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不知身是客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早醒来的一瞬间,我分不清身处深圳、荆州,还是洛阳,一路上恍恍惚惚,平时车水马龙的路上也稀稀疏疏的,这条路我已然走过近180天、360次,没想到却依然陌生,这条路的模样像突然从我脑海中被橡皮擦擦掉一般。
  既然有容易擦掉的路,同样也有一直魂牵梦萦挥之不去的路,那就是公安县黄金口分水闸到先锋村我家门口之间的八里归乡之路。这条路伴随着台河一路延伸,漫漫乡愁泪,皆化台河水。它承载了我每次的归来和离去,无论春夏秋冬;它承接着故乡与流浪之间的桥梁,无论悲欢离合。在我还未来得及在脑海里数清我有多少次站在这条路上之前,我已经数不清了,因为它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血液里,我的骨子里。在梦里,我不知多少次踏上这条八里故乡路,而且次次都显得格外熟悉,格外安定,格外从容。
  昔我往矣,杨柳未发芽;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此次归乡,看到了飞雪连天,一片银装素裹;此次离乡,却来不及领略杨柳依依,但我知道杨柳一定会蓬勃出芽,然后依依。就像我知道那一树树粉红的桃花马上就会绽放,花落嫩叶出,第一波桃叶也会分外翠绿,花叶两袭人;就像我知道洁白的梨花、李花马上也会争相斗妍,花开满园;就像我知道沿路的那八里油菜花也会逐渐摇曳生姿,将整片田野都染成金黄;就像我知道花间的蜜蜂、叶上的蝴蝶、台河湖泊里的蝌蚪、钻出地面的蚂蚁、一边盘旋一边高呼“豌豆八果”的布谷鸟都将成群结队地加入这场乡村的狂欢。
  它们好像都在向我述说着: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我爹爹(即外公)在世时,曾在屋前台河边手植了兰花长排,河腰上手植了两棵桃树、一棵桔树、一棵李树,屋后则有蝴蝶兰、仙人掌、美人蕉,还有一藤爬着树的葡萄,如今我再也找不到它们了。它们都随爹爹而去,只有在梦里才能重聚。我们的祖辈已逝去大半,四世同堂也随之出现在越来越少的家庭里,一直自以為未曾长大的自己不经意间已到而立。
  不知道是在梦里还是记忆里,总是看到爹爹椅背靠着墙壁坐在屋檐下,拐棍倾斜地竖在旁边的墙上,握着烟杆抽他自己种植的叶子烟,白色的胡须中间夹杂着几根黑色的胡子,用火柴慢悠悠地划燃烟卷,惬意地吐出一圈一卷的烟雾。烟雾慢慢腾空,飘到天上与一卷一圈的云朵重合到一起,我看到了爹爹在云朵上抽烟,再看屋檐的墙边,空空如也。
  有人说,思念越长,影子越长。昨夜的梦里,在夕阳西下的傍晚,我和爹爹来到屋后他耕种了一辈子的菜地,爹爹走在前面,我站在他身后,看着他的背影越走越远,越走越远,影子却越来越长,越来越长……
其他文献
爱  我妈爱我。  六岁的我抱着妈妈睡觉,摸到她肚子上的一道大伤疤,我感到疑惑。妈妈说,有个小孩是从这里来到世界上的。谁能让我妈妈受这么大委屈?原来是我!那是我第一次明确地感受到母爱,为了我,妈妈不惜受伤。  记得小时候在湖北外婆家,妈妈房间里有一架琴,妈妈说它叫古筝,她偶尔会奏响它。伴随一首首有金石之声的乐曲,我会翩翩起舞。我觉得:妈妈弹的古筝曲,是世界上最美妙的!  有一次我们在北京逛街,路过
期刊
我的妹妹叫沫沫。别看她才一岁多,可是个古灵精怪的小家伙,你做什么动作她都会模仿着做,一边做一边笑,有时逗得你也不由自主地咯咯大笑,真是一个小精灵。这不,到了该断奶的时候了,爸爸妈妈打算国庆假期实施沫沫的断奶计划,但因为一家人外出游玩,推迟了几天。  开始断奶的时候,爸爸豪言壮志地说:“我一定能管好,就交给我吧!”刚开始,爸爸确实管得不错。晚上,妈妈在网上淘宝,我在自己的屋里画漫画。没过多久,爸爸就
期刊
我坐在教室里,聆听着帕格尼尼的《摩西幻想曲》。这旋律悠远而绵长,时而欢快,又时而雄浑。这美妙的乐曲多么令人沉醉啊,我闭上眼睛用心感受,只觉得四周天旋地转,给我一阵阵的眩晕感。再睁开眼时,身边已经是富丽的汉堡剧场了。墙壁用无暇的洁白作为底色,上面点缀着金色的缎带般的横栏;一圈圈内收的圆形天穹是由一幅画作铺成:一个圣教徒双手高举,无比虔诚地望着天空,他双手托起的地方,有一盏巨大的、光亮照人的吊灯,它遥
期刊
