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各高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过多注重创新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课程与实践的结合上有所欠缺。本文就农业高等院校的办学特色,分析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存在的问题,简述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最后重点讨论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从而促进地方高校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创新能力培养与课程紧密结合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大学生;途径
我国高等教育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设定为办学目标,高等学校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认为其应当成为强化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泛研究,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10年来,一些学者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战略”,跟踪国际发展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研究基础根基不稳,原始创新不足
受传统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影响深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高校内部,传统教育的观念仍然影响着创新能力培养的进程,强调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存在于教学中,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导致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是形式[1]。
(二)创新能力培养经费不足
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存在这片面单一的问题,虽然国家已经在逐年增加对科研的投入,但对基础研究的经费的投入以及不足,远不及发达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我国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应试教育模式,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紧跟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世界各国都把教育系统作为发展的关键环节,无论是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还是从教育思想到教育方式,都进行改革。然而,我国还固步自封,重视应试教育模式,以及以学生的成绩分数最为一切话语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贯彻《教育法》的要求
我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就意味着以往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2]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国已经有超过200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城市提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而创新型城市需要创新型人才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各地方高校发挥作用。地方高校必须立足本土、服务本土,在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上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地方创新发展的需求培养创新人才,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校办学中心。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地方高等院校发展的内在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随着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的崛起,各高校也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因此,为了促进本校的发展,从内部开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质量,提升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和文化品牌,这就亟需打破常规,大力发展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为本校的生存发展寻求更广阔的空间。
(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的重要举措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3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与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对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我们所培养的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培养出的拔尖创新人才还严重不足。”[3]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对科技人员的需求量是传统产业的5倍。显而易见,企业对创新人才需求是非常大的。创新能力作为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增加就业竞争的重要举措。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地方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需要各高校积极应对,通过寻求支持、稳定招生规模、多方位筹集资金等措施来逐渐改变。同时,地方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道路。在发展过程中,回归本位,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积极调整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探索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紧密结合
地方高校在授课中,除了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实践课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校课程的设置中要有机整合和优化校内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实验课)、校外实践环节(教学实习)、校企合作实训环节(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三个实践环节,搭建多样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基于课程体系建构的这一基础平台,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是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平台。这一平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适用于整个学程,内容最具系统化,从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做到了重视理论知识也结合了实践课程,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 莱文认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教学中不给学生特定内容,而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严密分析的能力,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是最大的。”[4]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传统教育观转变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观。教师自觉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积极采用讨论法、案例法、探究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调动课程气氛的活跃,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改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教育来实现。因此,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首先,压缩必修课程的学分比例,增加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其次,缩短课内学时,鼓励学生自学;减少理论课时数,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课时数。鼓励教师多开选修课,特别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人文学科和反映科技发展前沿的选修课程。开设实践类专题研究型课程,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组织课程教学,将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增加一些有关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创新实践能力的形成过程及特点,进而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地带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培养其创新精神。[2]
(四)加强科技创新领域的开拓,构建创新型师资队伍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提供科技平台和实践场所,学校不仅要在校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应的场地,更需要在社会中通过与企业、工厂等建立合作联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新实习场地。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开展创新竞赛活动的举办,加大对创新型教研以及实践课程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型科研项目。在构建创新型师资队伍方面,首先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加强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需要学校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培训、出国交流等机会;最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主体的发展,鼓励学生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为学生创新性活动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五)整合网络资源,为学生打开世界学术之门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平台高速发展的时代,涌现出慕课、微课、移动图书馆资源等一批创新学术交流的平台。这时期要善于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与时代的特点结合起来,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接触到国内外前沿的科研创新项目和一流大学的学术课程,从而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网络的随时性、随地性等特点更加方便了学生在创新方面的参与度和积极度。高校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从而拓宽思路,整合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洪文明.大学生知识创新基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绪论.
[2]姜廷志.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11).
[3]周济.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周济部长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EB/OL].2006-07-17/2009-02-25.
