞,引发了人的危机。这是一种纯粹的危机,一种绝对的危机,一种无法拯救的危机。这种危机的标志就是焦虑与恐惧。“只有死亡才能看到战争的结束”——因为叛逆家庭而奔赴对越战场的弟弟死了,一直住在医院与病魔作斗争的外公死了,“总是显得很忙,好像有做不完的事”的处长死了,本分老实的“老猫”和他的父母莫明其妙地,用同一种方式相继死了……
一部长篇小说,在长达二十多年时间内,几经沉浮,由被“遗弃”到被关注,到成为谈论话题与报道热点,《遗弃》何以会成为这样一个传奇呢?先得让我们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那是一个“文革”结束不久,百废待兴的年代;那是一个国门打开,西方思潮轰涌而入的年代;那是一个现实松动,机会萌芽,理想主义光芒万丈的年代;那是一个体制改革呼声很高,商品经济向计划经济叫板的年代……那又是一个在启蒙中晕头转向,在喧嚣中无所适从,在大量新思维新知识新问题面前希望与失望混杂、冲动与压抑并存的年代。
小说的主人公图林在那个年代,是一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喜欢哲学,自称“业余哲学家”。他有一份让人羡慕的体制内工作,收入稳定,衣食无忧。但在大学毕业之后,在与女朋友Z分居两地之后,在进入体制内工作之后,在将哲学原理与社会现实和日常生活不断进行对应之后,他发现了世界的“混乱”、社会的“无聊”、生命的“迷茫”与生活的“虚无”。在这样的存在的困境中,他认为唯一的出路只有一条:消失。
“消失”的理由是:“世界遗弃了我,我试图遗弃世界。”这句话读起来是那么简洁,又是那么繁复;是那么干脆,又是那么纠结。
图林的内心世界所呈现的,是与他的前辈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图景。他的父母把在体制内工作看得比命还重,以致父亲因为政治原因被体制“遗弃”后,便失魂落魄,沦为赌徒。而在图林看来,进入体制就是世界对他的“遗弃”,体制没收了他的自由,湮灭了他的才智,删除了他的个性。因此,在父亲“被遗弃”之后不久,他不自觉地为父亲报了一仇,他坚决“遗弃”了体制。
在扑朔迷离的体制里,个人没有任何意义。我根本就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自己每天都参与其中的庞大计划。我只是办公室的一件物品,比如一把椅子,自己沒有行动的能力,却可以被其他人(被看不见的手)随意搬动。服从是我的天职,忠诚是我的义务。
“承认”是关键词。被社会承认其实就是被少数几个有权力的个人承认。体制赋予了那几个人“承认”的特权,让他们判断正误,评价优劣,让他们成为“父亲”。这没有人性的体制有苛刻的原则和光荣的传统。
哲学认知与现实境况同时告诉图林,权力一旦从普世的面包收拢为少数几个人的盛宴,就会产生致命的毒素。权力的“儿子”一跃成为平民的“父亲”,人性的鲜花立马就会遭到体制铁腕的摧残。他慌不择路地“逃”了出来,逃回家里,逃回哲学,逃到写作中。
但他马上发觉,事情有些不妙,遗弃体制并不等于遗弃了世界。
家里人都有体制情结——“母亲是不自由的,因为她受制于体制。她的记忆是被篡改的记忆。她需要记忆从教科书里得知的光荣革命传统,而不能记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家族历史。体制给她的信仰和教条剥夺了她已经通过遗传获得的叙述能力。”
“混乱”虽然是业余哲学家的优势,却又是日常生活的死敌——“我可以摆脱荒诞的体制,却无法离开混乱的世界。世界的混乱与心灵的混乱交织在一起,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的生活只能‘混下去’。”
在混乱中,他找到了写作这根稻草——“我的日记是我对生活的干预,是我关于生活的证词。我不是要借助日记来躲避生活,我要借助日记来进入生活、选择生活。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才可能坚持下去。”
可是,他终于发现,“可以让一切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写作往往无法突破现实这堵厚厚的墙。写作可以记录他的生存,却无法实现他的生存;写作可以成为生活的证词,却无法支撑生活本身。生活太沉重了,写作乃不能承受之轻。
更吊诡的是,这位认定自己不属于体制、一心一意离开体制、决心不受制于体制的年轻人,却不得不龟缩于家中,靠体制内的母亲供养。“我憎恶自己没有经济上的独立。我憎恶自己还要依靠令我憎恶的社会关系。”
体制笼罩了一切,图林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这种令人绝望的困境却大大提升了他的认知境界。他开始超越狭隘的“体制”意识,探究个人生命意识内部的局限性——作为人本身的局限性:
也许所有人正在过的就是同一种生活,或者说也许所有的生活都是复制品。也就是说,所有的人也许都是模仿者和抄袭者……所有的生活也许都没有意义。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也正处在前线。我正在与混乱的世界作战。这是我注定不会赢的战争。这是所有人都注定不会赢的战争……所有人都必须参战。所有人都必定阵亡。
他开始从对自由之“名”的盲目追求中醒悟过来,尽可能地理解和触摸自由之“实”——作为物自体的偶然性。因此,他非常怀疑那些决定移居海外去寻找“自由”和“成功”的艺术家们:
我非常怀疑他们的乐观和他们对西方寄托的希望。自由到底是什么?自由与荒诞的关系是什么?外在的自由能够消除内心的焦虑吗?真正的自由存在吗……这些艺术家似乎忽视这些很重要的问题。他们对成功的向往令我不安。
“成功”只是局部的麻醉。那些艺术家应该意识到他们只能在“那里”成功,而不能在“这里”成功,这本身就很可笑,很荒诞。这本身就是一种“失败”。更可笑的是,他们还想到了“回来”,戴着桂冠回来。这是一种陈腐不堪的情绪。这说明他们内心并不自由,这说明他们仍然是“这里”的奴隶。
啊,原来,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最终挽救人的危机。是死亡,决定了生命的荒诞。是荒诞,引发了人的危机。这是一种纯粹的危机,一种绝对的危机,一种无法拯救的危机。这种危机的标志就是焦虑与恐惧。“只有死亡才能看到战争的结束”——因为叛逆家庭而奔赴对越战场的弟弟死了,一直住在医院与病魔作斗争的外公死了,“总是显得很忙,好像有做不完的事”的处长死了,本分老实的“老猫”和他的父母莫明其妙地,用同一种方式相继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