這裏是人來人往的繁榮鬧市,是燈火闌珊的不夜城,是潔白無瑕的蓮花寶地。  從我踏足這個地方起,便感覺到它很不一樣。也許你會覺得它是一片神聖而不可觸犯的土地,就像一朵高傲的蓮花,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可當你慢慢熟悉這裏的人和事時,才知曉這裏充滿了人間的溫暖和美好,這種感覺是身處在其他城市給予不了的。  當濃霧散去,初見曙光,這朵潔白的蓮花蘇醒了。小蓮花害怕孤獨,所以把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現給人們,希望更多
期刊
杲杲旭日东升,曾在黑夜中踽踽独行的困难全部烟消云散。囿于深山的孩子一点点变明亮的眼睛;荒山野岭换了绿水青山的姣好面容;巷陌褴褛的老人现了笑容消了踪迹......这些让我们喜闻乐见的事情每一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究竟是什么力量有力地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保护着我们在意的那人那事呢?  唯一的答案便也只有税收了吧!  税收制度自古有之。因为圣贤的心中有“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乌托邦”存在,而
期刊
先生算是村里妇孺皆知的人物了。先生年过古稀,在村里也是德高望重的长辈,一辈子以书法维持生计,虽说没什么大贡献,但也为村里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每每村里有红白喜事,对联请帖礼薄全都由老先生一人管持。坐在厅堂高凳上,端着身子,挥洒笔墨,颇有豪气,那时我便立志要学一手书法。  那次,邻人办酒宴,大人们都忙碌得不可开交。偏偏此时缺了为先生磨砚的助手,看先生既磨砚又铺纸,忙碌极了,我便主动为先生磨砚,准备大
期刊
王倩  沈从文在《湘行散记》里写道:“全中国的读书人,大概从唐朝以来,命运中就注定了应读一篇《桃花源记》。”大约1600年前,陶渊明带着微醺的酒意,在恍惚中幻想出这避秦美地,他大概不会想到,在古典场景从人的生活中几乎完全消失的今天,还有人视桃花源为理想之地,并以不同的形式建构自己梦想中的“桃源”:现代舞台上演一出《暗恋桃花源》,导演赖声川想要借此“在混乱与干扰当中,钻出来一个秩序”,桃花源依旧是他
期刊
赵树义一  封城了。  离春节还有两天,看到这条消息,不由心悸了一下。说实话,我没有想到有生之年会遇到封城这样的事,即便当年“非典”,封闭的也仅是几座村庄或几座小城而已,而且,那时所谓的封闭,也仅是自己把自己隔离而已。武汉毕竟是座千万人的大都市,一纸公告,城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全部停运,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统统关闭,还未来得及问个为什么,它便骤然变成一座孤城,令人猝不及防,难以置信。或许在
期刊
缓踱轻步,一处山水,一方净土。  我是异乡之人,人群的繁闹不属于我。我不过是一个多情的过客。船坞边,许多黄芦,四下散看白萍,这无根无依的可怜!密密的红蓼开出星星的白花儿,一点又一点入侵的温柔。  移步上了酒楼,我说,要坐窗口的雅座,你问我喝什么酒?浊酒罢。它是我儿时初入蜀地的回忆,人这一生像浊酒样的浑噩一生多好,心如明镜,满腹经纶有何用?这又如何可破镜重圆!  楼下人群熙攘,街上传来笑声,若是往日
期刊
行至白帝城,忽闻赦书,欣喜若狂,我旋即放舟东下江陵。  江水无边,我坐在舟里,与艄公评文论诗,早先的绝望、愤怒,都如这江水一般,被船桨支离了,破碎了。艄公于船尾摇橹,我于船头饮酒作诗。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好若欢送。  悠哉,游哉,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微风中夹杂着草木清香,温和,清新,乃是一种至高的境界。夜深,艄公将船停靠岸边,一轮明月升到夜空中,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若此时能与亲人共赏明月,不亦乐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