[4]马雪.试论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7(2):17-18.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关键词:创新能力;大学生;途径
我国高等教育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设定为办学目标,高等学校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认为其应当成为强化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关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泛研究,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10年来,一些学者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战略”,跟踪国际发展进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研究基础根基不稳,原始创新不足
受传统儒家思想“中庸之道”的影响深远,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高校内部,传统教育的观念仍然影响着创新能力培养的进程,强调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存在于教学中,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导致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是形式[1]。
(二)创新能力培养经费不足
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存在这片面单一的问题,虽然国家已经在逐年增加对科研的投入,但对基础研究的经费的投入以及不足,远不及发达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我国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应试教育模式,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紧跟全球化发展的步伐,世界各国都把教育系统作为发展的关键环节,无论是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还是从教育思想到教育方式,都进行改革。然而,我国还固步自封,重视应试教育模式,以及以学生的成绩分数最为一切话语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贯彻《教育法》的要求
我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就意味着以往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是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创新教育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2]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国已经有超过200个经济蓬勃发展的城市提出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而创新型城市需要创新型人才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各地方高校发挥作用。地方高校必须立足本土、服务本土,在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上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地方创新发展的需求培养创新人才,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校办学中心。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地方高等院校发展的内在需求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已经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随着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的崛起,各高校也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因此,为了促进本校的发展,从内部开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质量,提升地方高校办学特色和文化品牌,这就亟需打破常规,大力发展创新型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为本校的生存发展寻求更广阔的空间。
(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的重要举措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3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与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对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相比,我们所培养的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需要极大加强,培养出的拔尖创新人才还严重不足。”[3]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对科技人员的需求量是传统产业的5倍。显而易见,企业对创新人才需求是非常大的。创新能力作为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增加就业竞争的重要举措。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地方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需要各高校积极应对,通过寻求支持、稳定招生规模、多方位筹集资金等措施来逐渐改变。同时,地方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道路。在发展过程中,回归本位,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积极调整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探索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紧密结合
地方高校在授课中,除了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实践课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高校课程的设置中要有机整合和优化校内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实验课)、校外实践环节(教学实习)、校企合作实训环节(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三个实践环节,搭建多样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基于课程体系建构的这一基础平台,具有广泛性的特点,是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平台。这一平台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适用于整个学程,内容最具系统化,从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做到了重视理论知识也结合了实践课程,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 莱文认为,“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教学方法的问题,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教学中不给学生特定内容,而是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的能力,严密分析的能力,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是最大的。”[4]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传统教育观转变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观。教师自觉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积极采用讨论法、案例法、探究法、角色扮演法等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调动课程气氛的活跃,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改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教育来实现。因此,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必须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首先,压缩必修课程的学分比例,增加选修课的学分比例;其次,缩短课内学时,鼓励学生自学;减少理论课时数,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课时数。鼓励教师多开选修课,特别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人文学科和反映科技发展前沿的选修课程。开设实践类专题研究型课程,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组织课程教学,将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融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增加一些有关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创新实践能力的形成过程及特点,进而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训练;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及时地带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的知识,培养其创新精神。[2]
(四)加强科技创新领域的开拓,构建创新型师资队伍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提供科技平台和实践场所,学校不仅要在校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应的场地,更需要在社会中通过与企业、工厂等建立合作联系,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新实习场地。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开展创新竞赛活动的举办,加大对创新型教研以及实践课程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型科研项目。在构建创新型师资队伍方面,首先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加强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需要学校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培训、出国交流等机会;最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积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主体的发展,鼓励学生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为学生创新性活动开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五)整合网络资源,为学生打开世界学术之门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平台高速发展的时代,涌现出慕课、微课、移动图书馆资源等一批创新学术交流的平台。这时期要善于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与时代的特点结合起来,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接触到国内外前沿的科研创新项目和一流大学的学术课程,从而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网络的随时性、随地性等特点更加方便了学生在创新方面的参与度和积极度。高校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从而拓宽思路,整合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洪文明.大学生知识创新基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绪论.
[2]姜廷志.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11).
[3]周济.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周济部长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EB/OL].2006-07-17/2009-02-25.
[4]马雪.试论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7(2):17-18.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